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2020-12-19 老壇財經

終於有地方政府對社區團購著手規範了。

這兩天,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在網上廣為流傳,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菜品社區團購活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南京市場監管局還組織了包括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在內的多家企業召開座談會,這些企業的社區團購南京負責人已經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

不得不說,南京幹得漂亮,為全國其他地區規範管理社區團購開了個好頭。

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

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告知書一共八條內容,其中的第5條和第7條,可以說是直擊社區團購模式的「七寸」。

比如第5條規定:經營者尤其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要知道,低價可以說是網際網路公司布局社區團購,搶佔市場份額的最大利器。

隨便打開一家社區團購平臺的小程序,新人專享1分錢四個雞蛋、1.24元一斤的黃心土豆,類似低到不可思議的商品比比皆是。據內人士介紹,社區團購平臺的商品價格,比傳統菜場要低20%左右。

如此低廉的價格,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菜市場的客流量顯著減少。有報導稱,江西南昌某農貿市場今年的銷量相比往年至少下降了三成。

社區團購平臺的低價策略,同時也引起了供貨商的不滿。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和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近日就下發通知,要求停止對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對於消費者來說,低價當然是好事。但是,社區團購平臺低於成本的低價策略,並不會長久持續。為什麼這麼說,看看打車平臺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了,一開始,打車平臺為了爭奪市場,推出各種優惠,以至於打車比坐公交都便宜;而等到戰局勝負已定,優惠越來越少,打車也變得越來越貴。

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不是來做慈善的,他們是要賺錢的。記住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南京禁止社區團購平臺低價傾銷,很有必要。

再看告知書中的第7條法規,(平臺)不得虛構斷貨、搶購、優惠,不得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近些年,電商平臺或商家抓住人們「貪便宜」的心理,虛構價格、先漲價再降價的手段屢見不鮮。

社區團購平臺作為近年來新生的商業模式,會不會偷偷「借鑑」前輩的上述做法?告知書中的這條規定,等於提前給社區團購平臺打了預防針——不行!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來說,社區團購是一塊「大肥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約2.04萬億元,而生鮮電商行業交易額僅約1620億元,線上滲透率只達到了7.9%。

此前有網絡傳言說,包括阿里、美團、拼多多在內的幾家公司宣布退出社區團購市場。謠言,他們才捨不得呢!

前兩天京東就宣布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舉入局社區團購。

對於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來說,社區團購已經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

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監管,社區團購接下來該怎麼走,這個問題需要各家網際網路公司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有一點可以肯定,通過「燒錢」開道,嚴重低價獲客,試圖壟斷市場的行為,以後是要越來越難走了。

