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是也用漢字麼,為啥會給動漫角色起這麼奇怪的名字?

2020-12-10 ACG

經常看日本動漫的朋友肯定知道,雖然這些動漫中的角色們說的是日語,但是其中時不時會有漢字出現,和日語混雜在一起,一些詞語和中文的意思還挺相似的。

特別是動漫角色們的名字,很多時候都會寫成中文,不過,讓人奇怪的是,雖然日本人也用漢字,但是一些動漫角色的名字卻超奇怪,中國人看了會忍不住笑出聲那種,讓人難以理解。

一場春夢

在《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動畫版中,出現過一位名叫一場春夢的妹子,長相看起來是萌萌噠,一頭紅色的頭髮,還紮成了包包頭,而且看起來還有點沒睡醒的樣子,倒是和「夢」這個字很貼切。

這個角色是動畫版的原創角色,《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原作輕小說裡是沒有的,難道在日語環境裡,春夢指的是春天的夢?

不過加上前面一場這兩個字,總感覺官方是故意的。

一二三四五

這位一二三四五小姐同樣是「一字輩」的,不過她沒在動漫中出現,而是登場於galgame作品《牛頓與蘋果樹》,是男主角的青梅竹馬。

她本身是女主角之一,身材好得飛起,總感覺角色定位是一位老司機,這個名字也不知道是他家長受了什麼刺激給起的,如果她還有弟弟妹妹什麼的怕是就按照五六七八一類的給起名了。

婚後光子和我妻由乃

之所以把這兩個角色放在一塊說,是因為總感覺這兩個人的名字是配套的,一個婚後一個我妻,兩個姓感覺都挺奇怪的。

婚後光子是《科學超電磁炮》裡的大小姐,據說她們婚後家還是有名的名門大戶呢,誰和她結婚後那肯定天天美滋滋。

而我妻由乃則是《未來日記》中的女主角,病嬌這種萌屬性的代表性角色,看她的行事做派,倒是真的一天到晚都想當男主角的妻哦。

上下左右

這位小哥登場於《博人傳》動畫,角色形象是眯眯眼加上中國風的衣服。

喂喂上面的一場春夢妹子也是有點中國風的感覺,這位小哥也是這樣,日本的動畫人們到底對中國有什麼奇怪的誤解啊!我們才不會起這麼奇怪的名字呢!

總感覺這種名字就像學了一段時間英語之後給自己起個自以為很酷炫但是意義不明的英文名一樣啊喂!

土間埋

《乾物妹小埋》中的女主角光看暱稱的話似乎還挺正常的,小埋,但是把姓加上就感覺不太對勁了,土間埋?這不是入土為安了麼!

不過其實在日語裡,土間埋還有他哥土間太平的名字確實都比較有內涵,就是指的入土為安一類的,這算是作者故意玩的一個梗,這個名字用中文寫出來,也確實有其內涵。

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日本人會在動漫作品中起這麼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原因倒是有很多種,既有可能就是為了搞笑,也有可能雖然有的漢字和咱們日常使用的漢字看起來一樣,但是讀音、意義都不相同,比如「娘」,單獨一個字在中國的話是母親的意思,但是在日本卻表示女兒。

另外,還有一些奇怪的姓確實是日本自古就有的,比如我妻一類的,日本姓這個的還不少,更奇葩的還有我孫子一類的姓呢,不僅有這個姓,日本還有個地名就叫我孫子,這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名字差異,看來還真是大呢。

