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財富管理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期貨日報網

海證期貨

近年來,海證期貨保持了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究竟是什麼讓這樣一家長期居於行業下遊的期貨公司有此表現?這家重新崛起的期貨公司的下一步棋如何布局?近日,期貨日報記者針對這些問題與海證期貨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雙擎驅動

海證期貨業務快速增長]

走進海證期貨位於上海的總部,給人最大的感覺是這是一家務實的公司,沒有奢華的裝潢,沒有高大上的前臺,也沒有寬敞豪華的總經理辦公室,有的只是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以及會議室裡不時傳出的討論聲。

海證期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2017年至2019年業務規模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長。

這樣連續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海證期貨極具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據了解,過去三年,通過增強資本金實力、改善業務布局、提高服務能力、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加大創新業務投入等舉措,海證期貨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公司的發展路徑,形成了「金融科技+服務創新」雙擎驅動的業務模式。

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的服務上,作為券商系期貨公司,海證期貨充分挖掘潛力,整合資源優勢、投研優勢及渠道優勢,重視金融衍生品專業人才的培養,持續投入,不因短期市場的浮躁而迷失方向,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服務能力。

藉助於公司在金融期貨、金融工程的研究儲備以及長期以來服務私募等機構客戶的積累,公司目前能夠為金融期貨投資者提供體系化的研究支持、策略評估、量化交易指導等深度服務,在機構套期保值以及期貨期權的應用方面更能夠結合客戶需求,量身定製操作方案,逐步打造海證品牌。

[持續發展

財富管理成為轉型方向]

而躋身行業中上遊之後,海證期貨面臨著全新的競爭格局。要想真正成為一家具備一定行業影響力的中大型期貨公司,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滿足市場參與各方的新需求。這一次,海證期貨將棋子落於「財富管理」之上。

據了解,2020年是期貨市場大發展的一年,伴隨著資本市場參與者結構的重大變化,各期貨公司在實現權益規模增長的同時迎來了全面思考傳統業務轉型的絕佳時機。

考慮到當前海證期貨的客戶,是以機構、產業、高淨值為主要構成的財富型客戶群體,這些客戶多集中於一線財富城市,前臺團隊向機構化轉型初有成效,而後臺團隊相對精簡可塑性強,公司天然具備戰略性實施財富管理轉型的條件。

除了考慮到當前海證期貨的客戶結構及需求外,海證期貨在未來的轉型方向上還參考了近年來國內券商的發展路徑。

麥肯錫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證券業展望》指出,近年國內證券公司整合頻頻,50%的業務都集中於前十的公司,未來前十集中度可能進一步增長到70%。在這種形勢下,中小券商的生存環境將更加惡劣,推動券商發展形成六個不同的類型,包括:國際一流投行、本土全能投行、零售財富券商、(區域)特色投行、精品投行及交易型券商。

證券公司理解的財富管理業務,據了解,本質上相當於期貨市場的「零售業務」。收入來源包括:傳統的交易佣金收入、代銷金融產品收入、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和股票質押利息收入、投資諮詢業務收入等,資產管理業務並未涵蓋在內。

其中,經紀、信用及代銷是證券公司財富管理業務的三大收入來源,考慮到期貨公司在信用業務上很少涉及,需要將為資產管理提供的引流及增值服務納入作為補充。因此,海證期貨相關負責人認為,期貨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將更注重銷售及服務能力的提升。

實際上,若要以財富管理作為公司下一階段增長的主要支撐,就需要通過該業務板塊形成強大的引流能力,因此海證期貨將財富管理轉型定位為:實現對高淨值客戶需求的挖掘與滿足,使財富管理業務成為其他期貨業務的入口。

