被美列實體清單的中國機器人公司,能做出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嗎?

2020-12-14 中國企業家雜誌

「202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們正朝著機器人銷售領域的規模化銷售轉變,這個規模應該在上萬億級別。」黃曉慶說。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被訪者

達闥科技美國上市的步伐戛然而止。

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達闥科技(Cloud Minds)位列其中。更早前的3月5日,達闥科技還曾收到美國商務部的一紙禁令,要求禁止與中國共享源自美國的技術。

「達闥科技是一個以中國和美國同時作為本土市場,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展開研發、市場化的新創公司,但我們今天意識到,它要扼殺我們於萌芽當中。所以我們肯定不能按原有商業計劃繼續向前推,肯定要採取新的商業計劃。」達闥科技創始人、CEO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

過去5年,得益於紮根全球化市場的布局,達闥科技發展迅速。據公司披露的最新財報數據,公司2019年1~6月營收為1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46%,是雲端機器人行業的「獨角獸」。天眼查顯示,2019年3月,公司完成了3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超過15億美元。

2015年3月,「達闥科技」以全球第一家雲端機器人運營商的身份誕生。但那時,將「雲端」和「機器人」結合到一起能生產出什麼?市場還很陌生。那時的黃曉慶,已經在中國移動研究院履職院長工作近八年。更早之前,他還在美擔任UT斯達康公司高級副總裁兼CTO,推動小靈通在中國的興起。

「達闥科技」的創立與發展,讓他完成了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的角色轉換,也讓他摸索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內核。擁有三十餘年通信行業與在機器人行業浸染近五年之後,黃曉慶逐漸描摹出雲端機器人行業的全新形態。

2020年初來襲的疫情加速了機器人市場的發展,這讓他意識到,繼續堅持推動雲端機器人商業化的必要性。「202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們正朝著機器人銷售領域的規模化銷售轉變,這個規模應該在上萬億級別,產值也許是上10億元級別的發展。」

「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

「人類大腦擁有1000億個神經元,但體積只有1500克,如果我們想造一個跟人一樣聰明的機器人,完全不可能。」

6月21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二十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中國企業家生態大會上,黃曉慶在演講中說,雲端機器人就是智慧機器人時代的解決方案。「機器人的腦袋在雲裡,機器人的身體可以在現場,它的神經網絡是移動通信,實際上這是一個雲、網、端集成在一起的一個機器人,簡稱雲端機器人。」

達闥科技最早建立了雲端大腦、神經網絡、機器人本體三層架構,並向市場廣泛布道、培植生態。得益於黃曉慶在通訊領域的深耕,達闥科技旗下產品多和通訊相關,主要分為雲端智能架構、雲端智能設備以及雲端機器人三大類。

「雲端機器人就是人工智慧的實體化。」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現在中央號召新基建,所以我們提出,新基建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地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等技術設施,最終實現對雲端機器人技術的支持。」

除了對雲端大腦的技術支持,黃曉慶還認為,5G技術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安全。比如,「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做機器人的認證,網絡專網技術可以用來做機器人的神經網絡,這些技術可以讓機器人變得可管可控」。

一個事實是,達闥科技已將5G雲端機器人列入研發、生產和銷售計劃中。此外,達闥科技已經加入由中國移動成立的5G聯創中心,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其他行業領導者一同推動5G商業化落地。此次採訪過程中,黃曉慶表示,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移動的合作。

「我們和中國移動是超級強關聯的關係。沒有移動通信網絡,我的機器人沒辦法工作。而中國移動要投好幾千億搞5G,這個錢怎麼賺回來?它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新業務。新業務裡面最靠譜的就是雲端機器人,因為24小時都得接移動通信網絡,所以人們願意給它付錢。」

由此,黃曉慶得出結論,「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就是雲端機器人。」

「沒有對手」

「達闥」二字,源於《星際迷航》系列裡面一款名叫「Data」機器人的諧音。「Data」聰明能幹,忠誠可靠,幽默有趣且富有情感,是達闥科技理想中智慧機器人的寫照。一個現實背景是,隨著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機器人尤其是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各大企業開始爭相涉足服務機器人的研發。

