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的差遣給我們看到什麼
拿1: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2「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3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得到神的差遣,因為奉神差遣的人必得神所喜歡,然而約拿卻不喜歡神的差遣,因為神差遣人,總是給難處(受苦),而不是給榮華(享受),所以約拿就躲避神的差遣,而是逃到他施躲避耶和華。約拿書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奉神的差遣;神差遣人是到什麼樣和地方去。奉神差遣的決不是雙方事先有溝通;奉神差遣的決不會在自己預先設想的範圍內,更不會使人得享受,而是受苦害。
保羅和亞拿尼亞得著耶穌(聖靈)的差遣完全不在人的意料中,【徒9:6起來!進城去,你所(應)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11主對他說:「起來!往直街去,在猶大的家裡,訪問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他正禱告;……】掃羅(保羅)奉差,卻不知道是什麼,因為自己曾經逼迫過耶穌,而亞拿尼亞更是不能理解要他接待這樣一個人,徒9:13亞拿尼亞回答說:「主啊,我聽見許多人說,這人怎樣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聖徒,這正是聖經中所說的,【林前2:9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若能被我們預知和預見的就不是神所差遣了。正是在以賽亞書上所記的一樣,【賽6:8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奉差遣的並不是讓人得享眼目的榮華,而是只會給自己加添重擔。以利亞奉差遣,卻要以利亞接受寡婦的供養,並不只是使撒勒法寡婦『壇內的面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更重要的是以利亞本人一同得到供養,免受饑荒的害。而今天那些名為奉差距的人不是接受撒勒法式的寡婦供養(接受低微教會的供養,而不是去供養他們),而是給這些教會有依靠、得到保障,就是農村(鄉下)的教會由縣城供養供養,名望大的教會供養名望小的教會這樣的供養格局已經定型。這樣與以利亞奉神的差遣到撒勒法寡婦的那裡接受供養不是顛倒了嗎,這樣真是成為賽6: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約拿書中的光景就是今天眾教會的光景,在各教會中有約拿一樣的人、有尼尼微大城的人、也有專往他施的人。說實在的,愛去他施的人就是分不清左右手的人,若能分清,必能知道什麼是基督的差遣,或是保羅似的奉差遣,或是亞拿尼亞似的奉差遣。我們要知道他施是貿易(買賣)之商埠,所以凡想要得利的都是去了他施,他們認為去了尼尼微就什麼也得不到,就是因為得不到才被輕看。縱觀今天奉差遣的人都是名利雙收,稱讚和金錢都沒有短缺。約拿能明白了神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他卻寧願人將自己拋到海裡,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離開去他施的船,耶穌說;路11: 32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所以說今天就沒有了約拿時的神跡,我們看約拿書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要明白,我們以為是奉差遣的,卻原來是躲到了去他施的船(教會)裡。不要以為今天教會的紛爭之多,歸結於某些人沒有合一的心,卻不認識到教會核心層已經往他施去了,因為船不是約拿時的船,「狂風大作」也就不是約拿時的狂風大作了,只是船(教會)再也不能平靜了,當約拿被拋在海裡「海的狂浪就平息了」,說明奉神差遣的只有約拿,其餘的人已經任憑他們了,而我們今天的教會都有奉差遣的責任,沒有拋棄幾個「約拿」,船(教會)所受「海的狂浪就不會平息」。
今天也只有被拋在大海裡的人(約拿)才能被神所吩咐的「魚」吐在旱地上,只有被吐在旱地上的才是得救,這就是神救恩的奧秘。為此【路11:32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而今天的約拿沒有去傳,所以今天的尼尼微(不知道是作惡)人要起來定這世代人的罪,因為他們沒有聽到(約拿)所傳的道,要將這罪歸在失職的人身上。正是保羅曾說:【腓3:6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保羅所說的熱心也就是往他施方向去了,而律法的義當時只停留在道德層面,所以保羅就以為先前有益的卻為的損了(腓3:7)。而道德層面的作惡,是人所共識的作惡,只是個人自己作惡,很難引導人一同作惡。【太七、13、……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作惡;並不只是道德層面的作惡,更要認識走天國路上的作惡,不但是自己作惡,還能引導更多的人作惡,是在神前作惡,而這些作惡的人,在道德層面大多是完美的,所以那些作惡的人就是分不清左右手的人。所謂悔改,重要的是有以利亞的心志,這心志並不是能叫天閉塞不下雨,而是能接受撒勒法寡婦的供養。就是不要以為在權位的就可以叫人跟隨了,其實就是要接受一個比自己低微、弱小之人得到幫助。只有這樣才是避免「只把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就不受尼尼微人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