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奧園醫院的糖尿病中心,一位60多歲的爺爺坐在椅子上,前面放著一袋膠麥米和兩個裝著沙荊茶的手提袋,正在親切的跟糖尿病中心的盧世元教授交談,上前仔細一看,才發現,這是之前在重慶奧園醫院住院,治療好轉的2型糖尿病患者:袁老師。
現年63歲的袁老師,家住重慶市渝北區鴛鴦街道,14年前,袁老師在生活習慣沒發生什麼變化的情況下,食慾突然增加,但身體反而消瘦了,3個月的時間,體重減輕5Kg,沒有發現其他不適的症狀,袁老師覺得這不正常,所以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了個體檢,當時體檢沒有檢查出其他問題,就是空腹血糖偏高,當時查出的空腹血糖在7-10mmol/L(正常的值應該在7mmol/l以下),所以,初步診斷是"2型糖尿病"。
為了明確診斷,袁老師換了家醫院進行複查,所以又到重慶武警醫院做了檢查,通過糖耐量試驗,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當時空腹血糖在8-12.5mmol/L波動,醫生給的治療方式是: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
因為多種原因,袁老師病情反覆發作,逐漸加重,所以在7年前,又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當時醫生讓他換一種降糖藥+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通過這種治療方式,袁老師的空腹血糖在7-8mmol/L波動。
4月前,袁老師感覺雙下肢乏力、疼痛,於是又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結果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醫生讓袁老師控制好血糖,沒有另外增加藥物治療
1月前,袁老師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金山醫院進行血糖調整,醫生又給他換了一種降糖藥,結果在1周前,袁老師感覺口乾、煩渴明顯,空腹血糖也在6-8mmol/L波動,並且雙下肢乏力、疼痛加重,經朋友介紹,於2020年11月22日,來到重慶奧園醫院進行住院治療。
袁老師住院後,醫院安排做了相關的檢查,並且糖尿病中心的盧世元教授組織多位專家聯合會診,制定治療方案,住院9天,袁老師血糖恢復正常,丟掉了胰島素,停掉了降糖藥,口乾煩渴好轉,雙下肢乏力、疼痛好轉,所以,根據病情,於2020年11月30日正常出院,出院時空腹血糖控制在6.1-7.1mmol/L之間。
出院的時候,醫院給袁老師開了鞏固治療的藥物和飲食,讓他吃完後再到醫院來取,同時,盧教授還特別跟袁老師強調:雖然現在病情得到控制,但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視,還是要堅持吃鞏固治療的藥物和飲食,並且要時時監測血糖,若有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所以,剛才看到的正是袁老師出院時,開的鞏固治療的藥物和飲食吃完了,現在感覺狀態很好,所以再回來取藥。
袁老師說,他們家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袁老師的母親、大哥、二哥、和他兒子均有糖尿病病史,所以,他治好後,他會讓他們家的其他人也到這裡來治療。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