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印象記︱丁愛博:停不下來的中古史研究者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丁愛博(Albert E. Dien)已經從史丹福大學教授的職位上榮休多年,卻停不下來,像正當年的學者一樣有著沒完沒了的研究項目。他住在離校園四英裡的小鎮門羅公園(Menlo Park)臨近一條小溪的老屋子裡,大紅的房門,客廳裡沙發的坐墊也是大紅色的,四周都是中國傳統風格、顏色古舊的低櫃和茶几,牆上則掛著日本版畫。

餐桌上堆滿了書和資料,用餐只能轉到廚房的小桌——這裡也就成了丁愛博的第一個書房。餐桌上大多是丁先生主持編撰的「劍橋中國史」叢書第二卷的相關資料,這一卷的內容為六朝史,老先生作為海外六朝研究的權威,自己寫了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兩章,另外還有30位學者的約稿。「此書前後花了近八年的時間,去年年末才出版,很不容易。」六朝(220-581)即中國通稱的魏晉南北朝,西方學者稱「六朝」,又與隋唐並稱「早期中古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政權頻繁交替的時期。雖然有西方學者將這段歷史比作歐洲的中世紀和中國的「黑暗時期」,但其實這是一個文化藝術迅速發展的時期,直接影響了隋唐文化。

丁愛博先生

在其六朝研究的經典著作《六朝文明》(Six Dynasties)中,丁愛博綜合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從政治、社會、文化、藝術等多方面描繪六朝社會。在史學研究中,歷史學和考古學始終是難以融合的兩個分支:傳統史學多以文獻為主要史料,而考古學家則傾向於微觀考察考古材料,或將其作為歷史文獻的參照和實物證據。丁愛博完美地結合了兩個治學傳統,是六朝史中第一個依靠大量考古材料全面考察這一時期歷史的學者。由於丁愛博的漢學家背景,他還具有比專門斷代史學者更開闊的視野,將研究領域擴展到傳統史家少有關注的社會史、文學史和藝術史。因此,他的《六朝文明》不但有政治社會制度分析,有歷來為考古學家重視的建築、墓葬、佛教,還有音樂、兵器、交通工具、家具、服飾、飲食、燈具等日常器物,讓人耳目一新,非常細緻和全面。

轉出客廳旁的邊門,院子裡有一處單獨搭建的房間,這裡曾經是前一任屋主的獨子居住的地方。「那戶人家有五個孩子,四個女孩,一個男孩,女孩們住大屋,男孩就住這裡。」丁先生介紹。先生沒那麼多孩子,這小屋便成了他的第二個書房。眼下他在這間書房裡的項目是為一本法文中國歷史著作而寫的書評。雖然是篇小文章,卻也頗費功夫。各種文章資料擺放在電腦旁,隨時可用。

有些學者做完一個研究、書寫完付印後會把相關資料處理掉,在物理也在心理上告別一個議題。丁先生不,他留著所有東西:「誰知道以後會需要什麼呢!」這些東西也堆滿了車庫——丁先生的第三個書房。各個牆面從頂到地面沒有一點浪費,整齊排列著完整的中國各大考古、文物、歷史研究期刊,間雜各式書籍、文章,或是某次旅行收集的博物館資料、畫冊和小紀念品。這裡是丁先生研究粟特人的地方。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亞的古老民族,即中國古代所說的「胡人」。他們善於經商,從東漢到宋代一直活躍在絲綢之路上。由於近年關於粟特人進入中國的出土文獻和考古實物——尤其是墓葬——不斷被發現,國際上出現了粟特人研究熱潮。從1962年開始丁先生就已經開始關注粟特人研究,至今已發表了四五篇文章。他將粟特人在中國的生活與中國當時的社會現實緊密結合,提供了獨特的視角。繼續做下去,丁先生有望將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對粟特人研究做出更大貢獻。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已經九十多高齡的老人的世界。但看到他紅潤的氣色,甚至還有點孩子氣的面龐和笑,我們又會覺得一切非常自然:工作一直就是他的生活狀態。每天清早起床後,丁先生便開始讀書、做研究。直到最近幾年,先生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現在,八點鐘後他會停下來,和太太一起看看電視。如果學校有他感興趣的講座,他會自己開車去聽。圖書館也是他常去查找資料、數據的地方。每周一三五上午,丁先生堅持去體育館運動一小時。從2007年開始,他開始詳細記錄每次運動的情況,並附小圖注釋具體的動作:槓鈴130磅,20次;舉重60磅,20次;蹬自行車2英裡;仰臥起坐100次。「我不寫日記,但對這樣的記錄卻樂此不疲。」這或許是歷史學家的職業習慣,認真、仔細和堅持,又或許是對身體的一種特殊意識。

