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與老劇之間的對比也一直是很多道友爭論不休的話題。
按道理來說,以前的老劇,偶造型粗糙,又不好看,燈光又暗,清晰度也遠沒有現在的好,又是閩南語單一配音(沒聽習慣的道友都會覺得不自然),為什麼總有很多道友老是吹老劇。
更甚者是踩著新劇吹老劇,讓人難以理解與接受。
一個事物,能有他龐大的受眾,那就說明這個事物確實有它獨到吸引人的地方,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01
破析這個問題,我們先把霹靂吸引人的地方分成幾個維度,拋開人物造型,不外乎,劇情腦洞,特效打鬥,文化底蘊與背景音樂這幾個方面。
先來看特效打鬥,特效技術方面現在確實是比以前好,但你細看就會發現,現在的一般打鬥場面也確實是光波對轟然後就結束,往往不了了之。
以前的武戲那是一場視覺盛宴,操偶師不僅有嫻熟的操偶技巧,武指方面,也有一定的武術功底,所以拍出來的武戲場面會更生動形象,具有很強觀賞性。
現在武戲打鬥,大多是靠憑空想像,對武術的運用與了解少了,就算是加持的特效的運用,也就其中一兩個比較有創意,有看頭。
大多時候,讓人覺得是在硬生生的湊劇情,本來木偶就僵硬,在肢體語言上就存在不足,這類的精彩本就勝在操偶師的靈活操作上。
02
再來看看劇情方面,這應該是最主要的一個方面。
先來看臺詞嚴謹度,適當的調劑對於影視劇作品來說是必然的,但度這個方面的掌控,真沒有以前掌控的好。
以前的很多經典臺詞,場面都令觀眾記憶猶新和感同身受。道友們都耳熟能詳,隨時都能來上一段,最近幾年的劇,有多少道友能記得看過的經典場面。臺詞,人物的塑造確實是低了一個檔次。
就算別家現在來盜版人物,也沒看上中意的,花點心事,都能寫出來的,自然用不著盜用。
以前的經典角色,無論正反面,都特別出挑,隔三差五就會有讓你共鳴的角色,看完就想伸個大拇指,這編劇,真他麼懂生活;現在的幾年,你數數看令你神魂顛倒的有那幾個,是不是看完真如道友所講,這編劇,真他麼該寄刀片。
03
再來說度,以前的劇拿捏確實比較好,無論是感情戲,還是基情局都不會太過,讓你不會覺得太膩和沒必要。現在的劇是,只要有觀眾喜歡,給我使勁灌,甜死不算,溺死活該,誰叫你好這口,都不許要節操了。
譬如同樣是一個人裝牛逼,配上臺詞,旁白,你會絕對,這個人物是真挺牛,至少在出場的時候hold住;現在的人物,出場就是,我帥嗎?我是逗比嗎?
所以有道友詬病總說,現在劇情一度弱智化,校園玄幻風太濃。
以前的劇,雖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你會發現,這夥人腦洞思維真大,真能玩配合,劇情邏輯感不會太差,各種梗,各種套路玩得得心應手,一套一套的層出不窮。
04
至於臺詞的文化底蘊,也是根本沒得比地,道友可以回顧一看,就能明顯地區分開,無論是應景還是應實性。至於背景音樂,這類的喜歡的基點不一樣,就不單一而論。
這不是刻意貶低,不足就是不足,得認,新劇也有新劇的優點,總體來說比老劇是差了些,但也不至於全盤。
吐槽歸吐槽,也不能老拿這個說事,不然太打擊積極性,我覺得在吐槽的話,有道友該寄刀片我了。
但你要相信,美好的東西總是能經得住吐槽的,更不怕你詬病。對於作品而言,越吐槽才會越完備。
作為霹靂迷,自然是希望霹靂的劇越來越精彩,能拍出更優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