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一項創新突破!這家企業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

2020-12-09 創新創業中關村

日前,中關村示範區企業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液氧甲烷針式噴注器試車,這是國內第一個通過充分熱試車驗證的液氧甲烷針栓式噴注器

要成功研發一枚可回收運載火箭

首先要擁有一型

可以大範圍調節推力的火箭發動機

而針栓噴注技術

則是發動機實現深度變推力的核心技術之一

與傳統直流式及離心式噴注器相比,針栓式噴注器具有以下特點:

(1)實現深度變推力,助力火箭回收

通過移動針栓,可同時改變氧化劑及燃料流通面積,穩定各工況下氧化劑及燃料噴注壓降,理論上可實現額定推力到零的變推力,為火箭可回收提供動力解決方案。

(2)結構簡潔,成本低

針栓式噴注器有由殼體、心筒、中心杆及平頭四個零件組成,而直流式及離心式噴注器噴嘴數量從幾十個到數百個,從而大幅降低成本。

(3)良好的燃燒穩定性

在公開資料中,針栓式噴注器從未出現燃燒不穩定性這一發動機世界性難題。

將針栓式噴注器運用在液氧甲烷發動機上,一直是藍箭航天努力攻克的技術難題。但是,液氧甲烷針栓噴注器在國內屬於全新的領域,且甲烷工作在超臨界狀態,類似於「液—汽」噴注,難度極大。

此外,在工作過程中甲烷溫度的升高,會導緻密度從每立方米440千克降低至20千克,噴注速度從每秒30米提高至140米,產品噴注霧化狀態會發生急劇改變,因此該參數選擇稍不合理就會導致燃燒效率較低,甚至發生燒蝕。

前期燒蝕情況

經過不懈努力,藍箭航天最終取得了標誌性成果。在本次試車過程中,累計點火230s,其中長程試車200s,產品燃燒效率達97%以上,最大振動20g,試車過程中參數平滑,未發生燒蝕,達到工程實用水平。

另外,本次試車還進行了燃料路超低噴注壓降(0.1MPa)試車,未發生燃燒不穩定現象,再次證明了針栓式噴注器良好的燃燒穩定性。

試車後噴注器情況

本次試車成功標誌著藍箭航天在國內率先掌握了液氧甲烷發動機深度變推力核心技術,該技術可使天鵲發動機推力變化範圍大幅擴大,為朱雀二號火箭可回收提供更優秀的解決方案。藍箭航天計劃將該技術移植於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噴注器上,將大幅降低發動機成本。該技術作為現有航天技術的有益補充,為星球著陸下降級發動機提供了另一種技術選擇。

