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上線Disney+:自救是真,變革還早

2020-12-12 鈦媒體APP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小福、南如珉,編輯|樸芳

當地時間8月4日,華特迪士尼公司CEO Bob Chapek在財報會上宣布,將取消《花木蘭》的部分地區院線發行,改於9月4日上線迪士尼旗下流媒體平臺Disney+。

此次進行網絡首映的包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多個西歐國家,而未開通Disney+服務的國家有望繼續進行院線首映。

價格方面,《花木蘭》網播將採取PVOD(高端付費點播)模式,Disney+訂閱用戶需額外支付29.99美元的租賃費用,獲得48小時內觀看影片的權限。

不過,對於非Disney+訂閱用戶,想觀看這部作品需要支付Disney+會員費6.99美元和額外的單片付費29.99美元,共計36.98美元。已知北美院線平均票價為9美元左右,相較北美市場以往19.99美元的數字租賃價格,《花木蘭》的租賃費用堪稱天價。

對於這樣一次試水,大部分國外網友似乎並不買帳。在著名外媒Variety在推特上發表的「你會花29.99美元在網上看《花木蘭》麼」投票中,有超過9萬網友進行投票,其中多達85%的網友選擇了「No」。

當然,若對標國內單片付費市場,超過200元人民幣的點播定價更是達到了目前主流視頻網站全年會員費用的水準。中美網友們大多只剩下了一個感受——貴。

《花木蘭》轉網,是一次自救

新冠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衝擊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更加嚴重,在全球電影市場叱吒風雲的迪士尼,也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當地時間8月4日,華特迪士尼公司公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2020年6月27日,迪士尼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17.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02.62億美元下降41.8%;淨虧損為47.18億美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4.30億美元。

各業務板塊方面,第三季度主題樂園、體驗及消費品部營收為9.83億美元,同比下降85%;有線電視網絡部營收為66億美元,同比下降2%;影視娛樂部營收為17.38億美元,同比下降55%;直接面向消費者和國際業務營收為39.69億美元,同比上漲2%。

迪士尼表示,疫情令其公園、體驗和產品部門在第三季度損失了約35億美元的收入,其中主要減少原因是因疫情導致的主題公園停業等方面造成的。

受到疫情影響,位於世界各地的迪士尼樂園均經歷了數月的停業,目前仍有香港迪士尼樂園、加州迪士尼樂園等主題公園因疫情而未復工。有分析師對犀牛娛樂直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迪士尼2020財年營收預計將不會太樂觀,尤其是以主題公園為代表的的線下業務,仍將持續受到全球疫情波及。」

同時,迪士尼的另一主營業務影視娛樂部也由於疫情原因陷入停擺。新片無法開機推進,還有包括《花木蘭》在內的多部待映影片推遲上映計劃,都嚴重影響了迪士尼的營收。

而截至目前,美國新冠感染人數仍在不斷攀升,確診人數已接近500萬。可以預見的是,北美的電影市場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元氣,在主題樂園、電影、電視廣告等業務上受到巨大影響的迪士尼已經到了必須要做出改變的時間節點。

對於迪士尼來說,眼看著「難兄難弟」《信條》已經明確有了發行方向,自家的《花木蘭》也得趕緊了斷。以迪士尼慣常的保守來看,復工定檔太過冒險,它斷然不敢像諾蘭《信條》一樣於近期登陸大銀幕,當然後者也是諾蘭的強硬堅持下才能有機會登陸影院。

總之,《花木蘭》跟《信條》在這條競爭道路上絲毫沒有停歇,哪怕如今「兵分兩路」,但依然被視為一種競爭。如果《信條》票房表現好,力壓《花木蘭》的線上點播,那麼將被視為院線的全面勝利;反之,倘若《花木蘭》表現戰勝《信條》,那麼院線的危機感將真正來臨,因為可能將有更多大片選擇流媒體發行。

定價29.99美元上線網播的《花木蘭》,便是迪士尼做出的選擇。

Disney+是迪士尼押上的賭注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場疫情也為流媒體平臺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根據迪士尼第三季度報告,在第三季度中唯一收入同比上漲的業務板塊,正是Disney+所在的直接面向消費者和國際業務板塊。Bob Chapek在財報會中表示,Disney+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功」。

Bob Chapek介紹,截至8月4日周一,Disney+訂閱用戶人數達到6050萬人,提前四年實現了到2024年將訂閱用戶人數提高到6000萬人至9000萬人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Disney+在2019年11月才正式上線,目前才運營了不足一年時間。

