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創達收購著名圖像視覺技術公司MMS成為最大智能視覺技術平臺

2021-01-10 數位化企業網

    今日,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平臺技術提供商中科創達,宣布收購全球領先的圖像視覺技術公司MM Solutions。這是繼2016年收購智能車載交互技術公司Rightware之後,中科創達在全球化戰略布局的又一重大舉措。通過收購,中科創達將整合雙方的領先技術和資源,形成全球最大的智能視覺技術平臺。

    據資料顯示,MMS是全球最大的移動和工業圖形圖像視覺技術企業之一,公司總部位於保加利亞。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高端圖形影像產品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MMS在光學和圖像處理,視覺算法等領域積累了超過16年的開發和商用經驗,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技術專家。並且其與高通、德州儀器等擁有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對成像系統,光學設計,圖像處理,視覺方案的系統與架構有深入理解,具有全球領先的圖像視覺和人工智慧算法開發、優化和集成能力。目前,已經有超過60款擁有卓越相機影像畫質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採用了MMS相機影像解決方案及圖形圖像算法;全球超過5億臺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成像單元搭載了MMS的圖像處理算法和畫質調校技術;其中5款應用了MMS解決方案的智慧型手機獲得了著名的TIPA最佳行動裝置影像獎。除了移動領域,在智能汽車領域,攝像頭越來越多,MMS的領先的視覺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Camera圖像視覺技術的應用得到空前發展,遍布智慧型手機、IoT、智能汽車等眾多領域。如今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手機廠商都在積極為新產品配置更高品質的攝像頭,拍攝影像效果逐漸向專業照相機效果靠攏。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的不斷提高,Camera在AR/VR領域、無人駕駛、智能安防、機器人等領域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Camera會變得越來越智能。我們知道,完整的智能視覺系統需要企業熟悉並精於許多領域,包括光學設計,相機模組的挑選和定製,嵌入式系統的架構設計,垂直的全棧的軟體開發能力,影像畫質的調試(以及設備和實驗室),算法開發以及影像的應用開發和和雲服務等,需要拉通整個技術鏈條,這對於終端廠商是個不小的挑戰。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平臺技術提供商,中科創達洞察到Camera視覺技術在各行業應用的剛需以及從傳統的視覺到智能視覺升級帶來的市場藍海,利劍出鞘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視覺平臺。憑藉在作業系統,圖形圖像算法以及嵌入式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多年來的積累,中科創達為亞太及美國市場,提供從作業系統開發,影像系統的架構設計,影像畫質的調校,人工智慧算法定製開發的一站式智能視覺整體解決方案。MMS在歐洲和美國市場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和良好的行業聲譽,不僅在消費級市場,而且在工業級領域也建樹頗多。MMS加入後雙方將實現從技術到銷售渠道的資源整合。

    智能視覺領域的發展不僅需要企業擁有成熟的技術,更需要注重不同領域的差異化和深度定製。此番收購後隨著技術和研發團隊的整合,中科創達的智能視覺技術平臺將形成全球首屈一指的圖像視覺技術研發中心,為智能視覺領域帶來全新的變革。

本文為授權轉載文章,任何人未經原授權方同意,不得複製、轉載、摘編等任何方式進行使用,e-works不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 如有異議請及時告之,以便進行及時處理。聯繫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關焦點

