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時間
2020年12月24日中午12:40
展覽時間
2020年12月24日—2020年1月20日
展覽地點
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2樓展廳
主辦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黨總支
承辦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
開幕現場
2020年12月24日,科藝先鋒——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家庭編年史課程藝術創作實踐展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開展。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孫旭東、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傅巧玲、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曹曉陽以及組織(人事)統戰部、學工部、院長辦公室、離退辦相關負責人、跨媒體學院師生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本次展覽策展人張佳樂主持。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在展覽開幕前日特意蒞臨展覽現場,開展當日下午,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紀委書記方培新、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組織人事(統戰)部部長兼黨委辦公室主任徐國強等也蒞臨展覽現場,觀展並與師生交流。
高世名院長寄語
請轉告同學們三點:
1. 我們的校友吳山專有句話:「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不在這裡發生,就在那裡發生」。讓我們先來理解身邊的故事,因為你們的每一個家庭,只要上溯三代,就是一部中國現代史。
2. 所有創作者的第一件作品都是感動人心的,因為承載了自己所有的生命經驗和情感力量。但你是否會真正成為藝術家,要看你能否做出你的第二件感動人心的作品。你們今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第二件作品做準備。
3. 我個人崇敬的藝術家,都是「世界觀的藝術家」,他們都有著巨大的雄心,敢於用一件作品回應全部歷史,能夠用一己之力承載整個世界。
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管懷賓教授致辭
「尊敬的各位院領導、老師和同學們,非常開心跨媒體藝術學院第三屆科藝先鋒展覽拉開了帷幕。這個展覽是』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同時也結合了我們跨媒體藝術學院的專業特色。
第一屆科藝先鋒展覽是對改革開放的深圳做了一次全面調查,那次展覽我們把跨媒體藝術學院的藝術和科技與一個改革開放的中國城市進行了融合;去年第二屆科藝先鋒展覽是對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及其對於新中國以後的文化影響做了一次很好的梳理;今年是決勝小康的重要一年,我們的科藝先鋒展覽與家庭編年史課程的創作課題進行了並聯。實際上,這也是牟森老師堅持5年以上的課程了,我覺得這次課程非常對應當下的巨大變化。無論世界、國家、個人還是每個人的家族,都在過去這些年裡經歷了很多。在此次展覽中,參展的每個學生以教學課程為契機,把自己放到歷史和空間情境的路線當中去思考,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課程,這種基於個人家庭為出發原點的歷史梳理,可能比其他任何一種學習歷史的途徑和方式都更為重要,因為這實際上是把自己融入到了整個社會當中去觀察。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這段時間軸線上能夠看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各個歷史節點。無論是作為國家的總體方略,還是我們的個人經歷,這其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從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到今年,國家的成長和發展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我自己曾經在五十歲的時候,也做過關於自己的編年史,把自己的變化跟社會國家的變化進行了梳理。這種梳理很重要,因為牟森老師這個課程除了跨媒介巨構的空間篇和時間篇外,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穿透——光的穿透。但這實際上是什麼?我覺得,光的穿透是一個媒介的角度,另外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立場。我們作為藝術的從業者,或者是作為未來的媒體創業人,我想經過這樣一種對於空間和時間的穿透,會對我們未來的創作或者學習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於我們理解新中國以來的發展史,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最後,感謝所有參展的20位學生、感謝所有院領導給予我們長期以來的支持。」
家庭編年史 課程說明
以獲得目光為目的
媒介展演系主任
牟森
敘事工程是媒介展演系的核心課程,有空間和時間兩個面向。空間面向的課程系統為展開-存在志,品類為巨構。時間面向的課程系統為演化-編年史,品類為劇集。
兩者相互作用,互為交融。劇集式的巨構和巨構式的劇集。
家庭編年史為時間面向課程系統,以「場/瞬間」為基本教學元素,由場次安排、場景設定和場面調度三方面的課段構成。
