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曾茜春日羊城書香飄。3月15日上午,廣州圖書館迎來首個復開日,截至上午12時,共計1003名讀者進入廣圖(含114個14歲以下讀者)。
據悉,這是繼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之後恢復開放的又一家市級公共文化場所,而廣州圖書館也是目前國內讀者接待量最多的公共圖書館。
進館:兩碼加一軌跡信息,等10分鐘左右可進館
3月15日,閉館超過50天的廣州圖書館(下稱「廣圖」),正式恢復開館。
上午8時,館外已有準備等候進館的讀者。館方把原定9時的入館時間提前到了8時30分,以便讀者有序進館。
9時左右,等待進館的讀者已經排起了隊伍。讀者需要出示提前一天完成的預約碼、「穗康」碼和14天內行程信息軌跡,三項信息齊備後,通過體溫檢測,方可安檢入館。
所謂預約碼,即根據廣圖公告,讀者需提前一天在廣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服務」欄目進行網絡實名預約,每天共有3000個預約名額,上下午各1500個,分時段預約,同時館內安保人員將嚴密監控入館人數,確保同時在館讀者不超過500人。
館方在驗碼區設置三個檢查口,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將幫助排隊讀者完成信息登記,同時提醒大家間隔一米排隊。
南都記者體驗了整一套進館流程,大約用時10分鐘左右順利進入館內。
閉館近兩月,讀者閱讀熱情仍高。有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24時,共有2721名讀者在微信平臺預約3月15日進館,佔預約總額3000人的90.7%。截至3月15日上午12時,共有1003名讀者進入廣圖(含114個14歲以下讀者),共借閱了書籍12520冊(件)(含續借)。
布置:一桌限坐一人,少兒服務區「出一進一」
進入館內,記者觀察發現,館內已有不少早早來自習和閱讀的讀者。而原先4人一桌的位置,現在每桌只配備一把椅子,限一人坐,讀者間的間距很大。
在上下樓層的電梯扶手位置,時時有保潔人員進行酒精擦拭;樓層按鍵也貼上了保護薄膜。原先各樓層用於文獻檢索的電腦,一排只開放一臺,其餘建議讀者自行用手機掃碼查書。
在圖書借還區,原先的自助借還設備調整了擺放間距,工作人員在一旁進行指引,定時為借還機噴塗酒精進行消毒。
少兒服務區也有了變化。記者發現,在南樓的少兒服務區,實行的是「出一進一」的措施。據悉,目前少兒服務區限定讀者數為50人,一位成年人可攜帶一位14歲以下兒童入館,最高能滿足25個家庭進入服務區閱讀。區域附近的閱讀沙發也貼上了標語,「一卡座一家」。
廣州圖書館館長方家忠介紹,恢復開放後,該館每日進館人數總量控制在3000人(上、下午分別1500人),同時在館人數控制在500人以內,並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動態調整。讀者需提前一天通過廣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欄目進入預約進館系統進行預約
如何保證進館讀者的衛生健康安全?方家忠介紹,現階段,廣圖開放區域為北樓一至九層,南樓二至六層,其餘如自修區、負一層展覽廳和報告廳、24小時智能圖書館等相對密閉的服務空間,以及餐廳、停車場暫停開放。
據悉,該館還暫停舉辦各類讀者活動;建議讀者以文獻借還為主,不在館內長時間逗留;讀者在該館西門入口經過預約驗證和體溫檢測正常後方可進館;進館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同時為保障衛生條件,廣圖還加強了場館通風、場館消毒、文獻消毒等工作。
消毒:新增文獻消毒設備,圖書上架要經「三道消毒關」
特別時期,讀者對文獻的消毒尤為關心,據悉,讀者歸還的文獻將經過至少3次消毒才上架供讀者借閱。
記者進入B1層的自動分揀間(文獻消毒區)進行觀察,送書輪軸和紫外線燈齊開,這裡是所有圖書的「消毒室」。
首先,進入自動分揀線的圖書會在輸送帶上經歷第1次紫外線燈常規消毒。
之後,進入新增設了紫外線消毒裝置的自動分揀間進行強化消毒。
然後,圖書來到各樓層,進入樓層分揀間用紫外線燈進行不少於2小時的靜置消毒。
方家忠表示,經過這「三道消毒關」之後,借閱回收的圖書才可以順利上架,供讀者借閱。
此外,在該館一樓,原有10臺自助圖書殺菌機的基礎上,又新增了5臺大功率自助圖書殺菌機,每臺一次最多可消毒8本書。讀者借閱書籍後,還可將書籍在一樓自助圖書殺菌機上再經一次消毒。「每次的消毒時間是30秒。一共有15臺自助消毒機可以同時使用,每小時能為6千冊圖書消毒,每天累計能為4萬2千冊圖書做消毒。」
據悉,為了儘可能確保入館讀者的安全,廣州圖書館自2月20日復工起即全力做好館內各區域、設備設施及圖書等公共物品的消毒殺菌工作。
根據該館制定的《廣州圖書館恢復開放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在場館消毒方面,目前將實行每日兩次對公共服務區域全面清潔消毒,而衛生間、電梯等重點區域,借還書機、電腦鍵盤、滑鼠等常用設備設施以及電梯按鍵、門把手等重點部位將每2小時消毒一次,每周閉館日則進行全館強化消毒。衛生間、茶水間及服務臺等處也將向公眾提供消毒洗手液。
讀者:意外收穫暖心禮物,防疫服務很給力
「包裡都裝不下了,想給女兒借的書很多。」9點05分進來,5分鐘就進來了,為女兒借書的汲先生一大早就來到了廣圖,直言借閱體驗還是比較順暢的。
同樣為孩子來借書的鄭女士,拎著大袋子,正在為一沓兒童圖書進行消毒。「我借了22本兒童繪本,之前就用過這個自助消毒機,放心很多。」
鄭女士觀察到,目前圖書借還流程都是分開的,圖書在館內做好消毒,自己帶回家也比較安心。「今天10點就到了,整個流程挺不錯的,各方面服務都很滿意。」
鄭女士表示,年前到現在一直在等廣圖開門,可以說忠實讀者。「很多小朋友看中的書,網上都買斷貨了,也確實都很貴。所以現在廣圖恢復開館,來借書是很方便的。」
今早8點從家裡騎自行車出發的王先生,用了55分鐘到達圖書館門外,「客流較少,非常有序,工作人員比讀者還要多,開通了多條確認通道,保證分流。」
測體溫,出示穗康碼,出示預約碼,過安檢。「進館之後我直奔9樓,查詢我一直想來找的資料,沒想到成了第一個來9樓的讀者。」 九樓的座位非常分散,要求每人一個座位,工作人員都佩戴了口罩和醫用手套,讓王先生感覺很安心。
作為九樓人文區的第一位讀者,王先生還收到了一份暖心的小禮物。「一本廣圖的筆記本,是正常普通的樣子。聊表心意,但是我很喜歡,感覺非常非常好。」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