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老劇時期的女偶有多好看呢

2020-12-05 戲說布袋

大家好,小戲我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布袋戲愛好者,16年入坑的霹靂布袋戲。每次都會驚嘆於霹靂的劇情,以及演繹自如於真人無異的木偶,更會為編劇的才華所折服。

霹靂布袋戲發展至今,除了劇情特效和畫面都有了質的飛躍,每尊偶也是精緻而各有特色,顏值很高,像小戲我最愛的快雪時晴霽無瑕,清麗出塵,仿若雪中精靈的化身。

快雪時晴霽無瑕

也有老劇人物慕容嬋出的新偶版本,當時紅橋邊眺望的那一幕可把看劇的我給驚豔的不行。

慕容嬋

對於女角色,我都是極其偏愛的,覺得各有各的美,即便在小偶時期的女角色也是,雖然當時的偶沒現在做得那麼精緻,但是神韻卻演繹得很到位。驚豔我的也有不少。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霹靂老劇時期的女偶有多好看?

先來看看最讓我覺得驚豔的一個角色,蕭竹盈,葉小釵的妻子,很悲情一個女角,但是在畫質糊到不行的情況下,我依舊被蕭竹盈驚豔到了,很遺憾沒出新偶,畢竟老偶都那麼好看了。簡單的造型搭配一身粉衣,眉眼間的溫柔盡顯而出。

蕭竹盈

銀刀太妹,即便頭戴一朵大花也不覺豔俗的一個妹子,細眉勾勒出其性格的幹練,雖然感覺活得也挺慘的,編劇對妹子們太不友好了。銀刀太妹的偶比蕭竹盈還要早,這個偶做的真心很水。

