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是一部臺劇

2021-01-13 勝者為王SIR

                       2020.04.20  周一

朋友們,有什麼觀點和看法,歡迎在末尾評論區留言,參與是一種美德,表達是一種進步。如果寫得好,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邊「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哈維爾.魯迅說過:「我們堅持一件事情,我們知道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卵用,但我們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聽歌,找了一個Cover版的《路過人間》,QQ音樂平臺只能找到這個,我搜了下視頻資源,愛奇藝居然要保持屏幕觀看120秒的廣告,等我寫完這部分再去B站或騰訊找個連結。

《路過人間》是去年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主題曲,由鬱可唯演唱。

《我們與惡的距離》脫胎於大量採寫調查,以臺灣真實案件為原型(包括2012年臺南湯姆熊隨機殺人案,2014年臺北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等),在此基礎上加以綜合和典型化,提煉出實踐中最難以處理的部分 。資金來源於政府財政、企業贊助、個人捐贈等。10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耗資4300萬新臺幣,折合成人民幣約為936萬元 。由林君陽執導,賈靜雯、吳慷仁、溫升豪主演的電視劇,於2019年3月24日在臺灣公視首播。

2019年10月5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第54屆電視金鐘獎中奪得戲劇節目獎、導演獎、女主角獎(賈靜雯)、男配角(溫升豪)、女配角獎(曾沛慈)、編劇獎六大獎。

文藝作品只負責提出問題,而要解決問題,仍然需要所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勇敢前行。

以上,有感於熱點爭議FF的《WH太陽記》。

好了,下面給大家奉上鬱可唯版的《路過人間》MV。

歌詞:

        嘿 意不意外 她背影 那麼輕快
  嘿 要明白 人會來 就會離開
  世上唯一不變 是人都善變
  路過人間 愛都有期限
  天可憐見 心碎在所難免
  以為痛過幾回 多了些修煉
  路過人間 就懂得防衛
  說來慚愧 人只要有機會 就又淪陷
  嘿 別再猜 她可曾 想過回來
  嘿 醒過來 你很好 她也不壞
  快快抹乾眼淚 看曇花多美
  路過人間 無非一瞬間

Walk of Shame  羞恥之路  我們生而免費,我們將永葆免費!

先把之前噴加拿大的文章翻出來,點擊下面的超連結,特碼的加拿大,你怎麼對自己國民辣麼好呢?你收了辣麼多的稅收為什麼不去援助亞非拉呢?

楓葉紅於三月的花

再點讚一下那些炒作疫情物資的煞筆們,你們會成為大煞筆的,生兒子沒屁眼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來看一看這些物資炒作70天得路線圖:

第一波,口罩

一月底二月初,N95、KN95,到處掃貨,但貨少+控制,不少人做GB/T32610-2016的民用,第一波草草收兵。

第二波,額溫槍。疫情之前,這個東西的價格大概也就七、八十塊,2月,額溫槍的出廠價也都在410~420元,零售的額溫槍已經被炒到了430~450元之間,第二天民間額溫槍零售價漲到600元,一夜之間漲50%,批發價也漲到470~480元。額溫槍有個部件,測溫傳感器,水漲船高,漲得比額溫槍快,廠家買不起了、那就做假額溫槍吧!有一部分廠家就開始作假:一個空殼子裝一個自動隨機顯示數據的東西,隨機顯示一個一定範圍內的體溫數據,隨便測哪都是35度7、36度7,之後開始「混貨」,比如一批10000臺的貨當中,混2000個假的,真假混賣。2月份之後,該買的都已經買了,一個單位買個幾把夠用了,需求沒了,價格就回到100多了。

第三波,呼吸機

3月海外疫情開始爆發,很多來採購呼吸機的。呼吸機主要三種型號:812A,SH-300和VG-70,其中VG-70是北京誼安公司造的,812A不好進ICU,國外買家只要VG-70。以前VG-70的出廠價10萬出頭,當國外買家詢價時,基本上都是三十二三萬,而且經銷商都要「誠意金」,否則就不給看貨,之後就是坐地起價,三十三四萬、三十五六萬,現在已經是四十多萬,最近成交的一筆1000臺VG-70呼吸機,單價44萬。

第四波,熔噴布(聚丙烯)

又回到口罩了,但這回是炒作的口罩的主要原料熔噴布,之前的價格是1.5萬元/噸,現在口罩需求和產能大爆發,差不多在30萬元/噸,最近的暴漲是從4月8日-4月9日開始的,從30萬/噸漲到32萬/噸,從32萬/噸漲到39萬/噸,從39萬/噸漲到46萬/噸,現在是70萬/噸。

