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披頭四搖滾樂隊主唱約翰列儂,是被他的粉絲開槍射殺!

2020-12-03 濉園主人

1980年12月8日晚,紐約曼哈頓區的達科塔公寓發生一起槍擊案:原搖滾史上最著名的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主唱約翰列儂被開槍射殺,兇手是他的粉絲馬克戴維查普曼。

披頭四樂隊

馬克戴維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1955年5月10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思堡,父親是美國空軍中士,母親是一名護士。

因為他的父親對查普曼和他的母親虐待,查普曼經歷了一個痛苦而艱難的童年。由於他矮胖的身體,在學校也被欺負。還曾經吸食過毒品。

在少年時代,披頭四樂隊是他喜歡的樂隊,約翰列儂是他崇拜的偶像。

十六歲時,查普曼成為再生基督徒,在青年基督教徒協會夏令營擔任輔導員,在兒童中倒很受歡迎。而後,他對約翰列儂開始仇恨。

查普曼曾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在1977年移居夏威夷後,曾企圖自殺。後來,他找到了一名份保安員職務。並於1979年6月2日與一位旅行社代理商格洛麗亞安倍(Gloria Abe)結婚。

1970年4月,披頭四樂隊因為內部意見不合解散,先是自己演唱,後來和艾頓約翰合作。1975年,他和小野洋子的孩子貝恩列儂出世,其後五年在家潛心撫養兒子。

列儂,小野洋子

1980年年初,孩子稍大後,列儂宣布復出。8月,列儂與妻子開始錄製復出後的首張專輯唱片《雙重夢幻》(Double Fantasy)》,並於當年11月正式發行。

1980年12月6日,查普曼在紐約的一家唱片商店買了一盤《雙重夢幻》。 兩天後,查普曼手裡拿著專輯,來到列儂在曼哈頓豪華的達科他(Dakota)公寓大樓外面等他。

下午大約5點50分,列儂和他的妻子小野洋子從公寓出來,準備開車去錄音室錄音。

查普曼見後,朝他們豪華轎車走去。拿出專輯讓列儂給他籤名。列儂微笑著慷慨地給查普曼籤了名,一名隨從的業餘攝影師還照下了一張照片。

可查普曼卻奇怪地將他新籤名的專輯放在附近的花盆上。

晚上10點30分左右,列儂和小野洋子乘車回家。查普曼還在那裡等著。列儂夫婦離開汽車時,查普曼揚手舉槍,向列儂射擊。列儂後背和肩部連中四彈,小野洋子目睹了一切。列儂被送到附近的羅斯福醫院,一個小時後被宣布死亡。

達科塔公寓的看門人傑伊哈斯廷對著這位暗殺者大叫:"你知道你剛才幹了什麼嗎?""我殺了約翰列儂。"查普曼異常平靜地回答。

當警察到達現場時,他們發現查普曼正在翻閱美國作家塞林格 (JD Salinger)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

列儂

第二天,成千上萬的列儂歌迷,在達科他州外面進行守夜。

1981年8月25日,紐約法庭以二級謀殺罪,判處查普曼終身監禁,並且在2000年前不得假釋,並勒令進行精神治療。之後,查普曼被押往紐約的阿提卡州立監獄服刑。

據查普曼供述,在計劃謀殺案時,他考慮了更多人,包括約翰尼卡森,馬龍白蘭度,沃爾特克朗基特,伊莉莎白泰勒,喬治斯科特和傑奎琳甘迺迪,但約翰列儂是最容易找到的一位。

謀殺原因,查普曼稱他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獄中的馬克查普曼對採訪的英國BBC記者回憶說:「當他走過我的身邊時,我突然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我腦袋裡不停迴響:'幹掉他,幹掉他,幹掉他!'這個聲音不停地催促我,一遍又一遍,'動手啊,動手啊,幹掉他!'"