落日一笑,清雅可人,卻是武功高強的賞金殺手,每逢落日一瞬便能殺人於無形。老實說這妹子劇裡比官圖還好看。

落日一笑

再來一個仙子,這個可是讓傲笑紅塵動心過的女人,而且追求者中更是有素還真與談無欲的小師弟,星才子無忌天子。

她就是愁月仙子,藍白色系一直都感覺有很仙的氣質,愁月仙子這個側臉真的很漂亮呢,可惜把傲笑坑得挺慘的,要不她也擔當得起仙子這個稱呼的。

愁月仙子
傲笑紅塵

最後再推一個柳依依,這個妹子面容清秀,完全的小家碧玉風格,和其兄長東陵少主的顏值都很高哦。

柳依依
劇裡的柳依依

好啦,今天先帶大家看到這裡,下期繼續盤點霹靂世界裡的美女。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被冠以偶動漫之後,為何又改回來了?
    劣者始終堅持布袋戲不是動漫,偶動漫這一稱謂更不足以表現布袋戲的內涵,有點兒不倫不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動漫?什麼又是布袋戲?動漫的定義是什麼?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大家所熟悉認知的霹靂布袋戲,是指1988年《霹靂金光》開始的,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
  • 霹靂布袋戲衍生篇東離劍遊紀,盤點長相突破傳統別具一格的偶明星
    霹靂布袋戲大家都知道,東離劍遊紀這麼長時間了大家應該也知道了。這是愛的戰士虛淵玄老師看到深入敵軍也能千裡不留行的角色冰樓王子百裡冰泓的死狀後,萬分吃驚到發推。再然後,就有了在日本宣傳布袋戲做出試水之作的決定。現在東離劍遊紀都出到第二部了!
  • 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霹靂布袋戲歷經三十年,推出了2千多部優秀的劇集,目前的動漫化吸引了很多年輕的二次元粉絲入坑。但是大部分剛剛入坑的道友在補老劇的時候,往往看不慣其比較粗糙的畫面,但是又不願意錯過經典的劇情和人物,怎麼辦?這期,我們就聊一下,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 霹靂布袋戲那些高顏值的母親
    之前小戲寫一期盤點那些驚為天人的女角色,其中就有已經身為母親卻顏值逆天的鬼薄英。鬼薄英霹靂不少女偶都很好看,即便是母親角色的女偶也絲毫不輸年輕女偶,這期小戲帶大家看看霹靂布袋戲裡那些顏值超高的母親吧寒月嬋,老劇霹靂兵燹時期的角色了,容貌豔絕無雙,生下的兒子兵燹和女兒容衣顏值也是極高。
  • 霹靂布袋戲裡那些驚為天人的女角色
    之前盤點老劇時期好看的女偶角色時,有道友留言:天者的閨女, 地者的閨女, 無界尊皇的老婆, 月聲的媽, 夜神的嶽母。成功讓斷風塵被各位道友送上了霹靂四大渣男的榜首,更是讓孟白雲成為了霹靂史上最大的逆襲贏家。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文/老郭聊動漫今天談的這個話題,並不是來引起霹靂和金光粉絲的矛盾的,我們儘量從客觀角度來進行討論,並且老郭最後希望,能夠通過對兩家同源同種的藝術作品分析,來獲得一些結果和啟發。
  • 國漫冷門推薦:偶動漫布袋戲是個啥東西,到底哪兒好看
    同樣的情況也困擾著試圖拉人入坑的各位道友們,有的提高自己貶低別人的愛好,有的是有話說不出,有的說出來也只有道友之間才能聽懂。對於安利冷門布袋戲這個問題,目前老郭一般會這麼回答:布袋戲也叫偶動漫,和動漫、電影、電視劇一樣,打發時間的東西,碰巧我喜歡,你也可以看看。接下來羅列一些剛接觸常見的一些問題1、配音怎麼是這樣的,完全聽不懂,為啥是一個人配音?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傳承之難在於兩點,其一要有後人學得這門手藝,並將能它不斷傳承下去;其二,在於發展,不斷的融入新的內容,迎合一代又一代人的喜好。霹靂布袋戲正是用這種發展的方式去傳承的,不斷將將木偶戲這一小眾文化推向大眾,甚至推向世界。流行30多年,粉絲覆蓋老中青三代人的霹靂布袋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通過5個知識點來了解霹靂布袋戲。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17世紀手掌中的戲曲:霹靂布袋戲的起源17世紀福建泉州的民間流行著一種用木刻人頭,以人手作為偶的軀幹跟四肢進行演繹,並以布料作為偶的衣著進行表演的戲曲。
  • 能不能給我講講霹靂布袋戲到底哪兒好看?
    往往安利者用盡渾身解數希望描述這東西多麼多麼好看,但結果上常常事倍功半。有的是過了火,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東西有多好看便將他人的愛好貶得一文不值,結果自然是招來嚴重的反彈,最後便是又一樁一粉頂十黑的慘案發生在了網絡上。而有的卻是心裡有數說不出,或者說出來的多半只有看布袋戲的人才能看懂,等同於沒說一樣也是讓人心疼。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我是如何向別人安利霹靂布袋戲的呢?
    霹靂布袋戲的圈子受眾不多,因此,小戲每次看劇的時候,都會找不到人一起談論劇情,於是開始試著跟周圍人安利起布袋戲,布袋戲不僅是劇情方面遠勝於我所追的其他作品,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是讓小戲每次都會驚嘆於編劇的文學功底。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注重文化底蘊和內在情感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強華是雲林黃氏家族布袋戲第四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布袋戲受到喜愛,第一有文化底蘊和情感,第二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第三有細膩的人性刻畫,第四有唯美的造型,第五有強烈的視覺呈現。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的傀儡戲,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隨大陸移民傳入臺灣。
  • 論霹靂布袋戲,誰看過
    最近重溫了《霹靂布袋戲》,這個由原創的閩南語布袋戲,姑且算是動畫片吧,真的是挺好看的,特效那些也算是完美,以前跟現在看都時時在想這要是換真人拍出的電視劇不知道會怎麼樣?能不能完美演繹?特效能不能做那麼逼真?
  •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文/老郭聊動漫哈嘍,各位同學大家好!動漫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陪伴著大家度過了無數個夜晚,老郭依稀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在電視機前等著自己心愛的動畫片開播,因為這個連作業都來不及寫,只為了第二天能和小夥伴一起吹牛。時光飛逝,長大後的我們也時常會聊起那些小時候經典的動漫作品。這期老郭聊動漫我們來聊聊30年屹立不倒,現在又被年輕人所追捧的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17世紀手掌中的戲曲:霹靂布袋戲的起源17世紀福建泉州的民間流行著一種用木刻人頭,以人手作為偶的軀幹跟四肢進行演繹,並以布料作為偶的衣著進行表演的戲曲。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同樣是一個師傅傳下來的手藝,同樣是一種表達形式,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 霹靂布袋戲偶明星的唇,3種特色的唇妝,哪種是你的最愛
    在講霹靂布袋戲偶明星的唇之前,我講個有趣的事情。我看完了古原爭霸之後,打算接著看霹靂天命之仙魔鏖鋒,在這部劇裡我發現了一條有趣的彈幕:人偶的演技都好好啊!如果表情能再生動一點就好了。我哭笑不得,一邊覺得這個想法異想天開,一邊為操偶師喝彩。操偶師的出色技巧為偶注入了靈魂,讓偶有了明星演員的感覺,所以才會有人不自覺把這些偶當成人來看待。
  • 霹靂布袋戲:傳統文化如何成為年輕人新寵兒?
    不過霹靂布袋戲還有點不一樣,它們不止於傳播載體的變遷,而在於內容上徹頭徹尾的創新,以傳統藝術門類為基點,融合新工藝、新構思,開拓出布袋戲發展前所未有的新模式。 小小木偶暗藏玄機 霹靂布袋戲木偶的特點,就是一個字:美。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霹靂布袋戲京城躥紅  霹靂布袋戲衍生品熱賣  5月6日,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帶著2000多集的高清數字版《霹靂布袋戲》和100尊戲中主角「霹靂布袋偶」在北京宋家莊IMOVIE視聽館進行為期3天的戲迷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