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成功佔領各大平臺,不少網友甚至在刷視頻的時候,連續被這些姐姐們的熱舞刷屏,讓人不得不讚嘆這些姐姐們,不只是來乘風破浪的,更是來興風作浪的。
提到「乘風破浪」四個字,相信很多人一定會首先想到詩仙李白。在《行路難》一詩中,他以一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道出了多少人對理想追求的信念。
乘風破浪這個詞,是李白化用古人的名句「願乘長風破萬裡浪」。這句話的貢獻者名為宗愨,對很多人而言極其模式的一個人。愨這個字不認識,就姑且稱他為宋殼吧,諧音送客。大家慢走不送,本期文章到此結束。
慢著慢著,還沒講呢就結束,太不負責任了吧。還是先講講愨這個字。愨,讀作què,本義是誠實、忠厚、善良。所以他表字元幹,取的應當是幹字的才能、才幹之意,寄託著家中對他人格、品行和才幹的祝福。
宗愨是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時代的人,出生於河南南陽一個典型的儒學之家。但宗愨少年時代就顯得與眾不同,他不好讀書卻偏愛舞槍弄棒,平日裡就好惹是生非、好勇鬥狠,因此很不得家族中人的待見。但宗愨不以為然,而是依舊堅定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在他還年少的時候,叔叔宗炳曾問過他的志向,少年的宗愨昂首挺胸,高聲答道:「願乘長風破萬裡浪!」這就是要在戰場上一展身手、成就一番事業的表達了。沒想到,叔叔宗炳悠悠地嘆了口氣說道:「你要是不能大富大貴,勢必成為破敗宗家門戶的罪魁禍首啊。」
在宗愨14歲那年,他的哥哥宗泌娶妻入門,沒想到,當天夜裡便有一夥十幾人的盜賊闖入家中。少年宗愨絲毫不懼,挺身與賊寇纏鬥,最終將他們全部逼退。
以上這段故事,基本算是根據《宋書·宗愨傳》記載翻譯而來。但在成語典故中,關於宗愨的故事卻是另外一番模樣:宗愨小的時候便跟隨父親和叔叔學得一身好武藝,在哥哥大婚之日因為獨立打跑了十幾個盜賊,被賓客們紛紛稱讚。於是有人當場問小宗愨有什麼志向,他便高喊出「願乘長風破萬裡浪,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的口號,贏得了一眾叫好聲。
說實話,成語典故的說法,增加了太多的修飾內容,雖然對於人物增色略有幫助,但將人物的性格、家世背景幾乎完全抹掉的做法,實際上不太可取。南北朝時期是極其動蕩的年代,卻同時是門閥士族極其興盛的時代,讀書做官是正道,一個士族子弟不愛讀書卻喜好舞槍弄棒,這是有違當時的普世觀念的。
這才有了叔叔宗炳那番讓人聽來並不順耳的話。
而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少年立志的宗愨,最終憑藉自己的機智、勇敢,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獲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才讓乘風破浪的故事,增加了勵志的意味,畢竟,宗愨在成功的路上,首先要對抗的是來自家族內部的反對聲音。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而言,這些反對聲音有時候是致命的。
唯有了解了宗愨所背負的巨大心理壓力,在看待他未來成就的時候,才會讓人更加感嘆他的成功,既得益於少年壯志,更是有賴於他那顆堅強、執著的心。而這樣的成就才會更加令人動容。
宗愨,是劉宋的名將,一生戰功赫赫,最終官至雍州刺史、安西將軍,死後追贈徵西將軍,諡號肅侯。這個諡號,在三國時期先後被程昱、賈詡、賈逵、張既、顧雍獲得,都是顯赫一時的各集團頂尖人物。按照諡法解,內心堅強而有德行、胸有成竹能斷大事的諡號為「肅」。這是對宗愨人物的評價,是對他一生功業的肯定。
所以,他在去世後的第二年得以配享太廟。這在古代,是對臣子的一種極高的獎賞了。
也正是了解了乘風破浪的故事後,我們再去品味《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的取名寓意,便更能品味出不一樣的味道。除了節目中她們要一路披荊斬棘迎難而上,這也是對新時代女性的一種肯定。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往期精選:原外交部長楊潔篪再登熱搜,他的名卻被很多人念錯,來看虎字集錦
這5條線索,我本以為很多人會猜是呂布,沒想到猜馬超的這麼多
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