還有分析人說,查普曼並沒有精神分裂症,只是想以此出名。

一位叫做亞瑟奧康納的私人偵探則說,在案發後當晚就去警局探望了查普曼,事發前後,他都沒有絲毫想和媒體打交道的意思。他也沒有瘋,他只是看起來好像是被什麼人控制了。有些激進的歌迷甚至認為是小野洋子為佔有列儂的巨額財產僱兇殺人。

一名叫芬頓布雷斯勒的英國記者經過8年的調查採訪,搜集和摘錄了大量相關的檔案資料,於1989年出版了《誰殺了約翰列農》一書。

他認為,查普曼精神上沒有異常之處,也沒有刺殺列儂的動機,而他突然失常做出的暴行正是被人催眠控制了。他甚至認為,催眠的關鍵口令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一書中的那個詞"守望者"。而對查普曼進行催眠進而控制其射殺列儂的幕後黑手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由於他已受到其他監獄犯人的死亡威脅,因此在監獄必須單獨監禁。至2018年,查普曼已是第十次被拒絕假釋,假釋委員會說:「假釋小組已確定您的釋放將與社會的福利和安全相牴觸。」

查普曼的妻子安倍曾從夏威夷飛行5,000英裡來到紐約探望他,並希望小野洋子能夠寬恕他的丈夫。

小野洋子

但小野洋子表示,"查普曼是我永遠不會原諒的人"。有些憤怒的歌迷甚至聲稱,如果查普曼獲得假釋,他們將親手殺了他給列儂報仇。

相關焦點

  • 搖滾的信仰,披頭四-The Beatles
    披頭四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1957年的時候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於遇見了樂隊另一位核心人物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保羅麥卡特尼加入他的音樂團隊。他們最終成為了音樂史上最為成功的歌曲創作合作夥伴。約翰列儂1940年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一個普通家庭,父親經常出海,在那個時代出海基本等於消失,媽媽也從小把列儂寄養在親戚家裡,因此養成了列儂獨立自我的性格,但擅長音樂的媽媽還是教會了他音樂,從此便只有音樂一直不離不棄陪伴的這個性格叛逆的孩子。列儂遇到了保羅麥卡特後,兩人都對音樂為之痴迷迅速一拍即合,開始招募樂隊成員。
  • 《昨日奇蹟》如果世界上沒有披頭四樂隊
    在一次全球大停電十幾秒後,主人公傑克發生車禍,出院以後發現這個世界好像不一樣了,居然沒有了披頭四的音樂、可口可樂,香菸以及哈利波特,更沒有綠洲樂隊……如同在國內沒有了五月天,周杰倫他們的音樂,也沒有了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作品,沒有香菸大家可以不抽菸,沒有可口可樂就喝百事可樂,但作為粉絲的我們不能沒有偶像的作品啊!
  • 影視原聲 傳奇樂隊傳奇主唱 搖滾QUEEN
    搖滾(Rock and Roll)是一種音樂類型,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美國,20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記得第一次主動聽搖滾樂是在高中時代,那時候喜歡上了一本書《重生傳說》,這是很老的一本網絡小說,在裡面作者提到了一個搖滾樂隊——涅槃樂隊Nirvana。
  • 大野洋子:一個顛覆披頭四命運的女人
    在上個世紀中期的流行樂壇,披頭四絕對算是獨領風騷的一支樂隊,他們的音樂作品引發全球熱潮,創造了無盡的傳奇。即使到了今日,披頭四依舊是流行音樂的不二Icon,許多作品屢被翻唱,比如歌手孫燕姿就曾唱過披頭四的經典歌曲《Hey Judy》。然而,正應了那句老話「花無百日紅」,紅極一時的披頭四最終也走向了解散這條路。
  • 綠洲主唱引用約翰列儂名言:一切事情最後都會變好的