  • 將唯一對手MMS收入囊中中科創達智能視覺技術領跑全球
    (原標題:將唯一對手MMS收入囊中中科創達智能視覺技術領跑全球)中科創達3月29日收盤後宣布,其收購圖像視覺技術公司MM Solutions(下稱「MMS」)已完成交割。
  • 中科創達:收購MMS 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
    標的公司質地優秀,公司圖形影像實力有望進一步增強:公司本次收購標的MMS是一家領先的移動和工業圖形圖像技術企業,擁有16年的圖形圖像系統與架構深入經驗,是高通和德州儀器的在2D、3D成像方面的戰略合作夥伴,目前全球已經有超5億部手機採用了MMS圖形成像解決方案,實力雄厚。
  • 中科創達:長期競爭壁壘在哪裡?
    這源於11月25日市場上的一則傳言,主要內容為:華為汽車方向的戰略定位發生變化,已經同長安汽車聯合造車成功並即將上市,相關專家指出這將使中科創達、德賽西威等第三方智能座艙供應商受損。對此,華為方面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中科創達TurboX Auto 4.0智能駕駛艙平臺榮獲金輯獎
    憑藉強勁的產品性能、炫酷並獨具創意的UI/UE設計和新穎的創新性,中科創達TurboX Auto 4.0智能駕駛艙平臺斬獲「金輯獎·年度創新技術」獎項。中科創達執行總裁武文光先生出席頒獎盛典並領取了這份殊榮,他表示:中科創達TurboX Auto 4.0智能駕駛艙平臺為汽車廠商和Tier1提供了融合最具前沿技術的軟體賦能平臺,客戶藉助該平臺可以快速構建滿足企業品牌和用戶需求的下一代智能座艙產品
  • 中科創達:在作業系統底層技術、智能視覺引擎、新一代智能駕駛艙...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2日訊,有投資者向中科創達提問, 請問公司 在5G和雲計算加速的普及下 VR一體機是否對硬體的要求度會降低。淪為一個視頻解碼和通訊為主體的設備 公司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以及有何布局公司回答表示,隨著萬物互聯和智能化的普及,軟體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而硬體終端更多的是一個載體功能。公司的核心技術全面覆蓋智能作業系統技術領域,是國內外少有的能夠提供從晶片層、系統層、應用層到雲端的全面技術覆蓋的作業系統技術公司。
  • 中科創達投資的黑芝麻智能科技發布華山二號系列晶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科創達微信公眾號16日消息,6月15日,黑芝麻智能科技舉辦了華山二號系列晶片線上發布會並成功發布了國產最強性能智能駕駛感知晶片——華山二號A1000晶片和華山二號A1000L(A1000Lite)。
  • Qualcomm與中科創達合資公司創通聯達在渝揭牌
    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重慶創通聯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舉行了揭牌開幕儀式。其坐落於仙桃數據谷的公司辦公場所正式落成。重慶市副市長沐華平、渝北區委書記段成剛、渝北區區長唐川、Qualcomm副總裁鄭建生博士、中科創達CEO耿增強、創通聯達CEO張書濤等共同為公司落成揭牌並致辭。
  • 中科創達TurboX Auto 4.0智能駕駛艙平臺榮獲鈴軒獎
    峰會期間舉辦了第五屆鈴軒獎頒獎典禮,中科創達TurboXAuto4.0智能駕駛艙平臺通過層層選拔,在百餘個競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鈴軒獎量產類車用軟體優秀獎!與此同時,中科創達執行總裁武文光受邀出席峰會並就「軟體定義汽車」再次發表灼見,引發行業關注和認可。
  • 這家公司12年做了三件事,董事長...
    當時谷歌開源的安卓作業系統給市場帶來空間,中科創達成為中國最早從事安卓系統軟體開發的公司。當安卓系統2010年在中國爆發,中科創達早已成為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晶片廠商以及多家手機終端廠商的密切合作夥伴。對於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功預判,締造了中科創達的崛起。
  • 這家公司12年做了三件事,董事長:管理團隊更像夥伴關係
    當時谷歌開源的安卓作業系統給市場帶來空間,中科創達成為中國最早從事安卓系統軟體開發的公司。當安卓系統2010年在中國爆發,中科創達早已成為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晶片廠商以及多家手機終端廠商的密切合作夥伴。對於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功預判,締造了中科創達的崛起。
  • 創通聯達發布多款SOM 助力智能視覺和邊緣計算場景化應用
    與此同時,由中科創達與美國高通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創通聯達Thundercomm宣布推出TurboX C610/C410 SOM和Open Kit,助力開發者和ODM/OEM廠商打造可實現全場景覆蓋、多元化的智能視覺、邊緣計算、智能零售和機器人相關產品。
  • 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機器視覺技術系統軟體的發展
    17年,Stevie開始以創新的眼光理性布局其GS技術產品研發,並於2018年宣布全球首款商用服務——基於BSI清晰度處理技術的30萬像素級GSCMOS光學鏡頭——sc031GS,成為CIS公司進入「消費機器視覺技術」主要宗旨的第一個巔峰。
