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賽亞被呼召反思:基督徒的受差遣之路

2020-12-19 基督時報

文 | 恩澤

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一,這是聖潔的差遣

有人認為以賽亞書是聖經中第一部先知著作,並且以賽亞書是由多種文體格式寫成,其中有散文,也有詩歌;這卷書充滿著先知的宣言和吶喊,其中更為吸引我們的就是本書的兩個主題,第一就是「審判」,第二就是「安慰」,通常會把這卷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三十九章,第二部分為四十章到六十六章,也就是說前半部分為審判,後半部分為安慰。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有一個時間的記錄,在以賽亞書的第六章,提到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在異像中領受神完美的計劃和旨意,並且受託付去宣告神的意思給選民聽。

烏西雅王的死也提醒著每個人聖潔信仰生活的重要,因為烏西雅心高氣傲染上大麻風,所以終生無機會進到聖殿,因為在謙卑的日子他沒有謙卑,一意孤行,造成了終生的不潔淨。所以說烏西雅的不潔淨正好與神的聖潔作為對比,這也說明神的威嚴和尊榮,連天使和撒拉弗都不能幹犯神的聖潔,何況人。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他所看到的異像是神清晰的帶領,更提到神榮耀的寶座和形象,其次就是撒拉弗在神面前謙卑侍立,發出敬畏: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耀充滿全地。

當以賽亞越明白神聖潔的威嚴,就越知道自己的汙穢不堪。所以他發出,禍哉,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是以賽亞對自己罪惡本性的認識,這是罪惡的世界,罪惡的環境,自己並不能脫離罪惡的轄制,所以在異像中,有撒拉弗拿紅炭來作為潔淨以賽亞的行動。

以賽亞敢於回應,他聽到這神聖潔的聲音,他沒有逃避,沒有退縮,他更多的是渴望走進神的心意,與聖潔的神同行,聽命受差遣。對於基督徒而言,回應神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差遣之路想必是艱難的,是充滿危險的,更是被許多人排斥的,但知道這些之後,是不是依然選擇被差遣?還是選擇逃避,做自己以為容易的事?

以賽亞的舉動,讓我們真實看到什麼叫全然的獻上,什麼叫毫無保留,什麼叫不懼艱難。

二,這是蒙恩的差遣

以賽亞聽到了神呼召的聲音,於是他宣告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蒙恩的選擇,也是體貼神心意的行動。面對當時時代,道德淪喪、信仰暗淡,國家危機的時刻,以賽亞敢於去站在發聲之地,為神的心意而發聲。

差遣在原文的意思當中,有射箭、被驅使、打發的意思,這說明差遣工作的急切和重要,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所以說神的心意要向選民傳達是非常急切的事情,然而神在尋找合適的人選,那麼以賽亞的挺身而出正是神差遣計劃的一部分。

神安排以賽亞受差遣的工作,這工作是嚴峻的,是審判式的宣告,告誡選民不悔改的結果,並且神預知百姓不聽警告,故此以反面的話形容以賽亞的使命。

神讓以賽亞告訴不悔改選民:「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以賽亞就問這刑罰要到幾時?神告訴了以賽亞直到被擄時的場景出現,城邑荒涼,無人居住的時候;但神為自己仍然存留餘種(參賽6:13,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悔改的人,改變不了被擄的事實,神要保守那些敬虔迴轉的餘民,成為蒙恩的群體。

以賽亞的工作是嚴峻的,他要宣告不悔改選民的下場,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會遭遇人的排斥,因為他所帶出的宣言是刺耳扎心的,或許說在多數的選民當中很多人沒有理會他所宣教的信息,儘管如此,他仍然忠實地宣講真理。

以賽亞的蒙恩之路,是基督徒美好的榜樣,因為以賽亞明知道差遣之路的難走,他毅然果斷選擇,沒有推卸責任,也沒有因艱難而停止發聲,乃是越發因著神的使命和異像衝在侍奉的崗位上,這是立志行事的態度,基督徒當更多的效法,因為這是我們所缺乏的侍奉態度。