相關焦點

  • 這些國產動漫角色的名字太奇怪了,李狗蛋還好,史珍香是什麼鬼
    前幾天寫了篇文章,和大家簡單聊聊日本動漫中那些名字奇怪的角色,像是什麼「一二三四五」啊、「婚後光子」啊、「土間埋」啊、「一場春夢」啊什麼的,也不知道這些日本人在起名字的時候想些啥。不過其實不止是日本動漫啊,國產動漫裡名字奇怪的角色也有很多。
  • 這幾個動漫角色的名字經常有人叫錯,那個字是昴不是昂啊
    相較於以前全靠漢化組大佬翻譯的那段時期,可以說是方便太多了,不過,有的動漫角色的名字寫成中文,可能會讓人看錯,而且日語發音和中文發音不同,經常有人認錯,今天要列舉的這些動漫角色的名字就經常被人叫錯。況且有個日本汽車品牌叫這個名字,還很有錢的樣子(誤)。他有個前輩號稱小當家劉昴星的,不過小時候基本上都叫他「劉昂星」,中間那個讀作昂而不是昴。好像中文配音版也有這麼叫他的,後來看了日本原版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字是昴。
  • 動漫角色名字太奇怪,容易讓人遐想,製作組問題還是翻譯故意的?
    在看動漫的時候。正常應該很少人會去看純正的「生肉」番了,大多數都是由漢化組加上中文字幕之後才會真正地流傳開。不過相對應的,完全漢化連配音到更改了的番劇,看的人也相對少一些了。而在看動漫的時候,我們竟然能夠發現一些動漫角色的名字特別地奇怪,容易讓人遐想,這到底是製作組問題還是翻譯故意的?吾妻玲二實際上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比較陌生的,畢竟如果你說我妻由乃的話多數人都不會沒聽過,但是「吾妻玲二」這個名字還真的讓人有一點迷惑了,這又是哪部番的最新女主角嗎?
  • 各種英文簡稱的商標,漢字怎麼就不能用
    都說吃穿住用行是日常生活的必備,我們的服裝就更加搞笑了!說起服裝,每天都有人在關注時尚秀,那種奇奇怪怪的世界就是潮流。這衣服外面的東西就比較搞笑。很多服裝上面印刷了一些英文字母,絕大部分是簡寫的,有的話其實是罵人的,也有很多是牛頭不對馬嘴的縮寫。不論如何印上去就是高規格的洋氣。
  • 日本人如何用漢字取名
    在日本,孩子出生以後,老百姓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忙著起名字了。普通日本人出生的時候起名,有著繁瑣的規則。傳統上,日本人的名字普遍使用漢字。 用漢字起名,在日本可要「過五關斬六將」。所謂「五關」,指的是孩子的名字必須符合「五格」,即總格—昭示一生的吉利;人格—反映期待的性格才能,並要求可以克制兇運;地格—符合對健康、平安等的追求;天格—不得和祖先的宿命衝突;外格—與所處外界環境和諧。
  • 現在一些人在網上自稱姬,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是我們的代號,也是別人稱呼我們的依據,隨著現在網際網路的發達,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網名,和父母給的名字不同,這個名字都是自己起的,代表著自己對自己的願望和期許,可以說是最能代表自己的東西了。
  • 日本人玩漢字 推出今年新生兒名字排行榜
    日本是漢字的分家。但玩起漢字來,分家有時甚至超過了本家中國的熱情。如日本每年要公布新生兒名字排行榜。今年的排行榜在11月26日出來了。從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公布的2020年新生兒名字排行榜來看,男孩的「蒼」和女孩的「陽葵」分別排在首位。該公司分析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在生活中沒有活力需要忍耐的地方很多。在此情況下,開放的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的名字受到歡迎。
  • 日本人怎樣取名字:戰敗後對漢字的使用大加限制
    狼男死了,花從城市搬到山村,避人而居,撫養姐弟。雪喜歡做人,生來孤獨的雨在風雨之夜恢復了狼形,回歸山林。姐弟在大自然中嬉戲,人漸漸奔跑為狼,畫面很感人,過後想的是他們的名字。「花」出生時屋後的秋櫻開了,父親給女兒起了這個名,希望她像花一樣笑口常開。單名一個「花」字,近年頗流行,若是在過去,男「太郎」、女「花子」是典型的日本人名字。
  • 這些漢字在日漫中經常可以看到,但讀對的人卻並不多
    日漫中有很多角色的名字都會使用生僻字,甚至是我們國內不會用到的漢字。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動手查字典或者搜索的話,還是很難辨別的。也正是因此,經常會出現,一部動畫已經快完結了,還有很多觀眾搞不清楚主角的名字究竟怎麼念。
  • 海綿寶寶:蟹老闆的女兒為啥是鯨魚?蟹堡王賣的漢堡是螃蟹肉麼?
