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一日夫妻百日恩,彰顯出夫妻間的深厚感情。當然,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與夫妻相關的俗語,例如有一句俗語叫「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生妻」指的是什麼?又為何不能娶?
古代社會雖然比較落後,但這些俗語卻是古人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其中自有道理。這些俗語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對現今仍有較大的意義,這一句「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暗含了很深的道理。
在古人心中,男子娶妻非常重要。他們在娶妻的過程中,要考慮很多事情。古代社會等級制度嚴格,就算是年齡也被劃分為各個級別,所謂「生妻」是指十五、六歲的少女,她們貌美如花,卻不懂得人間的疾苦,這些少女心存美好的幻想,不懂人情世故,以自我為中心,對生活有著很高的期望。
在「漢書」中,就曾記載過,蘇武的妻子是典型的生妻。蘇武曾在前線打仗,下落不明,家人尋找無果,但其實蘇武並沒有犧牲,並且他還得知自己15歲的妻子另嫁他人的消息。生妻便是指那些丈夫尚在而改嫁他人的女子。
妻子選擇幸福沒錯,但是在還沒有弄清自己丈夫生死的情況下,就急匆匆地另嫁人家,這種做法難免會落人口實,受到別人的議論。古代社會比較落後,女人要遵從三從四德的婦道,如若改嫁更是被人看不起。這些改嫁的女子會給丈夫及家人抹黑,帶來很多煩惱,因此古人不願意娶這些改嫁的女子。
寡婦則不同了,她們並非是主動的想另嫁他人,並且經歷過一段婚姻,她們更明事理,懂得如何和家人相處,說話辦事都深思熟慮,很是體貼,甚至因為經過喪夫之痛,吃過很多苦,所以變得更加珍惜生活,對丈夫及家人細緻入微。
其次,再看生妻的身體素質。我國古代社會以農耕為主,在小農經濟主導的社會中,大多數人家的收入都要靠勞動。女子不用出門做家務,這時,她們的體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女子嫁過去之後,需要耕地、負責生活瑣事等,需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
可生妻的年齡很小,因此無論是料理家事還是下地去務農,體力都不如寡婦強壯,甚至還會給家中帶來其他的壓力。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懶惰的生妻,更是使得一大家子生活困苦;反觀寡婦的年齡一般比較大,已經經歷了世間的疾苦,有勞動技能,可以操持家務,不用讓家人為其擔心,這便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丈夫及家人的生存壓力。
寡婦從懵懂到日益成熟,經歷了很多,她們既懂事又有體力,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寡婦自然排在首選之列。
最後,生妻的生育風險很大。生妻的年齡比較小,即使古人結婚年齡較早,但這些生妻並沒有發育成熟,這種情況下懷孕生子,則會帶來安全隱患。加之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較差,醫療條件不高,如若生妻落下病甚至是難產,則會給家中帶來巨大的風險,增加丈夫的壓力。
與此同時,寡婦的年齡則偏大一些,但其生育能力也更強。寡婦並非四、五十歲,古人結婚較早,因此寡婦年齡一般在二十四歲左右,這時候是很好的生育年齡,所以生育風險更低。加之寡婦往往都溫柔賢惠,更能夠給孩子及家人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因此這些沉穩的寡婦,則更受普通人家的歡迎。
以往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寡婦並不受歡迎,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之中,寡婦遠比這些生妻更受重視。女性在古代雖然地位較低,卻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紐帶,成家立業過程中,女性地位舉足輕重。男子都希望尋找一個與自己心意相通,溫柔賢惠的女子。相比於這些生妻,寡婦的性格沉穩,有生活經驗,為人溫柔和善。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留別妻》
不過這也已是古時過於落後的想法了,現代社會人們更看重的是彼此的感情,而很少被外在因素影響。夫妻恩愛的愛情令人嚮往。而如若丈夫撒手人寰,只剩妻子一人,她們則可改嫁,再擇良人。無論是生妻和寡婦,都會有自己的喜愛者,也有機會遇到所喜歡的人。
參考資料: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蘇武《留別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