場次安排是敘事部分,通過對家庭、家族和家鄉的採訪和調查,按照命名即主題、主題即結構、結構即意義的敘事工程理念,將採訪和調查數列化、序列化,構建有秩序和次序的家庭編年史文本。課程結果為:家族照相簿和家族大事記、十集長度的劇集大綱、標準長度六十分鐘的十集大綱和標準長度120分鐘的劇本。
場景設定是視覺和空間部分,通過對家庭、家族和家鄉的場景設定,構建場景-情景-圖景的數列和序列。展開家庭變遷,演化社會進程。課程結果為: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和家鄉圖景渲染圖。
場面調度表演和鏡頭部分,展開家庭-家族-家鄉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呈現愛與樂、苦與痛、希望與榮耀。將家庭-家族-家鄉的場景和情景演化為社會圖景和歷史圖景。課程結果為集表演和拍攝為一體的短片。
課程目的:獲得目光。通過梳理家庭-家族和家鄉,重新看待社會和歷史。重新看待世界。
課程階段:本次展覽內容為2018媒介展演系本科生二下和三上兩個學期內時間面向的課程作業。春季學期,家庭編年史寫作課,2020年2月17日至3月1日,兩周。秋季學期,場次安排、場景設定和場面調度課,11月16日到12月19日,五周。
課程結果:感謝張佳樂老師,他作為跨媒體藝術學院黨建品牌第三次項目「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家庭編年史課程藝術創作實踐展」的策展人,將媒介展演系「家庭編年史」專業課程與黨建和思政課程結合在一起。本次展覽呈現了20位同學的家族照相簿、家族大事記、家庭編年史劇集大綱、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和家鄉圖景渲染圖作品。
教學團隊:牟森、朱朝暉、馬原馳、梅悅子、李琰、趙炟、蔡景輝。
前言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
跨媒體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
張佳樂
2020年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年。一場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考驗,但是黨和人民扛住了這次風霜。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一路櫛風沐雨、艱苦卓絕,創造了令世界為之震驚的發展速度與蓬勃的創造力。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康莊大道上,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成就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詩。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終局之年和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中華民族奮鬥了千百年的夢想即將成真。小康載初心,小康屬人民!全面小康,不僅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更是凝聚著人民對於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歷史永會記住:1921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取得民族解放、開展現代化建設,讓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我們也會記得:全面小康社會的內在肌理是每一個平凡人、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奮鬥故事。無數的中國人組成的無數個中國家庭,都是中國一步步發展至今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此次,由跨媒體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和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師生聯合組成的實踐團隊聚焦「家庭編年史」的課程進行藝術創作和表現。同學們圍繞著「家庭、家族、家鄉」進行探索,並梳理出了不同地域狀態下,不同環境視角下的家鄉志。展覽從家庭個案的視角,由點及面,平鋪出中國不同地域環境下,由北到南,由西到東,從高原到盆地,從沙漠到海岸,不同地域中的人們如何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圖景,也表現出新中國成立七十一年來發展的波瀾壯闊。二十位同學、二十個檔案、跨越三代人,以自我家庭為視角的思考,截取家庭群體個案,深挖「中國家庭」故事,通過家族相冊薄、家庭大事記、家庭編年史劇集大綱、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家鄉圖景渲染圖及家鄉城市地圖等六種方式,呈現出充滿生活感情和奮鬥生氣的歷史記憶。展覽整合構建出七十一年來新中國發展的年代脈絡,向所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扶貧攻堅付出辛勞努力的前輩們致敬!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蘊含著思政工作的創新之源。此次的家庭編年史課程藝術創作實踐展,既是一堂有風景、有筋骨的思政課,也是一堂有深度、有學術思考的專業課。本次展覽是跨媒體藝術學院「科藝先鋒」黨建品牌項目建設的第三期成果,也是跨媒體藝術學院第三次將黨建思政工作與跨媒體專業結合的深度實踐。2018年以「改革開放」為切入點,先後兩次赴深圳考察;2019年以「延安文藝」為時間線,黨員師生赴延安大學交流,運用藝術思維,從學術視角聚焦「延安十三年」的文藝發展歷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媒介展演系《家庭編年史》專業課程開設的第六年。在黨建品牌建設的三年中,我們不斷接力實踐、拓展維度,形成「點—線—面」的建設思路,此次展覽是基於前兩年的藝術創作實踐展經驗上的一次全新嘗試,旨在打造一個具有跨媒體特色的課程思政「精裝樣本」。