    《海綿寶寶》是一部搞笑動漫,其中有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設定,主人公們也極盡所能的耍寶,為我們奉獻了很多歡樂。 不過,作品中有的設定讓人覺得很有趣,有的設定卻讓人覺得有點奇怪,甚至細思恐極,今天想和大家聊的這兩個話題就是如此。
  • 漢字在日本人心中有多高級?日本年輕人:不用假名全用漢字高大上
    其實,後面比較難的是一個叫中原惠一的日本人用「偽中國語」寫的小說,在日本引發大量的關注,讓「偽中國語」再火了一把。 不得不說,太像文言文了。 那麼,為什麼「偽中國語」在日本年輕人中這麼風靡呢? 首先他們覺得全用漢字很高大上,給人一種很有學問的感覺,可以耍酷。
  • 十大動漫女孩名字
    從您的孩子到同人小說,有時候您只需要想到一個好名字,對嗎?每個人都想要他們喜歡的名字。通常,動漫名稱使用起來很有趣,尤其是當您寫歌迷小說時!動漫名稱之所以有趣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西方人對日本名稱的接觸並不多,因此它們可能非常獨特。同樣,使用您最喜歡的動漫人物的名字可能很有趣,這對您可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二戰日本人不懂漢字,給自己瞎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捧腹大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的大肆破壞,使得我們的國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抗日戰爭結束我們很多人還是食不飽,饑荒時有發生。而這樣的情況在我們進行了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全球化之後得到了改變,最終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家快速提高,也使得外來的外國友人大量了湧入我們的國家,接觸我們的文化,還有些外國人取了中國名字。
  • 動漫角色的名字到底以誰為準?
    大家看日本動漫的時候應該發現了,不少日本動漫的角色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這是因為日本那邊也有漢字,不少名字可以寫成中文,比如「春」一般讀作「哈魯」,寫出來還是春這個字。因為這個原因,不少動漫角色都有自己的標準中文名,翻譯的時候也不會出錯,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這個角色的名字沒有中文寫法,只有日文假名,翻譯成中文就可能讓人納悶了。
  • 日本人會給孩子取什麼樣的名字?最新調查結果出爐!
    從榜單來看,今年日本人給孩子取名的特點有三個。1.【名字】鬼滅熱潮使得「復古名字」更受歡迎!?「鬼滅名字」也有增加的傾向!2.【讀音】男生名字以「と」結尾的依然很受歡迎!女孩子方面前三位都是兩個音的讀法。3.【漢字】第1位是「翔」和「花」。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中國藝人名字的日文翻譯,超級複雜!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許多中國藝人雖然在日本小有名氣,但日本人卻只叫得出他們的英文名字,而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字。究竟是為什麼,原來背後有三大原因!
  • 中國人為啥會這麼喜歡《銀魂》呢?日本人想不通
    《銀魂》真人版進入內地,中國粉絲奔走相告,在日本引發的討論更是畫風清奇。日本2ch論壇裡對「電影《銀魂》,中國8000影院、2萬7千塊大屏幕上映決定」的討論,除了想不通《銀魂》為啥這麼受歡迎:「外國人喜歡銀魂的程度真是異常」,就是感嘆一下中國電影院之多:「8000家影院,難怪好萊塢也要拍馬屁啦……東寶才300家(笑)」,還有人插話:「神樂……是中國人嗎?」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日本動漫中的這些中文名字,90%的人讀不正確!
    眾所周知,日語與漢語有著相似之處,不但在日語文字中有漢字出現,就連日本的名字也大都是用漢字書寫。然而,作為文化源頭的我們卻還是會讀錯那些「漢字」:《死神》藍染惣(wu)右介×藍染惣(zong)右介√《死神》中冷酷又野心勃勃的藍染人氣也是不低,但大家習慣簡稱「藍染」卻往往讀不對他的全名。
  • 這幾部動漫都被名字給耽誤了,JOJO居然也算,起個好名字難麼?
    有時候名字也能夠決定動漫的好壞,我們在觀看動漫的時候也常常會因為一些小細節去選擇動漫,例如不好聽的名字可能就不會被觀眾那麼熟知,而起好了名字,也就比什麼都重要了,因此,名字也能夠成為決定動漫好壞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