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股業績再起波瀾一文理解啤酒行業投資價值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一、國內啤酒行業簡介行業發展拐點已至

19世紀末,啤酒傳入我國,隨後快速發展。2013年,我國啤酒產量達5062萬千升,銷量達到5028.7萬千升,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目前中國的啤酒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期,市場集中度逐步上升,產品種類也逐步豐富,進入調整期新常態。

產業鏈一覽

啤酒以大米、啤酒大麥、水、酒花和酵母等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可釀製而成幹啤酒、全麥芽啤酒、頭道麥汁啤酒、黑啤酒等。經過包裝後通過商超、便利店、餐飲店等渠道送至消費者手中。

其中,上遊主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或下跌,將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因為啤酒大麥容易受天氣、溫度、溼度等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產能狀態波動較大。

二、啤酒行業分析產業集中程度高,各類格局逐漸清晰化1) 競爭格局:五強割據狀態明顯

在經濟總量、人均收入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國內啤酒市場的成長潛力吸引了全球產業資本的關注,安海斯布希、英博、嘉士伯等國際啤酒巨頭先後在中國通過投資、併購獲得了產能和銷售體量的快速提升。截至2019 年度,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分別位列國內第三和第五大啤酒製造商,分別對應約20%和6%的銷量份額。國內的市場逐漸形成形成了華潤、百威、青啤、燕京和嘉士伯五強割據的狀態,CR5市佔率突破70%。五大霸主不斷博弈拉鋸,且各自形成了基地市場、優勢渠道和核心價格帶。

2)區域格局:格局固化背景下的競爭趨緩

近3年來,行業競爭焦點正經歷轉變,格局固化正推動價格競爭的趨緩,從搶佔份額到搶佔結構。從省、市、自治區一級的市場看,我國絕大部分的區域啤酒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單純用低價競爭驅逐對手、獲取份額的邊際效用遞減,無法帶來超額的利潤回報。

3)產品格局:結構升級,國貨崛起

啤酒行業經過21世紀前10年的快速發展,滲透率持續提升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核心飲酒人群不再擴容,量增的主要驅動轉為消費場景的擴容(餐飲等產業的增長),因而呈現量增放緩;另一方面,核心飲酒人群的消費能力持續提升,對更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在提升。長期來看,啤酒行業產品結構升級趨勢顯著。

分品類來看,高檔產品銷量佔比從2011年的11.20%上升至2018年的34.85%,而同期低檔和中檔啤酒呈現增速減緩和下滑趨勢。

分廠商來看,在高端產品需求量提升的背景下,國內高端啤酒CR5市佔率高達78.4%,青島、華潤市佔率僅次國際品牌百威分列二、三位,國產品牌擁有越來越完善的高端產品線。對比2010年和2020年這兩個時間截面,百威在2010年的高端產品布局擁有較大優勢,而到2020年青啤和華潤的高端產品組合的儲備已可以與百威相抗衡。

此外,國內啤酒在迎合高端化機遇的同時,整體噸酒價提升空間巨大。2019年青島、華潤啤酒出廠噸酒價分別為3430.87元/噸、2902.75元/噸,分別同比提升5.02%、2.79%,但對比百威英博、百威亞太5000-7000元/噸的出廠噸酒價水平,提升產品檔次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需求仍是未來發展方向。

降本增效驅動盈利改善

考慮到啤酒的包裝主要由瓶狀和罐狀,隨著國內啤酒整體罐化率水平不斷提高。根據發改委數據顯示,罐裝啤酒產品定價相對於瓶裝啤酒更具定價優勢,產品毛利率更高,罐化率將加快啤酒噸成本的下降幅度,從而推升啤酒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預測未來5年啤酒企業毛利率有望達到43%-47%。

