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2020-11-27 網易新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難嘛?

傳承之難在於兩點,其一要有後人學得這門手藝,並將能它不斷傳承下去;其二,在於發展,不斷的融入新的內容,迎合一代又一代人的喜好。霹靂布袋戲正是用這種發展的方式去傳承的,不斷將將木偶戲這一小眾文化推向大眾,甚至推向世界。流行30多年,粉絲覆蓋老中青三代人的霹靂布袋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通過5個知識點來了解霹靂布袋戲。

1.起源:迎神廟會的娛樂項目

(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每當有迎神廟會或迎親的喜慶節日,村裡都會邀操偶工過來表演,賀福。最開始的布袋戲,舞臺和戲箱是連在一塊的。在正式表演開始前,走街串巷的偶工得先將戲箱放下,搭好舞臺。然後躲進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這便是開始的布袋戲。

2.發展:30多年來經久不衰

(一頁書-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的系列劇首創於1984年《霹靂城》。從1988年開播《霹靂金光》起,劇情開始連續發展。圍繞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衍生出一系列武林故事。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到《霹靂俠峰》、《霹靂天越》,霹靂布袋戲已出品70多集,編寫了3000多個角色,受到無數人的喜愛。

3.劇情:快意恩仇的武林故事

(葉小釵-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觀十分宏大,覆蓋四道六境以及多個時空,有外星人,有異能者,有重生……但主線上,講述的是仍是江湖武林的故事。正邪兩派,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的博弈,不斷的鬥爭。在這鬥爭中我們能看到了,角色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糾結;在做錯事情之後的後悔;在得償所願之後的快樂….有血有肉,讓人不自覺的代入其中。

4.傳承:沿襲或改編的詩號

(素還真-照片來自於網絡)

詩號也是定場詩,元雜劇時期便有。霹靂布袋戲中的各色人物均有屬於自己的詩句,這些詩號或是編劇大大原創,或者出自古詩詞,或是改編於古詩詞。讀來朗朗上口,別具一番古風古韻。霹靂第一主角,素還真的詩號:「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果決明快的一頁書的詩號為: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啊!……

5.創新:出電影做遊戲不斷創新

(霹靂江湖-照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在發展中不斷融入新元素,敢為創新也敢於去挑戰。涉及遊戲領域,從1997年至今總共出品過21款不同類型的遊戲,如《霹靂奇俠傳》、《霹靂天下》、《霹靂江湖》….;自製電影,耗時三年,於2000年推出《聖石傳說》;並推出了「偶動漫」的概念,製作了3D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與日本著名腳本家虛淵玄聯手打造的《東離劍遊記》…..