丁愛博先生

當然丁先生的研究領域並不局限於三個書房的範圍:他在絲綢之路、敦煌、兵馬俑和中國的穆斯林等多方面都有涉獵和建樹。丁先生還是美國早期中古中國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也組織了全美第一個以六朝為主題的學術會議。正是由於他在早期中古中國研究領域的開拓性和突出貢獻,美國權威期刊《早期中古中國》(Early Medieval China)特別把2007和2008年兩卷獻給丁愛博。在題獻中,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熊存瑞教授和佛羅裡達大學Cynthia L. Chennault教授寫道:「丁愛博具有國際聲望。是很多研究領域的先驅。他勤奮、博學、優雅、有幽默感。在使用證據時不遺餘力、分析嚴密、闡述清晰有力。……但他卻是一個謙恭的人,在他身上完全沒有一點學術大家的自負和傲氣。」作為「劍橋中國史」叢書第二卷的撰寫者之一,熊存瑞教授對丁先生治學和為人的嚴謹有切身體會:「我的稿件丁先生仔細研讀,提了很多具體意見,與通常所見的叢書主編完全不一樣。」

丁先生的中文極好,在討論艱深的專業問題時也有近乎母語的純熟,這其中自然有丁太太的功勞。太太是臺灣人,娘家姓丁,也是一位學者,對社會心理學、中國文學很有造詣。「一結婚,太太就說家裡必須說中文。這規矩實行了五十多年。」丁先生一貫的淡然語氣裡透著些自豪。而這樁婚事也讓Dien先生(發音為「丁」)名正言順地成了丁先生——「中文名他跟我姓,英文名我跟他姓。」丁太太解釋道。就在親切的普通話和紅茶的溫潤中,丁先生談到了他數十年的中國情結和治學之路,對年代、名字甚至是細節都記得很清楚,時時陷入思考,好像當時的情景又重回眼前。

丁愛博與丁太太

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研究感興趣的?

丁愛博:

我出生在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市。上小學的時候學地理,我就想如果在地球上挖個洞,對面就是中國,多有意思啊!在書上讀到清朝的婦女穿褲裝、男人梳辮子,都讓我感到特別好奇。中學以後對中亞和元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華盛頓大學轉到芝加哥大學後,開始上歷史專業課,由於當時沒有中亞方面的課程,我選修了一年印度史課。印度史很難學,再加上我興趣也不大,第二年就開始轉學中國歷史。那是四十年代的事了。

後來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期間,跟著導師Peter A. Boodberg才確立了中亞、六朝的研究方向。我在伯克利待了十幾年,本科、碩士、博士學位都是在那裡讀的,還在伯克利東亞圖書館做過圖書館員。那時伯克利真是人才濟濟:有唐代研究的大家薛愛華(Edward H. Schafer)教授,中國文學研究有陳世驤教授,佛教研究有Ferdinand D. Lessing教授。除了中文,我還學習日文、法文、德文,也上過古突厥語、西藏語的課,算是有了基本的知識。

當時趙元任先生也在伯克利任教,我上過他一門「歷史語言學」的課,講的是唐朝的中古文。他用英文講課,用詞特別高深,很多詞我根本聽不懂。趙先生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有一次他到臺灣地區訪問,記者問他會不會說臺語。趙先生回答,現在我不會,但過一兩天就會了。記者當然覺得他太狂妄!但他們不知道,臺語和古漢語關係密切,唐代的語言都在他腦子裡,臺語不會是什麼難事。他那麼聰明。

您在臺灣待了好幾年,生活在漢語環境對漢學家是否是必須的經歷?

丁愛博

現在每個人都會覺得生活在中文環境和文化中肯定對漢學家有很大的幫助,四五十年代的漢學界可不這樣認為。我1956年到臺灣時,已經學了十年漢語,卻一個字都不會說!事實上,我在芝加哥大學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習口語會對學習文言文和漢學研究帶來負面影響。他是一位知名的學者,也代表了那時的觀念。我學中文從《孝經》開始,從古漢語開始,再學現代漢語,只讀不說,和現在正好相反。到了臺灣,好不容易能開口了,聲調卻怎麼也掌握不好。有一次我和朋友用中文聊天,他十歲的女兒在旁邊笑,因為我的發音實在太滑稽了。這件事到現在還記得,也促使我下苦功學好聲調和口語。

丁愛博一家

第一次到中國大陸是什麼時候?

