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難嘛?
傳承之難在於兩點,其一要有後人學得這門手藝,並將能它不斷傳承下去;其二,在於發展,不斷的融入新的內容,迎合一代又一代人的喜好。霹靂布袋戲正是用這種發展的方式去傳承的,不斷將將木偶戲這一小眾文化推向大眾,甚至推向世界。流行30多年,粉絲覆蓋老中青三代人的霹靂布袋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通過5個知識點來了解霹靂布袋戲。
1.起源:迎神廟會的娛樂項目
(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每當有迎神廟會或迎親的喜慶節日,村裡都會邀操偶工過來表演,賀福。最開始的布袋戲,舞臺和戲箱是連在一塊的。在正式表演開始前,走街串巷的偶工得先將戲箱放下,搭好舞臺。然後躲進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這便是開始的布袋戲。
2.發展:30多年來經久不衰
(一頁書-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的系列劇首創於1984年《霹靂城》。從1988年開播《霹靂金光》起,劇情開始連續發展。圍繞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衍生出一系列武林故事。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到《霹靂俠峰》、《霹靂天越》,霹靂布袋戲已出品70多集,編寫了3000多個角色,受到無數人的喜愛。
3.劇情:快意恩仇的武林故事
(葉小釵-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觀十分宏大,覆蓋四道六境以及多個時空,有外星人,有異能者,有重生……但主線上,講述的是仍是江湖武林的故事。正邪兩派,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的博弈,不斷的鬥爭。在這鬥爭中我們能看到了,角色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糾結;在做錯事情之後的後悔;在得償所願之後的快樂….有血有肉,讓人不自覺的代入其中。
4.傳承:沿襲或改編的詩號
(素還真-照片來自於網絡)
詩號也是定場詩,元雜劇時期便有。霹靂布袋戲中的各色人物均有屬於自己的詩句,這些詩號或是編劇大大原創,或者出自古詩詞,或是改編於古詩詞。讀來朗朗上口,別具一番古風古韻。霹靂第一主角,素還真的詩號:「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果決明快的一頁書的詩號為: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啊!……
5.創新:出電影做遊戲不斷創新
(霹靂江湖-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在發展中不斷融入新元素,敢為創新也敢於去挑戰。涉及遊戲領域,從1997年至今總共出品過21款不同類型的遊戲,如《霹靂奇俠傳》、《霹靂天下》、《霹靂江湖》….;自製電影,耗時三年,於2000年推出《聖石傳說》;並推出了「偶動漫」的概念,製作了3D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與日本著名腳本家虛淵玄聯手打造的《東離劍遊記》…..
5個知識點,讓你快速了解霹靂布袋戲。縱觀霹靂布袋戲的發展歷史,在五千年文化的長河中汲取能量,從時代的發展中汲取新元素,也許是霹靂流傳至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