    搖滾明星、前綠洲主唱利亞姆-加拉格爾(Liam Gallagher)用約翰-列儂的名言安慰大家,表示當前雖然形勢嚴峻,但終將會變好。利亞姆在推特上寫道:「一切事情最後都會變好的。如果沒有變好,那就是還沒到最後(Everything will be ok in the end if it’s not ok it’s not the end)。
  • 搖滾天王黑豹樂隊,竟找一個選秀男當主唱?網友:他是真有實力
    而黑豹樂隊也奪得了許多個第一,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辦西藏有史以來第一場搖滾樂專場演唱會,中國第一支出訪日本舉辦演唱會的搖滾樂隊,中國第一支前往英國巡迴演唱的中國搖滾樂隊……當然了,黑豹樂隊也不是一帆風順,曾經歷過多次的人員變動。最近的一次,是13年張淇作為主唱加入黑豹樂隊。
  • 披頭四解散50年了,搖滾精神還能反叛主流嗎?
    ·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宣布單飛,這一消息不僅讓數百萬粉絲心碎不已,也震驚了另外三名樂隊成員,這被看作披頭四樂隊正式解散的標誌事件,一位美國記者稱其為「大英帝國衰落的裡程碑」。隨著主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被槍殺,世人再也無法見證這個偉大的樂隊再次同臺演出。 樂隊解散的原因眾說紛紜,一開始粉絲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相也漸漸露出水面。
  • 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和他來自星星的孩子
    解說:在十幾年前,大珍珠降臨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父親秦勇在搖滾圈已頗有名氣。1994年,秦勇加入黑豹,成為樂隊的第三任主唱,先後參與錄製黑豹樂隊《無是無非》和《不能讓我的煩惱沒機會表白》的兩張專輯,前者發行不到一個月,就創下了45萬張的專輯銷售記錄,期間黑豹樂隊更是幾度登陸日本,「黑豹」在當時幾乎就是中國搖滾樂的代名詞之一。許戈輝:你在這個長發飄飄玩搖滾的時候,在沒有大珍珠的時候,你一定沒想過今天是這個樣子吧?
  • 披頭四、電臺司令的音樂,被她用爵士風格演繹後,簡直優雅到了骨子裡
    日本著名文學家村上春樹也是一名爵士樂的忠實粉絲,他曾為自己喜愛的爵士樂寫過專門的雜文集,甚至是很多小說主人公的背景音樂常常以爵士樂為主,對小說中人物形象和情節的推進中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爵士樂,他曾這麼描述過:「爵士樂是在清潔安靜的酒吧,裝有堅果的罐子,低沉的聲音播放著M.J.Q的VENDOME。然後雙份的威士忌加冰。」
  • 殿堂級搖滾樂隊換主唱,搖滾老炮挑上選秀男,主唱為什麼是張淇?
    2013年7月16日,9年沒有發過專輯的黑豹樂隊再度出擊,推出了樂隊成立26年來的第6張全新專輯《我們是誰》,伴隨著這張專輯的誕生,黑豹亦宣布,他們有了新的主唱——80後歌手張淇。除了1978年生的慧鵬外,張淇與黑豹樂隊其他的「搖滾老炮」們有20歲以上的年齡差,這些搖滾老炮都是60後,而且張淇在大眾眼中,還是一位在酒吧駐唱的「流行歌手」,演過影視劇,2007年還參加了選秀節目《快樂男聲》,併入圍西安十強。人們不免會有疑問,搖滾老炮選擇選秀男,張淇憑什麼?
  • 「披頭四」樂隊的歌曲手稿在拍賣會上以91萬美元售出
    由「披頭四」樂隊演唱、保羅麥卡特尼創作的歌曲《嘿,朱迪》的手稿周五在美國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被以91萬美元的價格售出。俄文化部把美國涅槃樂隊和皇后樂隊列入中小學生文化標準目錄 AP PHOTO /在拍賣行的網站上稱,手稿的最初估價是16-18萬美元。歌曲《嘿,朱迪》創作於1968年,是麥卡特尼為約翰列儂之子朱利安在自己的父親與母親辛西婭列儂離婚期間所作,以此作為對他的安慰。結果,這首歌在1989年獲得了格萊美「年度唱片獎」和「年度歌曲獎」提名。
