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少說「一學就會,就是太懶」,這種把孩子失敗歸結於懶惰話

2020-12-22 肯定式教養

前兩天本來隨便發了一個關於批評孩子懶惰的微頭條,沒想到受到好幾個父母關注,問我怎麼辦。可見父母還是比較關注這個問題的,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專門寫篇文章給大家分析下。

很多父母在說起自家孩子時,經常這樣說這種把孩子失敗歸結於他們懶的話:「一學就會,就是懶,就是不學」、「人很聰明,就是懶」、「你要早這麼勤快點,不早就學會了嗎」……肯定很多父母說過類似的話,因為我聽過這種話不是一次兩次了,跟周圍家長聊天時經常聽到他們這麼評價自己孩子。

這種話表面聽起來沒有毛病,好像也很符合事實,因為父母們認為:

1、孩子就是因為懶才導致他失敗的

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作業習題,孩子要努努力肯定能完成,父母相信自己孩子有這個能力。所以現在孩子之所以沒完成,就是因為他們太懶了,不夠勤奮。但凡孩子勤奮些,肯定能完成這些任務。

所以父母說出「孩子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懶」這種話,這是父母真實意思的表達,所以感覺沒啥毛病。

2、這樣說可以鼓勵孩子,讓孩子克服懶惰

父母說這種話還有一種意思,就是鼓勵孩子。

試想,如果父母把孩子的失敗歸結為他們能力不行,那麼孩子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孩子會這麼想「既然我本身能力不夠,再勤奮努力又有什麼用呢?」因此父母就只能把孩子的失敗歸結為他們的努力程度不夠,這也是再從側方面激勵孩子:「你要怒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正是父母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當他們面對孩子的失敗時,就習慣性的歸結於孩子的努力程度不夠,是因為他們太懶了。

但是這種話對孩子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父母說這種話是出於為孩子考慮,但是這種話被孩子聽了後會有什麼感受呢?

仔細分析下這句話,「你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你太懶了,但凡你要勤快點,你早就成功了」。

這句話與其說是貶低孩子,不如說是在表揚孩子,表揚孩子很聰明,表揚孩子能力很強,現在之所以失敗,不是能力不行,是因為努力程度不夠,是因為懶惰、貪玩。

當孩子聽了這句話後,孩子就要做出選擇,是去努力呢還是像現在不努力?

選擇一:去努力

當孩子聽了這話後,覺得父母說的對,於是他們開始努力。但是努力一定成功嗎?這沒有必然性。即使孩子本身能力很強,他們可能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就以考試為例,哪怕孩子真的很聰明,但是之前沒有學習的積累,只靠這短時間的努力,大概率取得的成績不會太好。何況他們能力真的很強嗎?孩子本身估計也不相信自己能力真的能強到一定成功。

因此,如果孩子努力,有可能成功,但更大可能是失敗。

失敗的結果是什麼?這時失敗就不能再說自己懶了,只有一個原因來解釋了:自己能力不行。

這時孩子將會獲得評價:不聰明,能力不行。

選擇二:不努力

如果孩子依舊選擇不努力,像現在一樣懶,那他們無非還是被評價為「懶」,還可以繼續自我安慰自己很聰明,「沒考好是因為我沒努力,我要努力了肯定考的比你們好」。至少他們的能力沒有被懷疑。

也就說,不努力,他們還是像現在一樣「聰明」,最多就是「懶」。

對兩種選擇的結果進行比較,「不聰明,能力不行」VS「懶」,如果是你,你會做哪種選擇??

是人都會選擇「懶」。

「懶」至少說明自己還有能力,還有機會成功。如果被評價為「不聰明,能力不行」,這就是本質問題,被全面否定了,這一輩子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成功了。顯然「不聰明,能力不行」帶來的傷害要遠大於「懶」,因此孩子寧願繼續懶下去,也不會去嘗試努力。

懶惰為缺乏自信的兒童築起了一道屏障,也成了他們逃避問題的藉口。——阿德勒

事實上,當孩子聽到父母說他們「懶"時,他們不僅不會生氣,相反還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真的很聰明。不努力就可以得到聰明的認可,他們為什麼還要冒著危險去努力,來驗證他們可能並不聰明的大腦呢?

