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記者 陳曉晟)11月16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恆健欣芯、匯通融信合計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興微電子18.82%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配套資金中預計還將有13.1億用於5G關鍵晶片研發項目。大手筆收購,大手筆投入,中興通訊持續向「芯」而行,能否加速復興?
100%控股中興微電子
資料顯示,中興微電子是中興通訊控股子公司,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專注於通信網絡、智能家庭和行業應用等通信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中興微電子名列其中。
在產品方面,中興微電子5G的7nm核心晶片已實現商用,基於7nm自研晶片的高性能、全系列的無線產品助力運營商打造高性價比、平滑演進的5G網絡。有線產品領域,中興微電子自研核心專用晶片實現了產品的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
在業績方面,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6月,中興微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51.84億元、50.04億元和60.25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58億元、1.96億元、3.07億元。
中興通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中興通訊合計持有中興微電子100%股權。中興通訊將進一步加強對中興微電子的管理與控制力,有助於提高中興微電子業務的執行效率,為其在5G應用領域拓展新的競爭力做好準備,有利於進一步突出主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優勢。
最新財報業績喜人
10月28日,中興通信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從數據來看,業績喜人。
財報顯示,中興通訊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69億元,同比增長37.2%;淨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67.83%。不過,去年同期淨利潤包含了一筆約22億元的一次性資產處置收益,剔除後淨利潤同比增長87%。如果按扣非淨利潤算,則同比增長454.66%。今年前三季度中興通訊營收741.29億元,同比增長15.39%。
中興通訊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備受關注。數據顯示,中興通訊2020年第三季度研發費用41.5億元,同比增長43.8%,佔營業收入比例為15.4%,較上年同期的14.7%增長0.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中興通訊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107.91億元,佔到營收比重的14.56%。這個比重相當可觀。過去三年,中興通訊年均研發投入達121億元,遠超10%的比例。而5G標準化專利方面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華為和諾基亞。
中興通訊的「成績單」如此搶眼,分析稱有兩大原因。外部原因是我國對5G產業的深刻理解,對5G建設的高度重視,同時巨大的市場也帶來了巨大需求;內部原因則是中興通訊自身對產品研發的持續高強度投資,在市場開拓上的不懈努力,使其在5G大規模部署元年,獲得了可觀回報。
復興仍在路上
兩年前,來自美國商務部的一紙禁令,讓中興通訊陷入晶片「斷供」危機,也拉開了延續至今的舉國向「芯」的熱潮。其後,中興通訊「忍辱負重」,在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努力向前。
中興通訊副總裁李暉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峰會上表示,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晶片上,中興通訊自研的7nm晶片已實現市場商用,5nm還在實驗階段。而後者的進展也曾在今年適當時候披露,中興通訊方面表示,5nm晶片預計在2021年商用。雖然中興通訊多次強調其實現的只是晶片設計而非製造環節,但相比於兩年前禁令期時基站晶片的自給率幾乎為零,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在市場份額方面,中興通訊在今年5G無線市場中排名第二,大幅領先海外供應商。根據Dell'Oro所公布2019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份額排名,全球前五電信設備企業分別為:「華為(28%)、諾基亞(16%)、愛立信(14%)、中興通訊(10%)、思科(7%)。」
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在中國的5G基站發貨量已經超過25萬站,100%完成了5G二期設備的到貨及安裝開通,網絡質量優異。中興通訊已在工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媒體等15個行業領域發展了超過500家合作夥伴,共同探索了86個5G創新應用場景,在全球範圍成功開展超過60個示範項目。
分析人士指出,5G時代,5G專利以及市場份額,才是最為硬核的數據。而從這兩個關鍵數據來看,中興通訊已經走出了兩年前的「至暗時刻」。在今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中興通訊依然實現了業績的穩健增長,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中興通訊已經走在了加速復興的路上。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