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尼克老師獨立翻譯成果,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原文連結:
https://geekdad.com/2014/01/play-games-kids/
本文共 3052 字,大概閱讀時間 6 分鐘
如果當某人提到與孩子玩桌遊的時候,你腦海中依然是《滑道、梯子和燭臺》(一款經典兒童遊戲),那你應該得知道和你小時候相比,桌遊的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咳咳,桌遊世界甚至從你成年到現在都已經變化巨大。有太多好的原因去玩遊戲,尤其是當你已經為人父母,儘管蠻多原因理論上比實際上更加可行。
這裡是我給出的10個與我孩子玩遊戲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選擇遊戲的推薦。
1.輪流進行
理論:關於玩遊戲你首先該了解的事就是,有些時候你應該行動,有些時候你應該等待。抽取卡牌,在版圖上移動指示物,抓取骰子等等,除非輪到你行動,否則這些是你不該做。玩遊戲能夠教會孩子萬事皆有其合適的時機,這個道理在遊戲意外的現實人生中同樣適用。
實踐:我的女兒們仍然沒有學會不在他人談話的時候閉口傾聽不插話。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她們也沒有完全學會,自己不應該在輪到自己行動的時候走神或和別人聊天。但是呢,他們在這些方面越變越好啦(我告訴自己)。
遊戲推薦:《Tsuro,通路》,或者其他每個回合非常短的遊戲。
2. 數學技能
理論:數學技能包括基礎技能(累加骰子點數,計算總分)和更加複雜的能力(評估可能性,持續追蹤《多元宇宙的哨兵》遊戲中的修正器)。並非每一款桌遊都需要數學,但極多的遊戲確實至少建立在一些基礎算術之上。玩遊戲能使你的孩子變得耐心,提升他們的數學技能和為他們之後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事業做好準備。
實踐: 「老爸,幫我算分啦。」解決這個窘態的技巧是保持足夠耐心來讓孩子計算分數。如果我自己對於玩遊戲或算總分沒有耐心,我的孩子更加可能會把算分工作甩給我。但如果我能耐心一點慢下來引導,我發現他們其實能夠自己計算出分數的。(即使他們贏了我20分,我還是會二次檢查他們的計算結果)
遊戲推薦:《Number League數字聯盟》(或者任何有數字的遊戲)
3. 腦力機敏度
理論:等你年紀大了,鍛鍊大腦有各種各樣的好處,不過那並不意味著你不應該從小開始。玩遊戲是一個很棒的讓你的大腦保持靈活和思維活躍的方式。
實踐:也許你很快會發現,也許提到長期策略你可能會有一些優勢,但你的小孩很快會在腦力較量中超越你。也許你太慘了,他們會放點水溫和對待你的。
遊戲推薦:《閃靈快手》或者《SET》
4.前瞻思考
理論:更複雜些的遊戲不止要求你考慮你當前回合在做的事,還有你的長遠策略是什麼。如果對手下一步會吃掉你的女王(西洋棋),抓住對方的小兵並沒有什麼用。在遊戲中長遠考慮的能力同樣也會幫助你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長遠考慮。
實踐:我的孩子依然難以理解,為什麼在上學日早上穿好衣服吃完早飯前讀書玩遊戲是個壞主意,因為他們不會考慮下個五分鐘的事兒。他們很難意識到30分鐘後他們就需要準備好上學了。嘆息中。然而,我已經發現要求他們思考需要做什麼能夠讓他們前瞻思考,而我不必事無巨細地講出來。很明顯,他們可以前瞻思考,但他們需要被提醒這麼做。我希望多玩幾次《Robot turtles 機器海龜》和《Twin Tin Bots雙錫機器人》可以讓他們思考那些「來自我的」多步驟的指點。
遊戲推薦:《Pirate Dice海盜骰子》(或者對年紀小一點的孩子《Robot Turtles 海龜羅伯特》)
5. 行動和結果
理論:這點與前瞻思考相關,但同樣值得提及。行動就會結果:你的行動會對你自己和其他人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後果。遊戲創造了一個因果關係更容易被理解的情境,而且會幫助孩子建立一種在現實中思考自己行為後果思維模式。
實踐:現實世界有時有點更加混亂,同時孩子可能很難理解一個特定行動如何導致了特定後果。例如,為什麼踩在了妹妹或姐姐的腳上會導致她用書揍你,這好像是一些瘋狂的魯布哥德堡機械(被設計的過度複雜的機械組合),難道不是嗎?我的方法是通過一步一步從結果回溯到導致結果的最初決定。還有,避免玩那種結局並非他們決定引發的結果的一類遊戲,因為那樣除去了他們的力量,還會教會他們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我的選擇和掌控沒有用。
