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DC漫改電影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諾蘭,2008年本片上映後,粉絲們希望把它抬上IMDB評分冠軍的寶座!
除了給本片打五星評價以外,它的粉絲有一點做得不太地道,他們成群結隊地給當時IMDB榜首的《教父》打差評。
最終結果是,《黑暗騎士》沒能拿到NO.1,原本排名第二的《肖申克的救贖》因為《教父》評分下降,陰差陽錯擠進第一位!
儘管如此,《黑暗騎士》的口碑仍舊是DC漫改電影中最高的。IMDB9.0+豆瓣9.2的評分,無論是溫子仁的《海王》還是去年紅極一時的《小丑》,甚至包括隔壁大紅大紫的漫威宇宙,也找不出任何一部評分上可以與之抗衡的電影。
不同於一般超級英雄電影直來直去的爆米花風格,《黑暗騎士》對正義和人性的探討明顯要深了好幾個層次。
本片裡讓小編印象深刻的角色共有三個。
1、小丑,純粹的惡。
《黑暗騎士》沒有單獨介紹過小丑的來歷,但這版小丑甚至比《小丑》個人電影還要成功。
犯罪對小丑而言更像是一種遊戲。罪犯和他合作,成功後僅僅因為不再有利用價值,就被他毫無緣由地幹掉;搶到的鈔票堆成了一座山,他全無所謂地付之一炬;同時在兩艘船上安裝自毀裝置,啟動按鈕發給另一艘船的人,以遊戲人心為樂。
最讓他得意的是,他把片中男二號哈維丹特成功黑化,只是為了證明:「像這樣的好人照樣會變壞。」為此,小丑甚至不惜以身為餌。
2、哈維丹特,雙面之人。
哈維丹特在原著中被稱為「白騎士」,但是黑化以後,他自認為學生時代「雙面人」這個綽號更適合自己。
他陽光正直、光明磊落,不遺餘力的打擊哥譚市的各路惡棍。警界、市民、甚至蝙蝠俠自己都認為他是哥譚的未來。為避免蝙蝠俠被抓,哈維丹特挺身而出,承認自己才是蝙蝠俠,這是他全片中的高光時刻。
如同一枚硬幣,人性也有兩面。在被小丑設計,經歷了失去愛人瑞秋,自己半邊臉被燒傷一生盡毀的打擊後。崩潰的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像小丑預言的那樣開始作惡。
3蝙蝠俠,沉重的正義。
不像很多爽片,英雄無所不能。蝙蝠俠可能是超級英雄裡最弱的,正義聯盟裡他對閃電俠說的:「我的超能力是超有錢」,聽起來豪橫,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脆弱。
在已經不夠強的基礎上,蝙蝠俠還給自己設了一條不傷人性命的底線,以防自己膨脹了以正義之名為非作歹。
很多人認為,好人做好事是自利的結果。蝙蝠俠用一次選擇推翻了,在心上人瑞秋和情敵哈維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他選擇救哈維,因為哈維最有可能給哥譚帶來長久的安寧。
小編曾認為,有些人不惜損害自身利益也要做好事,是為了自己榮譽和名聲。蝙蝠俠用另一次選擇推翻了,他不惜聲名狼藉,也保全哈維的名聲,給哥譚人留下希望。
《黑暗騎士》不僅經典,票房上也是2008年冠軍,小編希望重啟後,DC宇宙新版蝙蝠俠再請諾蘭來拍。或許這樣嚴肅硬核的風格,才能和輕鬆搞笑的漫威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