在增量放緩的情況下,自2014年開始,主要啤酒公司也開始對其固定資產、經營戰略進行結構性的優化調整,包括關停低效工廠、減少冗餘SKU,提高生產效率。一部分啤酒企業將資產減值損失保持佔到當年末固定資產的10%,促進扣非淨利率提升,縮費增效得到良好反饋。

三、啤酒板塊一覽

受Q2動銷環比改善+罐化率提升+成本下行,啤酒板塊相比烈性酒、黃酒、葡萄酒等子行業具有較大優勢。從啤酒板塊的主要上市公司來看,無論是60日漲跌幅還是年初至今的漲跌幅,國內龍頭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漲幅都處於領先地位,遠高於板塊內其他公司。

從估值走勢來看,啤酒板塊與其他品種酒類板塊差距拉開較大,估值處於高位,PE為84.92,受餐飲業持續復甦的趨勢,仍有上升空間。

四、重點標的公司

華潤啤酒:Q2銷售快速恢復,高端化投入加快

雖然華潤啤酒Q1 受疫情影響較大,其中1-2月收入、EBIT同比下降26%/42%,但Q2銷售快速復甦、且同比增長較好。EBIT同比增長6%至27.9億元,大幅好轉。歸母淨利潤20.8億元,同比增長11.1%。高端酒方面,次高檔及以上產品(8元及以上)銷量同比增長2.9%,預計其中SuperX 和喜力貢獻較大。整體來看,當前華潤和喜力仍在磨合過程中,過去雪花不注重推廣、終端,目前在改造系統,更多學習百威、嘉士伯等高端啤酒的打法,未來有望在布局和打法上進一步細化。

青島啤酒:增速環比提升,結構持續升級

銷量上,青啤7月銷量同比微增,8月天氣較熱,動銷較好,銷量增速進一步提升,庫存在15-20天,庫存水平較為理想。結構上,由於7月以來夜店、商務餐飲等渠道基本全面恢復營業,純生、1903等中高端產品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且增速較快,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同時公司繼續加大推廣灌裝產品,罐化率繼續提升,Q3收入業績可期。

重慶啤酒:Q2營收止跌回升,提振板塊情緒

根據其半年報來看,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51億元,同比-4.45%,實現淨利潤2.99億元,同比+10.49%,實現歸母淨利潤2.46億元,同比+3.06%。其中高檔產品表現亮眼,主要由Q2公司核心市場現飲渠道逐漸恢復後公司積極引導產品消費升級、本地品牌高檔產品培育初顯成效及國際品牌(如凱旋1664增長強勁)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導致。預計注資完成後重慶啤酒整體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成長性將進一步加強。

五、投資建議

Q2以來啤酒受益餐飲的持續復甦,且庫存更難跨期,讓啤酒企業報表的環比改善將更加明顯。另外原材料、物流成本的下降,有望放大啤酒企業的盈利改善水平。展望下半年,Q3旺季動銷繼續環比改善,高端化持續推進,全年業績可期。

重點推薦龍頭華潤啤酒、重慶啤酒、青島啤酒。

(文章來源:富途資訊)

