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獨角獸公司IPO大逃亡,再不上市就晚了?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趙磊

編輯 | 饒霞飛

「現在不上,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2020年火爆的市場行情,讓一些投資人坐不住了,一位參與過某網際網路教育獨角獸早期融資的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這大半年來他每天都在翻看被投項目名冊,給創始人打電話,讓他們趕緊做財務合規,準備材料,提前和投行的人接觸,「不管能不能上,先把隊排上。」

創始人們更急,本來去年的市場已經非常冷了,在美股、港股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大多都是破發,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情形非常嚴重,沒想到今年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全靠寬鬆的貨幣政策吊著一口氣,側面利好了金融市場,A股、港股、美股都迎來了牛市,投資者們瘋狂把錢砸到股市裡,這讓本來已經打算流血上市的創始人們紛紛激動起來。

那些穩如泰山的超級獨角獸們,也開始把握這「最後的機會」。

10月8日,平安集團旗下的投資理財平臺陸金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尋求在紐交所上市,上一輪融資之後估值近400億美元,IPO融資額或達20億至30億美元,將有望成為美股史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而在國內,螞蟻集團尋求在科創板和港股同步上市,估值或達2800億美元;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京東數科也已確定落戶科創板,估值也有望達到300億美元,兩家重量級的公司都將對A股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

在中科院《網際網路周刊》公布的「2020新經濟獨角獸企業150強」榜單中,螞蟻集團、陸金所、京東數科分列第2、5、7位,這份榜單上的其他超級獨角獸們,也已經走在上市的路上。

圖源 /《網際網路周刊》

排名第一的字節跳動將在一年內把估值500億美元的Tiktok分拆在美上市;排名第三的滴滴出行被傳考慮最早於2021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估值或超600億美元,但滴滴隨即否認,此前在阿里拍賣網上曾出現某「全球領先的網約車出行平臺公司」部分股權拍賣,標的為A輪優先股,可見滴滴管理層和投資方之間對上市存在分歧,但有人確實急了;而排名第四的快手也傳出將最快於年內赴港上市,估值約500億美元。

「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後年就晚了。」一位投行人士向燃財經表示,「現在不管巨頭,還是剛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只要不是押注未來硬科技的,都在搶灘登陸,這可能是移動網際網路最後一波上市潮了。」

技術紅利和人口紅利將要消失殆盡,一股持續近十年的浪潮,即將伴隨著最後一批獨角獸巨頭的上市宣告結束,技術與資本的熱血故事也將暫時告一段落。

IPO大逃亡

「看著人家公司股票翻倍的漲,我有幾位前幾年的老同事去了跟誰學,分到了一些期權,現在人都已經在北京買房了,這都是命,羨慕不來。」陳明嘆了一口氣,他所在的某網際網路大廠,雖然工資高,但至今沒有上市。他早就不想幹了,但是公司估值很高,他捨不得手裡的期權,「別看少,真上市了能翻好幾倍。」

疫情肆虐下,全球資產配置都在向股市傾斜,從3月份美股熔斷後,各大指數觸底反彈,一路上漲,即便經歷了8、9月份的震蕩,回調了一部分漲幅,但截至目前,納斯達克指數漲了28.35%,深證成指漲了30.42%,上證指數也漲了9.11%,恒生指數雖然下跌了12.84%,但恒生網際網路科技指數漲了40.19%。

這讓已經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們狠狠撈了一波油水。依年初至今漲幅來看,多家網際網路公司股票漲幅超過100%,如蔚來、人人網、跟誰學、貝殼、京東、拼多多、B站、網易有道、美團點評、小米等,買入以上任一家公司的股票並持有一年以上,都能獲得非常高的投資回報。

圖 / 老虎證券 燃財經截圖

一邊在熱火朝天的賺錢,另一邊卻有很多公司錯過了好時機,那些超級獨角獸們總想著撐到最後,市場會給最高的價碼,但是在這個時候,連他們也眼紅了,上市,成了擺在他們面前最好的選擇。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場新股發行的數量達到1540支,幾乎是去年的一倍,其中IPO數量433起,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403起,按金額算,今年全年中資企業IPO融資額高達6279億元,已超去年全年的5986億元,更何況後面還跟著螞蟻集團這樣的巨獸。

