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
標新立異,各顯神通。在現代藝術界,創新是一個絕不匱乏的詞語,藝術家們絞盡腦汁去創作前所未有的藝術品,是為了藝術?還是為了成名?讓人難以捉摸。
在當代藝術界,便有著一位國際著名華人藝術家,他把漢字與英語結合到一起,獨創了一種英文方塊字,如果稱之為書法,卻沒有書法的根基:漢字,如若稱之為英文,卻又是方塊字,與漢字頗為相似,然而儘管這種字體「四不像」,一幅作品卻高達上千萬。
走進央美的書法教師,最受外國人歡迎的,莫過於一個「英文方塊字書法」的教師了,這裡聚集著眾多書法博士與一些書法愛好者,但學的書法卻讓一般人看不懂。
類似書法字帖的書上,是一個個難以識別的字,雖然以書法的形式來展現,但卻讓人看不懂到底是什麼字,但如果學過英文,那麼這種字體便一目了然了,而這其實正是央美教授徐冰獨創的「英文書法」。
徐冰是何人呢?在美國藝術界,這是一個叱詫風雲的華人藝術家,憑藉英文書法,榮獲了在美國被譽為「藝術界諾貝爾」的麥克阿瑟天才獎,在國內藝術界,榮獲此獎的也僅有他一人。
然而在國內藝術界,徐冰的書法卻備受爭議,甚至有人把其書法與「現代書法」混為一談,稱之為「醜書」,那麼一個憑藉創新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字體而成名的藝術家,為何會有如此褒貶不一的評價呢?其實我們來看下他的創作路程便可以一目了然。
徐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1955年出生的他,早年便憑藉一身才華進入央美,並且畢業的時候留學任教,而在做央美教師的同時,他還順帶考了碩士。
正所謂「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早年在央美任教的徐冰,由於才華出眾,在1990年被美國一所大學聘請成為教授,在國內當教師還是到美國做教授?徐冰選擇了後者,移居美國成為了一名華裔藝術家。
然而作為一個書法藝術家,來到國外後,卻很少有人能看懂漢字,當時的徐冰也是一籌莫展,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靈感大發,想到了創作一種既屬於書法,又能讓外國人看懂的字,那就是「英文書法」。
這種字遠看像是典型的中國書法,但是近看之後卻不是漢字組成,而是一個個英文拼寫而成,這種遠看像漢字,近看像英文的字體,讓徐冰在美國藝術界一舉成名。
作為承載了幾千年文化的書法藝術,一直深受外國人的傾慕,而徐冰獨創的「英文書法」,正好投其所好,由此他在美國藝術界迅速成名,如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門前,依然有著徐冰所題寫的英文書法條幅。
而成名之後,自然就是書法價值的提升,在2011年春拍之中,徐冰創作的作品《新英文書法》便以1035萬的天價成交,一舉躋身於大師之列,要知道一幅書法賣1035萬,縱觀國內書法界,也足以與啟功、範曾等書法大師媲美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世紀初「海歸」在國內受到青睞的時候,徐冰教授又重新回國,並且成為了央美的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一來一去,讓徐冰的藝術道路達到了巔峰,而在國內藝術界,鮮有人知的他,也憑藉一幅《天書》作品成名,然而「天書」本身就是指看不懂的字,在「醜書」興起的時代,也有人對徐冰的英文書法提出了質疑,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英文書法究竟還是不是書法?
其實對於英文而言,本身也沒有書法這一說,只是寫字而已,書法本身也是基於漢字而誕生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因此徐冰的字,只能說是一種類似書法的英文字體,但卻由於沒有書法章法,難以稱之為書法。而有網友更是批評應當先把漢字寫好!
不過換一種思路,徐冰教授的這種英文書法,其實也是對中國書法向世界的一種宣傳,讓外國人也能看懂中國書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