《魔發精靈2》的成功恐怕也是《花木蘭》轉網的契機之一。今年3月,環球影業率先做出變革,決定將夢工廠製作、環球影業發行的《魔發精靈2》改為院網同步上映的方式推出。

毫不意外地,如《囧媽》在國內院線的待遇一般,此舉瞬間導致環球影業成為北美各大院線的眾矢之的,只是這並未扭轉觀眾群體向線上轉移的事實。

影片上線後,《魔發精靈2》陸續創造了流媒體電影中首日、首周末播放量之最。在流媒體平臺FandangoNOW、Vudu、康卡斯特、蘋果、亞馬遜、谷歌/YouTube與DirecTV上,《魔發精靈2》的首周末數據都創下歷史最佳。

《魔發精靈2》定價為19.99美元,最終環球影業累積售出了超過500萬次,取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數字租賃費。刨除其他平臺分成後,環球影業能夠得到與前作相當的收益回報。

而AMC與環球影業的和解則是另一個重要的時間點。近日,AMC院線與環球影業達成協議,同意將院線窗口期從之前的90天縮短至17天。與此相對的,AMC要求環球影業必須將電影進行高端付費點播(每部電影通常至少收取20美元的費用),AMC預計可分享10%的美國PVOD點播收入。

事實上,在《花木蘭》之前,早在今年7月4日,Disney+推出的影版歌舞劇《漢密爾頓》就已經大獲成功。該片原計劃於2021年10月5日登陸院線,後因疫情原因提前上線網播。不過不同於此次,《漢密爾頓》採取了Disney+會員免費觀看的模式推出。

但如今面對的可是《花木蘭》,一部有可能北美超過3億美元,全球超過10億美元的商業巨製,如此體量的大片就這麼選擇了「院轉網」。哪怕迪士尼自己忍痛割愛放棄大銀幕,可院線大佬們肯定是不答應的,難道迪士尼不怕院線們再度開啟追殺令、封殺後續作品嗎?

其實這是一種博弈,迪士尼當然有所顧慮,畢竟這是直接跟院線對著幹,但它擁有著絕對的底氣。如今的好萊塢五大是一大四小的格局,迪士尼獨一檔的存在讓它無人可比。藉助於「漫威宇宙」、《星球大戰》等超級IP的表現,迪士尼在北美市場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甚至當強大到如此地步時,反倒是院線不敢惹了。前幾天AMC宣布封殺環球影業所有電影,其背後更多的一種唬人戰術,而且環球影業的實力並不強大。可如今面對的迪士尼,一年光北美票房就超過30億美元,佔據整個市場的30%以上,因此沒有任何院線敢對迪士尼說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花木蘭》登陸流媒體。

另外,如今的風向已經轉變,院線至今遲遲無法復工,屬於「被動挨打」一方,已經失去了籌碼和底氣來插手製片方的選擇,只能忍氣吞聲吃啞巴虧,甚至院線要寄望於《花木蘭》在流媒體撲街,祈求《信條》擁有出色成績,以證明自己大銀幕的價值。

回到《花木蘭》。該片是迪士尼出品的又一部真人版公主系列電影,其濃厚的中國元素也吸引了許多國內觀眾的目光,在籌備過程中一直備受關注,最初定檔於今年3月27日全球公映。

密集預熱、大鋪地廣,甚至連首映典禮都提上日程,可惜命途多舛的《花木蘭》最終敗於疫情爆發,遺憾選擇撤檔。此後,《花木蘭》進行了多次改檔,7月24日、8月21日,一推又推,到如今終於選擇退出大部分院線市場。

發行模式堅固如北美,財力雄厚如好萊塢五大,都已經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得不做出轉變。內外因素相加,讓《花木蘭》最終要以這樣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由於迪士尼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在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08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測,加上外界對於Disney+發展前景的看好,迪士尼股票昨夜收盤大漲近9%。

發行窗口規則就此改變?為時過早

如果來積極地看這次轉網,《花木蘭》有望憑藉網播輕鬆回本。

根據外媒報導,《花木蘭》製作成本為2億美元。按照Disney+訂閱用戶定價29.99美元計算,由於Disney+是迪士尼的自有平臺,並不需要進行額外分成,迪士尼可以得到100%的收益。那麼算下來,僅需要670萬次左右的付費觀看即可實現收支平衡。參考《魔發精靈2》的500萬次租賃數據,體量更大的《花木蘭》達到這一數字並不困難。

