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阿根廷化石新發現或可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2020-12-1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為什麼有些生物在中生代倖存了下來,而恐龍卻滅絕了?西媒稱,科學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大量動植物化石有望幫助解開這一謎團。

據埃菲社1月6日報導,通常,在一次科考中發現兩個新的恐龍物種本身已經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是當同時發現的還有大量距今6500萬至7000萬年的哺乳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甚至花粉的化石時,上述發現似乎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研究員、科考隊成員費德裡科·阿格諾林表示:「古生物學家通常會發現大型恐龍遺骸,因為它們更容易被發現,但這樣完整的生物群很少會出現。」

報導稱,上述化石遺址位於阿根廷南部聖克魯斯省,俯瞰著著名的佩裡託莫雷諾冰川,科學家在2019年僅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次勘探,但仍更好地了解了數百萬年前該地區的景象。

阿格諾林表示:「這一發現並非使我們將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假說排除。隕石理論似乎有一定道理,新發現讓我們了解的是某些生物是如何存活下來的,以及為什麼其他動物會滅絕。這或許可以教給我們很多有關如何在數千年的『核冬天』中使一些物種存活下來的信息。」

報導稱,在去年的第二次科考中,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最令人驚奇的部分,根據阿格諾林的說法,其中包括「我們最古老的祖先曾經目睹並曾生活在恐龍陰影下的小蛇和哺乳動物的化石」。

被發現的化石中還包括蝸牛的遺骸,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遺骸是很多蝸牛家族中最古老的記錄,相信將在科學界引發熱議。

此外,還有一些新的鳥類和兩棲動物化石,以及從中能夠提取到花粉粒的巖石和樹幹樣本。所有這些元素有助於形成與今天截然不同的地區全貌。

阿格諾林表示:「今天發現這些化石的巴塔哥尼亞實際上已經是一片沙漠,通過新的發現可以將其還原成一片擁有豐富的動植物、魚類、蛇和恐龍的廣袤森林,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

報導稱,海龜似乎未受隕石撞擊的影響,而恐龍滅絕了;某些蜥蜴和蛇倖存了下來,另一些則沒有。這個謎團仍然等待著答案,而在巴塔哥尼亞的研究有助於解開這個「方程式」。

阿格諾林指出,古生物學者尚未就倖存物種的共同特徵達成共識,並且目前存在多種假說,涉及生理問題、長期冬眠或極快的新陳代謝等。

同樣,對於為什麼恐龍沒能倖存下來也未達成共識:「它們種類繁多,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但無論哪種都沒能倖存。」阿格諾林表示。

報導稱,今年3月,研究人員將重返該遺址進行更詳盡的考察,以獲得更多信息,並希望通過新物種化石(包括恐龍和其他小型動物)增加其知識儲備,從而更進一步了解幾百萬年前的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編譯/韓超)

