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咖啡陪你」的頹敗嗎?瑞幸若資金告急,供應商恐受損最大

2020-12-15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 孫靜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一事持續發酵。

美東時間4月2日收盤後,瑞幸股價大跌75.57%,市值僅為16.2億美元,一夜縮水50億美元,3日又跌15.94%,股價5.38美元,相比1月17日的高點50.02美元,三個月不到股價跌幅近90%。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票圈顯得輕描淡寫,「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們加油!」而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的匿名區,瑞幸員工們正擔心遭遇裁員潮;業內人士判斷,如果瑞幸出現資金危機,供應商的損失可能最大。在這方面,幾年前另一充滿爭議的咖啡品牌——「咖啡陪你」潰敗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是先例。

當下人們心存疑問的是:經歷瘋狂擴張和涉嫌造假後,瑞幸咖啡又將走向何方?

國內投資者如有損失,或可在國內起訴

很多人認為瑞幸COO劉劍只是「背鍋俠」,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也不例外,「系統性、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個別高管所為,如果造假屬實,那麼管理層在實際控制人授意下,全面參與造假的可能性比較大。」

在劉安看來,瑞幸會面臨來自美國證監會的天價監管罰單,也可能從交易所退市甚至直接破產;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高管也將面臨美國司法部啟動的證券欺詐刑事調查和起訴,如果不能達成庭外和解,將面臨不超過25年的刑期。

此外,公司股東和投資者也能向公司董事、高管、造假行為發生期間服務的投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提起民事糾紛訴訟,索求賠償。

不過,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對新浪科技表示,「瑞幸是一家中國公司,由於中美兩國沒有引渡條款,可能在刑事責任追究上有障礙,可能只點到為止。」劉安則認為,不排斥以後美國通過長臂管轄在他國境外實施拘捕,「庭外和解可能性較大,特別是被告認罪情況下。」

目前美國多家律所正號召投資者與之聯繫,但國內投資者是否可在中國起訴瑞幸呢?

劉安告訴AI財經社,按照2020年3月剛實施的新《證券法》,「如果境內投資者在3月1日後投資瑞幸股票,且瑞幸涉嫌財務造假行為在3月1日後仍在延續,能考慮在國內提起訴訟,但有判決結果域外承認和執行的問題,畢竟瑞幸在境外註冊。」

新法列舉了域外管轄的兩個條件——擾亂境內證券市場秩序,或導致境內投資者損失。瑞幸更適用後者。相比之下,境內訴訟有很多優勢:流程比美國訴訟快,瑞幸主要財產在國內,境內法院更方便查扣。

此外,很多人關心,瑞幸上市前購買了董事高管責任保險,是否能收到保險賠償?劉安認為,這項不包括董事高管故意違法導致的賠償責任。有專業人士也認為,如果調查認為造假行為構成公司造假,那麼保險公司可考慮除外責任條款不予賠償。

供應商或受損最大,咖啡陪你曾是前車之鑑

而對咖啡行業來說,瑞幸這家明星公司的倒塌,也造成了劇烈震蕩。斯葵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張宏從事咖啡工作13年,他告訴AI財經社,瑞幸讓咖啡行業回歸到初始狀態,用戶認知又要重新建立。

此前瑞幸靠低價和補貼擠掉很多私人咖啡廳,讓消費者接受便宜的咖啡。但如果日後補貼消失,消費者能否接受二三十元一杯的咖啡是個問題。對其他咖啡從業者而言,需要更新消費者的認知,增強他們的買單意願。

張宏透露,咖啡店飲品成本一般會控制在35%-40%,現在房租和人力成本都貴,如果毛利達不到60%,就會活得很艱難,「很多私人咖啡廳都力不從心,瑞幸明顯是賠本賣吆喝。」

不過,張宏最擔心的還是出現供應商欠款問題,瑞幸的原料和設備很多是定製的,如果貨款不能全面結清,供貨商就不得不囤積大量的定製設備等貨物,短時間難以消化,「一旦瑞幸資金告急,受損最大的還是供應商。」

相似的場景曾在2014年上演,當時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咖啡陪你」入華兩年。這家創下過一年開店200家紀錄的咖啡品牌,曾計劃在中國布局5000家門店。但由於擴張太快、管理混亂,很快出現拖欠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情況。

當時媒體曾報導,因咖啡陪你給供應商的回款時間過長,供應商停止供貨造成全國範圍內的物流中斷。到2015年,咖啡陪你被爆資金鍊斷裂,69個加盟商前往咖啡陪你北京、上海總部,發現早已人去樓空,隨後報警。2017年7月24日,其創始人姜勳(音譯)因企業困境的壓力,選擇自殺。

