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53歲的邁克·泰森宣布復出,並告訴全世界的拳迷:「I am back 」,然後放出了一段最近的訓練視頻。看完視頻的小夥伴紛紛驚呼並表示致敬:「這根本就沒離開過啊,跟年輕時候一樣兇猛。」 我們通過動圖感受一下,要記住,這可是53歲的泰森。
對於泰森的評論一向充滿爭議,不管你是否喜歡他,你都不得不承認巔峰時期的泰森在拳臺上幾乎無人能敵。既然老拳王宣布復出,再戰江湖,我們就回顧一下有「鐵人」之稱的泰森是如何練成的。
邁克·泰森,英文全名Michael Gerard Tyson, 生於1966年6月30日,曾獲得WBA,WBC,IBF三個拳擊協會的重量級冠軍頭銜。除了卓越的戰績,泰森極具毀滅性的拳擊風格令全球的拳擊愛好者們著迷。巔峰時期的泰森,每次比賽的唯一懸念就是幾秒鐘能夠擊倒對手,拳迷們觀看泰森的比賽連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稍一走神,比賽就結束了。
泰森的綽號是Iron即「鐵人」,想擁有鋼鐵般的體格,驚人的爆發力和出拳速度,背後經歷的苦練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小編翻出了泰森年輕時期的珍貴訓練影像資料,大家應該都看過泰森打梨球和跳繩的視頻,但是你們看過泰森練肱二頭肌彎舉和倒蹬機蹲腿嗎?老鐵們,準備迎接疾風吧~
泰森的體能和力量訓練基本都集中在早晨,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晨練」。我們看看巔峰時期的泰森晨練的訓練量有多可怕!
早晨5:00起床
10公裡慢跑(戶外)
500次仰臥起坐
500次仰臥舉腿
30分鐘跳繩
60分鐘力量訓練
吃早飯,然後開始拳擊訓練
晨練中的慢跑、仰臥起坐+舉腿、跳繩分別訓練心肺能力、核心力量以及腳步靈活性和協調性。我們作為健身健美愛好者,可能更加關心泰森都進行哪些肌肉力量訓練。泰森的肌肉力量訓練主要集中在腿部、肩部、背部;看來老鐵們鍾愛的胸肌對於拳擊比賽沒有什麼實戰性的幫助,所以泰森並沒有進行很多臥推類型的負重訓練。
泰森在力量訓練前也會進行肌肉拉伸,不過看這個架勢應該算是「硬掰」了,小夥伴們不要輕易模仿,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好熱身,我們畢竟不是「鐵人」。
終於到我們熟悉的訓練內容了,坐姿下拉划船。這個動作對於打造背部肌肉的厚度有很好的效果,想擁有跟泰森一樣盔甲般的背部肌肉,就好好練這個動作吧。
泰森的腿部訓練重量跟職業健美運動員相比毫不遜色,粗壯有力的大腿+靈活多變的腳步動作,讓泰森在拳臺上像獅子一樣迅猛靈活。
槓鈴深蹲也是必不可少的腿部訓練內容,不過和健美式的訓練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動圖發現泰森的深蹲幾乎是半蹲,同時起身速度較快,目的是訓練腿部肌肉的爆發力,並非增大腿部肌肉圍度為目標。
老鐵們看到沒,泰森也得做仰臥起坐才能練出鋼鐵般的腹肌。不過人家練腹肌主要是為了抵抗比賽中來自對手的擊打,並非為了撩衣耍帥。
不論這次復出的結果如何,53歲的泰森還能有現在的運動表現,都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和尊重。俗話說:」活到老,練到老」,既然熱愛健身,那就一直堅持下去,唯有規律訓練才是長久保持運動狀態的密鑰。
文章圖片來源:
※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