口罩廠已經瘋狂地哀嚎了,正常情況下,熔噴布一旦到了45萬/噸以上,大家就沒得賺了。大口罩工廠的熔噴布儲存量還能夠半個月,中等一點的可能就夠幾天小廠麼,只能每天買個一兩百米回去生產了。

熔噴布原料聚丙烯也在暴漲,聚丙烯的成本大概是每噸3000元左右,正常報價差不多是五六千/噸,4月10日,上午每噸價格是12000,中午是24000,晚上是40000,現在,穩定在100000元/噸。

我有一個做出口的朋友,我就想問問。這樣的成本壓力下拿到的工廠口罩貨源敢出口嗎?嚴格質控之下,要不要漲價?以後怎麼面對海外客戶?

盤面簡述

疫情線炒作了幾波,高度漸低,資本主義要復工給資本家賺錢了(語出某官方微博),所以繼續看高道瓊,大A也是向上的趨勢。

繼續吹捧農業,種植養殖。

基建說來就來了,池子裡第二個票都創出新高了。

第三個適合沿著5日線低吸,大概率能破前高。

第四個等消化轉股的拋出壓力,未來可期。

第五第六都和特斯拉有關,特斯拉的三月數據很好。

剁手嘗試

胡煎水泥、淚子集團、甜糠生物

倉清股份、性膨股份、天花抄近

請加關注並轉發朋友圈哦

不作投資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下手需謹慎!