  • 中科創達以「融合」之道 賦能行業實現跨界創新
    2020年12月4日,ThunderWorld2020中科創達技術大會暨產品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融合智能」為主題,並邀請到智能產業鏈各方代表及合作夥伴分別從智能晶片、智能工業、智能雲、智能物聯網、智能汽車和智能終端等不同領域共同探討產業的「融合」之道。
  • 中科創達投資價值分析:深耕智能作業系統,賦能萬物互聯時代
    1、智能作業系統龍頭,核心技術高築壁壘中科創達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作業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多次獲得 CES 創新獎,並榮登「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潛力企業榜」。公司以「創造豐富多彩的智能世界」為使命, 堅持「讓我們的智能技術應用於每一臺設備」的企業願景,專注於 Linux、Android 和 RTOS 等智能作業系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開發,持續投入開發智能視覺引擎技術、人機互動和終端安全等前沿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眾多自有智慧財產權。
  • [收購]中科創達:收購RIGHTWARE OY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收購]中科創達:收購RIGHTWARE OY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17年02月08日 20:02:38&nbsp中財網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移動智能終端作業系統領域,集中資源對作業系統相關技術進行持續開發和投入,形成了覆蓋應用程式框架、底層架構技術、中間件技術、軟硬體結合技術、元器件認證及圖形處理等作業系統各個層級的綜合技術優勢,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應用於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智能終端。
  • ...智能化升級配置,微美全息(WIMI.US)有望讓全息視覺成為主流技術
    APP、短視頻、直播等觸媒習慣的養成,以及AR、VR沉浸式體驗技術的發展,數位化渠道對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功能與角色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包括虛擬產品體驗、駕乘體驗、在線驗車、遠程售後服務等,都可以藉助數位化渠道在提升用戶體驗。除自有數位化渠道外,第三電商平臺、O2O服務平臺也在成為廠商數位化渠道布局的重要補充。
  • GTIC無人機視覺論壇乾貨:解構無人機「一條龍」服務背後技術
    ▲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大會展會現場利用AI開發板實現無人機嵌入式視覺應用開發澎峰科技是一家具有中科院技術團隊背景的做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的公司,作為首位演講嘉賓,澎峰科技CEO張先軼坦言自己不是無人機背景出身,前期主要涉足的是偏計算的領域,目前正逐步涉足利用AI開發板實現面向無人機的嵌入式視覺應用開發。
  • 機器視覺與軟體加密—加密狗如何幫助機器視覺技術創新發展
    當前機器視覺系統的成本構成中,硬體與軟體開發佔絕對的大頭,甚至軟體核心技術、算法等成為機器視覺公司的重要核心資產。這些軟體在整個機器視覺產業鏈中位處核心環節,也是產品絕對價值的獲取者。在機器視覺領域,軟體加密過程和授權激活需要支持大量圖像收集硬體、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同時不管是軟體開發人員還是用戶,都可以把所有的許可權限集中管理,企業可以做到一眼就能看出來,專注於銷售擴展,整體授權、功能應用情況盡在掌握。軟體算法庫對於機器視覺是核心,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如何保護軟體算法的技術核心,同時能夠方便管理授權,是保護這一核心的關鍵方向。
  • 全局快門圖像傳感技術滿足動態視覺市場不斷演變的需求
    隨著物聯網(IoT)等技術的進步,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智能且日益互聯。機器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周圍環境。因此,有數十億互聯的傳感器報告溫度、溼度、光線以及其他各種參數,讓智能設備能夠代表我們做出決定並控制事物。雖然進步迅速而顯著,但傳統的傳感通常只能以嚴格定義的方式測量一個參數。
  • Eyeris:車載場景理解(ISU)視覺AI技術研究
    該系統集成了安森美的全局快門AR0144AT圖像傳感器和三個230萬像素的RGB-IR圖像傳感器,安霸的CV2AQ晶片,和Eyeris車內場景理解AI軟體。通過結合不同的傳感器技術,Eyeris可以準確地檢測出車內的人數、車內乘員的活動、認知狀態(如駕駛員是否分心)、心跳、體溫、上半身預計尺寸(以用於安全氣囊動態部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