丁愛博:

1980年我隨一個語言學團體訪問中國,到了北京、西安等幾個城市。那時候中國所有人都穿著類似制服的藍色衣服,偶爾能看到一些人穿卡其面料的衣服。尤其在王府井,人行道上走路的人很多,但絕對安靜,人們不說話也不笑,街上根本沒有車。現在當然完全不一樣了。

這些年前後去過幾十次中國了。除了學術交流和自己的研究項目,我還有機會帶一些學術團體考察、參觀中國的歷史遺蹟。這可能就是現在說的「深度旅遊」,我會詳細規劃路線,並舉行有關參觀遺址歷史的小講座。

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您研究中有很多考古材料和發現,參加過實地考古發掘嗎?

丁愛博:

中亞和絲綢之路一直都是我的研究領域,到敦煌也有20多次了。有兩次從北京坐火車,一直到新疆,再到蘇聯和彼得堡,考察絲綢之路的遺蹟。洛陽有個古墓博物館,也給我留下很深印象。那裡有搬遷復原的古墓群,我們可以走進去看,直觀感受到各個時代墓葬的變化。實地考古因為直到近年才對外國人開放,我沒有參加過中國的考古發掘。我只參加過一次在蒙古的考古隊,六個星期。這是一個相當艱苦的工作,當然其中也有很多樂趣,不過我可能還是更適合在書齋中看考古報告。

有文章說《六朝文明》是您集三十年之功完成的六朝研究力作。真的花了這麼多功夫嗎?

丁愛博:

差不多二十多年吧。八十年代初張光直教授擔任耶魯大學出版社「早期中國文明」系列主編,他找到我寫一本關於中國六朝文明的專著,我答應了。我的研究除了歷史文獻,還倚重大量的考古學發現,依據物質實物來構建一個時期的歷史面貌。那時候不像現在這樣資訊發達,只有散見於期刊或單獨發行的考古報告,查找起來很困難。我只有自己建資料庫,把所有我能見到的關於六朝時期的考古資料匯總、分門別類,方便查找。這個工作花了很多時間。我把一千八百多座墓葬的相關文物資料都輸入到這個資料庫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數據,我才能夠通過分析,得出一些關於六朝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況的結論。

能談談這本著作中文版翻譯出版的情況嗎?

丁愛博:

這本書的譯者李梅田是很優秀的學者,以研究漢唐考古學為主要方向,現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他主動找到我,要翻譯這本著作。這是一本很難翻譯的書,有大量專業術語。李梅田英文很好,我們經常寫信交流,他的翻譯基本沒什麼錯誤。

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由於涉及到大量歷史、考古專業詞彙的中英文說法,我曾想編輯一部這方面的專業詞典。後來發現已經有類似的考古中英對照詞典了。這也算是一件事做太久的副作用吧。

您還有下一個研究計劃嗎?

丁愛博:

除了粟特人研究,我一直想寫關於中國科舉制度的文章。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中國實行了一千多年的進仕科考制度是從六朝開始的。相比漢唐明清等斷代史,魏晉南北朝一直是一個不太受歷史學家重視的時期,可能是由於太複雜、頭緒太多,也可能受到傳統中國大一統思想的影響。這其實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時期,尤其在文化社會生活方面,比如佛教的傳入,又比如我們現在還在講的魏晉風度等等。另外,我也想翻譯《文選》的相關部分。

不過,比起我剛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現在海外研究六朝史的學者已經不少了。那時候像《劍橋中國史》這樣的通史做不起來,因為有些斷代史的研究者特別少。現在西方很多40-50歲研究六朝的學者學問做得非常好。

您對年輕學者和學生有什麼建議?

丁愛博:

