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2020-12-06 央廣網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2020-07-16 14:07:00來源:北國網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要說霹靂布袋戲30年來的發展歷程的功臣,絕對離不開這兩位「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不管是性格和專長都十分互補。長兄黃強華心思縝密,饒富文採,擅長企劃與編劇,二弟黃文擇則擅長布袋戲中的口白絕活。閩南語版本中絕大部分的角色口白均由黃文擇一人所配。

  霹靂江湖的黃氏兄弟,黃強華和黃文擇的藝術之美

  霹靂布袋戲能夠風靡至今離不開其長篇故事的定位,霹靂作品幾十部,製作超過2000集,在黃強華的主導下,霹靂故事縱橫交錯卻又互為一體,看似作品幾十部,實則確是同一個江湖世界。擁有「十車書」稱號的黃強華紮根中國傳統文化,構建出以儒、道、佛為基礎的霹靂世界觀。他通過豐富的想像力把將古書老戲、歷史章回名著、傳統諸子哲思等融入劇情中,用極為細膩的筆觸塑造了多個豐滿的形象,讓整個霹靂世界極具生命力,主導的霹靂劇情牽動觀眾,隨著劇情的變化或喜或哀或怒。

  而弟弟黃文擇則是負責專攻口白部分,通過多年的專研,黃文擇口白功力深厚,聲線靈活多變,感情充沛。作為布袋戲配音界的第一把交椅,上千集的霹靂故事,劇中男女老少的口白均出自黃文擇一人。他用獨特的戲曲感腔調為霹靂系列故事增添了別樣的風味,為此還被道友稱為「八音才子」,其富有感情和戲劇張力的口白讓許多專業配音演員都讚嘆不已。黃氏兄弟的才華不僅如此,就連音樂也是一手包辦的。通過傳統樂器和西方樂器的完美融合,為霹靂劇目創造出大量的膾炙人口的音樂,甚至還啟迪了一些古風創作愛好者。

  堅持與創新,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黃氏兄弟在堅守布袋戲的傳統文化傳承的同時還一直積極尋求創新多變。先立後破,他們認為想要布袋戲想要更為長久的生存下來,就一定要做到「破」。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尋求創新,為布袋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豐富劇情內容,推陳出新,除了武俠劇情外還加入外星人、吸血鬼等創新故事。服飾上也極為用心,從色調髮型以及飾物中可推測出人物原本的性格特徵。人物形象脫離刻板加入更多元素,不斷完善戲偶的精度和審美,從傳統木偶發展到用水晶做眼球,配上真人頭髮使木偶形象更加逼真,手腳關節幾乎與真人一致。

  影視化、遊戲化,近年來在霹靂布袋戲的多重努力下成功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使得霹靂布袋戲在豐富多彩的時代背景下創造出屬於霹靂的世界。講好霹靂故事,霹靂布袋戲用三十年的時間告訴我們,堅持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堅持對布袋戲藝術的熱愛,最終定能開花結果。