瑞幸造假醜聞疊加全球疫情蔓延,這極有可能加劇供應商的風險。有瑞幸咖啡區域總監透露,旗下的新茶飲品牌「小鹿茶」已在全國範圍內暫停加盟,原因在於咖啡機、部分原料來自國外,短期無法正常供應。

至於國內供應商及其他合作夥伴,由於瑞幸的前路未卜,未來可能真要過一段提心弔膽的日子。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造假的覆車之鑑
    □ 閆 冬近日,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各行專家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自曝造假 等待它的是這些關鍵詞
    來源:Wind咖啡創業者:瑞幸有可能面臨供應商危機在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似乎出現了「咖啡擠兌」的現象,不少用戶均在網上反映,自己購買咖啡時,外賣小哥說瑞幸咖啡已經「爆單」。4月3日上午,瑞幸咖啡北京鴻坤廣場店店員對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目前確實有「爆單」的情況。
  •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已成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在發布會上,瑞幸咖啡對外公布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同時,累計交易客戶數也已超過4000萬。「瑞即購」採用瑞士Schaerer咖啡機、WBC大師精心拼配的IIAC金獎咖啡豆和其他優質原料,產品品質和口味達到與瑞幸咖啡門店相同標準,實現「大師咖啡,更近一步」。「瑞划算」的最大特點是「線下買到電商價」。
  • 瑞幸「主謀」陸正耀的至暗時刻:瑞幸告急 神州動蕩
    如今,陸正耀一手培育的「咖啡」和「車系」,開始承受著嚴重的危機。在接下來的2020年,「資本獅子」陸正耀還能使用他擅長的資本手法力挽狂瀾嗎?當時陸正耀透露,這些融資還只是神州租車所能撬動資金的冰山一角。他表示,當時神州租車能夠融到的資金,可以支撐公司達到20萬輛的車隊規模。如果按照一輛車10萬元計算,這筆資金的規模接近200億元。資本入局神州的節奏愈發頻繁,而陸正耀的底氣也愈發充足。
  • 瑞幸咖啡,打了雞血的咖啡,味道還好嗎?
    2020年4月2日,瑞幸自爆造假醜聞,股價一瀉千裡,數次熔斷,同時還不忘波及中概股。作為中國咖啡市場代表,瑞幸一度被人們視為對抗星巴克的「小確幸」。,估值一度達到29億美元,直至2019年5月1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5.6億美元,市值超過40億美元。
  • 關於瑞幸咖啡,需要搞明白的十個問題
    劉劍在瑞幸咖啡擔任高管,但其在瑞幸並未持有任何股份,僅持有一部分期權。2瑞幸咖啡會退市嗎?4跟證監會有關係嗎?有4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開聲明,表示高度關注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並對其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隨後有網友評價,別人美國上市,關你何事?
  • 被做空的瑞幸咖啡(LK.US)真的「便宜」嗎?
    美股 被做空的瑞幸咖啡(LK.US)真的「便宜」嗎? 2020年2月3日 16:35:00 國金網際網路加娛樂怪盜團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前天晚上,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的報告剛剛問世,就有人發給我。我看了頭尾幾頁,感覺作者下了很多工夫,邏輯嚴密、材料豐富,看樣子公司管理層要花費很多精力去解釋了。
  • 作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次可能徹底涼了!
    瑞幸咖啡攤上了大事了,而且相當的嚴重。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即便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瑞幸咖啡也將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證監會的巨額罰單。而且,公司主要負責人還將面臨刑事責任。自瑞幸咖啡成立以來,一直都處於虧損的尷尬境地,而且虧損額呈現不斷放大的趨勢。這就意味著,即便是正常的公司經營活動,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也就是說,瑞幸咖啡在機器都抵押的情況下,很可能沒有錢支付這筆巨額的罰單和投資者的訴訟。更何況,如今又面臨強制退市的風險。
  • 錢治亞:瑞幸已經成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CEO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已經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直營門店數量達到了4507家。錢治亞說,除上海外,瑞幸咖啡在全國主流各個城市門店數量都居第一,上海是第二。交易用戶數上,用戶數達4000萬,第四季新增客戶數1000萬。」
  • 只知道「瑞幸咖啡」,另外一個「美女老闆」你還記得嗎?