在媒體實驗、藝術創作、社會思想、策展實踐等「四維互動」專業優勢的支撐下,家庭變遷的深度展開,社會進程的演化,歷史圖景的透視經由跨媒體藝術語言的詮釋轉換和當代表達,切實提高了師生黨員的參與感和共鳴感。用行健居敬的創作思維和創作態度呈現通達深遠的藝術圖景,立體詮釋中國美院「立德樹人」和「實踐育人」的豐富內涵。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從城市到鄉村,從邊疆到南國,今日之中國,追夢步伐鏗鏘如故!在中國夢的引領下,每一個中國家庭都將有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藉由此次跨媒體藝術學院第三期「科藝先鋒」黨建品牌實踐展,跨媒體師生黨員和全體創作同學在新年來臨之際,表達出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順利完成的無限期許和美滿祝願!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請將手機切換至橫屏狀態觀看)
女 1997年7月28日生於內蒙古
陳書閣
家鄉圖景渲染圖-景山前街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陳氏麵館
女 1999年4月5日生於浙江
陳思帆
家鄉圖景渲染圖-學坑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樓梯間
女 2001年4月4日生於湖北
陳雨桐
家鄉圖景渲染圖-漁陽老廚房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漁陽老廚房
女 2000年5月6日生於廣西
董雨萱
家鄉圖景渲染圖-南岸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黛明的家
女 2000年11月12日生於安徽
樊紀雯
家鄉圖景渲染圖-合鋼集團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癸酉年喜宴
女 2000年2月13日生於福建
高泓燁
家鄉圖景渲染圖-連江港口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舊屋廚房
女 2000年12月11日生於浙江
顧嘉晨
家鄉圖景渲染圖-水亭門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大堂
女 2000年6月30日生於浙江
蔣雨虹
家鄉圖景渲染圖-寧波文化用品商店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天一街10號
女 2000年10月15日生於浙江
廖伊婷
家鄉圖景渲染圖-河邊竹林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屋外廚房
女 2000年9月27日生於福建
林紅柳
家鄉圖景渲染圖-燕城市標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貯木場房
男 2000年8月5日生於湖北
林揚
家鄉圖景渲染圖-榕江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光室
女 2001年1月25日生於湖南
歐陽可心
家鄉圖景渲染圖-魚形山鐵路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頂層閣樓
女 2000年2月27日生於福建
歐楊心怡
家鄉圖景渲染圖-村間小道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餐廳
女 2000年1月7日生於江蘇
錢依琳
家鄉圖景渲染圖-江陰碼頭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嬌龍的浴室
女 2000年7月3日生於浙江
裘書雨
家鄉圖景渲染圖-皮建場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國平的家
男 1998年10月10日生於廣東
吳泓華
家鄉圖景渲染圖-潭江橋前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書房
女 1999年12月11日生於河南
徐舒展
家鄉圖景渲染圖-溮河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瓦房客廳
女 1999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
袁丹
家鄉圖景渲染圖-永樂村村口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雜物間
女 1999年1月7日生於河南
張宇暢
家鄉圖景渲染圖-小營村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老院臥室
女 2000年6月19日生於浙江
周茉
家鄉圖景渲染圖-機場1933
家庭場景微縮模型-外公的老窗
展覽組織結構
總策劃 | 高世名 管懷賓 姚大鈞
策展人 | 張佳樂
執行策展人 | 李琰 胡海烽
課程導師 | 牟森
教學團隊 | 牟森 朱朝暉 馬原馳 梅悅子 李琰 趙炟 蔡景輝
項目顧問 | 朱朝暉
展覽協調 | 梅悅子
展務統籌 | 李琰 常遠
技術指導 | 趙炟 李琰 蔡景輝
視覺設計 | 張立國 李琰 常遠
肖像攝影 | 徐弋洲
記錄攝影 | 徐弋洲 趙炟 林揚
紀錄片剪輯 | 徐弋洲
參展藝術家 | 2018級媒介展演系本科生
陳書閣 陳思帆 陳雨桐 董雨萱 樊紀雯 高泓燁 顧嘉晨 蔣雨虹 廖伊婷 林紅柳 林揚 歐陽可心 歐楊心怡 錢依琳 裘書雨 吳泓華 徐舒展 袁丹 張宇暢 周茉
鳴謝
韓媛 秦文捷 施洪法 楊朵英 張晨 朱沈鈺
來 源 |跨媒體藝術學院
編 輯 |李琰 胡海烽 陳怡穎
攝 影 |林揚 錢依琳 張佳樂 梅悅子
審 核 |徐元 管懷賓
出品: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國美術學院新聞中心
CAA全媒體工作室
原標題:《科藝先鋒——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家庭編年史課程藝術創作實踐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