遊戲選擇:《Zooloretto Mini迷你動物園大亨》一系列簡單選擇影響你和其他玩家
6. 做艱難的決定
理論:在你的孩子明白行動會有後果以後,下一步就是擁有做艱難決定的能力。遊戲經常會要求你在同樣有收益(有懲罰)的選項中選擇,玩遊戲會建立孩子的決定能力,去決定怎樣的標準是相關的,什麼是該忽視的,以及如何平衡風險和收益。
實踐:我的孩子們,和我一樣,想要儘可能選擇「所有的一切」,但遊戲強迫他們去選擇這個或那個。也許,我這個成年人也需要玩更多的遊戲。
遊戲推薦:《Tahiti大溪地島》攜帶更多物品意味著你的行動變少,導致選擇艱難。
7.團隊協作
理論:合作類遊戲正在發展興起,它們對父母而言尤其棒。有了這類遊戲,你可以忽略了那個亙古的進退兩難:我究竟是讓著孩子呢,還是要教他們習慣失敗?與過去遊戲不同的是,新的這批合作遊戲全部是關於朝著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理解如何最大化利用每個人的優勢,在合作類遊戲中和在現實世界中一樣重要。
實踐:小心「自動化玩家」綜合症,即一個合作遊戲變成了一個單人遊戲:一個人指揮所有人的行動。注意了,如果你和孩子一起玩,你很可能變成一個「自動化玩家」,如果你想教會孩子對權威應該服從,這樣做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你想讓他們學著解決問題,這麼做就沒太大用處了。同時,爭執誰在喋喋不休並非開始組建一個團隊的好辦法。
遊戲推薦:《Flash Point: Fire Rescue 閃點行動:火場救援》和《Forbidden Desert禁閉沙漠》
8.運動精神
理論:沒人喜歡輸不起的人,也沒人喜歡一個玩髒套路的贏家。和孩子玩競爭性的遊戲使你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無論勝利失敗,如何表現優雅得體。他們會進一步意識到你喜愛的是遊戲過程,而不僅僅是勝利。教會他們遊戲中的攻擊和人身攻擊的不同之處。
實踐:一些孩子真的喜歡垃圾話脫口而出,但家長如果髒話回擊就會使他們的情感受傷,尤其是在家長真的贏了的時候。你可以決定,是讓孩子將情緒停留在遊戲裡呢,還是讓這種敵對泛濫演化成遊戲之外的大發脾氣和糟糕行為,但有一點很重要:孩子發現,儘管你輸掉了,但依然享受到了遊戲的樂趣。
遊戲推薦:《Flash Duel閃光決鬥》一點點正面競爭能給孩子上珍貴的一課。
9. 掐掉電源線
理論:不,不是那個線。電源線。(額,現在所有東西都是無線了已經?好吧,那就別在意修辭手法了)我最喜歡讓孩子玩桌遊的原因就是,好不容易就這一次,他們坐在屏幕面前吵吵鬧鬧了。玩桌遊提供了豐富的面對面互動,這在你孩子玩《我的世界》的時候是得不到的(我的意思並非《我的世界》不好哈。)
實踐:我得承認,對孩子而言屏幕和桌遊是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如果給我的孩子選擇加入一個桌遊夜或者縮在自己房間玩iPad,她們一半時間會選擇玩iPad。但是一半一半我能夠接受。
遊戲推薦:《Krosmaster Arena克洛茲大師競技場》那些巨大的塑像手感和顏值爆表(但是,額,忽略現在可以在線玩兒這個遊戲這事兒吧)
10. 升級關係
理論:從小讓孩子愛上遊戲,家長會和孩子擁有更密切的關係。隨後當他們長大成為青少年的時候,我不必擔心他們在哪兒會遭遇麻煩,因為他們會想要和我一起出去玩遊戲,不是嗎?難道不是嗎?
實踐:我目前還不知道……我的大女兒現在只有10歲,這個年齡她還覺得她老爸蠻酷的。然而,如果有一天她要我從地下室出去這樣她就可以和她自己的朋友玩遊戲了,我都不會太吃驚。因為我的桌遊,其他青少年覺得我還蠻酷的,但是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我不是他們的老爸。不過,我知道許多一直一起玩桌遊直到孩子成年的家庭,我蠻相信,我的家庭也能變成這樣的家庭中的一個。
遊戲推薦:差不多就是所有那些大家都愛的遊戲!(注意,以防你猶豫,插圖是《Fortune & Glory 財富和榮耀》)
額外原因:樂趣!
最簡單直白地講,玩遊戲很有趣,所以你為什麼不想把這種快樂分享給你的孩子呢?
92年生人,13朝古都——西安的孩子
畢業於116年校史的西北大學,專業英語
一刻館桌遊認證兒童桌面遊戲引導師
青少年英文演講&英文辯論培訓師
成都天生愛玩親子遊戲體驗館館長
擅長在遊戲中融貫批判性思維教育
能夠教學演繹數百款中外益智桌遊
微信公眾號:尼克老師帶你越玩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