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的霹靂布袋戲人物

2021-01-09 有亮老師

說道霹靂布袋戲,我是其中的影迷,其實第一次接觸霹靂布袋戲是央視6臺播放的《聖石傳說》。裡面最喜歡傲笑紅塵,一股子狹義風範,宗師風範。那時連男主素賢人也是他的陪襯。喜歡傲笑紅塵御劍飛行的樣子,簡直就是一代劍仙啊。特效只能用狂、俊、酷、炸、拽來形容。一度是小編幻想的對象。這也是小編第一個喜歡的布袋戲角色。

小編第二個喜歡的角色就是靖滄浪,俗稱二舅,我叫他出水哥。拔劍的時候水真多,加上高冷的外表下,一顆熾熱的狹義的心。讓小編深深的為之著迷啊!這時也是一發不可收拾。我正式入坑霹靂時,也就是因為這個角色上我深深的迷上霹靂布袋戲。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因此迷上了更多的布袋戲角色。

小編第三個喜歡的布袋戲角色,不是別人,就是素還真素賢人。一開始是對他無感的,但是越看布袋戲越喜歡這個角色。他的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的精神令人感動啊,還有和他的三個基友屈老大,書大,碟大的基友情都深深令人感動。

第四個稀罕的角色就是意琦行,劍宿,吧友戲稱173。他是武道七修第一人,以絕代劍宿之姿現身通天道,性情冷傲脫俗,超然獨處,不喜與世接物,思想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在七修中有著「武始通修」之美譽,亦狂亦俠亦超塵。尤其是他出出場的萬劍鋪道,吊炸天了。

第五個就是小狐狸了,綺羅生,也就是九千勝,我叫他脫衣哥。顏值,不說了,。是奇花八部之「獸花」,同時也是武道內發七修之一,擅使刀,名號江山快手。貌美如玉,聲音溫潤如清風拂耳,全身雪白,耳尖長有珊瑚角。其花術類似刺青,以琉璃長針穿心血為線,刺牡丹花豔在身,牡丹已與豔身者心血相連,是以人有悲歡而花有開謝,玄妙非常。以玉陽江中畫舫為居。在多年前刀法大成時,便步出叫喚淵藪,挑戰天下;後卻因一樁武林舊怨而封刀,自此改以射箭為用。為此令人神往。

最近幾部比較喜歡的就是御清絕,俗稱一炮成仙就是他了,一代宗師啊。性格儒儒爾雅,彰顯先天風範,個性堅毅,冷清高絕、愛弦如痴的一代高人,琴藝已至巔峰,以一曲伏羲神天響揚名天下。以琴證道、御琴仗義。