父母面對孩子的懶惰行為應該怎麼辦

那麼當父母面對孩子的懶惰行為時,應該怎麼做呢?難道不聞不問?

父母要意識到,這種懶惰其實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形式。他們特別渴望成功,但是對自己的能力又有所懷疑,所以就通過懶惰的方式保護自己的能力不被懷疑,保護自己的自信心。歸根到底是孩子自信心不足,害怕自己即使努力了也不成功,因此採取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因此這不是單一的怎麼說怎麼辦的問題,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不是說父母不說這樣的話,換種語言表達方式就可以了,在教育方式上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才可以。所以微頭條下網友的留言我沒回復,因為簡單的一兩句話說不明白。

那父母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父母表揚要適度,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我

如果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灌輸」你很聰明「、」你很強「、」你很厲害「的觀念,孩子被父母表揚慣了,那麼他們必然對自我產生較高的期望值,覺得自己真的很聰明、很厲害。而現實是殘酷的,隨著成長,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表現往往不能符合自己的高預期,自己也就是個普通人。這讓他們產生心理落差,但他們又不想承認,為了維護自己的高自尊,他們就轉而懶惰了,以此來安慰自己。

因此父母在平常中表揚要適度,恰當的評價孩子能力,不要過分的誇大,讓孩子錯估自己的能力。

舉個例子,如果滿分是100分,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值是90分,但是他真實的實力也就是60分,孩子用盡力氣也就可能得70分,顯然孩子對70分不會滿意,因為離自己的期望還很遠,他們便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他們又不想在別人面前承認,為了衛華自己的自尊心,他們就會懶惰,營造一種自己還很厲害的幻覺。而如果孩子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能力,知道自己正常能力就是60分,那麼當他們努力考個70分時就會對自己很滿意,認為這是努力的結果,因此會重視努力的作用,並且更加努力。

2、父母要弱化結果,注重過程

孩子之所以不努力,其中不自信是內因,害怕失敗是外因。他們太在乎結果了,認為失敗就是對他們的否定,因此他們不敢去冒險。

而孩子之所以看重結果,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以結果論英雄。他們看不到孩子努力的過程,只關注孩子行為的結果。沒有成功,過程再努力也是白費。在這種環境下,孩子當然也就以結果論英雄。

成功了固然會很高興,但是成功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孩子即使努力了也並不代表一定成功。不成功就會被否定,被打擊,那還不如假裝懶惰。至少被懶惰帶來的傷害遠小於被批評能力不行。

所以,父母要在平常教育中多表揚過程,弱化結果,培養孩子重視過程的心理。讓他們意識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過程盡了最大的努力,哪怕不成功,自己也無怨無悔。

總結

追求優秀與懶惰其實是同一個品質的兩個不同表現。

孩子正因為過於追求優秀,對自己產生了高期望,而自己的表現又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他們就轉而變得懶惰,從而保護自己脆弱的自信心。

