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易老,百花易凋,自古以來尋求長生者不計其數,而最終能夠實現的,唯有武俠小說中的傳奇人物罷了。在時間面前,萬物都無法逃脫草木榮枯的定律。
而對於各型的合金鋸片來講,無論鋸片自身的金屬性能再怎麼的出色,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它們一定會出現磨損。
縱觀整個鋸片家族,縱使是金剛石鋸片這樣的高性能多刃工具,照樣也經不起石材等脆硬材料的消磨。因此,鋸片耗材的論斷絕非空穴來風。
單單以每年因故而被報廢的鋸片數量為例,每年超過百萬片的報廢鋸片,不但反向刺激著市場對於新鋸片的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自身的採購支出以及經營成本。
因此,但凡是能夠長久經營下去的企業,它們在成本控制上往往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在鋸片的報廢修復工作更不會掉以輕心。
目前來看,在材料技術沒有取得徹底突破前,鋸片耗材的本質無法被徹底改變前,為控制好鋸片的報廢率,降低鋸片的新採購支出,針對鋸片磨損的修復勢在必行。
從常見的鋸片磨損症狀來看,掉齒、擦傷、齒尖的磨損以及鋸片基體的磨損等,是目前最為常見的鋸片磨損外在表現。
而根據磨損程度的不同,不同的鋸片其可被修復的可能性也是不一樣的。對於部分造價低廉的木工鋸片,基本上就沒有被修復的必要了。
但對於那些本身性能就突出,用料非常好的鋸片,只要磨損程度不高,其可被修復的效果與次數,更是遠勝於那些普通的硬質合金鋸片。
而在諸多的鋸片磨損症狀之中,又以掉齒較為惹人厭。若個人想要僅憑一己之力來修復,技術難度是非常大的。
從自行補齒的費用核算進行考慮,細密的鋸齒可是造價高昂的。而在供應鏈中,從事鋸齒製造的企業,更不會接受單個鋸齒的採購需求。相反,整包整箱的採購活動,才是鋸齒採購的最低門檻所在。
而要是解決了鋸齒供應的問題,在實際自行進行補齒的過程中,已磨損鋸齒的去除問題,焊料溫度的控制問題等,都是補齒過程中潛在的技術難點所在。
因此,補齒可是一門技術活,任何想要自行補齒,乃至自行修磨鋸片的企業,倘若足夠精明,在經過一番成本的核算之後,都會選擇「打退堂鼓」,進而把磨損鋸片交給專業的鋸片修磨廠家來修復。
而當磨損的鋸片被送至專業的鋸片修磨廠家那裡之後,社會分工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在整個鋸片修磨的過程中,從鋸片磨損程度的檢查,到涉及鋸齒多角度,多層次化的修磨,單單從修磨設備的投入上來看,就要花費百萬之多。
以鋸片修磨的工序為例,高達18道的修磨工序,涉及多個工作崗位。而崗位每增多一個,實際上就意味著鋸片修磨利潤的下降。
因此,在許多人的眼裡,鋸片修磨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業務。相比新鋸片較為高昂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多的鋸片廠家正在捨棄鋸片修磨的業務,轉而力薦直接報廢換新的方案。
不過,雖然市場中從事鋸片修磨的廠家與企業正在變得越來越少,但只要仔細搜尋,我們依舊可以找到幾家依舊在勤勤懇懇為企業提供鋸片修磨服務的鋸片修磨廠家。
常言道:「千軍易得,而一將難求。」既然鋸片修磨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而鋸片補齒修磨等又是技術活。如此,牢牢地與鋸片修磨廠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你,在知曉了相關鋸片修磨的技術難點之後,你還會棄社會分工合作的潮流而選擇自行修復鋸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