眾多業內人士預測,A股的這波行情從中芯國際開啟,將以螞蟻集團的上市作為終點。「螞蟻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上市之後將吸納一大部分市場資金,到時候投資者手裡和市場上都沒錢了,牛市可能就會停止。」一位長期研究二級市場的券商人士對燃財經表示。

對於這些獨角獸來說,越晚上市,就意味著只能吃剩下的殘羹冷炙,這就是一場大逃殺,比喻為「搶錢」也不為過,對於中小型新經濟企業來說,就算拼了命也要跑到這些巨無霸的前面,不然只有被碾壓的下場。

即使是已經上市的巨頭,也不想放過這波絕佳的市場機會,2020年,在美上市的網際網路中概股開啟了回港二次上市的浪潮,先是阿里、京東、網易,後是B站、攜程、新東方等,既能提振股價,又能增強投資者信心。

排隊上市的著急,已經上市的也著急,但最著急的還是前幾年資本泡沫催生出的那些獨角獸,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砸進去,遲遲等不到退出的機會,又不願意賠本折價賣給別人,對那些幾乎已經絕望的投資人來說,2020年的這波行情是他們唯一解脫的機會,甚至還有希望小賺一筆。

上述參與過某網際網路教育獨角獸早期融資的投資人就很焦慮,他曾經為手裡的股權驕傲甚至膨脹過,在線教育最火的2018年,有人找上門來要以當時估值溢價30%買他手裡的股權,他立馬拒絕,「我熬到上市,遠遠不止這個價格」,可是後來在線教育賽道逐漸冷場,他手裡的這些股權也越來越成了堵在心頭的一塊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直到今年這波行情,他意識到,這可能是唯一的離場機會了。

所有人都知道,錯過這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比起疫情之後回歸正常的貨幣政策和市場熱度,新經濟的創業者們更擔心的一點是,未來的資本還會不會青睞他們?

移動網際網路塵埃落定

獨角獸,這是一個曾讓無數網際網路人心動過的名詞,假如一個創始人能把公司做到獨角獸級別,那他就跨入了明星創業者的行列,足以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中青史留名,但在今天,越來越少的人能意氣風發地宣稱要將自己的公司做到十億美金,一個創業者說,活下去就心滿意足了。

過去,成為一個獨角獸公司是很容易的,但現在越來越難。

在《網際網路周刊》這份「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企業榜單」中,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估值最高的這些獨角獸沒有一家是近三年成立的,最年輕的要屬排名第27位的華大智造,從事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領域儀器設備研發,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而榜單上的絕大部分公司,成立於2013年-2015年,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最蓬勃發展的那幾年。

巧的是,2013年-2015年,正是PC時代最後的一波上市高峰,2014年全年,共有31家企業陸續完成IPO,相比2013年的16家幾乎翻倍增長,其中阿里巴巴是當之無愧的頭號玩家,京東則稍早於2014年1月上市,此外還有陌陌、迅雷、智聯招聘、聚美優品等,2013年下半年則是58同城,去哪兒網,500彩票網、汽車之家等。

一邊是瘋狂上市,另一邊則是老玩家的謝幕。2014年,陸續有中概股從美國打道回府,這些開啟私有化進程的大多是PC網際網路時代最先獲得資本青睞的遊戲公司,盛大遊戲私有化、巨人公司私有化、九城私有化,「美國市場看不懂中國的遊戲公司,就像看不懂今天的虎牙、鬥魚、YY等直播公司一樣」,回A股,這是當時許多遊戲公司的想法。

時間回到2020年,也有許多中概股要私有化了,這些也都是網際網路「老人」,新浪、58同城、攜程、易車、聚美優品、搜狐暢遊,甚至時不時有人會問,百度啥時候從美股退市?

