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08:44:03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5月29日上午, 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高性能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主任王華平對「2020/2021中國纖維流行趨勢」進行了深度解讀,拉開了「纖維新視界」紡織材料創新論壇的序幕。
在報告中,王華平首先回顧了纖維材料的歷史變遷,從黃道婆到絲綢之路,再到近代的高分子化學時代,以「六大綸」為代表的合成纖維不僅滿足了我們的穿衣需求,而且提供了更耐久、舒適和易打理的穿著體驗。隨著科技發展,以吸溼發熱、抗菌、阻燃為代表的功能化纖維,以循環再生、生物基、原液著色、耐汙易清洗為代表的綠色生態纖維,以導電、調溫、環境敏感變色為代表的智能纖維,推動著合成纖維材料向功能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迭代升級。
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每一年度都會開展熱點與大事件聚焦、主題詞和篇章調查及熱度搜索、纖維流行元素調研等工作,為產品評選和流行趨勢發布打下堅實基礎。基於2020/2021纖維流行趨勢研究工作,王華平提出了一些值得業內關注的要點:綠色發展方面,生物質原料、綠色生產工藝、自潔淨纖維更受關注;穿著舒適度方面,親膚柔軟、抗靜電和吸溼速幹更受關注;運動功能方面,吸溼速幹、涼感和輕質更受關注;衛生方面,防蟎、抑菌、防黴更受關注;安全防護方面,阻燃、防割、防輻射更受關注;智能產品方面,溫感變色、電致變色、光致變色更受關注;生態環保方面,可降解(天然環保)、吸附性(水處理領域)更受關注。
最後,王華平從纖 · 綠動、纖 · 巧思、纖 · 質尚、纖 · 鼎制四個部分介紹了本次趨勢發布中的代表性纖維新產品,並闡述了「2020/2021中國纖維流行趨勢」選擇「守正與鼎新」作為趨勢發布主題的主旨要義:中國纖維的發展經歷了從弱小到強大、從稚嫩到成熟的空前飛越,蘊含著一代又一代纖維人披荊斬棘的探索實踐與砥礪奮進的不懈拼搏。希望我們能夠不忘初心,鼎力創新,促進產業顛覆性、革命性提升,書寫產業騰飛的新篇章。
回看更精彩
在創新論壇的分會場, 江蘇中鱸科技副總經理菅新春向雲展觀眾介紹了循環再生纖維的生產工藝及應用,並重點介紹了盛虹集團原色著色纖維、再生海島纖維、PTT生物纖維、常溫常壓陽離子可染纖維等綠色環保系列產品。
菅新春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生產並使用循環再利用化纖產品已成為紡織產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宜家、阿迪達斯、ZARA等下遊企業紛紛表示要在不久的將來全部使用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產品,因此,循環再生產品必將迎來新的需求高潮。
回看更精彩
背景連結
江蘇中鱸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東方盛虹·國望高科下屬子公司。盛虹集團擁有石化、化纖、染色,能源等產業板塊,專注於超細纖維、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開發、生產。集團化纖總產能已達到210萬噸/年,其中差別化率達到91%。
浙江恆騰差別化纖維公司副總經理方韶峰主要介紹了差別化聚酯長絲的專業化定製,分別對高阻燃聚酯長絲、高強耐磨聚酯長絲、超勻染低CV 聚酯長絲等產業用高功能滌綸長絲及吸溼快幹超仿棉易染聚酯長絲、高仿動物毛阻燃滌綸纖維、超低縮複合水晶麻纖維、生物基保型功能聚酯纖維等差異化功能纖維的性能及應用展開介紹,並重點介紹了入選纖維高仿真絲聚酯纖維的生產技術、產品特點、應用領域、工藝流程等內容。
回看更精彩
背景連結
浙江恆騰差別化纖維有限公司是桐昆集團的子公司。桐昆集團是一家以PTA、滌綸製造為主業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業,其差別化產品分為色別差異、型號差異、功能差異、組分差異與用途差異。現具備640萬噸聚合、690萬噸滌綸長絲及420萬噸PTA的年生產加工能力。
安徽豐原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徐大衝詳細介紹了聚乳酸纖維的概念、生產流程、性能指標、應用範圍等內容,並指出聚乳酸纖維是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不使用石油和煤炭,完全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