    這兩天,瑞幸咖啡22億交易數據造假、做空的新聞達到了很高的活躍度,我的朋友圈有好多人都去下了訂單,都爆單了,大家都在搞接力訂單,畢竟一天兩杯星巴克,還是有些心疼,可是兩杯瑞幸咖啡,確實可以接受的,說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是民族的良心品牌……但是我今天不想聊瑞幸咖啡
  • 我的瑞幸咖啡優惠券還能用多久?
    迷之自信的美式思維 讓美國市場快速接受瑞幸2019年美國時間5月17日9:30,瑞幸在美國上市:現場,2014世界咖啡師冠軍井崎英典、2017中國咖啡師冠軍潘志敏和2003年義大利咖啡師冠軍Andrea Lattuada,一起為瑞幸敲響開市鍾。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還發布了《瑞幸咖啡宣言》。
  • 你絕對想不到,瑞幸咖啡竟然起死回生
    因為財務數據造假且數額巨大,瑞幸咖啡慘遭退市,如果你認為瑞幸咖啡就此玩完,那就是太天真了。近日有媒體曝出,瑞幸咖啡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越挫越勇,整個經營不僅走上正軌,竟然還有實現盈利的可能。據了解,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瑞幸的門店,目前不僅在正常營業,而且已經開始不再賠錢,有盈利了。8月8日,據瑞幸咖啡內部會議數據顯示:瑞幸咖啡上半年業務情況樂觀,瑞幸咖啡在2020年7月已實現整體盈虧平衡。受疫情影響,瑞幸咖啡僅有300餘家大學門店未對外開放。
  • 瑞幸咖啡回應稱仍與中糧保持合作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5月27日,針對網傳與中糧合作終止的消息,瑞幸咖啡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瑞幸咖啡一直與中糧保持密切合作,雙方在堅果產品上仍有合作。網絡流傳的一份表格顯示,曾經為瑞幸咖啡供應司康、起酥、三明治等產品的中糧,變更為百嘉宜、鑫國。待原庫存消耗完畢後,將自動切換為新規格。
  • 被狙擊者瑞幸咖啡:一飛沖天的神話還是一地尷尬的雞毛?
    總起來講,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是通過交易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應用,根本上改變了原有咖啡行業的交易結構,從而帶來了交易成本的顯著下降。同時,通過和各領域頂級供應商的深度合作,為客戶帶來高品質、高性價比和高便利性的咖啡及其它產品。這種商業模式的本質,是在客戶和供應商之間構建起了一個最為高效的銷售渠道和流通平臺。(瑞幸咖啡:好喝的咖啡為何還不貴?
  • 瑞幸咖啡:預計明年實現整體盈利
    4月份以來,瑞幸咖啡已經上線60款左右的新品,增加了早餐系列及夏季瑞納冰、29款茶飲新品等高客單價的產品來拉動毛利,開發了吐司、可頌、大福等24款更具網紅氣質的輕食,引入了3款哈根達斯飲品、2款葡萄飲品。 瑞幸咖啡曾提出2021年要開出1萬家門店的目標。但今年4月以來,瑞幸咖啡新開門店150多家,並且還關閉了300多家門店。
  • 瑞幸的平價市場 便利店咖啡接得住嗎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便利蜂、7-Eleven、好鄰居等多家便利店品牌咖啡銷售有明顯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從選址、場景、口味及面向客群來看,便利店一度被業內認為是瑞幸最大的競爭對手。業內專家認為,伴隨優惠券兌完、供應商斷貨等接下來可預見的結果出現,由瑞幸引發的咖啡消費恐慌遲早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案,而便利店或將成為消費者轉移的另一個咖啡陣地。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聯名信的最後,還附上了瑞幸31名高管的手印和籤字。 對此,郭謹一很快做出了反擊。他發出全員信稱,舉報信是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 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
    文/ 李惠琳 編輯/ 譚璐瑞幸咖啡深陷財務造假醜聞近一個月,近日監管層重錘接連落下,醜聞或將迎來終局。根據今日上午網上流傳的一張微信聊天截圖顯示,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局全面接管,全部數據上交,所有高管被盤查。
  • 瑞幸入局新零售,咖啡女王成「無人零售」新星!
    2019年12月16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19 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 25 位商界女性,其中瑞幸咖啡CEO錢治亞赫然在列。或許你覺得這不值一提,董明珠幾乎年年上榜,但是對比25位商界女性,錢治亞是自創業到上榜用時最短的人,沒有之一。厲害的人是因為做了厲害的事。
  • 快評|瑞幸咖啡虛增交易22億曝光,究竟傷害了誰
    這一消息,直接導致瑞幸咖啡盤前暴跌超80%,收盤下跌75.57%,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而這還只是個開頭……瑞幸咖啡醜聞曝光,也迅即成為網上熱點。作為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品牌,瑞幸咖啡這次上熱搜的速度,以及網友熱議的程度,恐怕是此前它砸那麼多億都沒能實現的效果。而在如此熱烈的討論中,有一種觀點堪稱清奇。有人說,瑞幸咖啡這是「割洋韭菜請國內消費者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