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哥瞞著父母突然回家」走紅網絡,冬至的這一頓團圓餃子,他們...

2020-12-25 澎湃新聞

前幾天,

一段弟弟回家探親

偷偷給媽媽驚喜

結果姐姐在一旁笑出「鵝叫」的視頻走紅網絡...

冬至這天,

記者採訪到了視頻拍攝者趙丹和故事的主角——「回家探親的兵哥哥」趙德甫一家。

「兵哥哥瞞著父母突然回家」走紅網絡

冬至的這一頓團圓餃子 他們等了五年

12月21日,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氣之一冬至。當天11時,位於市城區綠城路附近的北裡商村的一戶小院裡,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圍坐在桌前包著餃子,父親則在門外打理買棗的車子。一家人有說有笑,幸福和諧。這就是近幾日來在網絡走紅的「回家探親的兵哥哥」趙德甫一家。記者趕到時,全家人正在為中午的冬至飯做準備工作。趙德甫的媽媽說,這是五年來,她給兒子包的第一頓餃子……

記錄生活卻意外火了

趙丹從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她記錄生活的抖音短視頻會突然火了起來。趙丹是一名住在濮陽的山東姑娘,和大多數普通女孩兒一樣,她有著自己的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她喜歡用抖音記錄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於12月16日發布的一條記錄「當兵弟弟突然回家給父母驚喜」的短視頻,意外走紅網絡。據趙丹回憶,視頻拍攝完成後,她經過簡單的編輯,於16日晚上發布在了抖音平臺上。第二天早晨醒來,她發現,自己的抖音號「炸」了!無數網友為她發布的短視頻點讚,不少人更是留下了「笑著笑著就哭了」「跟著傻笑」「好羨慕有這樣的姐姐」之類的溫暖留言……

視頻拍攝的是趙丹當兵多年的弟弟趙德甫,在沒有提前告知父母的情況下,突然休假回家探親,在姐姐和準姐夫的配合下,去父母的「棗攤」上假裝顧客買棗的溫馨內容。視頻中,起初趙德甫未被識破,在朋友的提醒中母親才發現眼前的「顧客」是自己一年多沒有回來的兒子。整段視頻從頭至尾都充滿了趙丹歡樂的笑聲。

趙丹告訴記者:「我起初只是想記錄一下生活,把這美好的瞬間拍成視頻,留著以後回憶,沒想到卻一下火了,我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網友會喜歡這樣的內容,這大概就是生活最真實的美好。」隨後,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原網、四川觀察、河南廣播電視臺、瀟湘晨報、江蘇衛視等多家媒體相繼對她的短視頻進行了轉載和播放。一時間,「兵哥哥瞞著父母回家探親」的故事,火遍網絡。

從小就有軍人夢

趙德甫今年24歲,卻已經是一個有著五年軍齡的「老兵」了。從趙丹口中得知,弟弟趙德甫是一名海軍戰士,在海南服役。高中畢業後,趙德甫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參軍。「去當兵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們一家人都不感到意外,也非常支持!」談起弟弟當兵,趙丹這樣說。原來,小時候的趙德甫,就酷愛看各類軍事題材的書籍和電影,對軍人生活更是無比崇尚。穿上軍裝,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是趙德甫從小的夢想。

2015年9月,年僅19歲的趙德甫,背上行囊,遠離家鄉,成為了一名義務兵。兩年的兵役生活轉眼過去,懷揣軍人夢想的趙德甫沒有選擇復原回家,而是做了一名職業軍人。因為義務兵期間沒有探親假,直到2018年2月,離家兩年後,趙德甫才又一次回到了老家濮陽,見到了他日夜牽掛的父母親人。