相關焦點

  • 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面臨的難題與潛力分析
    當前,我國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仍面臨基礎研究薄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意願不強、教育體制還不完善等問題,但也具有新型舉國體制、人力資源和產業體系三大優勢。對此,需要從制度和技術兩方面入手,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從數量導向型科研向質量導向型科研、從線性技術創新模式向網絡技術創新模式的三大轉變。
  • 邊戰疫邊創新 中央企業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
    中國石油經過近20年持續攻關,取得複雜儲氣庫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創建了複雜地質體動態密封理論,突破了複雜斷塊選庫禁區,指導了650億立方米工作氣量儲氣庫選址;創建了複雜氣藏型儲氣庫庫容動用理論及優化設計方法,解決了儲氣空間高效動用難題,庫容參數設計誤差由國外方法的26%降低到6%,庫容利用率由70%提高至90%以上;創新了複雜條件儲氣庫工程建設關鍵技術,解決了交變載荷下水泥環長期密封
  • 從P-TMO模型看我國重大創新突破的關鍵因素
    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關鍵材料依賴進口[4]。2020年1月,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門制訂出臺《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等七個方面,為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問題作出了安排和部署[5]。
  • 突破人工智慧定密關鍵技術
    軍事經濟學院專家團隊集智攻關突破人工智慧定密關鍵技術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喻華剛 李楠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3-21 09:03
  • 關鍵核心技術再突破,這些捷報來自天、地和太空
    2021年開年伊始眾多關鍵核心技術被攻克的捷報已紛紛傳來神州大地能抗-40℃極寒的復興號高寒動車組亮相天地之間星地量子密鑰分發跨越4600公裡構建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訊網雛形浩瀚太空中國空間站工程正緊鑼密鼓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
  • 可重複使用的3D列印火箭,Rocket Lab成功回收助推器
    現在,這家航空航天製造商已經發射了Electron火箭,將30顆小衛星部署在軌道上,同時成功完成了火箭第一級回收的首次嘗試。 這次任務名為 "返回發送者",Rocket Lab在發射後將Electron第一級在降落傘系統下帶回地球後,成功完成了Electron第一級的降落和回收。
  • 美國火箭私企 成功回收發射設備
    美國私人航天企業「火箭實驗室」23日說,成功回收重返地球、落入海裡的火箭助推器。 據路透社報導,「火箭實驗室」19日從紐西蘭發射「電子」號火箭升空。發射完成後,4層樓高的火箭助推器由降落傘攜帶,重返地球,落入海中。「火箭實驗室」先前15次發射「電子」號火箭升空,這是火箭助推器首次藉助降落傘墜落,先前助推器在大氣層燃盡。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就在前一段時間,中國的航天科技801所進行了一項實驗,一個特殊的傢伙——大功率推力器霍爾發動機進行了點火實驗,最終實驗大獲成功,總計在軌點火時間長達50小時,高達8小時的持續點火,超過30次的點火次數。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在充滿無限希望的明媚春天裡,一路風雨兼程的中國航天人正奮力實現新的突破。根據計劃,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將於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升空,而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和火箭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按計劃有序推進。
  • 嘉順科技:創新引領突破,榮譽見證成長
    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坐落在中國「鎂都」的電工級氧化鎂企業在市場環境承壓之下,卻藉助新基建的東風,將新老業務結合,在家電、工業電熱、防火電纜三大領域實現突破。
  • 「新華時論」創新重在突破「最後的零點幾」
    近日,有媒體報導南京多家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取得的成績,其中一組數據引人關注:某改裝轎車裝載的路況判斷傳感器,對紅綠燈識別率達99.6%。換言之,該產品仍有0.4%的可能性無法正確識別信號,這就意味著它只能在特定環境中使用,還不能在一般路況中完全脫離人的控制。
  • 創業十八年掌握全求最先進火箭回收技術,Space X估值千億美金?
    不久之後,他就投資1億美元成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馬斯克的太空夢也由此起航。在此之前,他將創辦的Zip2以3 .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的價格出售給了康柏公司,如果說沒有這一次的創業,那麼馬斯克後半輩子也會過的非常舒服。
  • 酯交換法DMC技術獲重大突破
    為此,唐山好譽公司的技術攻關團隊創新了3項技術,使單套裝置年產能達到20萬噸。一是創新了綠色均相離子液體合成催化劑,使得反應條件更加溫和、轉化率和收率大幅提高,收率從90%提高到95%以上,且副反應少、選擇性高,產品主含量從99.5%提高到99.9%以上。二是採用噴射流反應器對反應系統進行了創新,解決了大量環氧乙烷進入反應系統的危險性。
  • 獵鷹9號火箭回收難度有多大?相當於在狂風中將笤帚豎立在手掌中
    如果火箭發射後能回收重複發射10次至100次,則將大幅降低執行太空任務的發射成本。馬斯克之前也想過通過「展翼平飛」或「傘降」的方式回收,但只有「定點垂直降落」才能夠實現快速回收和重複使用。不過這種看似最方便的方式是技術難度最大的,也最不容易成功的。
  • 技術突破!我國又一項技術取得了突破,日本出價3000億求購
    隨著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的快速發展,很多國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近些年來的發展可謂是非常迅速,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現在我們很多技術也位於世界前列,也是讓之前那些看不上我們的國家狠狠地打了臉,最近我國研發的一項技術也是讓很多國家非常羨慕,這到底是什麼技術呢?
  • 銷量突破300萬臺!這個電動車界的大黑馬,又打破了一項新紀錄
    在這種情形下,我國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同時也有很多企業抓住行業發展的契機,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與很多行業類似,國內電動車市場也呈現出強者愈強的態勢。早些時候,有媒體統計了各大電動車企業的年銷量數據:雅迪電動車、愛瑪電動車、臺鈴電動車、新日電動車等電動車企業的年銷量均突破百萬臺。
  • 民營火箭夾縫求生:技術及市場份額落後國家隊,做液體火箭是唯一出路
    [8]相比馬斯克「炸火箭」的煩惱,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目前面臨的困難,則主要來自「如何製造出適合商業化的發動機」,這也是民營企業一切商業化發射變現的起點。火箭發動機是運載火箭的關鍵部件,約佔運載火箭總成本的30%[9],而根據推進劑不同,火箭發動機又可分為固體發動機與液體發動機。
  • 突破中國存儲創新窘境,XSKY獨樹一幟!
    突破中國存儲創新窘境,XSKY獨樹一幟!成立之初只有四個人即獲得了2000萬的投資,短短三年時間之內,這家公司已經完成了4輪共計超過4億元的融資,並獲得了包括英特爾、三星、DELL、Cisco、Mellanox、華雲等一批生態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目前擁有超過220名員工,逐步構建起完善的公司組織架構、研發體系和服務支持體系,2017年超過400%的超高速增長。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XSKY。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主持人:在這裡還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我們提到商用火箭,包括像整個軌道的選擇,長徵八號作為我國首個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我們特別想知道關於回收復用這個技術,對於它來講一定是特別關鍵。在整個長八的設計當中,有哪些技術對於回收復用的目標是突破性的? 朱永泉:這次剛剛首發是沒有回收的。
  • 兩部門:強力推進中央企業科技創新 突破制約國家安全的「卡脖子...
    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國資委1月12日消息,1月7日,科技部、國資委舉行會商會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籤訂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支持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