相關焦點

  • 李耀煌新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獲著作權證
    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頒發著作權證。這是李耀煌繼《長成於海洋的山的年輪》《地球古海蝕地貌研究》《探秘古海岸》後獲得的第四張著作權證。李耀煌自2004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收集古海洋生物化石,堅持地球科學研究。
  • 史前恐龍滅絕之謎
    恐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它們曾經統治地球多達1.5億年,到侏羅紀時期儼然已經成為動物界的霸主,可是這種神奇的動物卻突然銷聲匿跡了,它們是因為某種未知的厄運而滅絕的嗎?研究恐龍化石,19世紀英國人巴克蘭和曼特爾對一種遠古的動物化石進行了研究,兩人的成果一經發飆,世界上立即興起了一股尋找古代動物化石的熱潮。隨後,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許多奇異的爬行動物化石,並將它們命名為「恐龍」。火山爆發引起氣候的變化而導致恐龍滅絕的猜想。恐龍滅絕之謎,龐大的恐龍家族是怎樣滅絕的?
  • 在阿根廷發現了25米長的恐龍化石,距今七千萬年
    在阿根廷南部的卡拉法特地區發現了一種七千萬年前在地球上遊蕩的恐龍怪物,這隻恐龍長達驚人的82英尺(25米),是一輛雙層巴士的兩倍多。據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古生物學家稱,發現這隻恐龍的人是阿根廷自然博物館的伯納迪諾·裡瓦達維亞,他們稱這隻恐龍為「Nullotitan Glaciaris」,它有超長的脖子,用四肢行走,是食草動物。
  • 至今為止,依然還沒有被揭開的9個恐龍的未解之謎
    曾經作為整個地球上真正的霸主,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雖然離開的時間已經很久遠,但是關於恐龍的一些信息,卻始終都沒有斷過,科學家也在一些恐龍化石中,研究出它們的樣貌以及生活習性,這對於我們現代人了解這個「大傢伙」還是很有幫助的,不過,即便恐龍的秘密看似已經很少,可也還是有一些未能解密的信息
  • 揭開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謎的真相:地質學家終於找到了答案!
    我們星球的遠古統治者恐龍曾經是稱霸地球1.6億年,但最終也難逃滅絕的命運。如果當時人類與恐龍同時存在,將會成為獵物而非獵手,《馴龍高手》電影裡的和諧畫面不會出現。那麼恐龍滅絕之謎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成為地球生物史上一個難解之謎?現在的主流理論是: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天外來客,隕星撞擊地球再加上長時間大規模的玄武巖漿噴發所致。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滅絕的真相。
  • 西媒:靠化石還原恐龍不靠譜 恐龍模樣或顛覆傳統觀念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 西媒稱,想像一下,數百萬年以後,當外星人來到地球,試圖通過化石來復原今天的生物,他們畫出來的猿猴、大象或鳥類會跟現在一樣嗎?人們肯定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真正的恐龍是否和古生物學家描繪的,或者電影中所呈現的一樣?已經滅絕的物種能否複製?古生物學家的描繪是否嚴謹?是否存在嚴重錯誤?
  • 恐龍頭骨化石上,科學家發現「子彈孔」,到底是誰留下的?
    恐龍頭骨化石上,科學家發現「子彈孔」,到底是誰留下的?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地球的生物是恐龍,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當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恐龍卻已經消失不見了。我們現在也只能通過一些恐龍化石來還原它們當時在地球上的場景,目前關於恐龍到底是如何在地球上消失不見的,科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火山爆發說地球倒轉說等等,目前科學界最為主流的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不見。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找到的恐龍化石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時間太過於久遠,這些恐龍化石的保存並不怎麼完整。
  • 新發現:恐龍滅絕前夕一隻「神奇的雞」化石 揭示現代鳥類的起源
    據外媒報導,一組由劍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現代鳥類化石,比一百萬年前毀滅恐龍的小行星還要古老。這一發現被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可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首例現代鳥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鳥類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中倖存下來,而巨型恐龍卻沒有。這塊名為「神奇的雞」的化石頭骨保存很完好,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有關古代物種與現代鳥類對比的信息。
  • 恐龍滅絕之謎引關注:鳥類是否由恐龍演化而來?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王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提到,大家印象深刻的「霸王龍」並不是體型最大的恐龍,有些小型恐龍甚至會被當時的哺乳動物吃掉,「中國也發現過許多重要的恐龍化石,比如祿豐龍、冠龍、小盜龍等等。」