五年的磨礪,讓一個年輕稚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名成熟有擔當的軍人。而趙德甫,也早已適應了異地他鄉的軍旅生涯。部隊的管控很嚴,訓練、外勤、工作的時候都不允許使用手機,只有在閒下來的時候,趙德甫才能跟姐姐打一通視頻電話。每到這時,父母都會放下手裡的活兒,圍坐在手機前,看著屏幕裡的兒子,嘮幾句家常。「多吃點東西,你看你又黑了、又瘦了」「你要好好幹,將來給國家做貢獻」……變化的是視頻裡趙德甫日復一日的成長,不變的卻是母親的叮嚀和父親的教導。

五年沒有吃過媽媽包的餃子

如果您恰好經常從頤和路經過,您也許會發現,在頤和路與振興路交叉口附近東側,一男一女兩名個頭不高「全副武裝」的商販,分別在頤和路北相隔不遠的兩個攤位售賣水果和紅棗,這就是趙德甫的父母。姐姐趙丹告訴記者,每天凌晨天不亮,父母就已經開上貨車出門了。

今年的冬至對於趙丹全家而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因為她遠在海南當兵的弟弟趙德甫回來了,這是五年來趙德甫回家過的第一個節日,也是五年來,他在家吃過的第一頓餃子。

「因為節假日部隊會分派任務,所以他每次回家探親基本都是在年節過後才能回來。我們平時出門擺攤,都是早出晚歸,連給他做一頓囫圇飯都很緊張,更別說包餃子了。今年冬至,我跟他爸都不出攤了,給兒子好好做頓飯,團圓一下。」談起這麼多年來一直也沒能給兒子包頓餃子,母親王愛琴滿懷愧疚地說。

今年冬天,趙德甫回來了。一家人又團團圓圓地坐在了餐桌前,王愛琴終於又為兒子包起了餃子。一家人忙碌的樣子,大概就是幸福最真實的模樣。

做的是小生意 活的是大道理

二十四年前,趙德甫的父親趙新山、母親王愛琴帶著當時唯一的女兒趙丹從山東來到濮陽。農民出身的他們,憑藉著勤勞的雙手和想要努力撫養兒女的意志,從擺地攤開始,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貨車。他們不僅將三個子女撫養成人,更培養出他們堅韌的品格和不服輸的精神。

「我們擺攤賣東西,做的是小生意,但是教孩子做人講的是大道理。無論做什麼行業,都要做好本職工作。」父親趙新山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2019年2月10日,正月初六,趙德甫的奶奶過世了。因為在年節期間,知道趙德甫有任務,為了不對趙德甫造成影響,父親趙新山沒有把這一噩耗告訴兒子。一家人瞞著趙德甫回了山東老家操辦喪事。直到兩個月後,趙德甫才從姐姐趙丹的口中,得知了奶奶去世的消息。趙德甫懊悔萬分,然而遠在海南的趙德甫依舊沒有假期,只能默默地對著北方家鄉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趙德甫知道,正如父親教導的一樣,軍人的職責高於一切。

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團圓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高考高中,有人說幸福是股市走紅,有人說幸福是喜結連理。可對於趙丹一家來說,幸福莫過於親人團聚,家庭和睦。

「他上次回來是去年的6月,他每次休假回來的時間不一樣,長一點的可以在家裡休息一個月,緊張的時候,幾天就要回去。這次回來部隊給了一個月的探親假,但是能不能休夠一個月,就要聽他們部隊的通知了。」談起弟弟的休假,趙丹這樣對記者說。

自從趙德甫回來,母親就沒再出攤,她知道兒子的休假不容易,她想多拿出一點時間陪陪孩子。自從趙德甫回來後,父親趙新山也從每天的早出晚歸,變成了晚出早歸。自從趙德甫回來後,姐姐趙丹帶著弟弟妹妹吃飯、逛街、看電影。

突如其來的「走紅」,給趙丹一家帶來了不少的歡樂。每天晚上跟父母一起分享網友的留言已經成了他們家的生活樂趣之一,不少網友在感動之餘紛紛在評論區留下了諸如「祝生意興隆」「想要買棗」的留言。趙丹也開玩笑地對記者說,「下一步打算直播賣棗」。