但黃曉慶並不害怕競爭。

「在雲端機器人領域,目前我們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競爭對手。」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我們有很多競爭者,但是他們的服務場景和方式跟我們不一樣。」

黃曉慶的解釋是:「雲端機器人的服務本質是,瞄準移動通信時代的新型智能服務,這是移動通信服務的一部分。它不會用網際網路的,而是會用一種獨立的組網方式。網際網路服務不能用來做機器人,因為它會有嚴重的安全問題。現在哪一個機器人公司這麼幹的?幾乎沒有。」

目前,達闥科技所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均為民用研發設計生產,為醫院、學校、商場、物業等公共機構,提供零接觸服務類機器人。黃曉慶說,「應對市場的一個關鍵要素是要給客戶帶來價值,最核心的就是提高生產力。當然,你還可以給他帶來安全、速度和效率。」

放眼全行業。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面對市場中不同維度的服務者,黃曉慶態度開放,「我們跟他們有可能是競爭對手,也有可能是合作夥伴」。

「我提出了一個機器人的『黃氏定律』:一個服務型機器人在某些功能和能力上能夠完全替代一個人的角色,而成本可以減半。」黃曉慶對《中國企業家》說。在他的概念中,部分取代一個人的工作是第一要求,經濟性也需考慮,「相比一個人的成本,最好便宜一半」。

為了提升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達闥科技在創新方面傾力投入。公開信息顯示,通過自主研發,達闥科技已經擁有5G、人工智慧、區塊鏈和機器人智慧財產權專利申請超過1700餘件。

達闥科技正值快速成長期。2017年~2019年,達闥科技營收逐年增加。但其淨利潤一直虧損,現金流主要依靠「外部輸血」。2019年1月~6月,公司營收為10.2億元,同比增加346%;淨利潤虧損6.69億元,同比虧損增加2.4億元。

2019年7月,達闥科技向美國SEC遞交了上市招股書。達闥科技在上市招股書中提到,現階段以及未來幾年內,公司可能仍處於虧損狀態,而公司還將繼續投入大量資金到研發和市場營銷中。尤其在研發費用方面,2017年至2019年6月,公司研發費用總計為6.15億元,佔期間總費用的佔比已近五成。

「聚焦中國」

與孫正義首次見面時,黃曉慶連正式的BP(商業計劃書)都沒準備,孫正義就毫不猶豫地給達闥科技投下了第一筆錢。其在2019年7月發布的上市招股書披露,軟銀持股比例達到34.6%,高於達闥科技創始人黃曉慶的17.4%。

讓黃曉慶印象深刻的,還有公司在早期融資中與博將資本的接觸過程。

黃曉慶跟《中國企業家》透露,A輪融資時,公司一直傾向接觸熟悉的投資機構,但從未接觸過的博將資本負責人接連三次找到他,這使黃曉慶大為感動,博將資本遂成為公司A輪乃至B輪的融資方之一。「過去我認為,中國的風險投資者都不願意冒風險,但博將資本是真正的風險投資家。」

公司與投資人之間是否有業績對賭等潛在風險?「早期我們從不接受任何方面的附加條件,投資者也沒有強迫要求我們接受過。」黃曉慶希望外界對公司給予足夠耐心,「孫正義當年投了阿里巴巴,他足足等了14年。」

商業化是黃曉慶商業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但直到2018年,達闥科技才真正開始進行端到端的雲端機器人商業化。「去年應該是我們很大的發展年,但由於上市不利、疫情暴發(計劃有所耽擱)。」他預計,未來3年內,達闥科技的客群目標都會聚焦在to G(政府)和to B或者to B to C。3年之後,技術能夠走向to C時,才會有規模化的目標。

那麼,在黃曉慶如今的規劃中,達闥科技新的商業計劃是什麼?

