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藝話劇《蒼穹之上》獻演北京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四川人藝話劇《蒼穹之上》獻演北京
2019-03-09 16:44: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富田 攝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高凱)3月8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演出的現實題材話劇《蒼穹之上》首次登陸北京,作為2019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開幕大戲上演。

  話劇《蒼穹之上》由唐棟、蒲遜、甄進擔任編劇,傅勇凡擔任導演,四川人藝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歷時三年打造。

  故事講述了一代代研製人員薪火相傳鑄造國之重器的故事: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正在研製中的型號戰機被迫下馬,江川等年輕飛機設計師們不得不轉入民用產品的研發,但民品的銷路也成了問題,於是人心惶惶……這時,總設計師萬知遠從北京帶回了國家決定上馬型號戰機工程的重大喜訊,重新燃起了江川等航空人的夢想與激情。

四川人藝話劇《蒼穹之上》獻演北京 富田 攝

  當晚舞臺上的那架戰鬥機給人印象深刻,傅勇凡表示,「我們的故事是講研製飛機的,劇中所有人物的展開都以它為中心。」

  作為一部少有的將高科技行業搬上舞臺,描述前沿話題的劇作,《蒼穹之上》將「天上的雄志」鋪展於普通人的生活中進行演繹,將一群勵志於天空夢想的科研人、工程師、工人的故事演繹得生動而真誠。

四川人藝話劇《蒼穹之上》獻演北京 富田 攝

  該劇尾聲,試飛當日,當最新型、最先進的型號戰機在舞臺上一躍而起,《歌唱祖國》的歌聲與戰機的轟鳴聲匯合在一起,整個劇院的人們都不由陷入一種巨大的震撼與感動。

四川人藝話劇《蒼穹之上》獻演北京 富田 攝

  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羅鴻亮表示,四川人藝十分重視現實主義題材的挖掘,「《蒼穹之上》的內容正是我們身邊的現實主義題材,我們在整個藝術加工中傾注了十足的誠意和努力。這次創作是我們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上的一次有力實踐。」

  據悉,《蒼穹之上》於2018年12月至2019元月,在成都和綿陽等城市連續演出8場,反響強烈,獲得國內專家和觀眾的肯定。

  該劇入選「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現實題材作品」,將代表四川舞臺藝術作品參加2019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並在中國藝術節上角逐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據悉,北京首都劇場演出結束後,劇組將繼續走進北京高校,於3月11日至13日、3月15日至16日,相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演出。(完)