悲觀一些的態度則是,高達29.99美元的點播價格,究竟會有多少人為其買單?根據北美電影票價水平,一張電影票的定價平均為9美元,29.99美元的網播定價已經相當於3張票價的總和。

再者,《魔發精靈2》進行網播時是在北美的多個主流流媒體平臺同步上線,而用戶僅有6000餘萬的Disney+,是否有能力驅動旗下訂閱用戶為其二次付費,又能否吸引足夠量的新用戶前來,這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假設《魔發精靈2》定價29.99美元的話,可能就只剩100多萬人買單,高出的成本將令大部分人望而卻步。因此迪士尼自行推測的700萬人次並不可靠,哪怕達到了這個數字、甚至超出預期,也不值得驕傲,要知道它原本至少要在北美拿下3億美元成績的,甚至將斬獲4億美元的表現。

另外,一旦《花木蘭》登陸流媒體之後,將僅能靠著購買人次才來實現回本,北美的收益至少失去了電視版權、碟片收益,這些損失預計將會在5000萬美元。

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海外市場。這將比北美市場更為要命,整個海外將佔據70%左右的票房份額,將更能夠決定好萊塢的發行策略,尤其是以中國市場為首的亞洲,是好萊塢電影制定發行策略重點考慮的地方。

目前《花木蘭》仍選擇在海外大部分市場上映,除了北美、紐西蘭、西歐市場外,大部分地區都將以票房實現回收,但這也正是問題所在。目前英國片商已經跳出來表示不滿,對迪士尼不在英國電影院放映《花木蘭》感到困惑,認為這不夠尊重。

而更為關鍵的,便是盜版問題。影院跟流媒體同步的話,高清盜版在第二天就能流出,整個海外市場都將波及,造成的後果將是盜版泛濫,尤其是東亞地區,包括內地市場,都將成為重災區。

倘若影片內地同步於9月4日上映,那麼盜版造成的影響將超過30%,預計票房損失至少將在3-5億,包括其他海外市場,累計損失將不可估量。

長遠來看,無論是《魔發精靈2》還是即將上映的《花木蘭》,用網絡發行替代院線似乎都只能視作疫情期間的臨時對策。Bob Chapek也坦言,《花木蘭》只是一次疫情期間的特殊決定,並非新的發行模式,迪士尼此後的頭部影片仍會集中在院線發行。

這是因為,PVOD模式的困境,不僅在於對傳統院線市場的衝擊,其高昂的付費價格對於觀眾而言也是不小的壓力。更何況對於盜版的問題更是無法避免。

目光回到國內,近日上線的首部採用PVOD模式的國產影片《徵途》同樣遭遇了高定價的爭議。

無論是好萊塢亦或是國內,觀眾們顯然還沒有做好迎接PVOD模式的準備。但在疫情黑天鵝的「催化」下,傳統電影發行模式正在被不斷挑戰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從《魔發精靈2》到《徵途》再到《花木蘭》,國內外片商的這一次次試水,能否讓PVOD走向主流?相信我們很快就能看到答案了。