新朋友如有需要,可在文章跟帖聯繫本人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背後,臺劇的「文藝復興」
    儘管《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簡稱《與惡》)未在大陸正式上映,但該劇播出過半後,每逢更新都能登上微博熱搜榜,而與其主演相關的話題「賈靜雯演技」還曾到排行榜第四。豆瓣網友紛紛驚呼「原來臺劇質量都已經拍到這個深度」「臺劇題材越來越廣了」「臺劇真讓人刮目相看」。「賈靜雯演技」登上熱搜距離上一部在大陸爆火的臺劇,已經過去了整整7年。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罪與人性的故事。劇中還有很久沒有在臺劇中出現的賈靜雯。在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交織。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4!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導演: 林君陽編劇: 呂蒔媛
  • 《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火!臺灣劇依舊如履薄冰
    其實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短短十集犯罪大劇,因關注現實犯罪題材,刷新了觀眾們對國王臺劇矯情、粗製濫造的印象,不僅拿到了金鐘獎最佳,還紅遍兩岸三地。前幾年《一把青》也因關注內戰時期的女性的新視角。《俗女養成記》也是女性視角講故事,頗受劇迷推崇。那麼臺劇有重新崛起與復興趨勢嗎?下面就根據資料來看一看。
  •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像中要近
    去年年初年末出了兩部高分臺劇。年末的《想見你》刷爆了朋友圈,確實也是臺灣偶像劇的一個新高峰,而年初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更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劇。整部劇圍繞著兩個社會問題來做探討:一個是新聞媒體的理想和現實,另一個是對精神病患的偏見。其實選任何一個話題就足以拍出一部很深刻的劇。
  • 臺劇集體開掛!《想見你》只是開頭,2020還有七部高能臺劇
    近幾年的臺劇開掛了。告別了《再見阿郎》的苦情,《王子變青蛙》的偶像,迎來了劇情為王的新時代,先是以反轉短劇《荼蘼》拿下8.5的豆瓣評分,又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犯罪片上勇奪9.5的豆瓣高分,今年再出手一部《想見你》瘋狂刷屏,喜提2020年初熱劇的top1。
  •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原聲:路過人間,別讓我走遠
    樂叔前陣子追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居然在內地上線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刺入善惡混沌的灰色地帶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由真實案例改編的、發人深省的臺劇。雖然只有10集,卻囊括了許多深刻的社會問題。這樣優秀的電視劇,在華語電視劇史上也十分罕見。它引發了人們關於善惡標準的思考與討論,也讓我們看見了人性的複雜與掙扎。
  • 我們與惡的距離
    是的,我們只是乘客罷了……我們什麼也不能做,甚至不能保護自己。」人的善與惡往往只在一瞬間,當壓垮人們善良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他就會步入萬丈深淵,永遠沒有回頭之路。有的人下一秒就蛻下人皮,拔刀相向;有的人下一秒就踩下油門,衝進洪江。在此,需要訴說我最敬仰的魯迅先生,他本來是為了濟世救人而去學醫,後來發現,原來不是人病了,而是人的心病了。
  • 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去年有一部炙手可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時看到好多閨蜜、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吹爆這部劇,網上也是好評如潮,我就挺想抽時間觀瞻一下。但是,去年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將這部劇擱置了:一方面,我當時沉迷於《明朝那些事兒》,另一方面,去年經歷了好多波折,擔心這部劇太過壓抑和黑暗,也就沒有勇氣去觀看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 眾生皆苦,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直到最近這部《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映,才讓人吃驚的發現,憋了這麼久,臺劇居然放了個大招。▲ 林宥嘉《別讓我走遠》(《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是臺灣公立電視臺與HBO Asia聯合製作的10集電視連續劇。
  • 周末閱讀羅翔推薦《我們與惡的距離》影視書來了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橫空出世,震撼華語劇市場。這部以真實案件為原型的寫實劇,通過「無差別殺人事件」和「思覺失調症」的雙主線敘事,刻畫出被害者及家屬、加害者及家屬、辯護律師、媒體從業者、精神科醫患、社會大眾等各方人物的處境和內心糾葛。創作團隊直面媒體倫理、法律、輿論、精神健康、網絡暴力等沉重議題,體現出驚人的勇氣與擔當。
  • 豆瓣9.2,又一部高分臺劇,不能錯過
    曾經一部《命中注定我愛你》,在陳喬恩,阮經天的主演之下,收穫了高達7.44的收視率,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然而,最近十年,臺劇卻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身影。直到去年《我們不能是朋友》《我們與惡的距離》,臺劇再一次走進內地觀眾的心裡。如今,又有一部偶像劇,備受期待。《想見你》豆瓣評分9.2,有67%的人打了五星。更有網友這樣評論。
  • 《我們與惡的距離》:你自以為是的正義,可能把另一個人推向地獄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這幾年來我最喜歡的臺劇,劇本縝密、演出精彩、製作用心,最重要的是他讓觀眾對善惡的立場產生改變。《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劇照在電視劇中,「病識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也是這幾次的隨機殺人案件中最引人爭議的部分。
  • 35萬成本一集的《想見你》帶領臺劇復興,我們呢?
    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讓內地觀眾失望了一陣子,突然有一些新火花,大家覺得『哇,臺劇好像起來了』,可其實我覺得倒不至於說是復興。」在《想見你》製片人麻怡婷和導演黃天仁看來,他們完全沒想到這部劇能在兩岸引起如此高的討論度。但事實是,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和《想見你》相繼以豆瓣高分和高討論度的熱劇姿態在內地播出。
  • 推薦5部豆瓣超過9分的好看臺劇!事實上,臺劇復興早就開始了
    它的出現,讓不少人感嘆臺劇真的不一樣了,連偶像劇都能拍的這麼恐怖又燒腦,不愧是臺劇的文藝復興之作。《想見你》不僅讓我們熬夜通宵追劇,還讓伍佰的《last dance》重出江湖,再次火了一把。不過這些年,好看的臺劇可不止一部《想見你》。
  • 2019華語年度最佳《我們與惡的距離》:好人與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去年一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面簡稱《與惡》)開播至今一年在豆瓣上仍保持著9.5的高分,僅十集的短劇被評為2019華語年度最佳劇。與我們熟悉的臺灣偶像劇不同,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社會紀實片。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預謀地,殺人的手段一般也是有預謀的,只是作案的對象是隨機的。作案的目的一般是報復社會、挑起族群仇殺等。劇中的李曉明跑到電影院用自製的槍枝隨機掃射造成了9死21傷,這樣的事件在任何時候都會引起社會譁然。想必對這樣的罪犯大家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命償命。
  •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的界限如此清晰嗎?
    臺灣中的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豆瓣給出了9.4的高分,也許是因為劇中的故事是現實生活中的紮根,改編自臺灣的「小燈泡事件」,具有社會問題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林君陽導演,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賈靜雯在劇院裡扮演宋喬安,她兒子因接電話疏忽而在兇殺案中喪生,她的家庭不再令人滿意了,因此老公和她的女兒背離了她,所以他們「被害者」是好的一面。然而在工作場所,宋喬安變成了「加害者」的形象。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十分建議大家去看看這一部電視劇,至於資源,自己去找。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意猶未盡,即便高開低走,軟硬傷皆有,但在華人圈中能有這麼一部所謂披著科幻外衣卻鞭辟入裡探討華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現,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