編輯: 蘇曉靜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30多年來,不斷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憑藉獨有的魅力,再次捕獲年輕觀眾的心。在木偶戲的演出中,「木偶」是表演道具。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了,或是快意恩仇、或是爾虞我詐的江湖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霹靂布袋戲的木偶情緣。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與作品對話:30年成就霹靂布袋戲匠心之作
    霹靂布袋戲作為布袋戲的經典品牌,30年來一直深受道友的喜愛和熱捧。從1984年第一部《霹靂城》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兩兄弟便作為它們的大家長,一直掌舵著整個霹靂的發展。黃強華和黃文擇兩兄弟成功繼承父親黃俊雄的衣缽,在維持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為布袋戲尋找新生機。要說起霹靂布袋戲的成功,就離不開黃氏兩兄弟。
  • 30年不忘初心,探究霹靂布袋戲個中底氣
    霹靂布袋戲作為布袋戲的經典品牌,30年來一直深受道友的喜愛和熱捧。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霹靂布袋戲
    傳承之難在於兩點,其一要有後人學得這門手藝,並將能它不斷傳承下去;其二,在於發展,不斷的融入新的內容,迎合一代又一代人的喜好。霹靂布袋戲正是用這種發展的方式去傳承的,不斷將將木偶戲這一小眾文化推向大眾,甚至推向世界。流行30多年,粉絲覆蓋老中青三代人的霹靂布袋戲,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通過5個知識點來了解霹靂布袋戲。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布袋戲身上的歷史故事,比較流行的是「功名在掌上」,說是一位叫梁炳麟的秀才有天做夢夢到自己未來會「功名在掌上」,但之後的考試他卻屢次不中。可能是為了今後的生計,他便開始學習傀儡戲,憑著秀才淵博的文化修養和伶牙俐齒,他將這一門手藝做大,獲得了不少好口碑,布袋戲的名聲因此而出。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關注漫遊君,動漫伴你行」「字數 4556」‖我們知道隨著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世界的電影業也在高速發展,而借著這股東風美國漫威影業以漫威漫畫為基礎從2008年的《鋼鐵俠》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建造著屬於他們的漫威宇宙。我們經常都在講美國有超人天朝有什麼?美國有美國隊長天朝有什麼?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
  • 霹靂布袋戲の起源
    沒錯,這就是臺灣省著名的木偶戲劇——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 ,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流行變革繁榮分家:霹靂布袋戲的曲折發展時間來到1915年,那一年,後來稱為「通天教主」的黃海岱進入父親的「錦春園」布袋戲團學習,不久便掌握了布袋戲所有的技巧並將「錦春園」繼承下來,並於1930年,將「錦春園」正式更名為「五洲園」,在黃海岱的帶領下,黃氏布袋戲劇團也逐漸壯大起來。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道友說:我與霹靂布袋戲的愛恨情仇
    霹靂布袋戲經過多年的發展,獲得了一批喜歡且熱愛著布袋戲的粉絲,粉絲們自稱為「道友」,寓意為同道中人。時光荏苒,轉眼霹靂布袋戲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那群最初的道友也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那群年輕的道友們才正值青春年華…歲月在,那份伴隨著歲月而來的熱愛,從一代人傳承到另外一代人。
  • 霹靂布袋戲手遊
    找霹靂布袋戲手遊去哪裡?那就來18183遊戲庫! 霹靂布袋戲手遊是一款以霹靂布袋戲改編的多人競技遊戲,這也是霹靂布袋戲第一次作為競技遊戲出場,不想其他多人競技類RPG,玩家不需要自己來創建角色,而是利用AR相機的方式通過掃描場景來獲得角色,然後和玩家們組隊進入比賽。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注重文化底蘊和內在情感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強華是雲林黃氏家族布袋戲第四代傳人,他告訴記者,布袋戲受到喜愛,第一有文化底蘊和情感,第二有撲朔迷離、高潮迭起的故事,第三有細膩的人性刻畫,第四有唯美的造型,第五有強烈的視覺呈現。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的傀儡戲,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隨大陸移民傳入臺灣。
  • 愛之深,道友眼中的霹靂布袋戲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霹靂布袋戲:傳統文化如何成為年輕人新寵兒?
    人們開始在抖音看德雲社相聲,在視頻網站聽王珮瑜講京劇……藝術還是那些藝術,只是搭乘網際網路東風,他們被傳播得更廣、被更多人看見。 不過霹靂布袋戲還有點不一樣,它們不止於傳播載體的變遷,而在於內容上徹頭徹尾的創新,以傳統藝術門類為基點,融合新工藝、新構思,開拓出布袋戲發展前所未有的新模式。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為了適應新媒體的衝擊,他們將布袋戲改良成適合在電視上演出的「金光布袋戲」,也就是融合了聲光效果、更多動作場面的布袋戲,在1970年成功地推出《雲州大儒俠》系列。《雲州大儒俠》不僅以全閩南語播出,還講述各種文言文詩詞,使得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成為臺灣電視史上最成功的角色。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中的儒學世界
    2020年9月1日至4日,第26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在山東省濰坊市成功舉辦。大霹靂集團攜布袋戲衍生文創產品,參加此次線上展覽。霹靂布袋戲與山東淵源頗深。山東是儒學的發源地,孔孟皆出生在齊魯大地,儒學文化盛行。而霹靂布袋戲的世界觀,正是架構在儒道釋的基礎上的。在其30多年的發展中,編劇不斷從儒學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霹靂宇宙裡,搭建出另外一個儒學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霹靂的儒學世界。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鏈條單一  內地運作邊緣打轉  作為近百年帶有潮汕鄉土氣息的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地區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文化代表」,更在2006年被票選為「臺灣意象代表」,全臺灣有1/3人口都是霹靂布袋戲的戲友,「每周五定時在臺灣4000多家Family Market便利店銷售的最新兩集霹靂布袋戲光碟,10萬套光碟10分鐘之內就銷售一空,配合發行的兩萬隻霹靂布袋戲公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