圖 / 視覺中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根本是由於暗合著某種規律:從興起到巔峰再到衰落,又一個時代走到頭了,有些公司能在自我進化中完成歷史的跨越,有些則只能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但可以確定的是,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和空間供那些還沒有上岸的公司繼續發展壯大了,上市不僅關乎著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財富自由,也關乎著公司能不能存糧過冬,能不能等到下一次紅利的到來使自己完成跨越。

被優酷合併的土豆網,就是因為上市沒成功,而倒在了移動網際網路到來的前夜裡。

但毫無疑問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已經消失殆盡了,榜單上最優秀的獨角獸公司都已經是「老人」,CVSource投中數據給出的結果顯示,2018年成立的獨角獸只有4家,2017年成立的獨角獸有12家,2016年有19家,2015年則有44家,享受紅利的佼佼者,如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已經是市值千億美元的巨頭。

網際網路變得平靜了。在科技記者袁斯來的視角中,在底層技術沒有更新的情況下,科技公司的創新普遍枯竭,一些公司參與到了網際網路改造傳統行業的進程中,如打車、外賣、電商、本地生活,在激烈的競爭中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最終由資本主導的大合併劃上句號。

一個細分行業最頭部公司的上市,往往就意味著這個行業已經塵埃落定,即便不是一家獨大,也是雙雄並立或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裡最頭部的幾家超級獨角獸都要上市了,也就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故事即將告一段落了。

資本和技術:飛輪何時再次轉起來?

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八個字第一次出現在達沃斯夏季論壇上,那時候還沒有幾個人明白這八個字的力量,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店裡,有人和總理握了手,他們充滿幹勁地掀起一股創新浪潮。

到了2019年,全國新增創新創業公司僅1427家,而在雙創剛提出的2014和2015年,這個數字都超過了9000,2016年也有2053家創新公司成立。

縣城手機店老闆小米,是不自覺的歷史見證者,在2015年和2016年,每到學生放假,都來店裡排著隊買手機,村裡人進城了,也會給鄉親帶個幾百元的智能機回去,「聊微信,方便」,小米靠著手機店,買了20多萬元的大眾車,置辦了一間50多萬元的臨街商鋪,給上小學的女兒報了各種興趣輔導班,還生下了二胎。

現在,他每天都為錢途擔憂,手機生意不好做,門庭冷清,有時一天只能賣兩個手機,賺50塊錢,他逢人就打聽什麼生意好做,想儘早轉行。

宏觀的數據則是,國內手機出貨量增速連年下滑,2015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5.18億部,同比增長14.6%,但到了2020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僅2.26億部,同比下降21.5%,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半年大報告》顯示,全網月活用戶在疫情期間衝高后回落至月均MAU11.55億,這個數據在2019年和2018年同期為11.35億和11.09億。

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消失後,連時長紅利都快被消耗殆盡,即使在疫情加深群眾對網際網路依賴後,2020年6月全網用戶人均時長也只同比上漲了5.2%。

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乏味,你有的業務,我也要做,即使可能沒有什麼成效,一個時髦的詞流行起來,「內卷」,公司之間拼價格、公司內部的員工之間拼加班時長,想要脫穎而出而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就像節節攀升的獲客費用。

網際網路公司開始比拼「內功」,說直白點就是比誰耗得起,外部資本開始捂緊口袋,一來他們自己也沒錢,二來確實沒有什麼能像共享單車那樣一個故事就讓人全身血液沸騰。華興資本的創始人包凡2018年接受36氪採訪時說:「把各種服務搬到移動網際網路上,大小巨頭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但從投資角度,這個我覺得已經玩得差不多了。」

資本的偏好開始轉向了,要麼是硬核科技,要麼是B端生意,拉出來最新獨角獸的名單,普通C端用戶可能一頭霧水,連常年關注投融資的創投記者們,每有一個融資消息,都要百度一下這家公司到底是幹嘛的。

「再投消費網際網路的項目,真的是投不起了,入口都已經被巨頭把持,沒幾家VC能輕易打破這種格局,不如去著眼未來,投確定性高一點的醫療和硬科技,雖然回報慢,但總得幹活兒不是。」一位投資人對燃財經感慨。

圖 / 《超體》

《三體》中,地球基礎物理研究的進展被智子鎖死,科學家們只能在應用層尋求極限突破,但是這條路終究走不下去,一些有理想的物理學家自殺了,留下來的人也空留長嘆。4G技術周期內的技術紅利和人口紅利都消失了,這讓資本和技術的飛輪逐漸慢下來,只有在漫長的技術積累後等到下一次技術突破,才能再一次迎來爆發式的應用層創新。