過後,趙丹一家的生活將會回歸平靜,弟弟趙德甫不久後也會再次回歸部隊。父母初見兒子回來時驚喜的背後,是「盼兒歸卻不可言說」的心酸 。但無論如何,記者堅信,幸福總是會向積極樂觀的人拋出橄欖枝,而他們的生活也必定會像母親攤位上的紅棗一樣,飽滿團圓,紅紅火火……

記者:趙春暉

來源:濮陽早報

————————————————

原標題:《「兵哥哥瞞著父母突然回家」走紅網絡,冬至的這一頓團圓餃子,他們等了五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濮陽兵哥哥瞞著父母突然回家走紅,冬至的團圓餃子,他們等了五年
    冬至這天,記者採訪到了視頻拍攝者趙丹和故事的主角——「回家探親的兵哥哥」趙德甫一家。「兵哥哥瞞著父母突然回家」走紅網絡冬至的這一頓團圓餃子 他們等了五年12月21日,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氣之一冬至。當天11時,位於市城區綠城路附近的北裡商村的一戶小院裡,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圍坐在桌前包著餃子,父親則在門外打理買棗的車子。一家人有說有笑,幸福和諧。這就是近幾日來在網絡走紅的「回家探親的兵哥哥」趙德甫一家。記者趕到時,全家人正在為中午的冬至飯做準備工作。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工作再忙,學業再累,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頓餃子,還不要忘記喝口湯,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關於餃子的祝福語有很多,下面帶來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和文案句子。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帶圖片  熱騰騰的水餃,是冬至裡最動人的溫暖;白茫茫的大地,是聖誕節最溫馨的浪漫;喜洋洋的笑臉,是元旦裡最幸福的團圓。
  • 情暖冬至!玉泉區為他們準備「愛心餃子」
    情暖冬至!在舉家團圓之際總有一群人因工作不能和家人團聚,一起吃上熱騰騰的餃子。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他們是交警、城管隊員、環衛工人及安保人員等等。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
  • 朋友圈流行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是什麼梗?
    文\熊貓哥又到了朋友圈曬冬至餃子的日子,今年的冬至餃子朋友圈又多了一個梗,「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那麼這冬至餃子和凍耳朵到底有啥聯繫?這還得從古代的一位名醫說起名醫張仲景與「祛寒嬌耳湯」話說在東漢,我國著名的神醫也是《傷寒雜病論》作者張仲景任長沙太守,一年冬至,張仲景和徒弟回家,看到路旁有很多百姓面黃肌瘦,衣不遮體的。又因為天太冷,很多人耳朵都凍爛了。醫者仁心的張仲景在路邊搭起醫棚,為百姓免費治凍傷。
  • 冬至回家,老媽用它包餃子,我一口氣吃了20個,這餡兒就是香!
    今天小面姨給大家分享一道「蘿蔔大肉餃子」的做法。今天是一年一度冬至節,也是吃餃子的一個節日。在民間冬至有小年之說,所以每家每戶每逢冬至這一天,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一次餃子,預示著在寒冬臘月之時能不被凍壞。昨天晚上,上大學的兒子專門給我發來微信,叮囑我在家包一頓餃子吃。我問老公最喜歡吃什麼餃子,老公說他最冬天最喜歡吃蘿蔔餃子。
  • 【社區動態】重二社區:黏土餃子,捏出不一樣的冬至
    冬至吃餃子冬至俗稱冬節、常至節等,屬於中國二十四節氣,兼具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因此冬至要吃餃子也屬於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作為農耕社會節氣中的重要一員,從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我國的冬至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於不同地區製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盡相同, 以及風俗習慣和飲食喜好的差異, 因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方—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教您冬至包餃子,和面調餡的比例與技巧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至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從這天開始就是數九寒天了,而冬至這一天更是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的飲食習俗,我們北方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即便工作忙沒時間自己包餃子吃,也會買速凍餃子,或者去飯店吃餃子,這一天北方人會認為,吃了冬至餃子,在接下來的數九寒天裡就不會凍耳朵了,所以北方人在這一天都會吃餃子。
