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醫院裡的傳奇愛情和特殊軍禮

2020-12-15 新華報業網

  昨天,火神山醫院

  再次傳出好消息

  8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張兆堂

  和他的老伴楊奶奶

  一起康復出院了

  出院臨別時

  他與醫護人員互致軍禮

  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軍隊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們以軍人特殊的方式,「批准」老兵張兆堂出院。

  醫護人員說:「您是抗美援朝打敗侵略者的英雄;今天,您又戰勝了新型冠狀病毒,再次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火神山正式批准您出院。我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敬禮!」

  張兆堂也還禮,向照顧他30多天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他說:「你們是最好的,全國人民向你們學習。部隊一來,作風也好,幹勁也足。救了我家裡兩個人的命,打了勝仗,這是你們的功勞啊,應該立功!」

  從2月10日轉入火神山醫院,張兆堂和老伴的病情多次反覆。在軍隊醫護人員的努力下,他們的病情一步步好轉,終於達到了出院標準。

  直到出院,張兆堂也沒有見過這些救命恩人的模樣,有心的他就把醫護人員的名字還有電話號碼,記在一張藥品說明書上。

  「你們的名字我都存了檔,要永遠記得你們!」

  走出病房樓,年輕的白衣戰士仍然不停地向張兆堂囑咐恢復期的注意事項。

  「奶奶也回家了,你要聽志願者的話,好好吃飯......」

  離別時,張兆堂再次向醫護人員敬禮,向他們的辛勤付出致敬!

  曾赴朝參戰

  老伴一同住院他貼心照顧

  張兆堂17歲就參軍赴朝參戰;退役後成為一名警察,守護武漢,曾在1983年防汛抗災中榮立三等功。

  進入火神山醫院治療,他將當年的立功證書和老照片放在一個小包裡貼身帶著。

  張兆堂與他的老伴楊奶奶結婚已經62年了。因為照顧他,楊奶奶也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張爺爺一直很自責,「她是因為照顧我才生病的」。

  入院之後,張兆堂對楊奶奶的照顧無微不至:每頓飯都讓她先吃,楊奶奶的病情有什麼變化他就第一時間按鈴求助……

  當時醫生問他,生病了你害怕嗎?張兆堂說:「我怕倒是不怕,就是害怕婆婆出事,婆婆是個好人,沒享到福……」

  如今,張兆堂和楊奶奶已經雙雙出院,攜手走出病房!

