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的前身是懷表,最早可以追溯到1462年,最開始的理念僅僅是縮小版的鐘表,因為造價高昂只能是上層人士的專屬,直到1866年,在改進了齒輪裝置和擒縱器之後,懷表變得價格低廉,懷表才能走進千家萬戶,所有人都能隨時隨地的查看時間,而隨著推廣,更加便攜的錶帶出現,手錶最終取代了懷表直到現在。
機械錶是男人的情懷
石英表,電子表的的出現,似乎讓機械錶的存在感逐漸變弱,電子表功能繁多,可以和手機產生互動,石英表用電池催動,省下麻煩的同時精準度還有提升。最關鍵的是相較而言,他們的價格很是低廉。可你依然能看到,許多成功人士選擇的反而是機械錶,那是因為機械錶是男人的情懷。
男人對機械造物有著迷一般的執著,如果要送一個男孩禮物,你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是送一個男人禮物,一塊機械錶絕對是一個能讓他欣喜的選擇。機械錶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進入電氣時代之前,世界是被各種複雜而精妙的機械推動,而電力的大規模使用,使那些複雜齒輪傳動控制機構被替代,簡單的電訊號就能遠距離傳送各種複雜的指令來控制機器,遺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機械造物就是機械錶,機械錶可以說是人類機械工業智慧的結晶,小小的錶盤中,各種巧妙而複雜的結構讓人嘆為觀止。
手錶的意義更多成為裝飾品
手錶自發明以來它的意義就是可以隨時查看時間,比起戶外的太陽和月亮,能精確的提供時間,可是手機的普及和必要性讓手錶的存在感不再那麼強,雖然比起手錶翻腕就能查看來說,手機麻煩一點,可又能麻煩到哪裡去呢?於是手錶的作用,更多的就是裝飾了。
中國建國以前,男人都身穿長袍馬褂,左側小口袋內裝掛著金殼懷表,表鏈繫於衣扣之上,在一些場合中,小心地拿在手上,「「啪」 地一響,表蓋打開,露出白錶盤、黑錶針,神態整個就是一個傲慢的紳士,不得不說很有範了。手錶作為裝飾品來說,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身份,電子表適合少年,追逐電子產品,石英表適合青年,沒有經濟來源這能退而求其次,而機械錶則是代表了成熟的男人,經濟,品味各方面的成熟。
「勞士頓」複合和潮流結合的創新
現在機械懷表大多已經進入博物館,就機械手錶來說,很多人都選擇了名氣很大的「勞力士」,但很多時候「勞力士」已經淪為奢侈品,財富地位的象徵大於機械錶本身。而國產中「勞士頓」在創新之路上可謂是走在了最前面,將複合和潮流結合的很是完美。關鍵是和頂尖的「勞力士」相比也僅僅是材質上有所不如,而價格上卻是親民很多,「勞士頓」是人人都買得起的平民價格,而「勞力士」可是號稱「貪官表」。
「勞士頓」的「無畏」系列就有拆卸式表殼、表圈、錶帶的設計,不僅可以在多個表圈錶帶之間來回切換,實現多種搭配,一表多戴。甚至還搭配了懷表鏈,可以切換成懷表模式,這個復古操作可以打滿分。
復古是致敬,還需要追逐潮流的創新,「勞士頓」結合風靡世界的「減壓神器」指尖陀螺,利用軸承結構進行空轉,將變盤做成了一個指尖陀螺,指尖輕輕撥動,就能高速轉動。像這樣的創新才是機械手錶的出路。當然「無畏」系列也少不了關鍵的鏤空設計,畢竟可以直觀看到機械機芯運作是機械控最大的滿足。由此可見,國產的機械手錶一點都不比國外的差,甚至在創新這條路上還有領先。
有人曾經猜測手錶會被手機取代,機械手錶也一直被石英表和電子表所衝擊,但機械手錶這個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產物一直沒有消亡,反而在新潮的創意和更為精妙的現代工藝結合下,迸發出永不褪色的魅力,更是希望」「勞士頓」這樣的國產手錶能有更好的創意,成為國產中堪比「勞士頓」這樣的品牌。