相關焦點

  • 一罐到頂,啤酒股的勇闖天涯
    從年報來看,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珠江啤酒等啤酒股2019年業績均明顯好轉,淨利潤增速普遍超過30%,歷史性的超越了白酒行業。2019年是啤酒行業揚眉吐氣的一年,創造了近10年最好的業績,股價也因此節節攀升。產品提價,無疑是支撐短期股價走高的重要因素。但提價並非萬能藥,即使貴州茅臺這樣的稀缺標的,提價也並非隨心所欲。
  • 時代點金(1124):重陽投資持續減持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000729.SZ):重陽系減持2297.69萬股持股降至5%以下】11月23日,燕京啤酒公布,公司近日收到股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和重陽集團有限公司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作為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在2020年11月20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2297.69
  • 再度減持燕京啤酒
    11月23日晚間,燕京啤酒(000729.SZ)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股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和重陽集團有限公司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作為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在2020年11月20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2297.69萬股。
  • 「一語道破」復星接連減持,青島啤酒哪不對勁了?
    入股才兩年,復星就開始減持青島啤酒,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先從復星方面找原因。復星一開始入股青啤就為了財務投資。復星通過兩家全資附屬公司持有的大部分權益,其餘為旗下基金持有。到2020年12月11日,復星國際累計減持9890.2萬股,總價64.39億港元,均價為65.10港元。依此計算,這一買一賣,復星已經累計賺了稅前收益37.47億港元,稅前回報率高達139.17%,而其目前還持有1.442億股,持股比例為10.57%。
  • 高端啤酒龍頭百威亞太(01876)業績之殤:前三季度收入、淨利潤再現...
    第三季度業績密集出臺期,啤酒股遭遇集體殺跌。 截至10月30日港股收盤,港股啤酒板塊個股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百威亞太業績發布後跌超4%,青島啤酒發布業績後今日跌7.44%,A股青島啤酒盤中更是跌停。
  • 2020酒類最具價值品牌啤酒榜:百威行業最強樂堡增長最快
    該機構通過評估品牌強度指數、行業特許費率、企業預計營業收入等數據最終確定品牌價值。在全球最具價值的酒類企業TOP 10中,有6家啤酒企業上榜,它們分別是百威英博、喜力、星座品牌、麒麟、摩森康勝和朝日。百威英博以496.05億美元的品牌組合價值,排名第一。
  • 牛奶、啤酒、橄欖油——進口食品第一股能否成為消費白馬?
    #2020年新股分析報告# A股進口食品第一股—— $品渥食品(SZ300892)$ ,已經在9月24日上市了。作為一名「德亞」牛奶、「瓦倫丁」啤酒的消費者,我認真看了下招股書,學習下公司的業務。另外也在線上線下調研一番。 我發現這家公司確實有點意思。是否值得投資呢?
  • 珠江啤酒「混改」難題待解 獲政府5000萬補貼
    不過,珠江啤酒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上超過5000萬元,說明主營業務並不樂觀。事實上,早在去年末,珠江啤酒董事長方貴權就為此業績打了預防針。「目前中國啤酒行業的發展及戰略格局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已呈現出集團化、專業化、地域分割的特徵。品牌競爭和區域競爭日益激烈。」方貴權說道。
  • 啤酒老大百威亞太業績下滑,誰的機會來了?
    全球業務受影響撤回此前業績指引受疫情影響,全球最大的啤酒釀造商百威英博將撤回2020年展望預期。近日,百威英博首席執行長CarlosBrito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給全球社會、政府和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考慮到當前的影響以及公司業務所在市場的不確定性,百威英博將全面撤回2020年業績指引。
  • 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業績放緩的原因是什麼?
    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在經歷了彩雲風波華為債務連片的風波後,發布了2018年全年財報和2018年最後一季度的業績報告,百威英博去年銷售總收入達到542.19億美元,比去年的增長水平明顯放緩。2018年百威英博旗下的品牌全年銷售量增長了0.3%,和2017年的水平差不多。