  戳視頻↓看抗美援朝老兵和老伴攜手出院

  勇敢逆行的白衣戰士是英雄

  戰勝病魔的老兵也是英雄

  點讚,致敬!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忘不了,火神山醫院封存的最後兩小時
    01 火神山醫院封存的最後兩小時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黃舒 因為路的左邊就是火神山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的重要陣地。 我們每天都要進去戰鬥,竭力將病毒圍堵在裡面消滅。經過兩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於迎來勝利,這裡已成了封存的印記,曾有過無數感動、傷痛、快樂,日月為鑑,時光為證,我們不悔。 最忘不了的是最後封存的兩個小時,我們做最後的打掃、洗消工作,每個人的眼神裡藏不住的喜悅、自豪和激動。
  • 2020這些令人淚目的軍禮 你還記得嗎?
    每個軍禮背後都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傳遞著一份強大的力量2020這些令人淚目的軍禮你還記得嗎?↓↓↓忠誠2月1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第一二例患者出院。臨別時,她們向醫生王斌、護士唐傑敬禮感謝。她們說:「這個軍禮,代表患者對醫生的感謝,更代表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信任。」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守護人
    ↑3月31日,尹典(左)和同事張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檢查連接重症病房的排風管的密閉情況。據尹典介紹,如果這類排風管出現故障,將導致從火神山醫院負壓病房裡抽出的含有高濃度病毒的空氣直接擴散到醫院院區,造成大面積空氣汙染。因此,保障這類排風管的密閉、正常運轉是火神山醫院維修保養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 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抗擊新型肺炎)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中新社北京2月2日電 題: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中新社記者 周銳在八千萬「雲監工」在線督戰下,備受期待的「火神山」醫院2日正式完工交付。面對這一挑戰,建設者一方面量入為出,安排物資採購團隊第一時間將能採購到的物資設備反饋到設計院,讓其根據現有材料設備來出圖;另一方面是用安裝工藝的特殊安排,來對衝規格差異的影響。1月30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各項施工項目在全速推進中。
  •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 專業術語「翻譯」成孩子們的語言 漫畫還原火神山醫院建設傳奇
    大會首日,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總工程師、火神山醫院項目總工程師餘地華現場解碼「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技術秘密,引起與會者強烈關注。■ 設計、採購、施工融合,為工程贏得寶貴時間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總工程師、火神山醫院項目總工程師餘地華詳細介紹了火神山醫院快速建造的關鍵技術。
  • 「惠州製造」馳援武漢,保障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
    在嚴峻疫情當前,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相隔千裡,從除夕夜至今,眾多惠州企業正火速將醫院建設最需要的電源、通信、家電、照明物資運抵醫院建設現場,無償捐贈給醫院使用,為兩所醫院建設提供保障。
  • 武漢超級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隔長江相望,距22公裡
    作者: 樓市資本論官號長江兩岸,2座超級傳染病醫院已誕生,和武漢市府形成前所未有的金三角大格局。現在到了武漢逆轉的關鍵時刻!火神山、雷神山2大醫院,共2600張床位,橫空出世。樓市資本論獲悉,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入最後的衝刺決戰階段,今日(2月5日)已具備交付條件。至此,武漢已在10餘天時間內,相繼建好兩座超級傳染病醫院。沿襲北京小湯山醫院而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或就是武漢逆天改命的轉折點。前天樓市資本論深度挖掘火神山文章《揭秘火神山醫院!武漢坐西朝東絕殺之地,別墅豪宅環繞》,今天一起了解雷神山!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應該被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有了這兩家高標準傳染病專科醫院,數千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逆行者」的特殊使命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從前一天下午開始,公司總經理就在管理人員微信群裡問:「哪些人在武漢?」很多人秒回:「我在!」「我在!」……「哪些人是黨員和中層幹部?」「我是!」「我是!」……又是一陣刷屏。有嚴重糖尿病的高級工程師金暉在微信裡看到這一場景,馬上決定放棄回福建老家,趕往火神山工地,成為火神山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
  • 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標誌告訴我們,災害面前,道家弟子...
    2020年2月3日正式開始運行 ▼▼▼ 於此同時 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標誌 也出來了
  • 官方通報火神山醫院衝突事件始末 火神山醫院衝突原因詳情曝光
    1月30日晚,一則「武漢火神山醫院工人打架」的視頻在網上傳播。網傳視頻顯示,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幾十名身穿施工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圍聚在一起,人群中有多人互相推搡爭執,發生肢體衝突。遠處還停放有多輛施工車輛,有不少工人趕來圍觀。1月30日23時6分,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回應此事。
  • 火神山醫院開微博怎麼回事?火神山醫院為什麼開微博id叫什麼
    @武漢火神山醫院置頂微博「大家好,我是小火。」2月8日晚7點50分,武漢火神山醫院官方微博@火神山醫院宣告上線。不過,火神山醫院的微博粉絲卻紛紛期盼其早日下線。@火神山醫院被置頂的微博寫道:「今天是元宵節,一個國人也許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元宵節。願萬眾一心戰勝疫魔,讓以後的每個日子,都是芝麻豆沙餡的甜。」這條微博瞬間爆火,截至發稿,共累計38034條轉發,33552條評論和94萬點讚。
  • 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流淌的齊魯元素
    在山東濰坊,中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加班加點生產,推掉了原來發往陝西的訂單,大年初一就召集100多名工人,以最快速度向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運送了800多套活動板房,面積16000平方米。同時又接到第二批訂單,正在緊張生產中。青島特銳特旗下川開電氣28小時內完成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增援需求。
  • 來自火神山醫院的「神秘禮物」!
    疫情期間,在火神山消防救援站,一支由 7 名黨員和 1 名預備黨員組成的隊伍 24 小時備勤,全力守護著醫院安全。4 月 25 日,火神山消防救援站收到了來自武漢火神山醫院運行保障指揮部的 1 封感謝信和 8 套榮譽勳章及證書。
  • 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大江東去,浪淘盡,捲起千堆雪……  荊楚大地,戰疫魔,看英雄無數……  在武漢抗疫戰場,有一支近4萬人的特殊隊伍,他們同樣衝鋒陷陣,創造了世界奇蹟。他們默默逆行而來,默默疲憊而去,這些沉默的英雄,將被武漢銘記,被歷史銘記。  他們,就是僅用10天左右時間就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們!
  • [分享]火神山醫院進度資料下載
    戰「疫」打響中建三局不推脫、不退縮、不畏懼牢記使命、衝鋒在前、攻堅克難短短數日完成3.39萬平方米高標準醫院交付打出了一場漂亮的防疫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磅礴的三局力量
  • 到火神山上去戰鬥——記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金暉
    金暉今年43歲,是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建設武漢抗擊疫情應急醫院的指令下達的第一時間,他不顧自己身患糖尿病綜合症的身體,放棄舉家回福建老家過年的計劃,第一時間向公司發出「請戰書」,通宵達旦建醫院,他說,「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抗擊疫情,一分鐘都耽誤不起,」儘管內心愧對家人,但他無怨無悔。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其中,雷神山醫院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超過1500張病床;火神山醫院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1000張床......病房內配備空調,設置獨立衛生間,醫院還架設了5G基站,如此巨型的工程,從項目正式開工到進行驗收和移交竟然只用了10天。
  •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
    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一病區,剛結束查房的趙玉英仍穿著防護服在病房裡打轉。在火神山醫院七科一病區,類似的對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每天要說上多少遍。她是洗消護士吳昊,負責的病區是醫院收治患者的首個病區。2月4日下午,該病區將接收首批10餘名確診患者。為儘快讓病區達到收治患者的要求,吳昊和戰友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和設備調試人員,收拾各種建築垃圾和設備器材的外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