而父母這種」你很聰明,就是很懶「的評價讓孩子忽略了客觀事實,滿足了他們對自己高評價的期望,孩子可以繼續沉浸在幻想中,看不清現實,因此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小孩變得懶惰,與父母脫不了干係,懶惰的父母才能養出勤快的娃
    第一,孩子變得懶惰,無法與父母分開。養育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變懶,是因為父母太「勤快」。父母一切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不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覺得孩子自理能力不夠,幫忙只會「惹事生非」。父母在孩子做事有些遲緩時,不顧一切的催促著孩子,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懶惰。
  • 孩子太懶怎麼辦,不能打罵教育,用這4招讓孩子輕鬆告別懶癌
    ,近期因為讓孩子幫忙下樓買一瓶啤酒狠狠的打了孩子一耳光子,因為孩子不聽不理的坐在那玩著手機,李先生看不慣了,才用這麼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事實上,很多家長都有這個想法。為什麼孩子們變得如此懶惰?勤奮不是更好嗎?孩子太懶了,不願意說教、打罵。
  •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即使孩子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如果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有可能成天被舍友嫌棄,也有可能像湖南神童魏永康那樣被學校勸退;2.自己的孩子出世了,TA想要照料新生嬰兒、照顧虛弱的妻子,也不知從何做起;3.父母生病,TA想要好好照顧父母,卻連基本的一湯一菜都搞不定。
  • 懶惰這樣毀掉人的一生!
    人能懶到這樣,也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朵奇葩了。可阿強是如何一步步變得這樣懶得呢?懶惰是我們人類的天性,可能很多人不承認。誰要是大方的介紹自己是個懶惰的人,怕是會被笑掉大牙。不光自己不承認懶,而且更不願意被別人說懶。要是你敢當著一個人的面指著對方說是個懶漢,怕是想得到對方的一頓老拳伺候。
  • 孩子太懶怎麼辦?就用這一招!
    前幾天我約幾位老朋友一起聚餐,大家說得最多的話題就是關於自己家的孩子。關於孩子的什麼事情呢,那就是「我家的孩子很懶!」然後大家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紛紛開始吐槽起自己家的孩子來了。一個朋友說:「我家的孩子連自己房間裡的垃圾都不丟,還等我來給他打掃呢」另外一個朋友說:「我兒子頓頓飯都是我擺上桌,放好碗筷,還要喊著才來吃飯,飯後一擦嘴巴就走,碗筷從不收拾。」「我女兒也是連自己的書桌也不收拾的。」
  • 小孩太懶了怎麼辦?找出原因,幫助他們克服懶惰
    然而,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時,就會發現他們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反而在平時表現得很懶散,即使我們正確地去勸阻,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這也是造成巨大影響的原因。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關注這些問題,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改變。事實上,小孩子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懶惰,有很大的原因與成年人也有關係。
  • 一個「懶惰」的媽媽,磨蹭的孩子沒指望
    這樣的情況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多了,我和老公相視各自做著鬼臉,覺得無計可施,你總不能限制孩子上廁所吧?那也太不尊重孩子了!半年後,我忍無可忍了,這明顯是孩子不願意也不是發自內心地想學小提琴了,何苦這樣每周我還要陪他乘車外出去上課?這不是浪費「感情」嗎?
  • 孩子很懶,家長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孩子年紀也不小了,但是懶得毛病是越來越嚴重,甚至吃飯穿衣這樣的事情都要別人幫忙。上學之後,就演變為不愛學習,不愛思考,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讓家長朋友們感到非常著急。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孩子糾正太懶這種壞習慣呢?
  • 四川人罵人懶叫懶得燒蛇吃,能抓蛇的人會懶?原來我們弄錯了
    四川人罵人很多時候不帶髒字,當然也有把「錘子」和「球」,以及問候對方父母作為主要罵人方式,其實這種技術含量不高,而且簡直沒有水平。雖然罵人不提倡,但是完全不罵人的人少之又少。是這樣,這一次給你們說這個,可能給各位揭開一個幾十年的秘密,大家都有沒細想過。就是老一輩人對年輕人或者周圍懶惰的人看不下去了,罵上一句「懶得燒蛇吃」。這句話,不是瀘州獨有,基本流行整個四川甚至西南地區。但是在沽酒客小時候經常聽到,這些年,我們不斷北方語境話,方言保留的是音調,而不是地域思維方式,所以也用得少了。
  • 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父母利用「CAR」模型,培養娃積極性
    孩子做事拖拉、懶散,父母催一下他們就動一動。這樣的問題應該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並且也嘗試過讓孩子去改正。但不管怎麼做,孩子就是無法改正。尤其是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一提到寫作業,孩子立刻就變"懶"。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父母該怎麼辦?
