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特幣發燒,Nvidia超威長期看面臨重大風險;
2.挖礦潮突襲 GPU產業驚心動魄的2017年;
3.大陸三大挖礦廠 臺積電助力掘金;
4.臺積電名列區塊鏈ETF最大持股,看好挖礦運算;
5.85後吳忌寒創立的比特大陸替臺積電帶來10萬片訂單
集微網推出集成電路微信公共號:「天天IC」,重大新聞即時發布,天天IC、天天集微網,積微成著!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
1.比特幣發燒,Nvidia超威長期看面臨重大風險;
集微網消息,虛擬貨幣風潮持續發燒,帶旺GPU銷售。 外資警告,虛幣的誘人獲利造成「虛假購買」(false purchases),長期而言,兩家繪圖晶片大廠Nvidia、超威(AMD)將面臨重大風險。
The Street、巴倫報導,許多以太幣礦工使用GPU挖礦,提高算力。 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報告稱,挖礦對GPU的幫助,超越Nvidia和超威的預期,兩家公司面對巨大風險。 許多人以電玩玩家身分購買GPU,實際上GPU只有5%時間打電玩,其餘95%時間都用來挖掘虛幣。
Rolland認為,挖礦報酬優渥,引發GPU的虛假銷售,兩家公司有可觀的長期風險。 萬一以太幣價格下跌,超威曝險較多。 他下砍超威目標價,由15美元降至13美元。 換句話說,要是以太幣價格走低,玩家可能不會願意砸錢購買GPU,將衝擊銷售。
報告稱,以太幣價格暴衝,以太幣網絡的GPU算力資源隨之跳增。 他估計2017年第三季,以太幣網絡的GPU數量增加240萬組、價值3億美元;第四季GPU數量再增,新增的GPU總值達5億美元。 虛幣帶動的GPU買氣,在兩家公司的營收佔有可觀比重,重要性不斷提高。
Rolland表示,目前GPU市價較官方售價高出40~70%,顯示本季買氣將持續暢旺。
分析人士警告,礦工接下來可能會改用軟體解決方案、對硬體的依賴度降低,繪圖晶片明年的需求恐怕沒有大家想像那麼高。
MarketWatch、Business Insider等外電報導,Mizuho分析師Vijay Rakesh 2017年11月27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虛擬貨幣的採礦運算極為複雜,不少礦工決定放棄用硬體(需仰賴繪圖處理器) 土法煉鋼,改採軟體解決方案,例如結合眾人力量進行團挖(pool mining)、或是使用大型特殊應用集成電路(ASIC)工具的雲端採礦等。
基於上述原因,Rakesh認為,雖然比特幣、以太幣報價狂飆,在近期推升了Nvidia和超威股價,但這股由虛擬貨幣採礦風潮引發的股價動能,2018年恐怕會大幅縮水。
2.挖礦潮突襲 GPU產業驚心動魄的2017年;
比特幣、以太幣(Ether)與萊特幣等虛擬貨幣於2016年底明顯走揚,帶動挖礦熱潮全面爆發,儘管市場對其前景看法分歧,大陸、韓國等政府出手管控,然隨著虛擬貨幣價格不斷創新高,相關投資與挖礦需求熱度依舊不減,也使得挖礦硬體配置中最重要的GPU,缺貨與價格飆漲現象迄今未能解除,首波冒險搶進的廠商業績一路飆升。GPU廠商表示,2017年首季GPU產業低迷不振,誰都未料到挖礦需求自4月起再度爆發,且迄今仍未消退,NVIDIA與超微(AMD)陣營雨露均沾,2017年是意外且輕鬆大賺的一年,2018年能否延續出貨動能與價格高點,目前甚難預料。
隨著虛擬貨幣交易熱度與價格持續拉升,挖礦熱潮並未受到外界看衰聲浪而減退,帶動GPU產業2017年第4季營運表現超乎預期,多家廠商2017年GPU業績寫下新高,如同時擁有NVIDIA與超微產品線的華碩、微星及技嘉。其中,技嘉2017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9.43億元,年增9.1%,EPS 3.08元,原預期第4季業績將下滑,然受惠GPU買氣不減,12月營收衝上55.59億元,年增48.9%, 2017年全年營收達598.82億元,年增14.39%,寫下歷史新高,市場預期2017年EPS約可達3.8~3.9元上下,優於2016年3.64元。
然值得注意的是,技嘉2017年GPU出貨約達440萬~450萬片,淨利估計衝上20多億元,雙雙寫下歷史新高,但因伺服器平臺事業雖有大單落袋,明顯挹注營收,但對獲利貢獻有限,且更重要的是,主機板2017全年出貨規模縮減至1,260萬片,比2016年大減360萬片,全年獲利由往年約25億元水平大幅腰斬,拖累公司整體獲利表現未能大爆發,僅與2016年相仿,若不是意外出現的挖礦熱潮帶動GPU熱銷,技嘉2017年營運恐會是慘綠。而全球品牌GPU市佔前二大華碩、微星同樣也因GPU買氣急升,填補其他產品線業績成長動能不如預期缺口。
近期最受關注的GPU廠商撼訊,一直以來主攻超微平臺,然因超微近年表現低迷,拖累撼訊陷入虧損,2015年EPS虧損高達7.58元,2016年隨著超微回神,業績終虧轉盈,EPS約0.42元,2017年意外受惠挖礦熱潮爆發,自3月起營收逐月拉升,12月更飆上9.14億元、年增逾300%,刷新單月歷史紀錄,全年營收達45.38億元,較2016年大增80.9%,2017年前11月EPS約達6.69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其獲利大躍進也帶動股價彈升,18日以140.5元收盤,再創歷史新高。