換言之,對於海證期貨而言,公司向財富管理轉型的目的並非簡單通過網際網路手段把傳統手續費業務移至線上,更需要以產品與服務創新尋求突破口,以特色擠入財富管理市場。為此,海證期貨主要設計了三類開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模式:1.走網際網路路線,O2O+B2C,實現流量變現;2.深挖存量客戶需求,做精細化客戶畫像,推送增值服務;3.創新與定製服務,以產品為驅動,擠入高端客戶市場。

[需求驅動

中臺建設成為重點]

當前的期貨行業競爭同質化嚴重,特別是傳統業務模式的瓶頸盡顯。在海證期貨看來,要想破局,首先需要考慮自身的核心資源稟賦,即股東資源。鑑於此,在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過程中,海證期貨計劃與股東方開展全面的金融協同,期望通過實現資金端、資產端的協同,高效對接雙方業務,建立生態合作,推進跨界融合,開發流量入口,與股東完成金融專業能力融合。

而這就需要在機制上面解決跨部門業務合作困難的痛點。為此,海證期貨建立了專業的前中臺團隊,解決資產缺失的問題,引導零售,建立渠道團隊,解決大型金融機構客戶開發及服務的難題。儘可能在重點業務上做到責、權、利相對應,以切實有利於項目推進、風控及考核。

尤其是中臺,在海證期貨相關負責人看來,將是期貨公司向財富管理戰略性轉型的關鍵。畢竟,財富管理的需求本質上來自客戶,而客戶的開發也需要一系列能力、流程、機制和工具的緊密配合。加之,財富管理機構的成功之道,目前正從過去主要依賴前端渠道銷售能力,逐步轉向更多地依賴中臺服務能力。因此,某種意義上,他認為,一個期貨公司若沒有強有力的中臺部門,財富管理也將淪為空談。

為此,海證期貨近兩年尤為重視中臺服務能力的提升,不僅打造了專業的產品團隊,用於解決產品創意、項目引進,重點完成業務推進、銷售培訓等關鍵工作,還致力於加強內部團隊的投資管理能力;不僅提出了專業資產管理及種子基金都要由專業團隊進行運作的要求,還立足公司長遠需求進行人才的引進及能力的提升,逐步向「資產增值」驅動的財富管理轉型。

另外,鑑於財富管理業務本質上仍源自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客戶的規模也決定了期貨公司財富管理業務的規模。在轉型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認為,海證期貨除了要完成以上工作外,更需要增加零售客戶數量,儲備高淨值客戶資源。

實際上,近兩年擁有財富管理需求的客戶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打破剛兌後,釋放出了大量過去參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委託人。而若想儘可能多地吸引到有財富管理需求的客戶,海證期貨相關負責人認為,就不能像過去的財富管理機構一樣,以產品為中心,圍繞產品和銷售組織內部運營及管理,引導客戶認購,而是需要期貨公司先找到自身資產管理業務與客戶需求間的契合點。

為此,目前海證期貨採取了以客戶需求為驅動的財富管理模式,通過儘可能地挖掘客戶全周期需求,來增加客戶黏性,佔領市場。另外,公司會針對客戶行為偏好進行渠道建設,並圍繞客戶組織內部需求進行運營和管理。據了解,這一模式,不僅需要兼顧產品銷售和客戶價值增長,還需針對企業、零售、機構三類客戶的需求進行客戶戰略分析。因此除了專業的產品團隊外,這一業務同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臺作為支撐。

