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對抗癌症的可再生T細胞

2021-01-07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一項研究首次展示了一種誘導多能幹細胞培育出能殺死腫瘤細胞的T細胞技術,它可以產生體內的任一一種細胞類型,並且可以在實驗室中無限生長。

這項技術使用稱為人工胸腺類器官的結構,該結構通過模擬胸腺的環境工作。胸腺是一種T細胞從血液幹細胞中產生的器官,但也具有消滅癌細胞的潛力。利用UCLA的技術從自我更新的多能幹細胞中創造它們的能力,可能會帶來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方法,並可能促進針對愛滋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T細胞療法的進一步研究。這項技術最有前景的方面之一是它可以與基因編輯技術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幾乎無限的T細胞供應,能用於大量的患者,而無需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

部分人類胸腺器官顯示由人類胚胎幹細胞產生的T細胞(紅色輪廓)圖片來源: UCLA

這項發表在《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由Eli和Edythe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聯合負責人,兒科學、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教授Gay Crooks博士領導。

T細胞療法,包括CAR-T細胞療法,已經顯示出治療某些類型癌症的巨大潛力。目前的方法涉及從患者收集T細胞,用能幫助他們識別和破壞癌細胞的受體對T細胞進行基因工程改造,然後再將這些細胞注回患者體內。但工程化的T細胞並不總能很好地發揮作用,且治療費用昂貴,因為它是針對每位患者量身定製的,而且一些癌症患者體內的T細胞數量不足以接受治療。

圖片來源:《Cell Stem Cell》

因此,一種不依賴於從患者體內收集T細胞而產生T細胞的技術是朝著使T細胞療法更易於獲得、更經濟以及更有效的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Crooks說:「令人興奮的是我們能從多能幹細胞開始。我希望未來將它與基因編輯工具結合起來,創造出更容易為患者所用的'現成'T細胞療法。」

其他研究人員在嘗試使用將多能幹細胞與支持細胞層結合的方法生成T細胞方面僅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在之前的研究中產生的T細胞尚未成熟,無法成為功能完整的T細胞。

Crooks及其團隊過去證明,人工胸腺類器官的3D結構允許成熟T細胞從成年血液幹細胞中發育,並猜測它們也支持從多能幹細胞中產生成熟的T細胞。

Crooks說:「人工胸腺類器官的3D結構似乎能為T細胞發育成熟提供必要的支持信號和環境。」

研究表明,人工胸腺類器官可以從目前用於研究的兩種多能幹細胞中有效地發育為成熟的T細胞:胚胎幹細胞(源自捐獻的胚胎)和誘導多能幹細胞(通過重新編程成人皮膚或血細胞恢復到胚胎狀態)。

研究人員們還證明,他們可以通過遺傳工程改造多能幹細胞來表達靶向癌症的T細胞受體,並使用人工胸腺類器官生成能夠靶向並殺死小鼠腫瘤細胞的T細胞。

Crook實驗室的助理項目科學家,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Amélie Montel-Hagen說:「一旦我們通過基因編輯創造出能在人工胸腺類器官中產生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多能幹細胞系,我們就可以無限擴展這些幹細胞系。擁有能夠對抗多種癌症的無限量的T細胞供應將成為癌症治療的轉折點。」

Gay Crooks、Amélie Montel-Hagen和Christopher Seet

目前,UCLA的科學家們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使用人工胸腺類器官創造的T細胞表面帶有額外的分子,這些分子並不匹配每一位患者。Montel-Hagen說,這些額外的分子可能導致病人的身體排斥移植的細胞。

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UCLA液腫瘤系的臨床講師Christopher Seet博士說:「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是創造出具有抗癌受體的T細胞,同時這些T細胞上沒有導致排異反應的分子,這對於通用T細胞療法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關焦點