「聚焦中國,以中國為基地向全球發展。」近期,達闥科技撤回美國總部並搬至中國上海,這亦是公司新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最近他頻頻奔走於政府部門、產業鏈合作夥伴之間,溝通尋找合適機會。「政府在新基建方面對AI、5G的支持,對於我們的未來發展幫助很大。」

中美貿易摩擦仍處於膠著狀態、疫情這隻「黑天鵝」以及自身經營壓力疊加影響,儘管達闥科技身處多重漩渦中,但黃曉慶表現樂觀。正如疫情讓他發現,雲端機器人產業在無接觸經濟中的發展機會一樣,他還在不斷尋找新的生意結合點。「我肯定要死扛,這就是我的天性,我是四川人,四川人天性就是膽大包天的。」

相關焦點

  • 界面預言家|5G時代,「殺手級」變革遠比你想像的更精彩
    當一項技術面向大眾商用,人們最在乎的無疑是它具體應用在哪些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曾總結過前幾代移動通信的標誌性應用和設備:2G時代的主要業務是語音服務和簡訊;3G終端是智慧型手機,主要業務有彩鈴、彩信、可視電話等數據業務;4G使用最多的應用是微信、支付寶、定位服務等。那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又是什麼?
  • 美商務部將60個中國實體加入「實體清單」
    美商務部將60個中國實體加入「實體清單」,主要涉及軍事武器技術、5G、超級計算、半導體等戰略技術領域 據美商務部官網12月18日消息,美商務部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為名,宣布將77個實體加入「實體清單」,其中60個為中國企業、高校及個人,主要涉及軍事武器技術、5G、超級計算、半導體、
  • 從實體清單裡的中國機構看美國對中國的打擊方向
    實體清單是BIS(美國工業與安全局)用來對出口,再出口或者國內轉運進行限制的工具,該工具基於出口管制條例(EAR),對和此相關,或者有很高几率相關的,從事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有風險的活動的個體(包括個人,機構,公司)進行管制。
  • 5G第一個殺手級應用,是十多年前的手機電視?!
    雖然5G商用已經一年,但仍缺乏推動 5G 普及的 「殺手級應用」,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5G消息」也遲遲推遲上線。此前有消息稱三大運營商最快有可能在今年底聯合宣布5G消息的商用,不過在此之前可能另一款應用會捷足先登。
  • 美國將360、哈工大、烽火等33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網易...
    根據媒體報導,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當中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360、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網易考拉、雲從科技、東方網力等科技企業/機構。
  • 什麼是 PlayStation VR 的殺手級應用?
    什麼是 PlayStation VR 的殺手級應用? 沒人能在親自體驗那種 「在場感」 前說服你購買一臺 VR 頭顯,PlayStation 的相關負責人同樣這樣認為。
  • 火鏈科技CCF大會表示:區塊鏈殺手級應用誕生需解決三大難題
    來源:新浪財經火鏈科技研究院:區塊鏈殺手級應用誕生需解決三大難題12月18日-20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2020 CCF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在濟南舉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一級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和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沈學民在《區塊鏈賦能的數字服務:研究與實踐》主題報告中主要介紹了區塊鏈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可能。他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引入汽車共享服務中,採用聯盟區塊鏈來協助汽車共享服務提供商和用戶管理數據。
  • 美國發來「表彰名單」,國防七子齊登「實體制裁清單」
    算上今年5月份公布的實體制裁清單中上榜的13所高校,新更新的制裁清單中又新增了5所被制裁的高校,現在中國總共有18所高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擔任嫦娥系列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在嫦娥五號著陸器穩定著陸、返回大氣層的穩定性和姿態分析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此外,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要麼是具有一定的紅色軍工背景,要麼為中國的5G移動通信做出了貢獻。
  • 實體清單上的A股公司:中國最具實力的網絡安全巨頭三六零
    5月2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包括三六零在內的33個中國公司、機構及個人列入實體清單。很多人非常驚訝,三六零竟然也能進入「實體清單」?他們不是「流氓軟體」、「全家桶」嗎?其實,只能說三六零得罪的網際網路巨頭太多,媒體朋友圈太少。
  • 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大疆回應:照賣不誤