相關焦點

  • 迪士尼還未公映《花木蘭》口碑崩塌,你還會去看嗎?
    9月4日,官宣預熱近兩年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終於與觀眾見面。由於疫情原因,它不得不放棄原本最為強勁的北美院線市場,為自救,轉而在disney+上線,不過卻沒有展現出「爆炸」趨勢,反而全線崩盤,沒有達到預期收入。
  • 《花木蘭》上線Disney+,迪士尼法務團隊做好準備了嗎?
    在經歷了4次改檔之後,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於9月4日,正式在流媒體平臺Disney+開啟付費點播。另外,迪士尼確認,12月4日起用戶可免費觀看《花木蘭》,無需額外再為點播付費。9月11日,電影將會在國內的各大電影院上映。
  • 全媒派 | 訂閱用戶8600萬,上線一年的Disney+又有新動作?
    他宣布,今年秋天,迪士尼動畫電影《尋龍使者:拉雅》將採用與《花木蘭》相同的發行策略,同時在影院和Disney+上發布。訂閱者需要額外付費才能在平臺內觀看電影的首映。Netflix花了好幾年才完成的事情,迪士尼一年就做到了。 流媒體業務的核心部分為迪士尼帶來了可觀的回報。在過去的10個月裡,高管們的一些決策體現了對Disney+的信心:《漢密爾頓》從影院版免費轉到Disney+版(還有阿爾特米斯·費勒和皮克斯即將推出的《靈魂》);《花木蘭》同時在線上線下發布,在線上平臺收取額外費用。
  • 《花木蘭》9月11日內地上映,比Disney+上線晚一周
    《花木蘭》定檔海報。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9月2日,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正式宣布定檔9月11日在內地上映。該片原本定檔今年3月北美院線上映,後因新冠疫情多次改檔,迪士尼對於此片的發行策略是將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而沒有Disney+業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和地區將繼續選擇院線發行的形式。>>>
  • 真人版《花木蘭》崩了!?
    國內還沒正式上映,disney+已經可以付費觀看了,這也意味著國內一些盜版資源已經鋪開,目前看過的網友在網上的評價是這樣的...這次迪士尼重點押寶《花木蘭》,也是希望藉此在中國電影市場打開新的局面。2019年7月,《花木蘭》首支預告片在女足世界盃中場休息時段發布,24小時全球點擊量高達1.751億次,高居影史預告片首日點擊量第7名,且在迪士尼動畫電影真人版預告中位列第二,開局感覺非常美好,結果誰知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這一切產生了非常多的變化...
  • ...花木蘭》口碑崩塌 真人電影連年不佳 | 迪士尼的至暗時刻
    宣傳預熱近2年,根據中國傳統故事改編,由迪士尼操刀的《花木蘭》終於將於9月11日與中國觀眾相見。但9月4日在disney+上線之後,《花木蘭》沒有出現想像中「爆炸」的趨勢,反而在國內口碑全線崩盤。截至9月7日晚,豆瓣評分顯示,5萬觀眾打出了4.8分的評分,其中,19.7%的觀眾打出了一星、36.8%的觀眾打出了兩星。
  • 「新影觀後感」《花木蘭》「醜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索性自己招罷
    >》在disney+平臺上線!迪士尼1998年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依然評分不低,甚至再看還可以從影片中獲得不少歡樂!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從上中學就耳熟能詳,《木蘭辭》雖不能倒背如流,也能理解其中大意。這樣就弱化了木蘭亮明身份的代價,為後面找回「真」我減輕了心裡負擔。
  • Disney+全球訂閱用戶超6050萬 《花木蘭》將於九月份上線
    Disney+全球訂閱用戶超6050萬 《花木蘭》將於九月份上線 站長之家(ChinaZ.com) 8月5日 消息:在今天的迪士尼盈利電話會議上
  • 《花木蘭》:迪士尼的傲慢
    但千呼萬喚才出來的《花木蘭》,中國人心目中的大IP不但沒能讓廣大的中國木蘭粉走進電影院,反而得到的是疾風驟雨似的批評!因為從整體上來看這都是一部質量感很差的電影作品!但按照目前影院的票房形勢來看,《花木蘭》可能很難逾越票房撲街的窘境!
  • 《花木蘭》撲街:迪士尼的傲慢
    但千呼萬喚才出來的《花木蘭》,中國人心目中的大IP不但沒能讓廣大的中國木蘭粉走進電影院,反而得到的是疾風驟雨似的批評!因為從整體上來看這都是一部質量感很差的電影作品!但按照目前影院的票房形勢來看,《花木蘭》可能很難逾越票房撲街的窘境!
  • 【花木蘭國內未上映口碑先崩塌】《花木蘭》經歷過幾次改檔之後...
    【花木蘭國內未上映口碑先崩塌】《花木蘭》經歷過幾次改檔之後,迪士尼直接放棄了北美院線的上映,但9月4日在disney+上線之後,《花木蘭》沒有出現想像中「爆炸」的趨勢,反而在國內口碑全線崩盤。截至9月8日,豆瓣評分顯示,6萬觀眾打出了4.7分的評分,其中,20.1%的觀眾打出了一星、37%的觀眾打出了兩星。
  • 迪士尼減肥,電影院剜肉,《花木蘭》登陸Disney+|知料