三,總結

以賽亞的勇氣和信心也要成為這個時代受差遣者的標誌,因為初心未變,初衷未改,在充滿漩渦的危機當中,砥礪前行。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再思」主的呼召
    主耶穌的呼召對於基督徒來說是一個很基本的信息。當日門徒聽見了主對他們的呼召,他們便知道要跟從主作什麼,心中便有了清楚的概念,知道主呼召的內容是什麼。今天的基督徒有沒有思想主呼召的聲音以及臨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意義?
  • 婚姻:上帝給單身基督徒的呼召
    這個事實顯示,無論此觀念是不是真理,大部分信徒在邁向婚姻之路時,記著這個觀念對他們並沒有特別的益處。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聖經一點也沒提到上帝在婚姻上所扮演的角色,而是恰恰相反!但是,整體而言,聖經視找對象的責任為相互合作式的,在邁向婚姻的過程中,上帝和我們都扮演著角色。當你完全了解這個觀念時,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自由的觀念,同時也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觀念。
  • 福音書裡最後的呼召
    心得:常聽基督徒問,孔子這樣的思想家最終能不能得救,嶽飛這樣的大忠臣最終能不能得救?進一步甚至還會問,像某某某這樣缺乏見證的信徒將來會怎樣,像某某某這樣貪愛世界的信徒將來又會怎樣?但對我而言最具觸動的,還是那句「你跟從我吧」的最後呼召!再說一遍,這是一句呼召,一句在《福音書》中最後出現的呼召!正如其他幾卷《福音書》所記載的,我深深地相信,在主耶穌一開始傳道時,他就已經對這些門徒發出過呼召了。也正是由於這些呼召的存在,才使得那些來自不同行業,擁有不同經歷並具有不同性格的人,走上了跟隨基督的道路。
  • 尋求神的心意是基督徒一輩子的功課,那神對我的心意是什麼呢?
    尋求神的心意是基督徒一輩子的功課。(圖/Shutterstock)許多講道和靈修書籍都在告訴基督徒要如何認識神的旨意和尋求祂的計劃,然而對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這仍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美國福音媒體《Relevant》雜誌專欄作家菲爾·貝克(Phil Baker)這樣說:「從我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天起,我們就踏上了尋索上帝心意的無盡道路。」然而在辨認上帝旨意的路上,基督徒卻很常有這三種不正確的假設,以至於我們經常覺得這位上帝寂靜無聲。
  • 約拿的差遣給我們看到什麼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得到神的差遣,因為奉神差遣的人必得神所喜歡,然而約拿卻不喜歡神的差遣,因為神差遣人,總是給難處(受苦),而不是給榮華(享受),所以約拿就躲避神的差遣,而是逃到他施躲避耶和華。約拿書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奉神的差遣;神差遣人是到什麼樣和地方去。
  • 基督徒要走光明之道肩負光明使命
    這告訴我們,基督徒要走光明之道肩負光明使命!基督徒之所以要走光明之道,是因為耶穌是光(約壹1:5),他的所言所行就是他指示給我們的光明之道,他所追求的道路,就是我們要走的光明之路。我們走在其中,就不會跌倒,墜入黑暗中!基督徒身上肩負的光明使命是:傳播光明之道,帶領百姓捨棄蒙昧,從黑暗走向光明!
  • 基督徒走光明之道的三要素
