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法新社報導,英國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利用「減效裝置」讓柴油車尾氣排放「符合」歐洲聯盟排放標準的行為違法。
英國高等法院法官大衛·瓦克斯曼裁定,根據歐盟法律,「受影響的車輛確實含有減效裝置」。法官表示,英國大約有120萬輛大眾、奧迪、西雅特和斯柯達等大眾集團旗下汽車品牌的柴油車安裝了「減效裝置」, 這些裝置人為地降低了尾氣排放,嚴重「破壞」了歐盟旨在限制汙染物的尾氣排放檢測。
法新社報導稱,這一裁定意味著大眾集團恐怕要向訴訟所涉及的9萬多名英國車主支付高額賠償。英國斯萊特和戈登法律事務所在此次訴訟中代表了約7萬名英國車主,事務所負責人加雷斯·波普對這一判決表示歡迎,他表示,這「暴露出大眾集團為了追求利潤和市場主導地位,無視歐盟排放法規和公眾健康」。波普要求大眾公司結束這一「可恥的行為」,並與原告達成和解。
大眾集團回應稱,對裁決感到「失望」,但「判決僅涉及初步問題」,該公司打算上訴。大眾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車主是否遭受了實際損失仍有待確定,公司將堅決捍衛自身的立場。」
大眾「排放門」醜聞爆發於2015年9月,當時美國環保部指控大眾汽車在美銷售的柴油車涉嫌排放造假,從此該公司史上最嚴重的危機就此拉開序幕。大眾隨後承認在全球範圍內為1100萬輛汽車安裝了「減效裝置」,使車輛在監管測試中比在實際駕駛環境中看起來汙染更少。
「排放門」事件曝光後,大眾集團在多國遭遇巨額罰單和消費者訴訟。大眾宣布召回1100萬輛相關柴油車,對這些車輛的發動機進行改裝。僅在歐洲就有800萬輛汽車與此有關。據統計,大眾集團因「排放門」造成的罰款及其他支出至今已經超過300億歐元。僅在2019年,大眾支付的與「排放門」相關的罰款和賠償費用就達到23億歐元。
今年2月28日,大眾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集團已與德國消費者協會就「排放門」集體訴訟案達成協議,大眾將支付8.3億歐元了結與德國40萬車主的集體訴訟。參與訴訟的車主將根據其車型和車齡獲得1350歐元至6257歐元不等的賠償。大眾集團法律事務主管希爾特魯德·維爾納在聲明中稱,該和解協議代表了一個「公平和可驗證的解決方案」。
除了這樁集體訴訟,大約還有7萬名車主單獨對大眾提起了訴訟。今年5月,德國一家高級法院還將對來自車主的單獨訴訟進行審理。
今年1月15日,波蘭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局說,大眾汽車因在排放問題上誤導消費者被罰款1.206億茲羅提(約合3180萬美元)。這是波蘭消費者監督機構開出的歷史最高罰單。波蘭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局負責人涅赫恰烏說,如此力度的處罰是因為大眾汽車近年來的不公平競爭行為,以及該公司並沒有採取實質性措施,以求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和解。
在今年3月的年度財報會議上,大眾汽車集團財務長弗蘭克·威特表示,該公司因柴油車排放作弊醜聞已被處以313億歐元的罰款和和解金,預計到2021年成本還將再增加41億歐元。
除巨額賠償外,大眾集團還面臨生產的壓力。因新冠肺炎疫情切斷供應鏈、導致需求直線下降,大眾集團上月宣布打算關閉大多數歐洲工廠。與此同時,位於德國的大眾乘用車、商用車和零配件工廠將在停產三周的基礎上,進一步延長停產時間至4月19日。
大眾集團乘用車部門營運長拉爾夫·布蘭德施泰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擴散對汽車需求的影響日益加大,同時零部件供應變得越來越困難。此外,員工對疫情擴散的擔憂上升,大眾決定暫停生產也符合員工利益。
大眾方面表示,受影響的工廠主要位於德勒斯登、埃姆登、奧斯納布呂克、沃爾夫斯堡、茨維考、漢諾瓦工、布倫瑞克、卡塞爾、薩爾茨吉特、開姆尼茨等地。
大眾集團目前擁有奧迪、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保時捷、斯柯達等多個汽車品牌,在全球設有124個生產基地,其中72個位於歐洲。集團表示,位於墨西哥、巴西和美國的工廠正常生產,但後續措施將取決於疫情發展情況。
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給公司業務帶來了未知的挑戰,對財務數據的持續性影響也令人擔憂。
大眾集團去年銷售汽車1096萬輛,先前預測今年銷售額將增長4%。不過,大眾財務長弗蘭克·威特此前表示,由於疫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存在不確定性,目前無法對今年的業績做出可靠預測。鑑於疫情的傳播態勢,大眾表示還將進一步對2020年預期進行觀察評估。
對於大眾集團的電動化進程,迪斯表示,「疫情不會影響大眾汽車集團電氣化戰略的推進。」 2020年至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向混合動力、電氣化和數位化領域投入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用於電氣化領域支出。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到2029年推出至多75款電動汽車和60款混合動力汽車,預計屆時電動汽車銷量將增加至26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