    來源:36氪3個月前,讓製作費 2.5 億美元的《花木蘭》登陸在線視頻平臺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想法。文 | 王毓嬋封面來源 | 豆瓣在四次推遲《花木蘭》上映時間之後,迪士尼終於厭倦了等待。3 個月前,在艾格的認知裡,讓《花木蘭》這種製作費用高達 2.5 億美元的電影直接登陸在線視頻平臺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做法。迪士尼對這部電影的期待非常高,但如今期待可能已經變成了擔憂。《花木蘭》海報原本只計劃花 6.99 美元看迪士尼所有經典「老片」的用戶,會願意花一份原本可以坐在 IMAX 高級影院裡感受大熒幕和立體環繞音響的票錢,坐在自己家裡看電影嗎?
  • 電影《花木蘭》改為網絡播放,網友吐槽劉亦菲飛升失敗
    此前劉亦菲憑藉著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主演拿下一堆優質代言,頂奢珠寶尚美巴黎大使資生堂全球代言人,阿迪達斯品牌代言人,阿瑪尼亞太及大中華代言人,中國黃金代言人,還有國內外60+時尚雜誌。粉絲們貸款吹捧於是天仙飄了,開始大量的營銷拉踩國內大花小花,範冰冰男演員也不例外,同時也預熱了幾個月上過十幾次熱搜,粉絲們開始各種吹捧宣傳,在發布會當天C位,是最耀眼的公主,還發出了奧斯卡影后為劉亦菲打call,甚至吹得劉亦菲要代替國際章了,地位馬上要飛升大花
  • 中國迪士尼商店首次推出《花木蘭》主題高定服裝設計師郭培聯名款
    上海2020年4月15日 /美通社/ -- 四月春暖花開,迪士尼商店帶來一場以花木蘭為靈感的時尚國風潮,首次推出與國際著名高定服裝設計師郭培合作的聯名款《花木蘭》系列服飾,致敬當代木蘭精神,展現亦柔亦剛的女性力量。
  • 《花木蘭》電影原聲帶上線酷狗,提前感受電影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前不久,迪士尼的新版《花木蘭》電影終於在國內定檔9月11日上映,令不少「木蘭迷」都相當興奮。最近《花木蘭》在北美影評口碑解禁,爛番茄新鮮度達到81%,甚至超越了去年幾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真人版電影評分。而在社交媒體上,關於花木蘭口碑的話題更登上了熱門,成為了影迷之間討論的焦點。
  • 《花木蘭》中文主題曲上線酷狗,演繹劉亦菲版木蘭的忠勇真
    3月8日,由劉亦菲演唱的《花木蘭》中文主題曲《自己》正式上線酷狗音樂,她以真誠清澈的歌聲,向觀眾粉絲們展現出一個全新的花木蘭形象。目前《花木蘭》電影尚未確定新的上映時間,一直翹首以盼的電影粉絲也只能靠著預告片和這首中文主題曲來一解「相思之苦」了。
  • 《花木蘭》和《信條》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8月初,迪士尼公司宣布,真人版劇情電影《花木蘭》(Mulan)將於9月4日起在Disney+上線,售價29.99美元。 而在此之前,7月27日,華納兄弟宣布,另一個備受期待的影片《信條》(Tenet)將於8月底在除美國外的70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和英國等。9月3日起,《信條》也將在美國的部分電影院上映。
  • 國產動畫《木蘭:橫空出世》向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亮劍,真自信
    網友惡搞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偏偏就要挑動觀眾的敏感神經,不但再一次打起了「花木蘭」的大旗,還明目張胆的向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發起了挑戰。還是真自信?事情的起因是在9月22日,號稱有專業團隊精心打磨5年之久的國產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發出一版名為「木蘭不懼」的海報,宣布該電影將最終定檔在10月3日上映。
  • 姜子牙斬獲10億票房,同期上線的花木蘭電影卻宣布撤檔
    ,這部動畫電影能有如此低分並不意外,花木蘭是我國傳統女子的形象,但動畫電影中卻曲解的完全不符合觀眾想像中的那個獨立為父分憂的女子形象。,但到了動畫電影裡,花木蘭卻成了一個戀愛腦,公然與敵國王子在戰場上調情,而她的上司的種種行為也實在讓人費解,不僅如此,裡面還摻雜跳崖不死以及紅塵作伴兩人策馬奔騰的「名場面」。
  • 《花木蘭》:從前她屬於我們,現在她屬於世界
    當花家父母說女兒的作用是通過婚姻帶來榮譽,任何男人娶到花木蘭就是幸運這樣的觀點,我只是覺得外國人對中國觀念並不了解,但中心思想也還在軌道上吧,唯一違和的是花爸和小木蘭的對話,過於現代與西式。當花木蘭在戰場上承認自己的女兒身時,我忽然明白,導演不是來拍人物傳記的,她對人物的習俗文化傳統不會去做考研,她完全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來演繹一個關於花木蘭的故事。所以,這是一部迪士尼公主的真人電影。80多年來,迪士尼共出了14位公主,他的公主電影也是一部女性地位和觀念的變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