5個知識點,讓你快速了解霹靂布袋戲。縱觀霹靂布袋戲的發展歷史,在五千年文化的長河中汲取能量,從時代的發展中汲取新元素,也許是霹靂流傳至今的秘密。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那些年追的霹靂布袋戲人物
    說道霹靂布袋戲,我是其中的影迷,其實第一次接觸霹靂布袋戲是央視6臺播放的《聖石傳說》。裡面最喜歡傲笑紅塵,一股子狹義風範,宗師風範。那時連男主素賢人也是他的陪襯。喜歡傲笑紅塵御劍飛行的樣子,簡直就是一代劍仙啊。特效只能用狂、俊、酷、炸、拽來形容。一度是小編幻想的對象。
  • 霹靂布袋戲,我們就此別過吧
    這個帳號前面寫了幾十篇關於霹靂布袋戲的文章,藉由這些文章也曾與很多有趣可愛的道友交流,但今天我只能和曾經很愛的霹靂布袋戲道一句山高路遠,我們就此別過。熱愛霹靂布袋戲的朋友,不會不知道諸多人物的詩號、住所名、招式名對中華上下幾千年詩詞歌賦文化典籍的引用、化用及模仿。熱愛布袋戲的朋友,不會不知道主角素還真說過他是炎黃子孫,問天譴說過「吾身後不存東瀛之人」。很多角色的立場無比明顯,霹靂布袋戲公司的工作人員卻如此令人心寒。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霹靂布袋戲,你還記得是從哪一部戲入坑的嗎?
    早年不知道有多少玩家研究過霹靂奇俠傳?這款遊戲也算是RPG時代的一款精品遊戲,可以學習很多武功,得到各種武器,其中還有很多《仙劍》的亂入情節。而這款遊戲的背景故事正是來自霹靂布袋戲大約二十多年前吧!霹靂布袋戲曾經授權在大陸播放了一段時間,而且配上了非常地道的國語。不過,那時候很多觀眾接受不了這種「布娃娃」操控的風格。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伴隨著清朝中葉的移民潮,布袋戲從福建傳至臺灣,有兩位值得一提的操偶大師,就是臺北的李天祿與雲林的黃海岱。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掌中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布袋戲逐漸沒落後,開始走傳統與精緻相結合的路線,將這原本只是在民間酬神廟會野臺演出的曲藝推向更高層次的藝術境界,近20年經常赴世界各國公演,屢獲大獎。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歷史情結若說作為一種戲劇形式,布袋戲它與京劇、黃梅戲、崑曲的歷史相差不多,甚至還要久遠,比如我們津津樂道的偃師給周穆王戲偶的傳說。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如同漫威影業一樣,它所有的資源都是為霹靂布袋戲服務的,從1984的《霹靂城》到2019年《霹靂靖玄錄》霹靂國際這個公司只打造霹靂布袋戲這麼一款作品,在無形當中霹靂布袋戲已經自成一派並且建立起了無法逾越的高牆,全世界唯霹靂國際獨有。
  • 愛之深,道友眼中的霹靂布袋戲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流行變革繁榮分家:霹靂布袋戲的曲折發展時間來到1915年,那一年,後來稱為「通天教主」的黃海岱進入父親的「錦春園」布袋戲團學習,不久便掌握了布袋戲所有的技巧並將「錦春園」繼承下來,並於1930年,將「錦春園」正式更名為「五洲園」,在黃海岱的帶領下,黃氏布袋戲劇團也逐漸壯大起來。
  • 霹靂布袋戲手遊
    找霹靂布袋戲手遊去哪裡?那就來18183遊戲庫! 霹靂布袋戲手遊是一款以霹靂布袋戲改編的多人競技遊戲,這也是霹靂布袋戲第一次作為競技遊戲出場,不想其他多人競技類RPG,玩家不需要自己來創建角色,而是利用AR相機的方式通過掃描場景來獲得角色,然後和玩家們組隊進入比賽。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道友留步,你喜歡霹靂布袋戲什麼?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同樣是一個師傅傳下來的手藝,同樣是一種表達形式,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2020-07-16 14:07:00來源:北國網
  • 霹靂布袋戲辱華,發表不當言論!我們能否原諒?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列,每一部戲皆有關聯。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霹靂布袋戲中的儒學世界
    2020年9月1日至4日,第26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在山東省濰坊市成功舉辦。大霹靂集團攜布袋戲衍生文創產品,參加此次線上展覽。霹靂布袋戲與山東淵源頗深。山東是儒學的發源地,孔孟皆出生在齊魯大地,儒學文化盛行。而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觀,正是架構在儒道釋的基礎上的。在其30多年的發展中,編劇不斷從儒學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霹靂宇宙裡,搭建出另外一個儒學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霹靂的儒學世界。
  •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文/老郭聊動漫哈嘍,各位同學大家好!動漫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陪伴著大家度過了無數個夜晚,老郭依稀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在電視機前等著自己心愛的動畫片開播,因為這個連作業都來不及寫,只為了第二天能和小夥伴一起吹牛。時光飛逝,長大後的我們也時常會聊起那些小時候經典的動漫作品。這期老郭聊動漫我們來聊聊30年屹立不倒,現在又被年輕人所追捧的偶動漫,霹靂布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