    基督徒之所以要走光明之道,是因為耶穌是光(約壹1:5),他的所言所行就是他指示給我們的光明之道。耶穌所追求的道路,就是我們要走的光明之路。我們走在其中,就不會跌倒,墜入黑暗中!如果一個基督徒不結光明的果子,那他走的就不是光明之道,他走的還是老路——黑暗之路。教會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基督徒,他們來找神,只是為了得到好處,用求神拜佛的方式敬拜神。我們的神讓你信靠他,是讓你學他,擁有他的樣式(太11:29)。
  • 「兩種蒙召」,告訴基督徒「蒙召」到底是什麼?
    「蒙召」就是「蒙上帝的呼召」。 即:一個人蒙上帝的呼召(或被上帝揀選),成了上帝所用的傳道人(或基督徒)。筆者想借著本文來梳理有關蒙召的教導,盼望每位基督的門徒都能認識主的心意,領受主的託付,專心侍主並跟主到底。
  • 基督徒為什麼離不開教會生活?
    有一種觀點認為:信仰只是個人的事,基督徒可以自己尋求神,去不去教會沒關係。這種觀點是否符合聖經呢?本文梳理聖經中神對「族群」的關注,幫助我們明白神對基督徒群體的心意。說上帝所關注的遠遠超過個人靈魂得救,這並不意味著上帝不關心個人的救贖。
  • 反思:我是聖誕基督徒嗎?
    當然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那就是聖誕節基督徒。這類信徒具體有多少,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暫時無法量化。但從筆者的接觸看,這種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有些牧者說:「平時主日崇拜,教堂後排基本都空著。可到平安夜時不僅坐滿了,甚至連增加椅子都不夠,不少人擁擠在教堂的過道上。」
  • 關於神差遣他兒子降世到底是誰差遣誰?
    標題他明顯寫著,他還問誰差遣誰?問這話的人他不是基督徒,但他學的是三位一體,哈哈!我實在告訴你,是父差遣子,看經文,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 20:21 和合本)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
  • 如何看待「基督徒因瘟疫去世,是遭到神的管教」的奇葩觀點
    有姐妹跟我說,某位基督徒因為不幸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而安息主懷。可身邊卻有信徒認為:「肯定是這位肢體出現了什麼問題,才會遭到神的管教。因為神是大能的,必然確保基督徒安然無事。」儘管這種觀念只是極個別現象,但卻反映了當前某些基督徒錯誤的神學觀念,即「基督徒無災論」。
  • 反思:基督徒為什麼比較窮?
    #基督徒為什麼比較窮我們基督徒是耶和華上帝的兒女,我們可是創造天地,掌管萬有獨一真神的兒女,然而我們大多數並沒有從我們的天父那裡得到富有,尊榮,好生命的賞賜。是我們的天父也缺乏嗎?那麼我們基督徒為什麼沒得到天父上帝的富有,尊榮,生命的祝福呢?個人認為,問題出在以下兩個方面:1、沒有真正地敬畏上帝,渴慕上帝的真理,沒把上帝當神看。平時也不讀聖經,禮拜天在教堂裡聽2個小時,回去後很快就把當天聽的講道給忘記了。
  • 以賽亞-斯圖爾特
    NBA比賽中心> NBA球員> 以賽亞-斯圖爾特以賽亞-斯圖爾特(Isaiah Stewart)根據球員0場比賽計算得到排名
  • 從羅得的選擇與結局反思:基督徒遠離神的危害性
    這好像我們大多數基督徒一樣,在選擇上總是憑自己的喜好和心情,當我們禱告把一件事交託給神的時候,或許只是走程序,回過頭來我們還是要憑自己做出最後的決定。一個人禱告向神交託事情卻得不到回應,是因他從沒有真實得到回應的經歷,從禱告到決定不給神時間,禱告起來後就自己想辦法了。
  • 基督徒在地上的歸屬之處
    上帝不但呼召你相信,還要你有所歸屬。即使在完美沒有罪惡的伊甸園,上帝仍然說。:「那人獨居不好。」上帝造我們需要我們過群居生活,與人團契相交,組織家庭;沒有人單靠自己能成就上帝的目的。聖經沒有記載立群索居的聖徒,或不接觸其他信徒、不與人團契相交的屬靈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