  • 恐龍滅絕之謎引關注:鳥兒是否由恐龍演化而來?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王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大家印象深刻的「霸王龍」並不是體型最大的恐龍,有些小型恐龍甚至會被當時的哺乳動物吃掉,「中國也發現過許多重要的恐龍化石,比如祿豐龍、冠龍、小盜龍等等。」「恐龍」這一名字的由來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很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在我國的山東省,有一處著名的「龍城」,它以專門盛產恐龍化石著稱。在古生物學家們的一次探查中,他們驚奇地發現,諸城遺蹟中的恐龍化石,原來具有一定的方向規律。這個規律究竟是什麼?專家又能否揭開其中的秘密?可有趣的是,雖然研究隊並未在此發現石油資源,但是卻意外地找到了許多大型的「龍骨」。出於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鑽探隊的隊長決定將「龍骨」運回市內。考古專家面對「龍骨」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些「龍骨」居然是大型恐龍鴨嘴龍的骨骼化石。這一驚天發現,立馬引起了我國考古界的高度重視,隨即,一場關於諸城恐龍骨骼化石的發掘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非洲發現恐龍化石,刷新了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相信大家對恐龍一定都不陌生,雖然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恐龍化石中領略到恐龍的龐大身體和兇猛的氣息。要知道,恐龍這一大種類生物統治地球超過一億年的歷史,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恐怕現在的地球還是恐龍的世界,也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恐龍化石頭骨發現「子彈孔」,它是什麼?外來生物導致恐龍滅絕?
    6500萬年前的恐龍,為何頭骨會出現「彈孔」?人類穿越了?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被恐龍霸佔地球,它消失6500萬年後才出現了人類,在科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恐龍滅絕和隕石撞擊有很大關係,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會發生劇烈變化,為何偏偏只有恐龍滅絕了?
  • 【未解之謎】6500萬年前,霸王龍頭骨上發現彈孔,專家:恐龍滅絕或另...
    眾所周知,幾億年前的地球霸主是恐龍,等到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時候,恐龍早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現在的我們只能通過研究恐龍化石來還原它們當時的生活場景。至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科學家們對此也是眾說紛紜。其中影響力最為廣泛的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說,然而這種說法只是推測,並沒有明確的證據。
  • 恐龍滅絕之謎,曾經的地球霸主因何而亡(原因眾多)
    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卻在白堊紀末期,消失匿跡。關於恐龍的滅絕,歷來有著各種各樣的討論。恐龍滅絕之謎——氣候巨變理論這是在2000年,一位德國科學家率先提出的理論。他認為,來自宇宙的粒子流闖入了地球,導致了地球的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直接導致了恐龍滅絕。後來有多位科學家為這種說法提供了新的依據。例如,美國物理學家路易·阿爾瓦雷茲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他在研究中發現全球各處的土地中,均具備同一個特點: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
  • 研究發現: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西北部發現兩種泰坦龍化石
    報導稱,2016年3月,黑興萊特納帶領考古小組第三次來到該地挖掘,一位地質學家發現一塊紅色巖石的石背很像恐龍的股骨,科研人員後又發現了肋骨化石,最後發現3隻埋藏了7000萬年的恐龍遺骸的完整化石。尾椎骨化石顯示,這是泰坦龍至今不為人知的兩個屬種。
  • 復原最逼真的恐龍化石,皮膚清晰可見,滅絕原因令人痛心!
    恐龍作為一種遠古神獸,已經消失上千年了,當時它可謂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種種原因,恐龍竟然銷聲匿跡,完全滅絕了,迄今為止就連科學家也無法找出最終的原因。可想而知,恐龍擁有龐大的體型和骨骼,牙齒的咬合力度極大,一旦找到獵物,獵物很難逃脫。
  • 恐龍滅絕之謎:恐龍為何在6500萬年前絕跡?
    恐龍最早出現在2.4億年前的三疊紀,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物種從誕生到消失,是生物演化的自然規律,不足為奇。但如此一個龐大的,佔據統治地位的家族,竟然跟其他很多物種一起,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不得不令人感到懷疑。根據真實的佐證,科學家們提出了恐龍滅絕的假說小行星撞擊地球說中國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帶領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稀有元素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232倍。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體型巨大的恐龍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一個未解之謎,所以一提到恐龍,就覺得印象模糊而遙遠,似乎只是傳說中出現的生物。在這次河源之行中,我參觀了國家級「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恐龍蛋博物館」。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星星在眨眼,月亮在畫問號,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架起彩虹的橋……」這首歌詞對很多8090後來說並不陌生,它來自藍貓淘氣三千問的主題曲,這部中國自主製作的動畫片從1999年開播就獲得了很多孩子的喜愛其中的「恐龍時代」的章更是男孩們的出行,當時的宇宙人是恐龍的基因利用新創造的兇暴的複合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