GPU廠商強調,挖礦熱潮是機會財,何時退燒難以預料,近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受到大陸、韓國政府擴大限制力道,防堵各式金融風險提高,以及避免過度用電佔用資源等衝擊,交易價格崩跌,稍後雖略為回升,但已令GPU廠商膽顫心驚。
事實上,GPU產業主導權已不在華碩、微星與技嘉等廠商手上,而是完全由NVIDIA所佔有,GPU廠商早已不見創新與研發動能,2017年挖礦只是延緩了GPU產業的衰落。受惠挖礦需求揚升所帶來的業績飆升榮景能否持續難料,對廠商而言,未來可能爆發的返修潮、庫存滿手等危機,現已顧不上,能賺一天是一天,儘管未來還有電競需求支撐,但隨著NVIDIA擴大品牌投入力道,GPU產業退場潮早晚還是會發生。DIGITIMES
3.大陸三大挖礦廠 臺積電助力掘金;
臺積電仰賴其先進位程領跑在前,可望囊括世界排名前三的數位貨幣礦機廠家青睞,而這三家廠商都來自大陸,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
挖礦晶片強運算 推升先進位程需求
根據摩根史坦利報告估算,生產1枚比特幣的成本為3,000~7,000美元,包含能源和硬體成本。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比特幣挖礦的收益依舊非常可觀,如果加密貨幣持續升值,我們預計全球挖礦耗電量還會成長。而這也同時刺激了挖礦機晶片的成長,及晶圓代工採用先進位程製造的需求。由於挖礦的成本超過50%來自於電費,因此功耗水準完全決定了挖礦的利潤,因此礦機對於使用最先進位程非常積極。特別是負責生產∕挖掘比特幣的ASIC礦機採用14/16nm的先進位程和更強的構架。
三大挖礦廠家均來自大陸
由於大陸中西部具備廉價電力與區位優勢,目前大陸挖礦產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約佔總產量的80%。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均在大陸,分別是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嘉楠耘智的阿瓦隆、億邦科技的翼比特。比特大陸(Bitmai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採礦設備生產商。據聯合創辦人吳忌寒介紹,比特大陸已經擁有比特幣礦機70%以上的市佔,每年銷售數十萬臺螞蟻礦機(AntMiner),而礦機正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比特大陸晶片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人民幣143億元,僅次於華為海思,成為中國第二大的IC設計公司。這樣的成績支撐就是來自臺積電。
據悉2017年,比特大陸下單給臺積電的金額超過了1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海思的麒麟970晶片。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採用的是臺積電16納米的製程;預計2018年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礦機將使用臺積電最先進的10納米製程,具成本優勢的12納米製程,也預計本月開始出貨。可以說,臺積電最先進位程除了給最需要計算能力和功耗的蘋果、高通手機處理器,以及NVIDIA GPU之外,就是給挖礦機廠家了。
比特大陸2018年1月產量約15萬臺左右,比特大陸前幾代晶片,主要靠臺積電的轉投資創意電子協助設計,但大幅擴充技術團隊之後,最新一代產品已逐漸有自己設計能力。為了轉移風險,據說比特大陸近來從臺灣地區挖了一個技術團隊,大概有幾十個工程師,打算進軍AI晶片其他產品。
至於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其代表礦機是阿瓦隆AvalonMiner741,採用16納米製程。據悉,截至 2017 年4月末,嘉楠耘智累計售出阿瓦隆系列礦機約16萬臺,佔全球比特幣運算力市佔約22%。比特幣的大熱程度讓嘉楠耘智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2016年,嘉楠耘智營收3.16億元,實現淨利潤5,806.61萬元;2017年1~4月營收2.55億元,實現淨利潤3269.37萬元。
排名第三的億邦通信翼比特E9礦機主流則是大算力比特幣挖礦機。其前代產品E9早在2016年12月發布,首發並內置了96顆自行研發的比特幣挖礦晶片WD1227採用14納米製程。DIGITIMES
4.臺積電名列區塊鏈ETF最大持股,看好挖礦運算;
集微網消息,MarketWatch 18日報導,瑞銀(UBS)去年10月指出,現在投資區塊鏈(Blockchain)就像是90年代中期投資網際網路一樣、 預估到2027年將可為全球經濟年產值增加3-4千億美元。 瑞銀表示,就像是網際網路透過電子郵件、電子商務或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改變人類生活,作為基礎設施技術的區塊鏈可以通過分布式帳本、智能合約、代幣或身份管理為未來的顛覆性技術提供動力。