  • Cell:經過先天免疫訓練的中性粒細胞可對抗癌症
    他們證實用β-葡聚糖(β-glucan,一種從真菌中提取的化合物)「訓練」先天免疫系統,激發了先天免疫細胞的產生,特別是中性粒細胞,這些細胞在動物模型中經激活後可預防或攻擊腫瘤。先天性免疫細胞,或者說髓系細胞(myeloid cell,也稱為髓樣細胞),並沒有被認為如此重要。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髓系細胞可能在調節腫瘤行為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Cell Rep:單一幹細胞可生成數百萬的T細胞
    2020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製造可以在實驗室中生長的小鼠胸腺類器官的方法,每個類器官的大小約為2毫米。這一進步將使他們能夠沿著胸腺內部小腺體胸腺內的血液幹細胞形成T細胞(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參與者)的精確路徑。
  • Cell綜述深度解讀!幹細胞在皮膚損傷修復、癌症和皮膚穩態中扮演的...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肝臟的循環破壞和再生凸顯了古代對組織再生和自我修復能力的迷戀,直到幾個世紀後,研究者於20世紀60年代對小鼠骨髓細胞進行了開創新的研究才確定了組織再生的細胞基礎,這項研究證實了骨髓中的成體細胞能夠重新被植入到受輻射的小鼠機體中,這項研究為識別其它組織中的幹細胞及維持和修復損傷的組織奠定了基礎。
  • Neuropilin-1是T細胞記憶檢查點
    Vignali團隊的研究發現Neuropilin-1是T細胞記憶檢查點,可限制長期抗腫瘤免疫力。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7月13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免疫學》上。 研究人員發現,在具有CD8+T細胞限制的Neuropilin-1(NRP1)缺失小鼠中,儘管原發性腫瘤的生長未發生改變,但對腫瘤再發的保護作用顯著增強,並且對抗PD1免疫療法的敏感性增強。
  • Cell:癌症免疫治療新突破!FGL1才是免疫抑制受體LAG-3的主要配體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11.010。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開發能夠釋放免疫系統抗癌能力的療法。在這些免疫療法中,最為成功的是靶向PD-1/PD-L1分子通路的免疫療法,它們已為很多患上肺癌和其他類型的腫瘤的患者帶來了希望。
  • Cell:顱縫再生為顱骨早閉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與MSC結合,我們成功地使功能性顱骨縫線再生,可糾正顱骨畸形,使顱內壓正常化並挽救神經認知行為缺陷。再生的顱縫線創造了一個適合內源性MSC遷移到的位置,維持了顱骨的穩態和修復。基於MSC的顱縫再生為逆轉這種破壞性疾病中的顱骨畸形和神經認知異常提供了一種治療模式的轉變。
  •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肝轉移可通過巨噬細胞介導的T細胞消除來抑制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19:37 美國密西根大學Weiping Zou、Michael D.
  •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5:04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顱面分子生物學中心Yang Chai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細胞子刊《iScience》發表大工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性成果
    細胞子刊《iScience》發表大工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性成果 2020-12-29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子刊:實驗性藥物為預防癌症復髮帶來了希望
    癌症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防止已接受治療的患者復發,復發的原因是某些癌細胞能夠存活下來並生長成新的腫瘤。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中,確定了一種臨床上具有良好耐受性的藥物,可以防止小鼠復發癌症。
  • Cell子刊重磅:14000+字詳解菌群與癌症的8大關鍵性問題
    而每種癌症本身也是一個生態系統,癌細胞會以錯綜複雜的動態方式相互作用,並與基質細胞相互作用。常見因素如循環代謝物、全身免疫等,可同時影響並受到上述兩種生態系統的影響。因此,微生物組與癌症之間的聯繫可能無法單純地歸為單一成分,要探索微生物組在癌症中的作用可能需要一種系統生物學方法。
  • 《自然》子刊:原來乳房裡的巨噬細胞這麼好看
    隨著癌症的發展,這些巨噬細胞的數量也會增加。我們懷疑導管巨噬細胞有可能無意中削弱人體的免疫反應,這會對癌症的生長和擴散產生危險的影響。」乳腺腫瘤中,DM依然保留其網狀結構,監視導管上皮細胞但初步的研究顯示,在乳腺癌中,DM細胞可能依然恪盡職守,保持其網絡結構,監視著導管上皮細胞。
  • Namocell, Takara Bio, HepaTx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
    2020年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單細胞分離系統提供商美國Namocell公司與Takara Bio及HepaTx聯合宣布三方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方案,將HepaTx研發的可發育成肝臟細胞的脂肪組織內幹細胞,首先利用Namocell專有的單細胞分離儀進行分離,然後用Takara
  • 低氧條件下T細胞衰竭的驅動因素
    據悉,癌症和慢性感染引起T細胞衰竭,這是一種功能低下的命運,具有明顯的表觀遺傳學、轉錄組學和代謝特徵。但是,衰竭的驅動程序仍然知之甚少。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tochondrial stress induced by continuous stimulation under hypoxia rapidly drives T cell exhaustion Author: Nicole E. Scharping, Dayana B.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2020年11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療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很多患者如今可以得到10年前不能獲得的有效治療。然而,某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就給未來更多的癌症治療選擇帶來了希望。
  • Cell突破成果: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在動物模型中,這些被激發的細胞可預防或攻擊腫瘤。2018年,共同領導該研究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George Hajishengallis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ell上發表的1篇論文是這項新研究的基礎。在先前的研究中,他們揭示,在小鼠模型中,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β-glucan)誘導出的訓練免疫(trained immunity)能夠改善化療後的免疫恢復。
  • 吉大陳立教授團隊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論文!
    近日,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陳立教授團隊與哥倫比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究的成果「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with nanoparticulate cell-free DNA scavengers(納米顆粒游離DNA清除劑治療嚴重膿毒症)」,發表於
  • 死侍為什麼再生能力那麼強還一直戴面具?
    死侍原名韋德,原本是一名無憂無慮、身經百戰的特種兵,他的身上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話嘮,另外一個便是變態的再生能力,比金剛狼的還要強!。可惜後來得了癌症,為了治癒癌症而加入X武器計劃得以延續生命,在經歷了非人的酷刑後,獲得了超能力,但是容貌卻被毀了。
  • Cell:強效抗體1-18可限制HIV耐藥性產生
    這種抗體是強效的,可抵抗97%的接受測試的HIV變體。因此,1-18是迄今為止描述的最好的HIV廣泛中和抗體之一。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月30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striction of HIV-1 Escape by a Highly Broad and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y」。
  • 號召網友一起來玩「找茬遊戲」,研究結果發了篇Cell子刊論文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找茬遊戲」——找貝母,只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偽裝在背景中的植物貝母即可,但是,這項小遊戲卻驗證了一項重要發現,並於近日登上了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