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祝寬研究組解析同源重組保障的新機制
MEICA1參與抑制減數分裂非同源重組 減數分裂過程中,性母細胞會主動產生DNA雙鏈斷裂(double-strand break, DSB),起始同源重組。同源重組正常發生在同源DNA之間,若在非同源DNA之間發生重組,則會導致後代基因組的紊亂。為此,生物體進化出了一套完善的體系,避免在序列相似的非同源DNA之間發生重組。但是目前對該保障體系的了解還非常初步。
-
遺傳發育所等建立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體系
基於CRISPR/Cas系統的基因組編輯,可利用外源修復模板通過同源重組介導的修複方式(HDR)實現目標基因特定核苷酸的改變。目前,同源重組在植物中的效率非常低,很難以此方式實現高效、穩定的植物基因組的精準編輯。CRISPR系統所衍生的胞嘧啶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以分別在基因組靶向位點實現C:G>T:A或A:T>G:C的鹼基替換。
-
生物醫學研究院藍斐團隊與合作者揭示減數分裂同源重組命運決定的...
減數分裂為生殖細胞所特有的生物學事件,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礎。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配對、聯會和重組交換,而非同源染色體分配時自由組合,從而使配子呈現遺傳多樣化,增加了後代的適應性。因此,減數分裂是保證物種繁衍、染色體數目穩定和物種適應環境變化而不斷進化的基本前提。遺傳變異是否與表觀遺傳調控有關?這是學術界長期關注的問題。
-
周斌研究組構建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同時在體內對三種細胞群進行...
該研究基於Dre-rox和Cre-loxP雙同源重組系統,構建了一種新的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可以達到在體內同時標記示蹤三種細胞群。這一研究為新型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擴充了雙同源重組報告系統庫,並為發育、疾病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
-
Nature:PRDM9在同源重組中的作用
同源重組是發生在雌雄配子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在這一過程中,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遺傳物質的交換,並穩定遺傳給下一代。近期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細胞的同源重組與一種叫做PRDM9(PR domain containing 9)的組蛋白H3甲基轉移酶的活性有關。
-
遺傳發育所揭示硝酸鹽誘導的磷響應機制
遺傳發育所揭示硝酸鹽誘導的磷響應機制 2020-12-17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儲成才研究組致力於水稻營養高效吸收利用的分子基礎解析及作物的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鑑定到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1B的自然變異是導致水稻秈粳亞群間氮利用效率差異的重要原因(
-
我國科學家發現水稻種子大小調控新機制
據中科院網站4月24日消息,水稻籽粒大小是重要的農藝性狀,同時也是重要的發育生物學問題。雖然在水稻中已報導了一些調控種子大小的關鍵基因,但對其詳細分子機制和遺傳調控網絡的理解仍然有限。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雲海研究組與浙江理工大學汪得凱團隊、中國水稻所錢前團隊、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汪迎春團隊合作發現了調控水稻籽粒大小和粒重的新機制。
-
Plant Biotech J|劉西崗/景蕊蓮合作解析小麥穗發育的調控機制
在水稻、玉米和小麥中FZP及其同源基因BD1和WFZP調控了小穗分生組織向FM的轉變【5-7】。此外,水稻中的IDS1等基因以及小麥中的VRN1和FULs基因也參與了小穗發育等過程【4,8】。目前,儘管小麥中的WFZP基因已經克隆出來,然而其在小麥穗發育中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且其調控網絡也未解析。
-
進展|單分子研究揭示DNA同源重組中鏈交換擴展的分子機理
基因的同源重組是由重組酶介導的、發生在相同或相近的兩條DNA鏈之間的鏈交換,對於維持遺傳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源重組現象的發現已有幾十年歷史,同源識別和鏈交換是同源重組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但由於其反應中間產物停留時間短並且狀態複雜,常規方法難以捕捉,因而其分子機理仍十分模糊。
-
男性不育的遺傳原因
A為同源染色體配對聯會正常的精母細胞;B為同源染色體配對聯會異常的精母細胞。 減數分裂包括一系列複雜而又受到精確調控的細胞活動,如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識別、配對、聯會與交換,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只有這些細胞活動準確、依序進行,才能形成正常的精細胞。之後,精細胞經歷染色體重新包裝、頂體發生和細胞質丟失而最終形成帶有尾巴的精子。 從大概14歲開始,人類的睪丸就開始並一直不停地產生精子,40歲後,生精能力逐漸減弱。
-
科學家以RNA為模板首次在植物中實現同源重組修復—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李晨)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人員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合作,使用RNA作為同源重組修復的模板,並分別利用核酶自切割和具有
-
遺傳發育所儲成才課題組實現水稻施氮肥少而產量高...
