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明是一家軟體公司,MicroStrategy卻成為了上市公司當中最大的一條「比特幣巨鯨」,目前持有價值7.7億美元的逾4萬枚比特幣,但它還想繼續買。
比特幣重回歷史巔峰,趁熱下場的人不在少數,將其視為信仰的狂熱粉絲更是不甘人後,甚至選擇發債融資再下重注。
12月7日周一,全球最大商務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軟體與服務企業MicroStrategy(股票代碼:MSTR)宣布,計劃發行4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並將融資所得投資比特幣。
按比特幣當前的價格,這4億美元將能夠讓該公司增持逾2萬枚比特幣,其累計儲存總量則突破6萬枚比特幣。
作為上市公司當中最大的一條「比特幣巨鯨」,MicroStrategy目前持有40824枚比特幣,合計價值約為7.7億美元,投資收益率突破60%。
鑑於MicroStrategy擁有如此巨大的比特幣儲備數量,不少投資者紛紛選擇購買該公司股票,並將此舉視為對比特幣的間接投資。因此,將MicroStrategy說成是比特幣的「影子股」似乎也不為過。
不過,這隻「影子股」剛剛迎來一波慘跌,這究竟是怎麼了?
01 發債4億美元只為投資比特幣,
股票遭花旗下調評級
12月8日周二,MicroStrategy大跌13.91%,股價跌至290美元下方。不過,自比特幣在11月開啟本輪強勢反彈以來,該股累計漲幅已經超過70%。
稍早,花旗銀行分析師Tyler Radke很快在研報中稱,MicroStrategy近期股價似乎漲過了頭,且剛剛官宣的4億美元融資計劃讓花旗看到了正在增加的風險,因此將該股評級下調至賣出。
在花旗眼中,儘管近來MicroStrategy股價受到比特幣投資回報高、三季度業績強勁等一系列積極因素推動,但即使將該公司盈利能力上升和比特幣價格正處於歷史高點納入考量,也很難證明其估值的合理性。
另外,不少內部人士正在大舉拋售該公司股票,交易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這表明MicroStrategy股價或被高估,且管理層之中的絕大部分對待比特幣的態度或許並不像公司執行長Michael Saylor一樣樂觀。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Saylor一直高度參與和比特幣有關的活動。雖然他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負責運營,但仍舊擁有公司66%的投票權。
花旗擔心,若是比特幣越來越讓他分心,可能會對公司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僱主點評網站Glassdoor數據顯示,在CEO支持率和公司打分方面,MicroStrategy員工士氣和情緒均在惡化。
風險方面,花旗看到,雖然MicroStrategy起初投資比特幣的規模就很大,高達4.5億美元,但當時的投資使用的是公司多餘的現金,而且比特幣價格也僅在1.1萬美元左右不算太高的位置。
如今,比特幣幾度觸及價格高位,MicroStrategy為購買比特幣而發行新債的做法過於激進,而且入場時機恰巧就在比特幣勢如破竹之際,這或將成為股價的負面催化劑。
而且部分MicroStrategy投資者可能會認為,他們原本買入的是科技軟體股,現在擁有的卻是風險更高的資產管理業務,「貨不對板」也可能帶來拋售潮。
花旗表示,當前的風險/回報偏向負面,根據目前的股價,分析表明,市場正在為其核心業務(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務智能)和比特幣的樂觀估值預期定價。
自今年8月以來,MicroStrategy的比特幣投資已經獲得了2.5億美元的回報,其價值相當於每股股價26美元或漲了20%的股票。這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與該股高達172%的股票回報率相比,顯然就相形見絀了。若以336美元的股價計算,這意味著未來比特幣價格將達到2.5萬美元,MicroStrategy核心業務的企業估值/自由現金流(EV/FCF)比將高達20倍。
02 MicroStrategy的「瘋狂操作」
身為一家軟體公司,MicroStrategy如今卻成為了全球持有比特幣數量及價值數額最多的上市公司。
這一切始於8月,該公司當時表示,已用2.5億美元購買了21454枚比特幣,並稱將採用比特幣作為其主要儲備資產。
公司執行長Saylor進一步稱,在不確定的全球形勢下,比特幣可能可以被用作一種套期保值工具,「是一種可靠的價值存儲,比持有現金更具長期升值潛力」。
由此,MicroStrategy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家公開宣布將比特幣作為資產配置的上市公司。
隨後的9月,MicroStrategy再次斥資1.75億美元增持16796枚比特幣。到了最近的12月4日上周五,該公司又19427美元單價購買了2754枚比特幣,總投資5000萬美元。
下載「華爾街見聞」APP,即時見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