「假如以10年作為一個周期,2010年開啟的移動網際網路,到了交答卷的時刻。流量紅利被各方蠶食後,腰部網際網路公司也觸碰到最後的天花板。同一個賽道上,除了要面對越築越高的壁壘,還有可能面臨巨頭的碾壓式擴張。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守成式的穩中有進而非冒險開拓,這是符合資本邏輯的自然之舉。任何可能傷筋動骨的創新,都會讓這些公司猶豫不決。」袁斯來在《腰部網際網路沒有新聞》這篇文章中寫道。

2020年到2021年,當最後一批移動網際網路的弄潮兒們通過IPO大逃亡進入安全場時,這個行業還會有驚喜等著我們嗎?

*題圖來源於《飢餓遊戲》。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明、小米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獵雲網雖然網際網路醫療前景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依然處在孵化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京東健康,作為京東旗下成長最快、最年輕的獨角獸公司,其成長速度甚至在全球都可以放在前列。而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的想法如果實現,那麼其未來也將不可限量。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獨角獸,史上最大規模ipo 發售股份數目16.71億股 國際配售股份數目15.04億股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2020 年,這 8 家公司被踢出了獨角獸俱樂部
    對於這些獨角獸企業而言,最好的出路是獨立 IPO,在二級市場檢驗其價值,既贏得資本回報,又收穫品牌榮譽,皆大歡喜,比如完美日記;次好的出路是被收購,通常有能力買單的只有巨頭公司,併購雖然沒有上市那麼對成功的儀式感來得強烈,但好歹也算是創業有成,比如跨越速運被京東物流收購;最差的結果就是行業洗牌期來臨
  • 獨角獸不「毒」,騰訊系獨角獸上市不斷創造巔峰
    自此,有了「上市即巔峰」的說法,也成為一眾高估值獨角獸企業的上市魔咒。 即便是阿里巴巴,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股價短期內衝高至120美元。在隨後的3年中股價都無法超越這個峰值,始終徘徊在60-90美元之間。直到2017年中,股價才緩慢回升,終於超過最初上市時的120美元。
  • 獨角獸「出動」大咖雲集 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即將啟幕
    前沿智慧——30多位業內大咖5場高峰論壇智慧分享   據悉,為期一周的「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將包含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開幕式、萬億資本共孵獨角獸專場活動、內循環·大消費專題活動、全球共享經濟論壇2020夏季峰會、天九通航中國首批共享飛機新聞發布會、邁向超級獨角獸專題活動、2020中國獨角獸嘉年華閉幕式等重量級版塊,每個版塊都將邀請業內大咖坐鎮
  • 又一獨角獸科創板IPO,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百億
    國內電商兩大巨頭阿里和京東,不僅在電商領域持續競爭,在上市的節奏上也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2014年5月,京東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過了4個月,阿里巴巴便於紐交所掛牌上市。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於港交所二次上市,時隔7個月後,京東也於港交所二次上市,這種狀態也蔓延到了兩者各自孵化的金融科技領域。
  • 寒武紀IPO:AI獨角獸的求生時代
    「公司放假1周,再延長2周,接著再延3周,之後不用來了,公司倒閉了。」疫情期間網友們戲謔的段子正在變成現實,為魔幻的2020年再增添一筆濃墨重彩。2019年各大主打AI的科技公司裁員消息不斷,2020年在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之下,AI產業出現的裂縫擴大加劇。
  • 美國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擬明年IPO,估值300億美元|全球快訊
    水草 2020-11-13 13: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周四(11月12日),知情人士透露說,美國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計劃在明年年初IPO,IPO估值在300億美元左右,相比該公司在上個月完成最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後獲得的177億美元估值增長近70%。
  • 市值3000億,劉強東今天又斬獲一個IPO:坐擁三家上市公司
    4個月前,京東健康剛剛宣布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投資,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增長最快的獨角獸。伴隨著京東健康IPO,劉強東也迎來了第三個IPO——繼京東、達達之後的又一家上市公司。這兩年,淡出公眾視野的「東哥」,化身IPO收割機,旗下獨角獸——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工業品也正排隊上市。
  • 股市獨角獸是什麼意思?獨角獸迎IPO綠色通道
    幾乎所有人都會告訴你,是「獨角獸」。  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對媒體表示,證監會將出臺措施支持新經濟企業上市,「我們肯定會有一些措施」 。深圳證券交易所則表示會給這些獨角獸企業綠色通道。
  • 僅用14個月,超越瑞幸咖啡,500億獨角獸擬上市,系京東旗下公司!
    2020年成為了京東的豐收之年,失去了劉強東的光環之後,京東低調且勇猛。 疫情期間,京東物流成為了醫療物資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因此,京東成為了唯一一家獲得鍾南山手寫感謝信的公司。