  • 不能忘記的搖滾樂歷史-披頭四、範海倫、RADIOHEAD、EMPEROR
    他們被認為是對 Thrash Metal 風格影響最為直接的根源樂隊。▼ 10月9日1940年10月9日 ,John Winston Lennon(約翰列儂)在戰火中的英國利物浦出生。他不但是 THE BEATLES 披頭四樂隊靈魂,更是一位詩人、行為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和平主義者、大英帝國最高騎士勳章獲得者。列儂的生命雖短暫,卻永遠留在音樂的歷史上。
  • 他是披頭四樂隊的替補鼓手,曾和他們一起進行世界巡迴演出!
    因為這個人不但要具備與世界上最知名的樂隊一起參與演出和訪問的能力,還要符合林哥原本的舞臺形象。與此同時,愛普斯坦還必須說服另外三名隊員接受替補鼓手的決定,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尼相繼同意了聘用替補鼓手,但喬治哈裡森仍對這個想法猶豫不決。
  • 盤點歐美樂壇十大經典搖滾樂隊
    1952年,由美國著名電臺主持人艾倫•弗雷德發起的音樂會,被冠以搖滾的名義,搖滾樂就此誕生。「搖滾樂之父」比爾•哈利和「搖滾樂之王」艾爾維斯•普萊斯利,在搖滾樂早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60年代,英國著名的「披頭四」The Beatles帶著對於美國搖滾樂的理解殺回美國,開闢了搖滾樂蓬勃發展的新天地。
  • 從頂級搖滾樂隊主唱,到螢屏「金牌小人物」,周曉鷗一直初心未改
    這個角色讓周曉鷗再次大放異彩,但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周曉鷗曾經還有一個響徹中國的身份,那就是零點樂隊的主唱,那麼他為什麼從一個知名搖滾樂隊主唱,轉型成為演員?其實看似叛逆,放浪不羈的外表之下,他一直都不忘初心。
  • 華語搖滾裡程碑式的樂隊,這四支經典搖滾樂隊,無人能夠超越
    說到華語搖滾樂隊,很多人都會想到Beyond樂隊,黑豹,唐朝等等,這些樂隊不論如今怎樣,但是他們曾是一個時代的印記,而有一些樂隊更是華語搖滾裡程碑式的樂隊。黑豹樂隊黑豹樂隊應該是華語搖滾最早的一張名片,而竇唯就是這個樂隊最出色的一張名片,作為黑豹樂隊的前主唱,竇唯的存在代表了樂隊的靈魂,直到現在提起黑豹必提竇唯,沒有了竇唯的黑豹是不完整的黑豹,黑豹的巔峰時期來源與竇唯,當然的一首《無地自容》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而竇唯的演唱也成了永遠都不可能超越的經典
  • 指南針樂隊更換主唱卻沒走下坡路,他功不可沒
    說起指南針樂隊,歌迷都會說到主場羅琦,說到她穿透力十足的唱腔,說到她曾經作為中國搖滾第一女主唱的輝煌,說到她年少成名的任性,叱詫風雲的輝煌。1991年,羅琦加入指南針樂隊並擔任主唱。1993年,指南針樂隊發行首張專輯《選擇堅強》,這張專輯也90年代搖滾黃金時代代表專輯之一,代表作《回來》《隨心所欲》至今還是神作廣為傳唱。
  • 「沒什麼大不了,讓風繼續吹」—飽受非議的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
    隨著流行音樂在美國的壯大,與美國使用同樣母語的英國也逐漸掀起了流行音樂的狂潮,其中以披頭四、滾石和皇后樂隊為代表的搖滾樂隊,稱霸了當時的歐美市場。在當時的官方樂評裡眼中,是不太接受皇后樂隊的,因為他們認為古典樂才是官方音樂,但是在大眾眼中,皇后樂隊標新立異的作品、主唱弗雷迪·摩克瑞的唱腔、以及樂隊的獨特的表演風格受到民眾的喜歡。這也使都皇后樂隊一直以來都在搖滾樂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豐碑。
  • 披頭四樂隊紀錄片發布特輯 彼得大帝解讀製作過程
    披頭四樂隊紀錄片發布特輯 彼得大帝解讀製作過程 時間:2020.12.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