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場上, 球衣是一支球隊的代表, 而國家隊球衣更是一個國家體育形象的象徵.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隊的球衣都是圍繞著本國國旗的顏色和樣式來進行設計, 而國旗為紅白日章旗的日本卻有著一款與眾不同的藍色球衣.
一直以來, 圍繞著日本隊的球衣一直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日本隊的球衣是藍色的?」一般來說的經典回答是「藍色代表著象徵日本國土的藍天和大海」. 但除了這一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之外, 關於這個問題更加詳細的原因目前並沒有找到任何的文獻記載, 而日本足協也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 不過筆者根據自己的獨自調查再加上參考日本人的相關文章, 可以給出一種相對合理的解釋:「日本隊的藍色球衣起源於日本的傳統工藝「藍染」」
「藍染」是一種傳統的染布工藝, 製作時使用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藍作為原料, 通過晾曬、提煉、印染、風乾等多道工序, 可以製成層次豐富, 色彩優美的藍色布匹. 藍染技術最早起源於中國的秦漢時期, 公元6世紀傳入日本, 此後這項古老的印染技術就在東瀛的陸地上生根發芽, 世代流傳.
平安時代, 藍染在今天日本德島縣的阿波地區大為盛行, 這裡的吉野川流域因常年洪水泛濫, 形成了大片肥沃土, 極為適合蓼藍的栽培, 因而成為日本最大的藍染原料產地. 在這裡蓼藍被親切的稱做「阿波藍」。
經過戰國時代, 藍染技術又取得新突破, 顏色的種類更加豐富. 江戶時代更由於政策原因促使日本的藍染業繁盛至極, 滿街隨處可見青藍色, 藍染製品從和服、手巾、店鋪門帘蔓延到瓷器、商品包裝等等, 藍色也成為了當時日本人生活中最常見的顏色.
通過藍染技術製成的布料, 色澤突出, 經久不褪, 再加上蓼藍本身具有抗菌、防蟲、除臭的作用, 製成的衣服不僅天然親膚,還能防溼疹、蚊蟲叮咬, 受到了許多長年在外奔波的武士的喜愛.
1874年, 英國化學研究學者羅伯特-威廉-阿特金森(Robert William Atkinson)剛剛到達日本就被這大街小巷的藍色布匹吸引了. 阿特金森在書中寫到:「日本是一個美麗的青藍色國度」, 從此, 「日本藍」(Japan Blue)漸漸在世界範圍內聞名, 藍色也成了日本這個國家的象徵色之一.
來到日本後的阿特金森進入東京大學理學部擔任教授, 從事染料科學的研究, 而後來東京大學足球部的球衣, 也正是淺藍色的. 1930年第9屆極東運動會, 日本隊15人中有9人來自東京大學足球部, 這樣一來當時足球的球衣就採用了東京大學足球部的藍色. 從此以後, 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始, 日本隊的球衣顏色一直採用藍色和白色的設計, 1988年到1991年間一度採用了「日之丸」國旗的紅色作為球衣的主色調, 不過在球迷中的接受程度明顯不如藍色. 1992年亞洲杯起, 藍色就正式成為了日本隊的球衣主色調, 白色和紅色則多被使用於客場球衣的設計中. 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 「SAMURAI BLUE」成為了日本隊的官方正式愛稱, 配合著球衣的一抹藍色, 「藍武士」的名號也越叫越響.
藍色不僅是日本隊球衣的主色, 藍染的靈感也一直貫穿於球衣的設計之中. 比如2016-2017款球衣的設計靈感就來自於傳統藍染出的不同顏色層次的條紋(イレブンブルー), 而2018年世界盃, 阿迪達斯也採用了一種顏色較深的藍色「褐色」(かちいろ), 因為發音相同, 這款球衣就被命名為「勝色」。
日本球衣的藍色, 來源於日本人千年傳統的藍染, 來源於日本人樸素禪意的審美, 也來源於日本人對於本土顏色的瞭然於心的默契. 球衣中的「日本藍」是幽邃的海洋, 也是寬廣的穹天, 更是日本人心中的源於自然的柔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