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為了保護家園,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毛主席和朱德將軍堅持用戰爭挺直腰杆,讓世界重新看到中國的力量,中華人民的力量,2020年的今天是抗美援朝的70周年,《金剛川》這個電影正是以此為背景的一個縮影
金剛川是一個地名,是決定最後包圍圈能否形成的重要道路,面對不熟悉的暗流,大軍要想通過那條河,必須修好橋,《金剛川》的整個電影就是以此為主要線索,採用多時間線的方式演繹了一個慘烈有激動人心的戰鬥
本來四個時間線環環相扣,很巧妙,是很好呈現故事的表現手法,在家裡,或者和朋友一起聚會觀看問題不大,但其實在電影院觀看會有點吃虧。在影院中安靜,專注,只要劇情有點拖沓會很明顯的讓觀眾感覺出來,我自己在電影院看到第二遍的時候還好,是在第三遍的時候則有些累,也就是網上所說的「幾點了」,這就是採用的同一個時間線所帶來的缺點,繁瑣
剛開始第二個時間線的時候,本以為是時間繼續往前走的不同視角,但相同畫面的出現讓我明白這是一個故事,雖然故事完善了,但重複的畫面和重複的故事讓人覺得乏味,就下面這張圖,至少不下三遍看見過
說到《金剛川》影片時,讓人不得不提的兩個演員就是吳京和張譯,角色飽滿,這可能和劇本的人物設定有關,但其中張譯的演技讓我尤為佩服,在最後只剩下殘疾的自己的時候,身體輕微抖動,滿滿細節,仿佛能感受到他身上的疼痛,實在是演的太好
其實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張譯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耍寶的好老公的形象,前期的膽小和對彈藥的吝嗇與最後的英勇無畏形成鮮明地比,最近他參與的影片《八佰》以及這部的《金剛川》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徹底粉上了他
劇情和演員不是給我最大震撼的,最讓人驚心動魄的《金剛川》的最後搭起的人橋,一個撐著一個,這股信念震撼到了所有人,正是國歌裡唱的那句「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是有這些前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的今天,珍惜當下,建設祖國是我們中國民族每一個的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