  • 冬至吃餃子,這和醫聖張仲景有關
    民間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時節,全國各地有不同的習俗,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一般是祭祖,而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張仲景與餃子
  • 冬至,他們在路上……
    冬至闔家團圓吃餃子,既是習俗,更是期待。然而,因為工作關係,註定有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因為,他們在路上,在守護平安的路上,在服務群眾的路上,在打擊犯罪的路上……冬至,他們兵發西安,偵查辦案雖然冬至在外地辦案無法回家,但是晚餐的水餃還是必不可少的,據說可以瞬間拉進與家的距離。吃飯時,細心的張濤為郝孟華拍下了這張有紀念意義的冬至異鄉餃子照。
  • 深夜食堂|冬至日,吃餃子也好,吃餛飩也罷,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
    冬至團,團團圓圓冬至的節令食品是冬至團,冬至團用糯米粉做成,中間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蘿蔔絲等。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些品牌的借勢海報贏了!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些品牌的借勢海報贏了! 傳聞冬至不吃餃子 耳朵不保 (圖片來源於包圖網) 但因南北方習俗不同
  • 今日冬至| 可鹹可甜,溫暖你的是餃子還是湯圓?
    中國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民間歷來十分重視 說到冬至 你腦海裡是不是立刻浮現出 熱氣騰騰的「餃子」和「湯圓」呢?
  • 微小說:「冬至的餃子,在一起就好!」
    「應老師,今兒晚上我哥哥在家包了餃子,酸菜餡的,冬至來我們家吃飯吧。」應楓很開心地答應了,來了這麼久,一直都是自己住校舍,也沒怎麼吃過正經飯,一米七幾的個字,已經瘦得只有100斤了。而且學生這麼真誠,不去孩子會不開心的。
  • 冬至包餃子,這所中學舉辦這樣一堂特別的勞動課
    三湘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昨天是冬至,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節氣,感悟中國傳統文化,學會自力更生,體會勞動快樂,弘揚協作精神,長郡雙語實驗中學1914班同學舉辦了一堂特別的勞動體驗課——課堂包餃子。
  • 南院門社區居民高高興興提著冬至餃子回家 西安之聲
    居民圍繞賈書記提出話題談了個人感受,他們說「對待疫情我們不能絲毫鬆懈,提高警惕預防為主,戴口罩、少聚集、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賈鵬說「馬上就要冬至了,社區給大家買了肉餡和素餡餃子,你們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嘗,為的是不凍耳朵。」賈鵬一席話得到大家讚揚,感謝社區每逢節假日無微不至關心居民群眾,冬天裡給大家送來了溫暖。
  • 11歲小女孩冬至請60位環衛工人吃水餃,善良的舉動,讓冬至變溫暖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像過年一樣,冬至也有特定的儀式感,每到這個日子,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大鍋的餃子。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呢?這裡面大有說法的,早年間很多人冬天凍耳朵,疼的齜牙咧嘴,醫生張仲景就用「嬌耳」醫治凍瘡,把羊肉和藥物切碎,後又用面把它們包起來,做成耳朵狀的「嬌耳」。患者吃了這「嬌耳」以後,覺得兩耳發熱,渾身暖和,這凍耳朵的病就算是治好了。再後來,人們把「嬌耳」叫做餃子,每當冬至這天降臨,就一定要吃一頓熱乎乎的餃子,也算是不忘張仲景的恩情。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酬神祭祖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都吃了這麼多年,那你知道這其中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由來一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最早來源於醫聖張仲景冬至施捨驅寒嬌耳湯,這裡還有一個典故。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一個非常著名的醫學家,而且心地善良,樂善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