  • 這隻啤酒股幹了件大事!
    重慶啤酒股價自2016年以來步入單邊上漲軌道,自2016年初的7.35元/股飆升至目前的121元/股,股價漲幅高達15倍。這個漲幅超越了同期茅臺約12倍的漲幅,比肩同期五糧液的漲幅。近年來,重慶啤酒經營業績持續大幅走高,這也是對嘉士伯品牌效應的一種兌現,自1958年重啤創建以來的利潤屢創新高。
  • 煙臺啤酒回購朝日公司所持全部股權,朝日啤酒退出山東啤酒業
    01朝日啤酒的中國主戰場:山東山東財經報導從朝日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朝日啤酒」)網站看到,朝日啤酒在中國的事業中記錄了1995年-2010年間的重大事項,包括1997年煙臺啤酒朝日有限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朝日啤酒」、2009年獲得青島啤酒股份等等。
  • 還是本土啤酒估值虛高
    作為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且分別在中國、澳洲、韓國、印度、越南等市場均位居前三,此次百威亞太發售的股份數為16.26億股,其中在香港發售5%,國際發售95%,預計募資650.6億元-764.45億元,成為香港今年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上市之後,百威集團將間接持有百威亞太84.48%的股份。
  • 引領「酒局」場景消費新潮流 青島啤酒三季報業績再創新高
    尤其是升級到品質消費、場景體驗、文化價值的「酒局兒」,收穫眾多擁躉。的確,在啤酒消費領域,消費體驗訴求發生著顯著變化,從原來的「能喝」「喝飽」「喝好」,向「好喝」「好玩」的發展方向進行急速轉變。青島啤酒,因其悠久的歷史、較高的知名度以及其帶來的全新消費體驗,充分攪動年輕人的時尚潮流生活。
  • 這隻啤酒股剛乾了件大事,11家酒廠資產將...
    基於備考報告,雙方合併後,重慶啤酒資產總額將自36.39億元增加至108.98億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重慶啤酒股價自2016年以來步入單邊上漲軌道,自2016年初的7.35元/股飆升至目前的121元/股,股價漲幅高達15倍。這個漲幅超越了同期茅臺約12倍的漲幅,比肩同期五糧液的漲幅。
  • 國內啤酒界的大黑馬:品牌價值1700多億,連續17年拿下行業第一
    除了燒烤外,還有一個行業在夏季也發展火爆,它就是啤酒行業。「燒烤+啤酒」成為很多人在夜晚談天論地的輔助器。啤酒雖然是舶來品,但是經過這些年的行業發展,也有很多國內啤酒品牌聲名顯赫,建立起了自己的影響力。例如,青島啤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什麼指標可以較好地評價一個品牌的影響力?它無疑是品牌價值。
  • 他鄉何以解鄉愁,唯有燒烤配啤酒——各省市啤酒漫談
    藍馬啤酒:陝西藍馬啤酒有限公司 ,是鹹陽市和秦都區 2000 年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 , 也是全國啤酒行業五強之一的河南金星啤酒集團投身西部大開發 ,充分發揮綜合優勢 ,實現「資本市場外延 ,產品市場拓展」戰略 ,投資 1.5 億元興建的第四個跨區域分公司 。漢斯啤酒:漢斯啤酒。
  • 楊德龍:學習波特五力分析行業價值 黃金十年堅持價值投資
    高端白酒更具有品牌的投資價值,現在產品的競爭格局,基本上逐步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茅老五在收入和利潤等方面,佔據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行業的競爭格局比較大。因此從波特五力分析來看,鋼鐵行業就不是比較好的行業,它和消費行業呢還是沒法比的,我這是拿鋼鐵作為例子給大家做一些分析,其實現在我國很多周期性的行業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因此周期性行業最多具有反彈的機會,很難具有長期投資的一個價值。這是給大家用波特五力分析來舉個例子來看哪些行業有價值,結論就是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最多。
  • 「啤酒界的阿里巴巴」:全球最暢銷啤酒品牌,中國「撈金」近百億
    文:阿慧作為酒類消費大國,我國酒類產品市場一直十分火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喝啤酒。它不像白酒那麼烈,也不像紅酒那麼令人愉快。然而,啤酒口味獨特,價格低廉,深受消費者喜愛。今天,啤酒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水和茶的第三大消費飲料。
  • 啤酒行業專題報告:高端化已來,不進則退,龍頭爭鋒
    啤酒高端化,拐點已至如果給啤酒行業選擇一個關鍵詞,一定是「高端化」。但是高端化並不是新鮮事,從 2013 年啤酒銷量見頂後,高端化的方向就逐漸成為各家企業的戰略方向,也成為資本市場 投資啤酒行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