2021年1月6號,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儲成才課題組題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n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水稻的氮利用效率的遺傳基礎與當地土壤的適應性相關,揭示了氮素調控水稻分櫱發育過程的分子基礎。
-
生物物理所等開發RIC-seq新技術系統解析RNA的原位高級結構及作用...
該工作開發了能夠捕獲細胞內RNA原位高級結構及分子間相互作用位點的RIC-seq新技術,解析了HeLa細胞中mRNA和非編碼RNA的構象和組織規律,繪製了全基因組增強子-啟動子RNA調控網絡圖譜,並闡明了增強子RNA激活癌基因MYC轉錄的新機制。
-
Rad54在同源重組時驅動DNA序列比對
Rad54在同源重組時驅動DNA序列比對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6 21:33:46 2020年6月4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Eric C.
-
Nature:DNA聚合酶θ抑制同源重組,促進腫瘤發生
這項研究對治療攜帶同源重組修復突變基因的腫瘤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指出,細胞的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機制能夠促進部分基因組重排,但同時也可能導致細胞性狀發生轉化。這種容錯修復途徑會在端粒發生脫保護,有害染色體末端融合的情況下被觸發。通過下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通過NHEJ修復途徑會產生非TTAGGG核苷酸插入到功能紊亂的端粒融合斷點位置。
-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師生應邀參觀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
臺灣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師生70餘人於10月17日應邀到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參觀訪問。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走進研究所,了解科學和科研過程。針對高中生的特點,研究所組織來訪師生參觀了小麥科普展廳、植物溫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
高分策略1-遺傳實驗設計分析與解題技巧
遺傳實驗設計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高考必考內容,難度大,耗時長。同學們在做高考題時建議先避開遺傳題,等把其他題目做完後再集中精力解決它。關於遺傳設計的題目設計,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已經給同學們列出解題思路,大家可以在草稿紙上畫出遺傳圖解,熟悉設計流程。
-
中國林科院資昆所在藥食同源植物餘甘子遺傳多樣性和居群動態研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葉下珠屬(Phyllanthus)的重要食藥同源經濟樹種。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該物種,資昆所李正紅課題組利用開發的20個多態性EST-SSR標記,對雲南乾旱氣候區和廣西溼潤氣候區共10個居群260個個體的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和居群動態進行了研究。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胚乳發育和儲藏物質合成受到複雜且精密的遺傳網絡調控。目前,學界已報導了多個轉錄因子直接調控儲藏物質合成,如O2、PBF1、ZmbZIP22、MADS47、NAC128/130、OHP1/2、O11等,其中,O2、PBF1、ZmbZIP22、NAC128/130和O11為胚乳特異表達的轉錄因子,暗示這些轉錄因子本身可能受到某些上遊因子的共同調控。
-
《口袋妖怪:太陽/月亮》精靈球遺傳規則解析
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口袋妖怪日月精靈球遺傳規則解析,還不了解的玩家可以學習下,一起來看精靈球怎麼遺傳吧。 講一下什麼叫精靈球遺傳。所謂球遺傳,就是在你... 《口袋妖怪日月》中大家知道精靈球的遺傳規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