正如2019年波士頓諮詢的中國私人銀行報告統計顯示的那般,近年來,私行客戶選擇產品最關心的是品牌與資產配置能力。有了基礎客戶之後,海證期貨認為,品牌就是財富管理業務的生命線,因此其也會像小鳥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愛惜公司的品牌。這也就是這家公司與眾不同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海銀財富副總裁惠曉川:財富管理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而另一方面,由於無法開展線下活動,獲客難度增加,但房租、工資等成本仍在,企業運營壓力加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財富管理公司,甚至難以為繼,出現了降薪裁員「斷腕過冬」的情況。「疫情將加速行業的洗牌,未來資源或加速向頭部機構集中,馬太效應更為凸顯,」在惠曉川看來,疫情固然有衝擊,但對於頭部財富管理機構來說,機會大於挑戰。
  • 怎麼做好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
    數據來源:Blackrock【正文】本周的主題是討論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這個與諾亞財富和歌斐資產,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身家財富都緊密相關的話題。接下來,我將分別討論四個問題: 1)什麼是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2)為何要做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3)亞洲地區財富管理的趨勢;和4)怎麼做好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 真正的財富管理之道是什麼?
    財富管理是什麼,怎麼進行財富管理,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財富管理之道?很多時候我們關注的是怎麼才能更好的賺錢,但是你會發現真正賺錢的時候在一生中也就那麼幾年,但是那麼幾年之後,更多的是維持平常的狀態。確實財富管理方法和規劃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財富管理不是很成功更多的不是因為方法不對,更多的是因為時機不對,或者沒有事適當的時間有正確的理財意識和思維方法。不管你是處於人生的什麼階段,最重要的是你要認清自己現階段的目標什麼,你要達成這樣的目標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達成。
  • 中國財富管理金家嶺指數發布,青島躋身區域財富管理城市五強!
    12月15日,青島市金融創新表彰暨中國財富管理金家嶺指數發布會在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廈舉行,6個項目創新獎、10個項目創新類和11個研究創新類項目在現場獲得通報表揚,青島銀行、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海爾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 全球財富管理行業啟動「數位化實驗」 國內獨立財管巨頭諾亞財富...
    技術全面賦能的財富管理時代正在到來,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紛紛加入數位化轉型的澎湃浪潮。中國語境下的財富管理行業也在經歷同樣劇烈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科技將取代以剛兌為基礎的「機構背書」,成為下一階段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信任基礎。
  • 財富大時代已至,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雲平臺隆重發布!
    來源:私募排排網2021年1月4日,私募排排網(微信ID:simuppw)在深舉行「財富管理合伙人雲平臺」發布會,面向全國招募理財精英,打造一個開放式共享平臺,共同構建財富管理生態圈。首創移動辦公平臺,共享百萬億財富管理市場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和高淨值人群所累積的財富造就了數以百萬億級的財富管理市場。
  • RobustWealth:創新一站式財富管理平臺
    、金融服務,是一家快速成長的金融科技公司,為滿足財富顧問需求而建立的數字財富管理平臺。2.2 產品服務:三類運營平臺RobustWealth為財富管理機構提供三類運營平臺,包括客戶端、財富顧問端、企業管理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運營服務。
  • 財富管理市場風起雲湧 中信綜合金融艦隊聯合出海
    不平靜的財富管理藍海五年前,財富管理是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的核心業務,像宜信、諾亞財富這樣的公司,為高淨值客戶及機構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方案,以顯示其專業的綜合服務能力。兩年前,財富管理成為券商轉型的關鍵業務,券商紛紛把經紀業務部門更名為財富管理部門,通過產品研究能力、資產配置能力和投顧服務能力,為客戶帶來投資價值的升值。
  • 私人銀行——中國臺灣財富管理業務監管體系
    ;2008年1月,臺灣地區「立法院」通過《信託業法》修正條文,允許證券商兼營信託特定項目;2009年9月,「金管會」修訂《證券商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應注意事項》,允許證券商以信託方式辦理財富管理業務,並允許證券商的分支機構經營財富管理業務[2]。
  • 高晟財富集團聯席總裁王思明:數字驅動將為財富管理賦能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金志強金融界網站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
  •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財富管理工具~