    美國商務部18日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 為由,宣布將包括大疆公司在內的59家中國實體列入所謂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據路透社20日報導,大疆在給該媒體一份郵件聲明中,對被美國政府列入清單做出回應。路透社稱,通常情況下,一家企業被列入美方「實體清單」,意味著這些企業要從美國供應商那裡接收貨品時,必須從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證,這個過程將面臨嚴格審查。但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並不被禁止在美國銷售產品。
  • 大疆回應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
    目前,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發展迅速,無人機產品應用範圍不斷擴張,為諸多領域的變革、突破提供了切實幫助。中國生產的無人機,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大疆創新。這家中國本土無人機廠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並在供應鏈、創新、成本、性能等關鍵指標上取得優勢。
  • 工業機器人入侵!工業機器人如何賦能實體企業……來這場報告會裡找...
    工業機器人入侵!工業機器人如何賦能實體企業……來這場報告會裡找答案吧!賦能實體企業的理解應用提升我區工業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6月11日上午,山東科學大講堂暨全區工業機器人賦能實體企業專題輔導報告會舉行。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視覺+X」時代,一起探尋下一個殺手級應用丨CCF-GAIR 2020
    如果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計算機視覺則最有可能衍生出這次工業革命中的殺手級應用。「計算機視覺是機器智能和企業變革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視覺智能的下一個階段,可以稱之為:「視覺+X」時代。換句話說,日常生活、企業變革將建立在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等領域相結合的基礎之上。例如,視覺在溝通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為視覺和語言能力的組合創造了機會,使視頻索引成為可能。同時,計算機視覺在生物科學和機器人領域也擁有巨大的潛力。
  • 實體清單全部名單曝光,川普籤署「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當地時間 2020 年 12 月 18 日,美國商務部在官網宣布: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 77 個實體列入所謂的 「實體清單」,其中大部分為中國船舶製造企業、高校以及個人等,中芯國際、大疆創新、同方威視等均被包括在內。而藉口是,這些實體存在所謂「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
  • 美國再拉11家中國企業進實體清單!
    據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在實體清單中再次添加11家中國科技公司,理由是這些企業在中國某些區域侵犯人權。(圖片來源於美國商務部)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稱,此次行動將導致這些公司在獲取美國原產商品(包括商品和技術)方面面臨新的限制。
  • 拜登顧問:人工智慧,機器人和5G必須追上中國,美國能實現嗎?
    對此有網友發問,拜登及其顧問宣稱:要在三大關鍵領域,決心要追上對手,美國能實現嗎?,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技術封鎖,拜登顧問所指的幾個尖端領域其實就是之前提到過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5G技術,拜登之所以剛上任就心急火燎在科技領域拿中國開刀,無非是擔心自己第一的頭銜不保罷了,不過美國想超越絕非易事。
  • 美國發動「科技戰」,1373個中國實體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發動「科技戰」,1373個中國實體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最新部分「實體清單」名單如下:1、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4、中國通用核電集團5、中國核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6、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開發中心7、北京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8、成都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華為Mate40國內版價格揭曉 還帶來 5G殺手級應用
    華為Mate40國內版價格揭曉 還帶來 5G殺手級應用時間:2020-10-31 13:49   來源:今日頭條 AI財經社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為Mate40國內版價格揭曉 還帶來 5G殺手級應用 10月30日下午2點30,華為將在上海舉行2020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會
  • 5G殺手級應用會是什麼?擴展現實可能是一個答案
    記者 | 姜菁玲5月17日,5G生態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集團副總經理簡勤稱,XR業務將成為5G殺手級應用。在終端上,其將建立互通標準,解決不同VR廠商和手機廠商對XR內容互相不適配的問題,內容的覆蓋面可以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