對歐美學者來說,我會建議他們學法語和德語,這對研究中古中國史很重要。如果是中國學者,我認為多多了解西方學者的動態會對他們有幫助。西方學者研究中國史的時候通常會有與中國學者不一樣的視角和選題,這與他們作為中國歷史旁觀者的文化背景有關。學術應該是一個多向交流的領域。絲綢之路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自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的學者都對這個領域有所貢獻,已經成為一個學術整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黑田俊雄(1926-1993),日本中古史學界影響深遠的一代大家。他所提出的一些革命性和極富爭議的理論可以說幾乎完全改變了日本中古史的面貌,並且促進了學界重新考慮中古史的許多問題。這對於理解日本中古史,理解日本宗教與社會將會有很大益處。而中國與日本在中古史方面或有相似之處,或能借鑑其理論方法來研究中國中古史。     1926年,黑田俊雄出生在日本富山縣東礪波郡莊下村大門,他的父母是淨土真宗派虔誠的信徒。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黑田逐漸對於宗教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在1945年春季進入京都大學學習。
  • 東西南北中:近年中古史新書巡禮
    近年來,不獨中古史,各個斷代史、專門史的研究,皆呈現出新老交替、中外交鋒的繁榮狀態。雖然局部情況頗有差異,但整體而言比十幾年前的情況無疑是進步的。鑑於筆者已經對2015年中古史新書、2016年上半年中古史新書頗有選介,本文擬就前兩篇之外的中古史幾個專門領域各選幾種書發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順便按照區域介紹一下各地的中古史研究特色。
  • 第六屆中古史前沿論壇:如何用新材料推進中古史研究
    7月28日、29日,「全球史視野下嶺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這次研討會由廣西師範大學主辦,廣西師大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泛北部灣區域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及中國—東協歷史與現實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會議分主題報告和小組討論兩大環節。
  • 如何突破瓶頸:第十二屆中古史聯誼會側記
    經濟史的論文在中古史聯誼會上並不多見,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古史學界研究動態的一個縮影。不過去年陸帥(南京師範大學)的《南朝的戶籍整理與三吳地方——從沈約<奏彈王源>說起》一文頗受與會者好評,這次則有代國璽(山大歷史文化學院)《休耕制與戰國秦漢的土地制度》。代文認為,學界的主流觀點——秦漢北方連種制農業之說,在方法上不免「選精」「集粹」之嫌,在史料解讀上也多有偏頗之處。
  • 胡寶國論學短札 |《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上市
    胡寶國 中華書局1912胡寶國,1957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秦漢魏晉南北朝史。網名「將無同」,人稱「同老」。正值同老新書《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上市,蒙其慨允,我們將他近來談論文章背景與治學心得的短札匯為一篇,以饗讀者。
  • 沈衛榮︱「非驢非馬」的漢學家和「半吊子」的區域研究
    薛愛華大家知道,薛愛華是美國著名漢學家,是研究中國中古時期中西物質文化交流史的一位專家,他的名作《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的外來文明研究》是西方漢學研究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Edward H.由此看來,坦率地說,以責難別的「漢學家」而給自己冠以「漢學家」頭銜者,除非他投身從事的是一個真的可以互作比較的學科,將使自己容易遭受怯懦的指控。指控[別人是]「老派的」和「新潮的」都是沒有意義的。做一名好的歷史學家或者金石學家的意義才是明了的;稱人為「好漢學家」已成為惹人不快的做法,不同學科的代表對好壞的看法是不一樣。
  • 「重繪中古史的可能性」:《文史哲》雜誌舉辦首屆青年學者工作坊暨...
    「重繪中古史的可能性」:《文史哲》雜誌舉辦首屆青年學者工作坊暨第十二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 2019-08-28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代刻印的書籍為什麼深受漢學家重視?
    陳正宏說,「但在傑出的漢學家眼中,明刻本等同或近似於1450至1500年間歐洲的金屬活字印本——『搖籃本』。」在陳正宏看來,比如19至20世紀的著名漢學家沙畹和李約瑟就是傑出的漢學家。法國亞洲學會圖書館沙畹文庫藏法國漢學家沙畹被譽為「歐洲漢學的巨擘」,是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史記》翻譯與研究者。「他翻譯的《史記》雖然是不全本,但在西方學界影響深遠。從他現存的藏書看,其翻譯和研究《史記》,據以立論的底本,是明刻本,而且還不止一部,這說明沙畹是懂版本的。」
  • 「中古與近世:對話歷史人類學」學術工作坊紀要
    他認為對話歷史人類學,做前代研究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理論建構的問題,而是材料的碎片難以拼成讓人覺得比較能夠有指向的場景,但也不能不做。第二位報告人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賀喜,題目是《「祭」:中古史與歷史人類學的對話》。賀喜在報告中認為,不僅中古史,任何時段的材料都不是百分百呈現,「如何從文字出發進行研究」是個問題。
  • [中報]愛博醫療:2020年半年度報告
