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焦慮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磨蹭、早上起床拖拉、上學路上慢吞吞,真的是「急煞」當媽的了,可謂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我兒子在2年級學小提琴的時候,把我惹急了!原本是他自己想學小提琴的,然後買了提琴找了私教,每周六我帶著他坐車40分鐘去老師家上課,然後再坐40分鐘車回家。
剛開始學琴的兒子還算積極,但是老師每天要讓練習1個小時,還反覆叮囑我要監督兒子練習,每次上新課前,老師都要檢查孩子在家練習的結果。
時間一長這種枯燥的練琴,孩子就開始磨蹭了,小提琴剛拿到手裡還沒拉到5分鐘,就聽到:「媽媽,我要上廁所」!再過一會又「咚咚咚」快步跑去廁所,不到一會又聽到「碰的一聲」,廁所門被兒子關上了。
「你哪來那麼多尿呀?」有時候我氣得不得了就質問孩子。
這樣的情況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多了,我和老公相視各自做著鬼臉,覺得無計可施,你總不能限制孩子上廁所吧?那也太不尊重孩子了!
半年後,我忍無可忍了,這明顯是孩子不願意也不是發自內心地想學小提琴了,何苦這樣每周我還要陪他乘車外出去上課?這不是浪費「感情」嗎?
我把兒子喊到身邊:「小提琴是否再繼續學下去,練下去,你自己決定!媽媽不再管你了,也不陪你了!媽媽累了!」
「媽媽,我不想學了!」兒子終於說出了真心話!我聽後沒有吵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
自那以後,我也變得很「懶」了,不再那麼勤快了,有幾次孩子回家,我都在電腦上忙我的工作,晚飯沒有做,原來孩子都是等著吃了晚飯後我催他去才寫作業,但是,後來我改了,我不再催促,你愛寫不寫!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有好幾次,兒子放學回來看到「冷鍋病灶」,發現我忙著處理文件,晚飯做得很晚,以至於影響到孩子自己作業的完成進度,因為這樣也打破了孩子自己「玩」的大好時機。
孩子作業寫不寫我也會不過問的,我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我和他有分工不同,我也是見縫插針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的事情各自管,我「懶」得管他的作業。
所以,他放學回家見晚餐還沒做好,媽媽在電腦上忙,他也趕緊地打開作業自覺寫起來,等我們吃完晚餐,看電視的時候,他也可以選擇看電視、看故事書等,可以很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反正孩子的作業我是不管不問,也不檢查,也不催促,以至於同事們說我是個「懶媽媽」。
有一年暑假,學校組織夏令營,孩子報名參加了,很多孩子的物品都是家長整理的,孩子的暑假作業也是父母催促監督完成的。
我家兒子也不磨蹭了,他知道要想順利去參加他心念念的夏令營,必須要完成作業,要準備好自己的生活物品,所以他在夏令營的前一周都是起得很早,忙著完成自己的作業,把自己的短褲、T恤等換洗衣服,牙膏牙刷等生活物品早早的就準備好了。
孩子為什麼這麼大的變化呢?孩子不再磨蹭了呢?
從學小提琴中我悟出道理「孩子練琴1小時至少要上3次廁所,那是他故意在逃避,在磨蹭、在消耗時間」,證明孩子把練琴當成負擔了,所以孩子的作業、學習,就採取了「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愛學不學的。
作業完不成,挨批評的是他,媽媽在孩子寫作業學習上適度裝糊塗,適度地「懶惰」,只會有好處,孩子指望不到媽媽了,也就不再靠父母催促,父母陪伴,而是想著自己的作業趕緊完成才能睡覺、才能去玩,這樣他會注意力高度集中,高效完成作業,克服掉磨蹭拖延的壞毛病。
現在我經常被同事羨慕:一個「懶媽媽」卻養出了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實際上我想說:「一個懶媽媽治癒了孩子的磨蹭,讓孩子懂得了學會了管理自己的時間,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