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沒有更新,非常抱歉了。終於有了更文章的時間,我們還是聊動物,還是聊這些地球上的人類夥伴。復更的第一篇就給靈長類動物吧。這不止是因為人類是靈長類動物,同樣也是因為靈長類動物身上有著太多的特別之處。
一般來說同目的動物體型差距不會太大,但是靈長目中體型最大的和體型最小的,差距卻可以達到100倍到150倍。
像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大猩猩,其成年以後的體重可以輕鬆達到兩百千克,最大的可以達到三百千克。而體型最小的靈長類動物指猴,其成年後的體重卻往往只有兩千克左右。大猩猩身材無比魁梧,哪怕是獅子也不敢輕易招惹。而指猴的身體卻無比嬌小,體長最多也不過只有四十釐米多一點。基本上來說跟老鼠的大小也差不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指猴在自然界中生存是非常苦難的。為了能夠更容易地獲得食物,它們有著非常複雜的食性,基本上來說是啥都吃(當然是在其所處的生態範圍內)。
指猴的生存範圍是非常狹窄的,野生的指猴也只有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北部和東部才有,曾經一度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松鼠。直到後來做了細緻的研究,才證實了,這傢伙的的確確屬於靈長類動物的一種。
為了在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中生存下去,指猴葷的素的都會吃。當然憑它們的本事是沒有辦法捕捉大個的獵物的,平時也就只能捕食一些昆蟲來打打牙祭。甚至如果昆蟲的個子比較大攻擊性比較強的話,指猴也搞不定。當然如果運氣好遇到了一窩鳥蛋的話,指猴也是不會放過的,這可是珍貴的營養來源。
至於素的那就比較容易了,畢竟其生存範圍內本身植物資源就比較豐富。甘蔗、芒果、可可等靈長類動物普遍喜歡吃的食物是應有盡有。指猴可以盡情地享用。
在繁殖能力方面,指猴也是比較差的。一般來說體型小的動物,單胎生育的數量都會比較多,像一些鼠類一胎就能生育十幾隻。但是指猴一胎往往只能生育一隻幼崽,而且每次繁育過後,下次繁育要間隔兩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其本身生存能力就不太強,再加上如此弱的繁殖能力,毫無疑問地成為了靈長類家族中典型的瀕危物種。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