相關焦點

  • 出手!直擊「七寸」!這裡率先對社區團購說不
    終於有地方政府對社區團購著手規範了。 這兩天,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在網上廣為流傳,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菜品社區團購活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 社區團購、網上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貪婪,該收一收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社區團購崛起以前買菜購物大家都是到菜市場親自挑選,但是現在,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布局社區團購。把人們買菜的習慣也搬到了線上渠道,這讓很多人逐漸養成了在網上購買菜品的習慣。
  • 社區團購養肥自己以後,網際網路巨頭下一步棋如何布?
    網際網路巨頭追逐社區團購大戰風口之舉,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 社區團購究竟搶了誰的生意?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爭的是什麼?
    電商「江湖」再掀風暴,這一回瞄準的是社區「菜籃子」。今年以來,包括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等在內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以投資或者成立事業部的方式殺入戰局,社區團購成了巨頭必爭之地。不過就在最近,火爆背後也有了一些新轉向:12月9日,南京市場監管局公眾號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下稱《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團長」需要辦理相關的市場主體登記等。隨後,阿里、美團、滴滴、蘇寧等負責人在《告知書》上簽字並承諾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
  • 巨頭爭奪社區團購藍海 網際網路新的風口到來?
    事實上,這樣一種以社區為單位的團購模式已經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二三線城市風靡。網際網路巨頭也瞄準了社區團購這一新的風口,紛紛下重金布局。目前,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均已「殺入」社區團購藍海。今年11月3日,滴滴總裁程維在內部會議上首次提到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並提出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在被人民日報評論點名後,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拼多多和美團對此均回應稱,為謠言。消息稱,目前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其實說到底這場爭論還是在探究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社會的意義何在。而此次我們將藉助社區團購的浪潮來回溯網際網路大巨頭的野蠻發展之路。二是疫情帶來的衝擊即便是巨頭也渾身難受,疫情擊穿了它們的壁壘,無論是打車也好、外賣也好還是電商,疫情期間基本上是停擺的,而這三家巨頭又均是網際網路界內最會講故事的,疫情的衝擊讓它們幾近無故事可講,於是它們及時發現了社區團購,而社區團購也給了它們一個嶄新的故事腳本。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01 戰略高地拼多多要砸5億入局社區團購;大連即將進入買菜不要錢時代;盒馬正在醞釀在北京、上海做社區團購;王興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美團優選這次必須贏下來;滴滴程維這次做橙心優選,也是下了決心要拿下,這場戰役不能輸。
  • 巨頭該不該進駐社區團購與底層爭利?鳳凰民調引發共鳴
    鳳凰網財經 文/姚遙時代奇妙變幻,如今,網際網路也能與買菜相遇。網際網路巨頭們湧入社區團購,依靠補貼和低價獲取市場份額,先壟斷,隨後再提價。此種趨勢下,有人獲利,有人受損。多數人認為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應當承擔社會責任,不應先壟斷再提價,對科技巨頭的這種惡性競爭方式有所思考。面對科技巨頭進駐社區團購趨勢,大多數人希望小商小販頂住壓力,熬過這陣風。從監管角度看,超過一半的人認為監管層面應該制定規則平衡各方利益;而至於個人是否以實際行動支持了科技巨頭的社區團購業務,絕大多數持堅決抵制的態度。
  • 社區團購的真相,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是幾捆白菜背後的流量
    社區團購併不是什麼新模式,普通菜市場上你也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張三問,買一斤肉能不能便宜?老闆回答說不能,遂又問我和李四都買一斤能不能便宜一點,商家答可以。從這單筆交易來看,似乎是雙贏,商家出了貨減少了成本,消費者買到了便宜的菜省下了錢。 社區團購盯著的就是這個生意。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12月2日有消息稱,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近日在高管會上表態,他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但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京東還尚未對外證實該消息。一把手的表態,是觀察公司動向的最好風向標。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
  •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賣菜夢怎麼了?社區團購發布新規,重點針對下沉市
    最近社區團購很火,尤其是買菜等業務,更是火爆到不行。傳統的菜市場轉而被各種網際網路巨頭圍攻,首先是滴滴美團阿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線上菜市場。面對著各種0.99元的菜價,不少用戶都改變了逛市場的習慣,掏出手機點擊購買。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今年以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親自下場,布局相關業務。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一把手也多次表態,對社區團購市場勢在必得。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
  • 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網際網路巨頭沒有放慢腳步
    也就是說,攜著資本,用虧損換規模,然後快速決出市場前三名,網際網路這套通用的打法,在社區團購行不通了。但社區團購的發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網際網路巨頭的腳步,也沒有調整放緩的跡象。燃財經獲悉,根據一位美團買菜BD的說法,「過段時間,可能就在12月,美團優選將挺進北京,但如何與美團買菜業務相結合,還在等總部通知。」
  • 有錢一起賺,吃獨食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原因
    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肯定會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必然原因。就在剛剛,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表態退出社區團購,轉而要支持科技發展,我想這都是客套話,後面等到時機成熟,肯定還會做。但是社會團購到底好不好呢,從效率和質量上說,社區團購搞起來對消費者來說,絕對利大於弊,只是中間的錢被誰賺走的問題。股市裡割韭菜的更嚴重,大家一起割,都高興,如果有人吃獨食,肯定沒有好下場。
  • 社區團購瘋狂擴軍,跳出流量生意,網際網路巨頭不惦記幾捆白菜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繼人民日報評論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社區團購後,12月12日,一張關於「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