  • 2019年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揭曉,48家生物醫藥公司上榜
    【製藥網 行業動態】潛在獨角獸企業作為獨角獸企業的後備軍,具有發展潛力和成長性,是新賽道的開拓者。9月3日,2020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南昌舉行。大會上,《2020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功揭曉。
  •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出爐 十大獨角獸全來自美國或中國
    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Suzhou New District · Hurun Global Unicorn Index 2020),列出了全球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這是胡潤研究院第二次發布全球獨角獸榜,去年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布了首份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 全球10大獨角獸公司排名出爐 中國公司獨佔6名
    8月4日,胡潤研究院聯合蘇州高新區發布了《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在該榜單的前十名中,來自中國的公司佔了六個名次。值得一提的是,該榜單中「獨角獸」的定義是全球範圍內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 又一獨角獸將上市 京東、阿里打響未來之戰
    據了解,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從京東集團獨立運營,目前正在醫藥健康電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個業務版塊基礎上,逐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產業布局,成為健康產業的旗艦型企業。在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京東健康以500億人民幣估值成為全球最年輕獨角獸公司。
  • 手握多隻「獨角獸」 京東或將成「IPO收割機」?
    自「獨角獸」的概念被提出後,獨角獸企業就成為了全球投資人都在尋覓的對象。昨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京東旗下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一同衝進榜單前40,引發業內關注。自京東集團「衣錦還鄉」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後,這幾家「金榜題名」的「京東系」獨角獸就陸續傳出了衝擊IPO的消息,京東下一步將展開什麼樣的資本運作也牽動著許多投資人的心。先從價值超千億的京東數科說起,證監會信息顯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及華菁證券分別與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28日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
  • 中國「獨角獸」成長密碼:崛起受益於國內市場,赴美上市或不再「吃...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獨角獸企業佔比達81.8%。中國企業數量和估值仍居世界第一,分別為217家和9376.90億美元,實現兩連冠。無獨有偶,當地時間12月2日,美眾議院表決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全球10大獨角獸企業,中國包攬前四
    8月4日,胡潤研究所發布了《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該榜單詳細排列出了全球範圍內,成立於2000年以後且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獨角獸企業。全球共有586家獨角獸企業上榜,其中美國上榜233家企業,比2019年增加了30家,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則有227將獨角獸企業上榜,增加了21家,排在第二位。而中國和美國共包攬了80%的席位。雖說,美國從增量和總量上都超過了中國。但全球獨角獸企業TOP10中,足足6家都來自中國大陸。
  • 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估值15個月漲4倍,一年收入破百億
    最近幾年,京東集團養大了不少獨角獸,例如京東數科。9月12日,京東數科已經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一旦成功上市,其將成為科創板的「數字科技第一股」。而繼京東數科之後,近日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在2019年5月份才開始獨立運營,相較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雖然其獨立時間晚,存在感也不強,但在短短15個月內,京東健康的估值就漲了4倍。根據京東半年報,京東健康在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的B輪融資後,估值由此前的70億美元上升至300億美元。
  • 創企IPO遭遇斷崖式下跌,獨角獸終將滅絕?
    儘管2019年充滿挑戰,但也是值得學習的一年。在過去的兩年中,備受推崇的初創公司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充滿了狂妄自大,不停地自我宣傳自己是如何「粉碎」一切障礙的。然而,登高易跌重,現在,新的現實正在建立。此前被諸多創企所追捧的「獨角獸」身份,正在成為2020年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獨角獸會滅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