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戲(Cloud gaming,or gaming on demand)是一種在雲端伺服器上運行遊戲、玩家無需本地安裝的遊戲模式。雲遊戲將內容的存儲、計算和渲染都轉移到雲端,實時的遊戲畫面串流到終端進行顯示,最終呈現到用戶眼中。
雲遊戲按資源形態可分為虛擬機流派和物理機流派
雲遊戲又被稱為GaaS(Game as a service),它將遊戲體驗變成了一種服務,提供給廣大消費用戶,解決了用戶不斷購買或升級終端的困擾,也避免了下載和更新內容的繁瑣,在成本、時間、內容和維護方面提升了遊戲的易用性。
根據華為和順網科技發布的《雲遊戲白皮書》,雲遊戲可以按照計算平臺、串流方式、資源形態等維度進行分類。按照計算平臺,雲遊戲可以分為x86架構和ARM架構;按串流方式可以分為遊戲窗口串流和桌面串流;按照資源形態可以分為虛擬機流派和物理機流派。
虛擬機流派一般採用伺服器和專業顯卡的雲端資源組合,並以虛擬化的方式分配資源,較為靈活。物理機流派的雲端資源以一臺臺PC形式存在(相當於PC農場),顯卡為家用遊戲顯卡,對遊戲驅動的適配更好。
5G網絡可承載雲遊戲業務
雲遊戲整體構架由內容層、平臺層、網絡層、終端層協同構建。內容層主要負責遊戲內容源,主要由遊戲內容商提供;平臺層主要包含業務管理系統和雲渲染節點;網絡層主要涉及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和家庭網絡,也可以採用移動承接的方式,即用5G網絡承載雲遊戲業務;終端層主要由顯示設備和遊戲操作設備組成。
從5G的三大應用場景看,5G將推動遊戲的算力上移,降低了遊戲對終端硬體性能的依賴。增強移動寬帶場景(eMBB)為高質量遊戲需要的高清視頻傳輸提供了更快的傳輸通道;海量大連接場景(mMTC)的實現則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遊戲載體的無處不在;低時延高可靠場景(uRLLC)開拓了對時延極其敏感的應用場景,包括電競娛樂、VR/AR等。
三類場景結合,將雲遊戲的「可移動性」大幅提升,同時也推動了VR/AR、體感、交互類遊戲終端設備的發展,以及遊戲內容模式的變革。
2023年雲遊戲市場規模將突破25億美元
IHS Markit基於全球16家雲遊戲服務的表現統計得出,2018年全球雲遊戲市場規模達到3.87億美元,預計市場規模2019年突破5億美元,到2023年將達到25億美元。其中 2014年上線的PlayStation Now目前處於領先地位,佔3.87億美元份額的36%,任天堂位居第二;分區域看,日本以1.78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最大的雲遊戲市場,美國位居第二,法國位居第三。
國內主機遊戲雲化將帶來增量規模
在國內是市場,國內主機遊戲雲化將為雲遊戲市場帶來增量規模。根據IDC數據,在全球主機遊戲市場中,亞太地區貢獻佔比9%,而西歐與北美地區貢獻佔比分別為35%、41%,各地區主機遊戲發展差異化較為明顯。國內主機遊戲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一方面源於2000-2013年的遊戲機設備禁令,另一方面則源於主機遊戲設備的成本昂貴。
而未來雲遊戲將解綁硬體束縛,解除玩家體驗高質量主機遊戲的硬體限制,預計未來國內大量主機遊戲將會上線雲遊戲平臺,原本因受硬體限制而不玩主機遊戲的玩家,通過雲遊戲平臺與基本的外設即可體驗主機遊戲,主機遊戲的雲化為遊戲市場帶來增量收入。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遊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