相關焦點

  • 四川話劇《蒼穹之上》將角逐「文華大獎」
    四川話劇《蒼穹之上》將角逐「文華大獎」 原標題:   5月20日晚,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來自全國的51臺優秀劇目,將在上海19個劇場演出102場。
  • 《蒼穹之上》中國航空人首登話劇舞臺
    3月8日-9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演出的現實題材話劇《蒼穹之上》作為2019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開幕大戲在首都劇場上演。《蒼穹之上》這部作品是首次用舞臺藝術的形式,講述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航空工業大發展階段中國科研人員鍥而不捨研發創新的故事,也再現了我國新型戰機艱難的研製歷程。
  • 讓新型戰機翱翔九霄 看話劇《蒼穹之上》
    這句振聾發聵的壯語出自四川人藝創排的展現我國航空事業跨越式發展的話劇《蒼穹之上》。   前年,一部川語《茶館》讓四川人藝聲名鵲起,近日,這部帶著巴蜀文化特質、向祖國敬禮的《蒼穹之上》,為2019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春季單元揭幕。北京青年報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臺》於演出首演當晚走進首都劇場,直擊砥礪前行的鯤鵬精神背後藝術家們同樣氣勢磅礴的創作故事。
  • 話劇《蒼穹之上》北京上演
    話劇《蒼穹之上》北京上演 (4/5) "← →"翻頁
  • 話劇《蒼穹之上》:以溫情故事述航空精神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將正式拉開帷幕,記者21日獲悉,由四川人藝創作的「文華獎」入圍作品《蒼穹之上》將於5月24、25日在上戲實驗劇場登臺演出。話劇《蒼穹之上》由唐棟、蒲遜、甄進編劇,傅勇凡導演,四川人藝實力派演員孔斐、董凡、賈建立、杜江寧、李東昌、楊涵等主演,以我國某新型戰機的研製歷程為素材,講述了中國航空工業戰線科研和製造人員薪火相傳鑄造國之重器的英雄故事。該劇填補了我國對軍事航空題材創作的空白,入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參評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 連演兩場《蒼穹之上》上海受好評
    本報訊(記者 餘如波)記者5月27日從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該公司創排的話劇《蒼穹之上》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劇目、第十六屆「文華大獎」參評劇目之一,上周末在上海上戲實驗劇院連演兩場,受到上海觀眾廣泛好評。
  • 北京人藝的話劇《鹹亨酒店》觀後感
    我是在讀碩士時開始看北京人藝的話劇的,那會兒還可以看到老一輩的藝術家的舞臺表演,真的是一件幸事。按照曹禺夫人的話說,北京人藝是北京的市寶,多年來,為觀眾奉獻了多部經典的劇目,也培養了一批一批的藝術家。有機會也要寫一個首都劇場看話劇的感受。
  • 小劇場話劇《關係》再度亮相北京人藝舞臺 依然一票難求
    小劇場話劇《關係》再度亮相北京人藝舞臺。(北京人藝供圖)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尹星雲)一部小劇場話劇,演出12年超過百場,仍然一票難求,這樣的票房熱度讓《關係》成為北京人藝小劇場當之無愧的熱門代表作。
  • 藍盈瑩從北京人藝辭職,官方回應「個人原因」,網曝同時軋三部戲
    作為中國第一所藝術院團,也是最負盛名的專業話劇院,「北京人藝」這四個字,跟那些你聽過的經典話劇幾乎都有關係——老舍的名劇《龍鬚溝》是奠基之作,代表作還有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老舍的《茶館》以及郭沫若的名劇《虎符》等。
  • 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紀念日,壓箱底的好戲都來了!
    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紀念日,首都劇場的舞臺大幕將重新拉開。1打開北京日報APP,進入直播頻道和藝綻頻道,觀看「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直播」,更多獨家精彩花絮等你,請看花絮記得提前進入哦!2打開百度APP搜索「北京人藝院慶演出直播」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官方帳號,也可以線上收看直播。
  • 四川人藝請來著名古希臘戲劇專家羅錦鱗操練青年演員
    7月16日上午,四川人民藝術劇院「2020年度演員業務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著名古希臘戲劇專家、戲劇教育家、導演藝術家羅錦鱗,為30多位青年演員授課。這次,他將通過《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偽君子》等經典戲劇作品,帶領年輕演員們邊學習邊實踐。
  • 武漢人藝排演戰疫話劇《逆行》,京漢兩地藝術家不斷地推敲、修改劇本
    6日,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原創戰疫話劇《逆行》進行彩排。該劇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擔任總導演,著名劇作家趙瑞泰編劇,中國話劇「金獅獎」得主路羽主演。武漢人藝原創戰疫話劇《逆行》排練現場。大半年過去了,趙瑞泰還記得大年初三的晚上8時。「一推開窗戶就震動了,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一棟棟樓裡都在唱著國歌,一盞盞燈都亮了。」他決定放下手頭的工作,寫一出戰疫話劇。「我在武漢生活了半個多世紀,親歷疫情的暴發,更親歷武漢人民心中力量、激情、責任的爆發,一定要寫一齣戲。
  • 《有翡》的應何從,是劉學義喬欣大學同學,還是人藝話劇演員出身
    不過這部劇的陣容確實很厲害,除了趙麗穎、王一博之外,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張慧雯、陳若軒、周潔瓊、孫堅、胡兵、車曉、董璇等,這麼多有名的藝人都來演這部劇,可見他們之前對這個資源有多看好,結果卻有點不盡人意。
  • 北京人藝《家》回歸舞臺 導演李六乙:經典讓我們去發現自己
    北京人藝《家》回歸舞臺 導演李六乙:經典讓我們去發現自己 發布時間:2020-10-16 18:19: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 北京人藝《玩偶之家》首演
    北京人藝《玩偶之家》首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7月20日晚,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排大戲《玩偶之家》與觀眾見面。作為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最負盛名的作品,《玩偶之家》對中國觀眾而言並不陌生。
  • 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滿4個月 馮遠徵 2020年從「能」開始
    8月初,馮遠徵走馬上任的消息發布後,迅速登上熱搜,留言幾乎一邊倒,無論是人藝的觀眾還是他本人的粉絲,都表示「有演技、有能力,一定行」。被輿論如此關注和信任,馮遠徵自己都沒想到,「唯有不負眾望這一條路了」。  表演藝術家出任副院長在人藝是有傳統的,從于是之到蘇民,譚宗堯到濮存昕,「演而優則仕」有傳承卻也毀譽參半。
  • 《雷雨》與天津人藝
    近幾年,每到曹禺先生誕辰紀念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簡稱天津人藝)都在天津大劇院連日上演《雷雨》,今年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每年這個時候,天津人藝都要攜《雷雨》開啟新一輪的全國巡演之旅,今年照常進行。這是天津乃至全國各地藝術院團少有的現象。曹禺先生的戲劇開蒙之作《雷雨》展現了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
  • 北京人藝將迎來建院68周年,「生日」當天大幕重啟
    當晚19:30,30位北京人藝人將在首都劇場演繹16個經典戲劇片段,以別具意義的方式和舞臺及觀眾「重逢」。由於疫情原因,這場演出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觀眾見面。這臺久別重逢的演出堪稱「陣容豪華「,人藝數代演員同臺,將演出《上帝的寵兒》《雷雨》《哈姆雷特》《駱駝祥子》《北京人》《蓮花》《日出》《譁變》《家》《蔡文姬》等十餘個人藝的經典劇目片段。
  • 馮遠徵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4個月:能當主演,也必須能跑龍套
    8月初,馮遠徵走馬上任的消息發布後,迅速登上熱搜,留言幾乎一邊倒,無論是人藝的觀眾還是他本人的粉絲,都表示「有演技、有能力,一定行」。被輿論如此關注和信任,馮遠徵自己都沒想到,「唯有不負眾望這一條路了」。  表演藝術家出任副院長在人藝是有傳統的,從于是之到蘇民,譚宗堯到濮存昕,「演而優則仕」有傳承卻也毀譽參半。
  • 新民晚報數字報-把時代壯歌寫在蒼穹之上
    《蒼穹之上》涉及了帶有挑戰性的軍工題材,表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軍工企業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奮力追趕世界領先目標,打破西方的技術封鎖,獨立研發、製造中國自己的型號飛機——殲擊機的故事,在話劇舞臺上首次塑造了中國航空人的英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