日經亞洲評論17日報導,SBI Holdings旗下附屬機構SBI Investment將於本月推出SBI人工智慧(AI)與區塊鏈基金。 報導指出,這隻基金的初期規模為200億日圓、預估最快到3月底將可突破500億日圓。
Gartner, Inc. 1月16日指出,2018年全球信息科技(IT)支出預估將成長4.5%至3.7兆美元。 Gartner研究部副總裁John-David Lovelock表示,數字商業、區塊鏈、物聯網(IoT)以及從大數據到算法、機器學習、AI的進展將持續成為成長的主要動力。
IHS Markit 1月4日公布2018年白皮書,點名下列八大科技趨勢可能會對全球帶來重大影響:AI、IoT、雲端和虛擬化、連接(5G)、無處不在的視頻、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和無人機、區塊鏈。
CNBC報導,Amplify Investments LLC執行長Christian Magoon 1月16日在受訪時表示,現在投資區塊鏈的潛在報酬將會跟當今「FAANG(Facebook、Apple、Amazon、 Netflix、Google(Alphabet))」企業一樣大。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17日為止BLOK ETF最大持股為臺積電(2330)ADR。 BLCN ETF 2018年1月18日持股明細顯示,臺積電ADR名列其中。
Reality Shares Inc官網指出,世界經濟論壇(WEF)曾提到、預估到2027年全球10%的GDP將會存放在區塊鏈平臺上。
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臺積電ADR 18日上漲3.34%、收44.57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
臺積電財務長暨發言人何麗梅18日透過財報新聞稿表示,臺積電去年第4季營收成長主要來自行動裝置的重要新產品推出以及來自加密貨幣挖礦運算的持續需求。 展望2018年第1季,臺積電預期加密貨幣挖礦運算的需求將持續強勁。
5.85後吳忌寒創立的比特大陸替臺積電帶來10萬片訂單
2018年才剛開始,臺積電就接獲大陸一筆高達10萬片的高速運算(HPC)晶片急單,市場猜測來自比特大陸(Bitmain)公司。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透露,一年前還不太清楚比特幣的概念,結果現在跟他們(臺積電)買了很多晶圓;他提到的兩位北京年輕人,就是比特大陸創辦人兼執行長吳忌寒與聯合執行長詹克團。
大陸兩名年輕人創立的比特大陸趕上這波比特幣「挖礦」熱潮,大量下單給臺積電,讓臺積電今年業績猛烈成長。 臺積電18日也提到,虛擬貨幣的下單量迅速興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客戶。
1985年出生的吳忌寒畢業於北京大學研究所,擁有心理學、經濟學雙學位,他2009年畢業後任職分析師與投資經理,最初接觸比特幣時,是2011年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藉由淘寶網購買比特幣,直到2013年,他成立比特大陸。
比特大陸是一家專注於高速、低功耗定製晶片設計研發的科技公司,擁有低功耗高性能的16nm工藝集成電路的量產經驗,成功設計並產出多款ASIC定製晶片和集成系統。 聚焦世界的中小型企業及個人用戶,目前銷售服務涵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比特大陸創辦人吳忌寒。 (圖/CFP)
隨著比特幣的升值,也讓吳忌寒的資本更加雄厚,他除了發現可以購買比特幣來進帳,還可以生產所謂挖掘比特幣的「挖礦機」。 不過,吳忌寒並非研讀相關技術,所以他後來找來清華大學計算器系畢業的詹克團,兩人最後決定合作。
詹克團只花了短短6個月時間,便在2013年推出比特大陸的第一代礦機,等到2015年,他又設計出第五代礦機,因此他的加入是比特大陸成功的關鍵。
一位匿名的早期礦工向《中國證券報》提到,2017年比特大陸每月利潤可達3000萬美元,上半年已實現淨利潤超過10億人民幣;比特大陸約有600名員工,員工平均年齡不到25歲,是年輕創意的團隊。 比特幣價格暴漲,外界一致認為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是最大受益者,但他相當低調,幾乎不接受採訪,並沒有實際透露自己擁有多少比特幣。
▲比特大陸產品。 (圖/翻攝自bitmain 網站)
不過,為了符合國家法律規範,大陸兩個虛擬貨幣網站16日宣布,即日起下架並停止所有貨幣的交易。 據悉,中方相關單位曾在2017年明確指出虛擬貨幣的違法性與危險性,並逐漸要求各個組織停止相關交易。
外界猜測,大陸挖礦若遭到限制,可能早晚會交出挖礦龍頭的寶座,有機會改由擁有全球最大水力發電設施之一的加拿大接手。ettoday
集微網推出集成電路微信公共號:「天天IC」,重大新聞即時發布,天天IC、天天集微網,積微成著!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