最近的就是天際和法儒了,其他角色另觀吧。

道友們這裡面有你喜歡的角色嗎!你們喜歡的正面角色是什麼,可以關注小編,給小編留言哦!最後來一張福利圖。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難嘛?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伴隨著清朝中葉的移民潮,布袋戲從福建傳至臺灣,有兩位值得一提的操偶大師,就是臺北的李天祿與雲林的黃海岱。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掌中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布袋戲逐漸沒落後,開始走傳統與精緻相結合的路線,將這原本只是在民間酬神廟會野臺演出的曲藝推向更高層次的藝術境界,近20年經常赴世界各國公演,屢獲大獎。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相似之處一」霹靂布袋戲與漫威宇宙一樣也是由同一個公司製作、打造的作品。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如同漫威影業一樣,它所有的資源都是為霹靂布袋戲服務的,從1984的《霹靂城》到2019年《霹靂靖玄錄》霹靂國際這個公司只打造霹靂布袋戲這麼一款作品,在無形當中霹靂布袋戲已經自成一派並且建立起了無法逾越的高牆,全世界唯霹靂國際獨有。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2020-07-16 14:07:00來源:北國網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流行變革繁榮分家:霹靂布袋戲的曲折發展時間來到1915年,那一年,後來稱為「通天教主」的黃海岱進入父親的「錦春園」布袋戲團學習,不久便掌握了布袋戲所有的技巧並將「錦春園」繼承下來,並於1930年,將「錦春園」正式更名為「五洲園」,在黃海岱的帶領下,黃氏布袋戲劇團也逐漸壯大起來。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愛之深,道友眼中的霹靂布袋戲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霹靂布袋戲,你還記得是從哪一部戲入坑的嗎?
    早年不知道有多少玩家研究過霹靂奇俠傳?這款遊戲也算是RPG時代的一款精品遊戲,可以學習很多武功,得到各種武器,其中還有很多《仙劍》的亂入情節。而這款遊戲的背景故事正是來自霹靂布袋戲大約二十多年前吧!霹靂布袋戲曾經授權在大陸播放了一段時間,而且配上了非常地道的國語。不過,那時候很多觀眾接受不了這種「布娃娃」操控的風格。
  • 30年播出2380集,人物不下數千,今天的霹靂布袋戲你看過麼?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動漫作品,叫做霹靂布袋戲。也許很多00後甚至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動漫裡有這樣的作品。但是對於80後或者90後來說,霹靂布袋戲是我們小時候都看過的。也許你會以為他現在僅存於我們的記憶當中,其實呢,對這個動漫作品有關注的同學會知道,在2018年霹靂布袋戲又重新的製作並播出了。霹靂布袋戲是1988年發行的,30年的時間播出了2380集,其中的人物居然都有上千。
  • 遠去的《霹靂布袋戲》留下的經典人物記憶!
    在剛剛過去的3月,伴我十年之久的《霹靂布袋戲》因其內部人員不和諧的聲音,被各大平臺陸續下架,令劣者倍感惋惜和痛心!劣者從《霹靂布袋戲·轟動武林》入坑,一路走來也快十年了。入坑以來一邊追新劇,一邊補老劇,業餘生活充滿了樂趣。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道友留步,你喜歡霹靂布袋戲什麼?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霹靂布袋戲の起源
    沒錯,這就是臺灣省著名的木偶戲劇——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 ,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
  • 霹靂布袋戲手遊
    找霹靂布袋戲手遊去哪裡?那就來18183遊戲庫! 霹靂布袋戲手遊是一款以霹靂布袋戲改編的多人競技遊戲,這也是霹靂布袋戲第一次作為競技遊戲出場,不想其他多人競技類RPG,玩家不需要自己來創建角色,而是利用AR相機的方式通過掃描場景來獲得角色,然後和玩家們組隊進入比賽。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雲州大儒俠》表演情景-圖片來自網絡) 時間來到1984年,黃氏布袋戲的第三代傳人黃強華和黃文擇推陳出新,圍繞《雲州大儒俠》中的主流人物創造出新的劇情,也就是《霹靂城》,並將其製作成錄像帶出售。這是霹靂布袋戲的前身,但真正霹靂宇宙的開啟,要從1988年說起,那一年《霹靂金光》橫空出世,布袋戲武俠江湖裡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主角人物素還真,並在此後長達18年裡,素還真始終蟬聯最受歡迎男主角榜首。《霹靂金光》的誕生也標誌著霹靂布袋戲這一獨立戲曲派別的產生。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霹靂布袋戲於1980年代被開發出來,因其每部戲都以「霹靂」二字打頭而成名,如早期《霹靂金光》《霹靂紫脈線》,至如今的《霹靂兵燹》《霹靂皇龍記》。自其上演後就一發不可收,連續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百,宏大直逼三國,細緻堪比紅樓。劇情亦真亦幻,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 中國文化-藝術攬粹《霹靂布袋戲》
    而相較這些已經成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的戲曲,布袋戲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它在臺灣毅然與商業傳播結合,運用新的演繹手法,使得布袋戲更生在電視連續劇的世界裡,並由此發展出包括霹靂布袋戲在內的一系列精彩作品。  霹靂布袋戲於1980年代被開發出來,因其每部戲都以「霹靂」二字打頭而成名,如早期《霹靂金光》《霹靂紫脈線》,至如今的《霹靂兵燹》《霹靂皇龍記》。
  • 霹靂布袋戲這個「寶藏劇」的開採方法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