    創造財富很重要,財富的保值與增值同樣重要,這樣你的財富才會是可持續性的。今天給大家推薦陳雲的《私人財富管理一本通—從保值增值到保全傳承》。書中說,一個完整的財富周期包含財富的創造、財富的保護、財富的傳承和財富的再創造4個階段。
  • 連載|財富管理機構競爭力報告——第十一章 律師事務所
    在極具代表性的私人財富管理領域,專業律師引領並影響著整個律師行業的發展,他們成立財富管理相關領域的專業團隊,成立私人財富管理團隊,成立家族辦公室團隊、或是成立專注於財富管理的律師事務所,藉以律師的天然稟賦——信任,用專業向客戶,向整個社會傳遞家族財富傳承理念,為高淨值客戶活是相關機構提供財富管理相關法律服務。此外,兩所評級機構均從2017年起將私人財富管理領域律所納入榜單排名(見附錄)。
  • 解碼瑞銀(UBS.US)成長之路:財富管理巨頭的秘密
    瑞銀啟示:財富管理是一個經濟體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方向,是一家金融機構做大做強的突破口。我國財富管理市場潛力巨大,但業務規則有待明確,機構定位尚不清晰。1)國家層面,重視財富管理作用,出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規劃或指導意見,可試點在試驗區或離岸市場創造稅收、匯兌便利。2)監管機構層面,以功能監管為原則,對不同類型、所有制、內外資機構給予公平準入機會,統一財富管理的業務規則。
  • 恆天財富鬱雋:站在家族財富管理角度做好全品類資產配置
    近日,由財視中國舉辦的第十屆HED峰會在深圳舉辦,四百餘位銀行、保險、信託、家族辦公室等行業領軍機構的意見領袖共議疫情後財富管理行業的變革與挑戰。恆天睿信家族辦公室總經理鬱雋女士受邀參與,並在議題為"合作與創新:多元化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方案"圓桌論壇中,結合家辦多年的實務經驗,分享了行業洞見。
  • 星展銀行周邦貴:財富管理的根,是以人為本
    不論銀行、券商還是資管機構,財富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議題。財富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財富管理產品的多樣性固然重要,投資者也逐漸意識到,除收益外,人文關懷、精神力量之於財富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將文化、信念和投資價值有機結合,已經成為財富管理機構的重大機遇和考驗。投資能力是工具,科技也是工具。
  • 行業案例|Q9:數字資產及私人財富管理
    「我們將產品設計為過去就存在的自助式服務的替代方案,並為客戶提供與在其他資產類別中,目前的私人財富關係的類似體驗。」Q9常務董事James Quinn這樣告訴Asian Private Banker。他說:「我確實知道,我們真的看不到來自私人財富的加密和數字資產可比產品。」
  •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出爐 2021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圳...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本周二,以「聚中國,投未來」為主題的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召開,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揭曉。2020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顯示,2020新財富最佳宏觀分析師榜單TOP3是廣發證券郭磊團隊、興業證券王涵團隊與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其中郭磊團隊實現了三連冠;最佳策略研究分析師TOP3是海通證券荀玉根團隊、廣發證券戴康團隊與興業證券王德倫團隊。
  • 【原創】戴敘賢:美國投資顧問模式對國內財富管理的啟示及建議...
    海外發達市場的歷史發展經驗表明,從賣方銷售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將成為國內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將機構、投資顧問和客戶的利益進行捆綁,發展買方投顧模式有助於更好地消除投資顧問行業中的道德風險,使投資顧問真正從客戶利益出發服務客戶。相對於現階段國內快速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目前國內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制度完善、監管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仍然相對滯後。
  • 中行發布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和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本網訊 記者李嵐報導 12月18日,中國銀行家族財富管理暨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徵、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鄒世斌出席,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武漢、鄭州八地同步連線。
  • 北京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助力家族企業轉型升級、有序傳承
    面對高淨值客戶創富、守富、傳富「三位一體」的綜合化需求,北京銀行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資產配置為手段,以金融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專業人才培養為動能,在家族財富管理領域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了立體式家族財富管理體系。在當日舉辦的 「2020第七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九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上,北京銀行憑藉著優異的表現,榮獲最佳家族財富管理服務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