  • 孩子做事愛「拖拉」就是懶?不一定,可能少了點「內驅力」
    生了孩子之後,尤其是孩子開始步入學校之後,有很多寶媽總是開始抱怨:「我家孩子,啥都好,就是不愛學習。做個作業,你要是不在旁邊看著他,他敢給你拖一晚上不寫。」其實孩子們在剛入學的階段,往往會出現這種狀況,不僅僅是寫作業的時候拖延,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往往會十分拖延,有時候直接氣的家長在一旁幹跺腳。是孩子天生就懶嗎?不一定,很多孩子往往是缺乏自律和自覺,做什麼事情都要別人進行監督,如果沒大人管著,甚至什麼事兒也幹不了。
  • 孩子懶惰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還你一個自律的孩子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孩子的懶惰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從小的行為習慣養成,和家庭環境的原因造成的,究其根本就是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有的時候父母都是很乾淨立正的人,也很勤勞,但是自己的孩子卻是懶惰不堪。
  • 媽媽太勤快是好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整個時間中,娜娜像一個掌控者一樣至高無上,而且忙碌,而孩子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整個場景就好像是勤勞的媽媽和懶惰的女兒。然而最近娜娜不止一次找我哭訴,她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可是孩子表現越來越差,最近二年級的成績基本就是六七十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父母離開後,取暖燒家具,上廁所刨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勤奮使人進步,懶惰使人落後,要說到懶惰,絕對沒有人比得上"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他懶到什麼地步呢?靠燒家具來取暖,上廁所在家裡刨坑。他出生在農村,因為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再加上他是家中獨生子,因此從哇哇落地的那一刻起,家長對他就抱有很高的期望。
  • 清華劉瑜: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失敗學」
    一個自由散漫的人,因為聽父母的話考了公務員,無論升到處級或者廳級,他可能每天都會覺得自己在穿一雙不適合自己腳的鞋。為什麼現在青少年這麼多抑鬱,這麼多焦慮?就是因為這種錯配。很多人根本不是從自己的興趣、性格、特點出發去選擇專業、去找工作,而是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幹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走別人的路,讓自己說去吧」。
  • 減肥犯懶咋辦?3招幫你克服懶惰,順利減肥
    減肥犯懶咋辦?3招幫你克服懶惰,順利減肥關於減肥,有一類的小夥伴的問題很典型,既不是缺乏相關的知識,也不是沒有時間和條件,甚至減肥計劃都制定得相當好。但就是有些時候,會犯懶,然後嘛,就沒有然後了。現在的我們,是由過去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共同構建起來的我們,改變其中一點,都會讓我們感覺不適,體現在行為上,就是犯懶。當然光是為分析為什麼會犯懶還是不行,我們還得提出具體的應對辦法。
  • 國內最懶第一人,衣服人洗吃飯靠餵,定格人生成電影!
    說到懶大家都是有這樣的現象,這樣的懶會對自己的一生造成危險。如果不好好改變那麼就會走上不歸路,但是現實中懶幾乎都是不做一些小時情。這位小夥有著中國第一懶的稱號,楊鎖他懶惰的一生成為了真實的電影。從小的陽朔就長得非常帥氣而且聰明,在他最小的時候,父母對他百般呵護。每次楊鎖出門父母都是用擔子挑著他走,因為有父母的疼愛,楊鎖的一成從此就改變了。在讀書那年聰明的他一點都不好學,就因為老師說了一下楊鎖,因此父母第二天就去找老師評理,之後的楊鎖就在也沒有去上學了。
  • 天冷了,孩子犯懶,想讓孩子堅持跳舞的家長這樣做!
    不想跳舞的理由千千萬, 總有一條說到寶貝的心坎裡。 如何鼓勵孩子抵禦惰性? 01 以身作則,發揮榜樣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信賴的人。
  • 「最懶小學生」火了,試卷答案讓老師無可奈何:想打叉卻挑不出錯
    孩子上學之後,最怕的應該就是考試,當然小學霸除外。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考試難免會讓他們緊張。雖然孩子們也想考出好成績,但面對試卷總是事與願違。不過為難的有時不只是孩子,還有老師。但是孩子的答案卻只有幾個字,我家有的是房,有的是車,不得不說真的非常霸氣,可是這明顯不是題目的本意,但是明顯又能看出孩子在偷懶。面對這樣的答案,老師想打叉卻又挑不出錯。最懶小學生當然不止一個,他們之所以能夠走紅網絡,是因為大家覺得孩子們又可愛又可氣。
  • 失敗的人生,都是從這幾點開始的
    失敗的人生,大都是從這3個字開始的。懶如果你好好審視身邊人,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凡是那些事業、生活都很失敗的人,離不開一個字:懶。上學時,懶於吃學習的苦,以至於早早退學,走入社會。每當這些新聞一出,大家都指責他們父母,說是父母教育不當。可我覺得,主要原因還在他們自己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