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組關於農村科技種田的老宣傳畫,時間在50至70年代。建國初期,國家就提出了科技種田,提高糧食產量。圖為作品《地頭取經》,畫面是生產隊的社員在田間地頭學習科學種田的方法。
1965年姚天沐作品:豐產田。畫面是生產隊的科技試驗田,社員們在田邊觀察莊稼長勢情況。
盧望明作品:搞實驗奪豐產。畫面是生產隊的社員們在一起討論、試驗科技種田,提高種子質量。
1973年作品:間作套種糧棉雙豐收。畫面是生產隊的婦女正在收玉米。玉米下面是套種的棉花。(作者李洪基,張成三)
1970年年畫作品:開門辦科研 ,科研結碩果。(作者王嘉福 張建澤)畫面一派豐收祥和的景象。
作品:立下愚公移山志,建設穩產高產田。畫面是女社員正在檢修農田水利管道建設。
作品:良種播天涯。畫面是生產隊的社員和農業科技人員在一起培育良種並在全國推廣。
1957年作品:臨時農業科學講座。這是一幅繪畫作品。為提高農業產量,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村開展農業科學講座,提高社員的種田技術。
作品:實行科學種田,糧食年年增產 。科技人員試驗良種的畫面。
套色木刻版畫作品:現代水利噴彩虹。農田水利建設也是科學種田一種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1959年曹有成作品:掌握文化科學更好地為生產服務。科學種田離不開文化知識。(歡迎關注本號,欣賞更多老宣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