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正值中國高速發展階段,再加上有前蘇聯的鼎力相助各領域復興更是極為迅猛,但後來因為某些矛盾,中蘇心生間隙,蘇聯先後撤走了所有援華技術專家,而這也對我國軍工製造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核潛艇製造上。當時,蘇聯也毫不客氣的直言憑中國當時的實力,建造核潛艇無異於痴人說夢,面對赤裸裸的貶低,中國自然不願低頭。
然而,客觀來講,核潛艇的研製卻是十分複雜,其中涉及眾多技術難點,例如遠程水聲系統和大深度發射裝置、核動力裝置等,更關鍵的是當年的中國不僅不具備相關技術,就連真正的核潛艇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放眼海外,除去美國和蘇聯以外其他國家也沒有嫻熟的核潛艇製造工業,但向美蘇開口肯定是沒戲。
起初,核潛艇研發項目組的科研戰將們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核潛艇動力裝置該怎麼高?內部設備要安放在何處?等都得從零起步。但老話說得好,天無絕人之路。科研團隊一籌莫展之際,我國某外交官在美國的軍事模型店裡買回來一件「華盛頓」號核潛艇仿真模型,就是這件外交官原本要送給兒子的禮物,成功打破了中國核潛艇研發僵局。
不過,儘管藉助這款玩具模型的幫助,國產核潛艇項目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但後續的困難依然重重。經過長達十幾年的摸索,中國科研團隊才終於在1974年研製出了新中國首艘6000噸級別核潛艇,併名為401核潛艇。
對此,美國卻十分鬱悶。怎麼都沒想到一個兩美元的玩具,竟然洩漏了自家軍隊的關鍵武裝技術。得知消息後,美國FBI還領命要治這個玩具商的罪。不過,歸根結底這個玩具也只是給我國科研團隊提供了一種靈感,鼓舞了眾人,最後之所以能夠研製出核潛艇,離不開中國科研設計團隊的聰明才智和百折不撓不斷試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