    (3)鎖定期滿後,在本人擔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期間,本人每年轉讓的愛博醫療股份不超過本人所持有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離職後六個月內,不轉讓本人所持有的愛博醫療股份。2019年 12月3日 否 是 不適用 不適用 其他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解江冰 本人承諾不越權幹預愛博醫療的經營管理活動,不侵佔愛博醫療利益,切實履行對愛博醫療填補回報的相關措施。
  • 專訪德國漢學家薛鳳:當歷史學家和計算機工程師同桌思考
    馬普科學史研究所所長薛鳳教授(來源:薛鳳/馬普科學史所)對德國漢學家來說,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所長薛鳳(Dagmar Schfer)教授獲得了2020年度的德國萊布尼茨獎(Gottfried-Wilhelm-Leibniz-Preis
  • 李雪濤:生時事物看得破——回憶德國漢學家陶德文
    系裡除了一些講座之外,通常也不組織什麼活動,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十二月聖誕節前漢學系教職員工的聚餐。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下旬的一天,顧彬教授邀請漢學系的同事一起在中餐館吃飯,我也在被邀之列。那天晚上,顧彬拿了一瓶他珍藏多年的五糧液,向我正式介紹了他的「精神導師」陶德文:「他是歐洲最好的漢學家,根本不是之一。」(他當時好像說的是德語)就這樣,我跟陶德文算是正式認識了。
  • 倉鼠上跑輪,根本停不下來!
    為什麼這麼說的,其實我一開始也搞不懂,為什麼倉鼠那麼喜歡玩滾輪,玩不膩的,上去跑就停不下來,跑到沒力,才被迫甩下來。圖源網咯#寵物#其實啊,倉鼠上去停不下來也是迫不得已,上了跑輪倉鼠跑幾步 慣性和重量就會讓跑輪運動起來,跑輪運動起來以後 就是個高速的跑步機。
  • 刀劍神域團長比肩神明,還有哪些團長讓你印象深刻?不要停下來啊
    在最近播出的《刀劍神域愛麗絲篇 終章》之中由於黑暗帝國的接連失利,大軍也被突然出現的亞絲娜利用裂地阻擋了下來,擁有神級帳號的加百列終於坐不住了,自己出手將愛麗絲抓捕,並且想要把她運送到現實世界。在其他的動畫之中也有一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團長,他們的死亡也同樣成為了讓我們牢記的畫面,正所謂團長之死,或輕於奧爾加,或重於艾爾文……奧爾加團長奧爾加團長是出自動畫《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孤兒》的角色,關於這個角色有一個「世界名畫」被廣為流傳,那就是躺在地下手舉過頭頂,手指伸出說出那句「不要停下來啊!」。
  • 刀劍神域團長比肩神明,還有哪些團長讓你印象深刻?不要停下來啊
    在最近播出的《刀劍神域愛麗絲篇 終章》之中由於黑暗帝國的接連失利,大軍也被突然出現的亞絲娜利用裂地阻擋了下來,擁有神級帳號的加百列終於坐不住了,自己出手將愛麗絲抓捕,並且想要把她運送到現實世界。在其他的動畫之中也有一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團長,他們的死亡也同樣成為了讓我們牢記的畫面,正所謂團長之死,或輕於奧爾加,或重於艾爾文……奧爾加團長
  • 我是戰史研究者周明,關於淞滬會戰的來龍去脈,問我吧!
    我是戰史研究者周明
  • 愛博醫療深度解析:專注創新的眼科器械龍頭企業
    ,主要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這兩大類造成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現階段眼科手術領域的核心產品為人工晶狀體,視光領域的核心產品為角膜塑形鏡。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近視人數約有 14 億,其他眼疾患者約有 3.14 億,其中有不少的患者都是因白內障、青光眼、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等疾病致盲,致盲原因中白內障佔 39%、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佔 18%、青光眼佔 10%,這三種疾病已經成為全世界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
  •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一本讓歷史復活,讀到停不下來的漫畫書
    看來大家平時還是挺喜歡看歷(man)史(hua)的啊,所以啊周決定繼續給挖掘一些好看的歷(man)史(hua)資料。首先,大家還記得以前上學時候,歷史課堂是怎樣的嗎?我們先來重新看看那些年學過的中學歷史書,封面是多麼的端(zhen)莊(bu)大(xiang)氣(kan ),文字內容是多(mei)麼(sha)豐(tu)富(pian)。
  • 愛博醫療市值突破250億之後 面對昊海生科和歐普康視如何站穩腳跟
    來源:華夏時報【今日直播】  溫冠麟:香港除了正股外的快速投資機會  掘金大消費|長江農業餘昌:擁抱成長—長江農業2020年度中期投資策略  掘金大消費|長江李俐璇:破曉——長江紡服2020年度中期投資策略  掘金大科技|招商餘俊:精選新基建四大賽道,在變革中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  聯海資產佟思雨:如何布局核心資產  華夏基金徐漫:免稅行業新時代  新華基金周曉東:搞懂軍工 投資不慌
  • 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五本玄幻小說,劇情精彩,越看越上癮,停不下來
    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五本玄幻小說,劇情精彩,越看越上癮,停不下來。1、《超級神召喚》精彩劇情:孫雲霄則是已經離開那裡很遠,暫時是安全了,這次的事情,自然不能這麼算了,他現在要做的,便是趕緊突破境界,到時候他自然有機會找魔劍王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